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铜铝设备线夹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276000发布日期:2019-04-03 00:20阅读:365来源:国知局
新型铜铝设备线夹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力设备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新型铜铝设备线夹。



背景技术:

随着电力线路的不断建设,线路及设备呈几何式增加,而且新的设计标准越来越高,导线型号越来越大,使用铜铝设备线夹的数量越来越多,使用量剧增和导线型号加大使得目前铜铝设备线夹发生故障的几率也越来越大。特别是在架空线路上使用的设备线夹长期发生铜铝连接处断裂,严重影响供电安全和供电可靠率,很多时候就因为一个设备线夹故障,影响一条主干线全部停电。

造成设备线夹故障的主要原因在于两种情况:一是原有设备线夹铜铝接触点(面)载流量达不到要求过热烧断,第二种情况是其机械强度不够,经不住连接两端线路或设备的张力折断。为了减少因铜铝设备线夹故障而引起的停电,为确保供电可靠率得到提升,需要研究出避免铜铝设备线夹在铜铝过渡不易断裂的设备线夹;这样可以降低因设备线夹断裂造成短路断线设备烧毁等不安全风险,大量减少因设备线夹故障引起的停电损失,大量减少因设备故障引起的抢修运维成本,大量减少因设备线夹故障引起的停电投诉。

目前使用的“传统设备线夹”通常采用平面或垂直断面连接,存在着载流量小、机械强度不够的弊端。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新型铜铝设备线夹,其能够增强铜铝连接的强度,增强设备线夹的抗扭力、抗折力和抗拉力,有效减少设备故障,减少了维修成本,提高了电力使用的安全性。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

新型铜铝设备线夹,其包括铜排和连接铜排的铝排,铝排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铝排的第二端向内凹设有非规则图形的凹形空间,铜排和嵌入凹形空间,铝排和铜排的连接面共有三个,其包括第一端面、第二端面和第三端面,第一端面和第二端面分别连接至铝排的第二端且2个连接点之间的距离为端面间距,第三端面的两端分别连接第一端面和第二端面,第三端面的长度大于端面间距的长度。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上述第三端面的长度小于铝排的宽度,第三端面分别和第一端面和第二端面呈锐角。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上述铜排嵌入铝排使得铜排的一端与铝排的第二端所在面重合且为重合面。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上述第一端面的延伸面和第二端面的延伸面相互之间呈锐角。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上述第三端面和重合面相互平行,凹形空间具有两个相互平行的相对端面。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上述凹形空间的正视面为梯形,铜排的俯视面为梯形。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上述铜排和铝排分别设置有连通其顶底两面的连接孔,2个连接孔位于第三端面的两侧。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上述铝排的顶部向内凹设有连接槽,连接槽从铝排的第一端延伸至铝排的中部。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上述新型铜铝设备线夹还包括夹片,夹片设置有至少2个,夹片的两端设置有通孔,铝排设置有通孔,夹片的通孔和铝排的通孔位置相对。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上述新型铜铝设备线夹还包括螺栓,螺栓通过通孔将夹片固定至铝排。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通过铜排和铝排的三个端面的包裹状,将铜排嵌入铝排中形成梯形的结构,该梯形结构使得第三端面的长度大于铝排的第二端与铜排的连接处宽度,大大增强了铜排和铝排连接处的抗扭力、抗折力和抗拉力,能够增强铜铝连接的强度,增强设备线夹的抗扭力、抗折力和抗拉力,有效减少设备故障,减少了维修成本,提高了电力使用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新型铜铝设备线夹的主视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新型铜铝设备线夹的端面示意图;

图标:100-新型铜铝设备线夹;111-铝排;112-铜排;113-第一端面;114-第二端面;115-第三端面;116-夹片;117-螺栓;118-连接孔;119-连接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内”、“外”、“底”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第一实施例

