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线切换系统及移动终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078755发布日期:2019-07-03 04:48阅读:144来源:国知局
天线切换系统及移动终端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通信技术领域,更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天线切换系统及移动终端。



背景技术:

随着手机、平板电脑等手持终端日益普及,越来越多的终端采用金属外壳或者金属边框来提升产品的外观和质感,然而这种产品的外观或者质感与终端的天线性能往往是互相制约的,再加上目前的终端越来越轻薄的趋势,使得天线的设计空间变得越来越小,天线设计往模块化发展。

现有技术中对金属后壳的天线设计一般是采用边框作为天线辐射本体,而天线基本是处于手机下端或者上端,当用户手握终端设置有天线的一侧时,天线由于被用户的手遮挡而导致天线接收信号的性能变差。

天线接收信号的性能变差而容易出现用户在使用终端进行通话时的通话质量较差,以及影响终端上连接网络的软件的响应速度,降低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天线切换系统。

本实用新型的又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移动终端。

鉴于上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天线切换系统,包括:天线切换开关,包括第一静触点、第二静触点以及第一动触点、第二动触点;分集收发端,与第一动触点连接;主集收发端,与第二动触点连接;馈源切换开关,其一端与第一静触点相连接,另一端与第一天线或第二天线相连接;第三天线,与第二静触点相连接;其中,分集收发端通过天线切换开关连通状态的切换与第三天线或第一天线及第二天线中的一个相连接;主集收发端通过天线切换开关连通状态的切换与第三天线或第一天线及第二天线中的另一个相连接。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天线切换系统包括第一天线、第二天线和第三天线,还包括天线切换开关,天线切换开关包括第一静触点、第二静触点以及第一动触点、第二动触点,主集收发端与第二动触点连接,主集收发端通过天线切换开关切换与第三天线或第一天线及第二天线中的一个相连接,而将第三天线或第一天线及第二天线中的一个作为主集天线,分集收发端与第一动触点连接,分集收发端通过天线切换开关与第三天线或第一天线及第二天线中的另一个相连接,而将第三天线或第一天线及第二天线中的另一个作为分集天线;还包括馈源切换开关,馈源切换开关的一端与第一静触点连接,另一端与第一天线或第二天线连接。

用户在持握移动终端时,如果持握处设置有第三天线则影响第三天线信号的接收和发送,通过天线切换开关将第二动触点与第一静触点连接,将第一动触点与第二静触点连接,而将主集收发端与第一天线或第二天线相连,将分集收发端与第三天线连接,由于第一天线或第二天线未被遮挡,将第一天线或第二天线作为主集天线,作为主集天线的第一天线或第二天线具有较好地信号接收和发送性能;如果用户持握处设置有第一天线和第二天线,通过天线切换开关将第二动触点与第二静触点连接,将第一动触点与第一静触点连接,而将主集收发端与第三天线连接,将分集收发端与第一天线或第二天线连接,由于第三天线未被遮挡,将第三天线作为主集天线,作为主集天线的第三天线具有较好地信号接收和发送性能;如果用户持握移动终端时将第三天线进行遮挡,同时对第一天线或第二天线中的一个进行遮挡,通过馈源切换开关,将第一静触点与第一天线或第二天线中未被遮挡的一个进行连接,通过对第一天线、第二天线和第三天线进行切换,而将主集收发端与未被遮挡的天线进行连接,使得作为主集收发端的天线能够较好地对信号进行接收和发送,避免移动终端出现通话性能差以及软件响应速度慢的情况发生,提升用户对移动终端的使用体验。

另外,根据本实用新型上述技术方案提供的天线切换系统还具有如下附加技术特征: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分集收发端通过天线切换开关连通状态的切换与第三天线或第一天线及第二天线中的一个相连接,具体为:第一动触点与第二静触点相连接,或第一动触点与第一静触点相连接;主集收发端通过天线切换开关连通状态的切换与第三天线或第一天线及第二天线中的另一个相连接,具体为:第二动触点与第二静触点相连接,第二动触点与第一静触点相连接。

