一种新型压线机构和电力接地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134959发布日期:2019-03-19 20:42阅读:197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压线机构和电力接地桩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力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新型压线机构和电力接地桩。



背景技术:

接地是为电流返回其源所提供的一条阻抗值相对较低的通道,具体而言,就是在线路或电气设备出现接地故障时,为故障电流流回电源提供一条低阻抗的路径。接地的主要目的是对电流进行传导,使其能够往返于大地或等效金属导体之间,其归属于导电连接的范畴,具体可分为永久性接地和临时接地两种。电力系统中的接地具体是指将各类电气设备的金属部分经由接地线与接地电极进行可靠连接,在多数情况下指的是中性点与大地相连接。通过接地除了可以有效防止人体触电之外,还能确保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给线路及电气设备的绝缘提供了有效保护。由此可见,在电力系统中运用合理可行的接地技术显得尤为重要。

授权公告号CN103441431B的专利文献公开一种配电箱变临时接地装置,包括与接地端固定的线夹,线夹的结构包括构件一、构件二和铰销,构件一和构件二通过铰销铰接在一起,构件二上与铰销配合的孔为长孔,使构件一和构件二之间具有两个铰接支点,构件一和构件二对应咬合的一端为钳口,所述钳口包括适用于角钢形式接地桩的平面部分和适用于圆钢形式接地桩的弧形部分,弧形钳口处设有齿形高导金属层,构件一和构件二的另一端为手柄,手柄端部设有闭锁定位装置;钳口侧的构件一上设有软铜线连接端子。该结构的不足之处在于:依靠钳状的线夹,虽然提高了拆装效率,但是作业现场一般较为复杂、人员进出频繁,该结构在使用过程中的稳定性无法得以保证。

授权公告号CN205828692U的专利文献公开一种可拆卸式临时接地桩,包括固定卡板,固定卡板的底部设置有固定底孔,固定卡板的一侧设置有第一固定穿孔,固定卡板的顶部设置有固定卡件,固定卡件的顶端设置有第二固定穿孔,固定卡件的底部设置有接地螺柱,固定连接柱穿过第一固定穿孔和第二固定穿孔,固定连接柱的一端设置有卡柄,固定连接柱的另一端设置有固定孔。该结构的不足之处在于:需要搭配接地扁铁进行使用,接地的零部件越多,存在接触不良的风险越大。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新型压线机构和电力接地桩,本实用新型将压线机构设计成活动式结构,安装接地线时,对接地线夹持固定,确保接地棒与接地线两者之间良好的电性连接。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新型压线机构,自上而下依序包括固定部件、弹性组件、活动部件、上夹板和下卡板,所述固定部件上螺纹连接顶丝,所述弹性组件的两端分别与固定部件和活动部件相连接,所述上夹板固定在活动部件的下端面,所述上夹板的下端面和下夹板的上端面相对应的位置上均设置有弧形线槽。

进一步的,所述弹性组件为多个围绕固定部件中心周向分布的拉簧。

进一步的,所述活动部件的上端面设置滚珠轴承,所述顶丝与滚珠轴承的内圈固定连接,所述活动部件与滚珠轴承的外圈固定连接。

采用上述新型压线机构的电力接地桩,包括接地棒、套设在接地棒上的活动板、固定在接地棒上的固定板,所述活动板为十字形或米字型结构,所述接地棒的上端设置容纳压线机构的多面体空腔,所述接地棒上部设置与多面体空腔垂直且相连通的贯穿孔,所述固定部件与接地棒固定连接,所述活动部件为滑动设置在多面体空腔内的多面体结构,所述固定板上螺纹连接调节螺杆,所述调节螺杆的下端与活动板接触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接地棒的下部为锥形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活动板上设置与调节螺杆相对应的限位槽。

进一步的,所述限位槽设置转动部件,所述转动部件包括主滚轴和沿周向均匀布置在主滚轴外壁的多个副滚轴。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在安装接地线和接地桩时,需要从安全性和便捷性上进行考虑:其中,安全性是确保接地线与接地桩之间、接地桩与大地之间进行良好接触,即要保证三者之间的电性连接,本实用新型将压线机构设计成活动式结构,固定部件与接地棒固定连接,活动板在接地棒的多面体空腔内非旋转式的上下滑动,安装接地线时,将其放在下夹板的线槽内,通过旋转顶丝使上夹板下行对接地线夹持固定,从而确保接地棒与接地线两者之间良好的电性连接,使用完毕后,反转顶丝使上夹板上行,活动部件在弹性组件的拉力下带动上夹板上行,将接地线拔出即可,此过程中弹性组件为活动部件上行提供全部动力;也可以在活动板与顶丝之间设置滚珠轴承,顶丝与活动板之间一个整体式结构,此时顶丝为活动部件上行提供主要动力,弹性组件辅之。