请参照图1,本实施例提供新型铜铝设备线夹100,其包括铝排111、铜排112、夹片116和螺栓117,铜排112呈嵌入式嵌入铝排111并与其连接,铜排112和铝排111的厚度分别设置为6mm,夹片116连接至铝排111顶部,螺栓117将夹片116和铝排111固定连接,其中铜排112和铝排111分别设置有连接孔118,铝排111设置有连接槽119,该连接槽119位于夹片116和铝排111之间,与传统的设备线夹对比,传统的线夹厚度为5mm,焊接处位于一个断面,机械强度较差,容易折断,而本实施例的设备线夹,厚度为6mm,铜铝的连接面呈三个端面的连接,机械强度优于传统产品,不易折断;传统直线型连接端面的铜铝排111,其抗扭力为90kg左右,抗折力为40kg左右,抗拉力为90kg左右,而本实施例的设备线夹,抗扭力为200kg,抗折力为320kg,抗拉力为300kg,其各方面远优于现阶段的传统产品。

铝排111呈扁平的长条状,铝排111共有两端,包括第一端和第二端,铝排111的第一端连接与安装电力线,铝排111的第二端用于安装与固定配电设备或连接柱,铝排111的第二端向内凹设有梯形的结构,铜排112嵌入该结构内,铜排112与该结构的的形状相同、大小一致,铜排112呈扁平的梯形,铜排112具有两个相互平行的边,铜排112的第一边为较短的平行边之一,铜排112的第二边为较长的平行边之一,梯形结构的设置使得铜排112和铝排111之间产生较大的结构强度,其大大增加了铝排111和铜排112之间承受的拉力大小,该梯形的较窄的平行边与铝排111的第二端的端面重合,该梯形的较宽的平行边与铝排111的第二端的端面之间具有间隔;铜排112嵌入铝排111的梯形结构中,铜排112与铝排111共有三个接触面,即铜排112和铝排111具有三个断面,该三个断面为铜排112和铝排111的接触面,其包括第一端面113、第二端面114和第三端面115,第一端面113、第三端面115和第二端面114分别首尾连接,其连接长度较传统铜排112和铝排111的直线型连接长度较长,其长度为传统直线型连接长度的两倍多,第一端面113、第二端面114和第三端面115呈包围状,其呈半封闭结构将铜排112包围在梯形结构内,第一端面113与铝排111的第二端的端面之间形成夹角,第二端面114与铝排111的第二端的端面之间形成夹角,第一端面113的延伸面与第二端面114的延伸面相互之间形成锐角,第三端面115的长度大于铜排112与铝排111重合部分的铜排112长度。

该铜排112与铝排111的连接部分有三个断面,分别为第一端面113、第二端面114和第三端面115,其展开长度为120cm,相比现阶段使用的其他传统产品的50cm多出一倍多,该铜排112还采用内大外小的异形连接方法增加其机械强度(其目的是在受到外部拉力的时候不易脱落),而该铝排111与铜排112连接是以三方包围的方式进行连接,整体无断点,避免了因受外力而折伤或折断,也避免了因陈旧裂伤在受到大电流冲击时,造成铜排112与铝排111过渡连接处断掉,另外三方包围式构造也充分利用了铜铝膨胀系数不同的特性,使在同等的温度中铜排112的膨胀受到铝排111的包围使其接触更加紧密,从而增加其导电性能。

铜排112呈扁平状梯形,其具有相互平行的两边,铜排112的较短平行边与铝排111的第二端的端面重合,铜排112的较长平行边嵌入铝排111内且与铝排111的第二端之间具有间隔,铜排112设置有连通其顶面和底面的连接孔118,该连接孔118用于固定至电力设备或电力柱,铝排111设置有连通其顶面和底面的连接孔118,该连接孔118的功能和铜排112的一致,其用于固定至电力设备或电力柱,该设备线夹共有2个连接孔118,该2个连接孔118分别位于第三端面115的两侧。

该新型铜铝设备线夹100共有两个连接处,其包括铝排111的第一端和第二端,铝排111的第一端为安装与连接电力线的一端,铝排111的第二端为固定至电力设备和电力柱的一端,铝排111的第一端是与导线连接(铝导线),铝排111的第二端是与设备连接,其中有两个连接孔118,其为连接的螺丝孔(包括铝孔和铜孔);若只需与铝排111连接时(如配电屏),选择铝孔的纯铝螺丝孔,若只需连接铜设备时(如变压器接线螺丝),选择铜孔的纯铜螺丝孔,若设备有两个连接螺丝时(如柱上开关和隔离刀闸),根据两个螺丝眼孔之间的距离对该设备线夹进行钻孔,将两铜和铝两个一起连接,连接两个连接孔118的主要目的除铜铝过渡作用外增加其连接处的机械强度,使其不易被导线的张力折断。