在该技术方案中,当第三天线被用户遮挡时,将第一动触点与第二静触点相连,第二动触点和第一静触点相连,使得主集收发端与未被遮挡的第一天线或第二天线相连,将分集收发端与第三天线相连,未被遮挡的第一天线和第二天线具有较好地信号接收和发送性能,将第一天线或第二天线作为主集天线而提升用户对移动终端的使用体验;当第一天线或第二天线被用户遮挡时,将第二动触点和第二静触点相连,第一动触点和第一静触点相连,使得主集收发端与未被遮挡的第三天线相连,将分集收发端与第二天线或第一天线相连,未被遮挡的第三天线具有较好地信号接收和发送性能,将第三天线作为主集天线提升用户对移动终端的使用体验。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馈源切换开关包括:第三静触点,与第一天线的馈源相连接;第四静触点,与第二天线的馈源相连接。

在该技术方案中,当第一天线未被用户遮挡时,将第一静触点与第三静触点相连,使得未被遮挡的第一天线作为主集天线对信号进行接收和发送;当第二天线未被用户遮挡时,将第一静触点与第四静触点相连,使得未被遮挡的第二天线作为主集天线对信号进行接收和发送。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第一天线的馈源与第三静触点之间通过有线电视电缆和/或LCP射频线连通;和/或第二天线的馈源与第四静触点之间通过有线电视电缆和/或LCP射频线连通;和/或馈源切换开关的动触点与第一静触点之间通过有线电视电缆和/或LCP射频线连通。

在该技术方案中,有线电视电缆和/或LCP射频线对信号强度的损耗较小,信号传输强度的衰减率较低,第一天线的馈源与第三天线之间的连通、第二天线的馈源与第四静触点之间的连通和馈源切换开关的动触点与第一静触点之间的连通均通过有线电视电缆和/或LCP射频线实现,使得第一天线、第二天线或第三天线中的一个作为主集天线时,能够高效地对信号进行接收和发送。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馈源切换开关为单刀双掷开关;以及天线切换开关为双刀双掷开关。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单刀双掷开关将第一静触点和第一天线或第二天线相连,而将第一天线或第二天线切换为主集天线;通过双刀双掷开关将第三天线或第一天线和第二天线中的一个切换为主集天线,将第三天线或第一天线和第二天线中的另一个切换为分集天线,使得未被遮挡的天线作为主集天线,高效地对信号进行接收和发送。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第一天线以及第三天线为全网覆盖天线,第二天线为至少覆盖4G频段天线。

本实用新型的第二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移动终端,移动终端包括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所提供的天线切换系统,因此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移动终端具有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所提供的天线切换系统的全部效益。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第一天线及第二天线分别设置在移动终端一端的两侧;第三天线,设置在移动终端的另一端。

在该技术方案中,当用户持握移动终端时,对移动终端一端的第一天线和第二天线或移动终端另一端的第三天线进行遮挡时,通过天线切换开关将主集收发端连接至未被遮挡的天线;当第三天线被遮挡的同时,第一天线和第二天线中的一个也被用户遮挡,则通过馈源切换开关将主集收发端连接至第一天线和第二天线中未被遮挡的天线,防止天线出现接收和发送信号的性能变差的情况发生。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移动终端还包括:中框;以及围设在中框两端的第一边框和第二边框;第一边框与中框通过第一连接部连接,第二边框与中框通过第二连接部相连接;其中,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分别位于第一边框与第二边框的中部;第一天线及第二天线与第一边框的连接点分别位于第一连接部的两侧,第三天线与第二边框的连接点位于第二连接部的一侧。

在该技术方案中,第一边框通过第一连接部与中框进行连接,使得中框与第一边框稳定地对第一天线和第二天线进行容载,且第一连接部对第一天线和第二天线进行隔离,防止第一天线和第二天线相互产生干扰;第二边框通过第二连接部与中框连接,使得中框与第二边框稳定地对第三天线进行容载。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第一天线包括第一接地路径,第二天线包括第二接地路径,其中,第一接地路径及第二接地路径与第一边框相连接;第三天线包括第三接地路径,第三接地路径与第二边框相连接。

