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多组接线的轨道交通接线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826543发布日期:2019-06-05 22:41阅读:348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多组接线的轨道交通接线组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轻轨电池信号线组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多组接线的轨道交通接线组件。



背景技术:

目前,在新型轨道交通快速发展的现在和未来,由于革新技术的不断推进,需要大量应用新的材料和工艺的线束组件,来满足苛刻环境下的高标准和安全可靠性需求。特别是轻轨智能无人驾使技术的快速发展,新的连接模式,新的材料,新的工艺大量应用,新型线束。其轨道上的信号传输需要不同的线路,而不同的线路的接线较为混乱,存在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多组接线的轨道交通接线组件,其可引出多条线路,避免线路混乱。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可多组接线的轨道交通接线组件,包括插座以及导线组件,导线组件包括多个第一导线以及多个第二导线,插座上设有多个第一插槽和多个第二插槽,多个第一导线一一对应插接于多个第一插槽内;多个第二导线一一对应插接于多个第二插槽内;多个第一导线和多个第二导线远离插座的端部均固接有接线端子;第一导线的长度大于第二导线的长度。

优选的,所述接线端子上包括连接片以及接线片,接线片垂直固接于连接片的顶端;所述连接片与第一导线和第二导线均以超声波焊接的方式进行固定。

优选的,所述接线端子与第一导线和第二导线的焊接处涂设有第一环氧树脂胶层。

优选的,所述插座上固接有硅胶护套,所述多个第一导线和多个第二导线经多个第一插槽和多个第二插槽引出后均穿接至硅胶护套并引出。

优选的,硅胶护套与多个第一导线和多个第二导线之间还填充有第二环氧树脂胶层。

优选的,第一导线和第二导线外表面均涂设有无卤阻燃材料层。

相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其可的插座上设有多个第一插槽和多个第二插槽,多个第一插槽和多个第二插槽可供多个第一导线和多个第二导线插接,将轨道交通信号统一集中于插座处,多个第一导线和多个第二导线便可引出信号通过各个接线端子进行传输,避免线路混乱。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局部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中:10、插座;11、第一插槽;12、第二插槽;20、第一导线;30、第二导线;40、接线端子;50、第一环氧树脂层;60、硅胶护套;70、第二环氧树脂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

如图1所示的一种可多组接线的轨道交通接线组件,包括插座10以及导线组件,具体导线组件包括多个第一导线20以及多个第二导线30,在插座10上设有多个第一插槽11和多个第二插槽12,使多个第一导线20一一对应插接于多个第一插槽11内;多个第二导线30一一对应插接于多个第二插槽12内。另外,多个第一导线20和多个第二导线30远离插座10的端部均固接有接线端子40;第一导线20的长度大于第二导线30的长度。如此,其可的插座10上设有多个第一插槽11和多个第二插槽12,多个第一插槽11和多个第二插槽12可供多个第一导线20和多个第二导线30插接,将轨道交通信号统一集中于插座10处,多个第一导线20和多个第二导线30便可引出信号通过各个接线端子40进行传输,避免线路混乱。

而由于第一导线20和第二导线30的长度不一,因而可根据连接线路的长短进行选择,使用起来更加灵活,范围更广。

需要说明的是,说明书附图中为了清楚的看到插座10内部的第一插槽11和第二插槽12结构,因而提供的附图中的插座10结构为分解结构。

优选的,具体接线端子40上包括连接片以及接线片,使接线片垂直固接于连接片的顶端,具体连接片与第一导线20和第二导线30均以超声波焊接的方式进行固定。如此,接线端子40与导线之间采用超声焊接技术,使焊接后端子与导体熔为一体,连接无间隙,过流效果更好,使用寿命更长。此外,接线片与连接片直接是垂直连接关系,因而可避免焊接过程中对接线片造成损坏。

进一步的是,还可在接线端子40与第一导线20和第二导线30的焊接处涂设有第一环氧树脂胶层,进行密封处理,防止漏水漏电。

优选的,在插座10上固接有硅胶护套60,上述的多个第一导线20和多个第二导线30经多个第一插槽11和多个第二插槽12引出后均穿接至硅胶护套60并引出,硅胶护套60可使导线与插座10之间的连接较为柔软,不易折坏,还可防水防尘。

进一步的是,硅胶护套60与多个第一导线20和多个第二导线30之间还填充有第二环氧树脂胶层,使得防水防尘效果更好。

优选的,第一导线20和第二导线30外表面均涂设有无卤阻燃材料层,可使导线达到耐硅油和环保、阻燃的目的。

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可根据以上描述的技术方案以及构思,做出其它各种相应的改变以及形变,而所有的这些改变以及形变都应该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