请参照图2,铝排111的顶部向内凹设有连接槽119,该连接槽119位于铝排111的第一端至其中部位置,该连接槽119的一端通过铝排111的第一端与外部导线连接,导线通过该连接槽119延伸至铝排111的顶部并通过连接孔118固定至电力设备或电力柱;铝排111还设置有通孔,该通孔用于连接夹片116,该铝排111共设置有6个通孔,6个通孔呈3对分别位于连接槽119的两侧,3对通孔分别连接夹片116的两端。

夹片116共设置有3个,夹片116的长度和铝排111的宽度相匹配,该3个夹片116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供连接螺栓117的通孔,夹片116的通孔和铝排111的通孔位置相对,3个夹片116平行设置,3个夹片116相互之间具有间隔,螺栓117通过夹片116两端的通孔将夹片116固定连接至铝排111,夹片116横跨连接槽119,夹片116的设置使得连接槽119位于夹片116和铝排111之间,连接槽119的一端延伸出靠近铝排111中部连接的夹片116,导线从铝排111的第一端通过连接槽119,夹片116通过螺栓117和铝排111压紧导线,导线从连接槽119的另一端延伸出并固定连接至连接孔118的位置。

本实用新型实例的工作原理为:

导线沿连接槽119设置并延伸出连接槽119,导线的一端延伸至连接孔118的位置,导线安装好后,使用3个夹片116分段式将导线压住,压住导线后使用螺栓117将夹片116与铝排111相互固定,导线牢牢固定在铝排111和夹片116之间,通过铝排111或铜排112的连接孔118将导线固定至电力设备或电力柱,铜排112嵌入铝排111的第二端,铜排112呈非常规异形连接至铝排111,铜排112和铝排111共有三个连接的端面,包括第一端面113、第二端面114和第三端面115,第三端面115的长度大于铜排112与铝排111连接处的长度,该连接结构使得铜排112与铝排111的连接呈内大外小的结构,该结构改变了传统设备线夹使用中在一个断面上容易在连接处断裂的现状,可有效减少故障频率。

现有的铜铝设备线夹,使用过程中存在三种力,一是导线连接时为控制好平面,会存在一定的扭力,特别是大导线;二是大线径导线近距离安装时,存在将其折断的力;三是导线远距离连接设备时,存在较大的拉力。

使用本实施例的设备线夹,具有以下优点:1、铜铝连接可靠,三方包围整体无断点,机械强度增大数倍。2、灵活多变铜铝两用,可根据设备情况选择。3、接触面积大,其三方展开面积大于原来的两倍,载流量不受限制。由此带来的一定的生产效益和较低的风险性:1、减少因设备线夹断裂引起不安全风险,预计能减少50%;2、能大量减少因设备线夹故障引起的停电;3、能大量减少因设备故障引起的抢修运行维护成本;4、能减少因设备线夹故障引起的停电的投诉风险,预计能降低20%。

本实用新型实例通过铜排112和铝排111的三个端面的包裹状,将铜排112嵌入铝排111中形成梯形的结构,该梯形结构使得第三端面115的长度大于铝排111的第二端与铜排112的连接处宽度,大大增强了铜排112和铝排111连接处的抗扭力、抗折力和抗拉力,能够增强铜铝连接的强度,增强设备线夹的抗扭力、抗折力和抗拉力,有效减少设备故障,减少了维修成本,提高了电力使用的安全性。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能够增强铜铝连接的强度,增强设备线夹的抗扭力、抗折力和抗拉力,有效减少设备故障,减少了维修成本,提高了电力使用的安全性。

本说明书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示例,并不意味着这些实施例说明并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所有可能形式。应理解,说明书中的实施例可以多种替代形式实施。附图无需按比例绘制;可放大或缩小一些特征以显示特定部件的细节。公开的具体结构和功能细节不应当作限定解释,仅仅是教导本领域技术人员以多种形式实施本实用新型的代表性基础。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应理解,参考任一附图说明和描述的多个特征可以与一个或多个其它附图中说明的特征组合以形成未明确说明或描述的实施例。说明的组合特征提供用于典型应用的代表实施例。然而,与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一致的特征的多种组合和变型可以根据需要用于特定应用或实施。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