2.本实用新型基于实际需求,在接地棒的上端设计固定板,采用静压法或者锤击法作用在固定板上使接地棒压入地下,该过程中,难免发生由于施力不均(例如锤击法)导致接地棒歪斜的现象,本实用新型在接地棒外侧套设活动板,活动板为十字形或米字型结构,可以对接地棒的姿态进行校正,从而确保了接地棒插入大地的稳定性;对便捷性的考量,本实用新型在固定板和活动板之间设置调节螺杆,需要将接地桩拔出时,使用扳手转动调节螺杆,活动板和大地为支撑点,将固定板和接地棒顶起,该过程省时省力,特别是在作业首尾阶段,提高拆除接地桩的便捷性对已消耗大量体力的作业人员来说,意义重大。

3.本实用新型将接地棒设计成锥形结构,有利于接地棒的下压效率。

4.由于活动板可以围绕接地棒转动,本实用新型在活动板上设置与调节螺杆相对应的限位槽,本结构设计为调节螺杆提供限位空间,预防接地棒拔出过程中活动板自由转动、跑偏的问题。

5.限位槽设置转动部件,转动部件包括主滚轴和沿周向均匀布置在主滚轴外壁的多个副滚轴,本结构设计在使用时,主滚轴通过多个副滚轴转动设置在容纳槽内,当调节螺杆转动过程与主滚轴的上端接触,改善调节螺杆的转动效率,进一个提高本实用新型的便捷性。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一种新型压线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实施例二活动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实施例二转动部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1-接地棒,2-活动板,3-固定板,4-正形空腔,5-贯穿孔,6-固定部件,7-弹性组件,8-活动部件,9-上夹板,10-下卡板,11-顶丝,12-滚珠轴承,13-弧形线槽,14-调节螺杆,15-限位槽,16-主滚轴,17-副滚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一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接地棒1、套设在接地棒1上的活动板2、固定在接地棒1上的固定板3以及设置在接地棒1顶端的新型压线机构,活动板2为十字形结构;

接地棒1的下部为锥形结构,接地棒1上端设置正形空腔4,接地棒1上部设置与正形空腔4垂直且相连通的贯穿孔5,如图2所示,压线机构自上而下依序包括固定部件6、弹性组件7、活动部件8、上夹板9和下卡板10,固定部件6为柱状结构,与接地棒1焊接固定,固定部件6的中心螺纹连接顶丝11,弹性组件7为围绕固定部件中心周向分布的两个拉簧,弹簧两端分别与固定部件和活动部件相连接,活动部件8为滑动设置在正边体空腔4内的正方体结构,活动部件8的上端面设置滚珠轴承12,顶丝11与滚珠轴承12的内圈固定连接,活动部件8与滚珠轴承12的外圈固定连接,上夹板9固定在活动部件8的下端面,上夹板9的下端面和下夹板10的上端面相对应的位置上均设置有弧形线槽13,下夹板10焊接或者胶粘固定在正形空腔4底部;需指出的是,固定部件6、活动部件8采用金属板状结构;

固定板3上螺纹连接调节螺杆14,活动板2上设置与调节螺杆14相对应的限位槽15。

在使用时,首先将活动板2放置在地面上,将接地棒1依次插入活动板2和地面,将接地线插入贯穿孔5内后使用压线机构将其挤紧;使用完毕后,将调节螺杆14旋入固定板3的螺纹孔内,随着调节螺杆14的不断下行,接地棒1和固定板3拔离地面。

需指出的,接地棒1压入地下后,调节螺杆14位于限位槽15内。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结构基本相同,不同的是:如图3和图4所示,限位槽15设置转动部件,转动部件包括主滚轴16和沿周向均匀布置在主滚轴16外壁的多个副滚轴17。

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所做的其他修改或者等同替换,只要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