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虹吸线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680976发布日期:2019-05-17 19:50阅读:2722来源:国知局
一种防虹吸线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线束,尤其是涉及一种防虹吸线束。



背景技术:

汽车内部频繁受到到雨水、湿气或其它液体影响的区域称为湿区。湿区必须做好耐高温、耐腐蚀、防水等防护工作。处于湿区的电器件和线束必须做好良好的密封防护工作,否则会发生短路、腐蚀生锈、阻抗增大、接触不良等故障。液态进入电器或线束的原因主要有两点:(1)液态因为重力、或压力或者喷射等原因渗入;(2)由于虹吸现象,使得液态分子通过电线内部缝隙(导体之间的缝隙、导体与绝缘皮之间的缝隙)进入。

特别的,在现有技术中,连接发动机喷油嘴的线束,因安装在发动机缸头上面,所以环境为多油,高温。一般此种线束的电线芯线直接外裹外备绝缘层,因为各芯线与绝缘层之间不能全封闭,必有空隙,所以会产生虹吸现象,在芯线与绝缘层之间的间隙发生渗油,影响发动机使用。

为了防止虹吸现象产生,有专利提出“电线芯线本体与电线绝缘层本体之间的缝隙内设置有硅胶填充层”,使得芯线本体与电线绝缘层本体之间没有缝隙产生,所以在使用的过程中,也不会出现虹吸现象。这种设计的缺陷是整条电线内部都必须填充硅胶,硅胶材料本身比较贵,而且该电线本身的制造工艺复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防虹吸线束。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防虹吸线束,包括端子头、导线本体和热缩管,所述热缩管与所述导线本体套接安装,所述导线本体包括芯线和外层绝缘皮,所述芯线被包裹于所述外层绝缘皮内,所述芯线的头部与所述端子头固定连接,所述导线本体通过剥离所述外层绝缘皮形成一段裸露区域,于所述裸露区域上还套接有金属管套,并通过电磁脉冲成形工艺使其与所述芯线完成焊接。

优选地,所述的金属管套为纯铜管,黄铜管和磷青铜管其中任意一种材质的金属套管。

优选地,所述的金属管套的管壁厚度为0.05mm~5mm。

优选地,所述的导线本体为铝电线,铝合金电线,铜电线和铜合金电线其中任意一种材质的导线本体。

优选地,所述的芯线的类型为绞合芯线或实心芯线。

优选地,所述的芯线的截面积为0.35mm2~160mm2,所述的芯线的截面形状为圆形或方形。

优选地,所述的金属管套的长度大于被剥离的所述外层绝缘皮的长度。

优选地,所述的外层绝缘皮为聚氯乙烯、聚乙烯、硅橡胶、聚丙烯、聚氨酯基热塑性弹性体、以及交联聚乙烯其中任意一种材质的外层绝缘皮。

优选地,所述的端子头的材质为纯铜,铜合金,铜合金镀锡、铜合金镀金和铜合金镀镍其中任意一种材质的端子头。

上述的防虹吸线束为防虹吸汽车线束,也可用作其他应用场景中的线束。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1)利用电磁脉冲成形工艺,使得汽车线束芯线本体与电线绝缘层本体之间没有缝隙产生,有效防止虹吸现象。

(2)所采用的芯线、外层绝缘皮和金属套管的材质的成本低廉,使整个实用新型的制造工序变得更为简单。

(3)所采用的芯线、外层绝缘皮和金属套管的材质选择广泛,使本实用新型的适用性拓展性得到进一步加强。

附图说明

为了进一步阐明本实用新型的各实施例的以上和其他优点和特征,将参考附图来呈现本实用新型的各实施例的更具体的描述。可以理解,这些附图只描绘本实用新型的典型实施例,因此将不被认为是对其范围的限制。并且,附图中示出的各个部分的相对位置和大小是示例性的,而不应当被理解成各个部分之间唯一确定的位置或尺寸关系。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1为端子头;2为导线本体;21为芯线;22为外层绝缘皮;3为热缩管;4为金属套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所示为实用新型一种防虹吸线束,包括端子头1,导线本体2,热缩管3,热缩管3与导线本体2套接安装,导线本体2包括芯线21和外层绝缘皮22,芯线21被外层绝缘皮22完全包裹,芯线21的头部与端子头1电性连接,导线本体2通过剥离外层绝缘皮22形成一段裸露区域,于裸露区域上还套接有金属管套4,并通过电磁脉冲成形工艺使其与芯线21完成焊接,其中,金属管套4的材质为纯铜管,黄铜管和磷青铜管其中任意一种,其管壁厚度为0.05mm~5mm,其长度大于被剥离的外层绝缘皮22的长度,导线本体2的材质为铝电线,铝合金电线,铜电线和铜合金电线其中任意一种,芯线21的类型为绞合芯线或实心芯线,截面形状为圆形或方形,截面积为0.35mm2~160mm2,端子头1的材质为纯铜,铜合金,铜合金镀锡、铜合金镀金和铜合金镀镍其中任意一种,外层绝缘皮22的材质为聚氯乙烯、聚乙烯、硅橡胶、聚丙烯、聚氨酯基热塑性弹性体、以及交联聚乙烯其中任意一种,本实用新型的线束为防虹吸汽车线束,也可用作其他场景。

上文所述的电磁脉冲成形工艺原理如下:

脉冲电磁成形技术是一种新兴的高能率成形技术,是利用瞬间的高压脉冲磁场迫使坯料在冲击电磁力作用下,高速成形的一种成形方法:将金属管与电线导体插入一个电磁线圈中,金属管与电线导体和电磁线圈均可被看成是导体,当给电磁线圈通上交流电时,金属管表面会产生涡电流,并根据楞次定律向着电磁线圈方向移动,因此,管材受到一个向内的径向力作用,这样利用电磁脉冲发生器中产生出的短暂而强大的电流,使电磁感应线圈产生出强力电磁场,使金属管产生瞬间压缩而改变金属管的直径、同时压缩电线内部的导体,从而实现金属管与电线导体完全焊接在一起,焊接后,密闭区域的电线导体完全没有缝隙,电线导体与金属管之间也完全无缝隙,这样,完全阻断了虹吸的可能。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加工流程如下:

首先将电线对应的区域剥掉绝缘皮;然后将金属管套入该区域,金属管道的长度需稍大于剥掉的绝缘皮长度;利用脉冲电磁成形技术,将金属管与电线导体完全焊接在一起,形成密闭区域;电线开口处剥线并与端子进行压接;在电线密闭区域和端子与电线的压接区域,用热缩管密封,热缩管的长度需覆盖密闭区域和端子压接区域。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各种等效的修改或替换,这些修改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