在该技术方案中,第一接地路径和第二接地路径与第一边框相连,第三接地路径与第二边框相连,用户在使用移动终端时,人体作为第一天线、第二天线和第三天线的等效接地。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部分中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提供的天线切换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提供的天线切换开关的结构示意图;

图3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提供的馈源切换开关的结构示意图;

图4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又一个实施例提供的移动终端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方式来实施,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天线切换系统,如图1和图4所示,包括:包括:天线切换开关10,包括第一静触点102、第二静触点104以及第一动触点106、第二动触点108;分集收发端,与第一动触点106连接;主集收发端,与第二动触点108连接;馈源切换开关12,其一端与第一静触点102相连接,另一端与第一天线14或第二天线16相连接;第三天线18,与第二静触点104相连接;其中,分集收发端通过天线切换开关10连通状态的切换与第三天线18或第一天线14及第二天线16中的一个相连接;主集收发端通过天线切换开关10连通状态的切换与第三天线18或第一天线14及第二天线16中的另一个相连接。

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的实施例提供的天线切换系统包括第一天线14、第二天线16和第三天线18,还包括天线切换开关10,天线切换开关10包括第一静触点102、第二静触点104以及第一动触点106、第二动触点108,主集收发端与第二动触点108连接,主集收发端通过天线切换开关10切换与第三天线18或第一天线14及第二天线16中的一个相连接,而将第三天线18或第一天线14及第二天线16中的一个作为主集天线,分集收发端与第一动触点106连接,分集收发端通过天线切换开关10与第三天线18或第一天线14及第二天线16中的另一个相连接,而将第三天线18或第一天线14及第二天线16中的另一个作为分集天线;还包括馈源切换开关12,馈源切换开关12的一端与第一静触点106连接,另一端与第一天线14或第二天线16连接。

用户在持握移动终端时,如果持握处设置有第三天线18则影响第三天线18信号的接收和发送,通过天线切换开关10将第二动触点108与第一静触点102连接,将第一动触点106与第二静触点104连接,而将主集收发端与第一天线14或第二天线16相连,将分集收发端与第三天线18连接,由于第一天线14或第二天线16未被遮挡,将第一天线14或第二天线16作为主集天线,作为主集天线的第一天线14或第二天线16具有较好地信号接收和发送性能;如果用户持握处设置有第一天线14和第二天线16,通过天线切换开关10将第二动触点108与第二静触点104连接,将第一动触点106与第一静触点102连接,而将主集收发端与第三天线18连接,将分集收发端与第一天线14或第二天线16连接,由于第三天线18未被遮挡,将第三天线18作为主集天线,作为主集天线的第三天线18具有较好地信号接收和发送性能;如果用户持握移动终端时将第三天线18进行遮挡,同时对第一天线14或第二天线16中的一个进行遮挡,通过馈源切换开关12,将第一静触点102与第一天线14或第二天线16中未被遮挡的一个进行连接,通过对第一天线14、第二天线16和第三天线18进行切换,而将主集收发端与未被遮挡的天线进行连接,使得作为主集收发端的天线能够较好地对信号进行接收和发送,避免移动终端出现通话性能差以及软件响应速度慢的情况,提升用户对移动终端的使用体验。

在上述实施例中,优选地,如图1和图4所示,分集收发端通过天线切换开关10连通状态的切换与第三天线18或第一天线14及第二天线16中的一个相连接,具体为:第一动触点106与第二静触点104相连接,或第一动触点106与第一静触点102相连接;主集收发端通过天线切换开关10连通状态的切换与第三天线18或第一天线14及第二天线16中的另一个相连接,具体为:第二动触点108与第二静触点104相连接,第二动触点108与第一静触点102相连接。

在该实施例中,当第三天线18被用户遮挡时,将第一动触点106与第二静触点104相连,第二动触点108和第一静触点102相连,使得主集收发端与未被遮挡的第一天线14或第二天线16相连,将分集收发端与第三天线18相连,未被遮挡的第一天线14和第二天线16具有较好地信号接收和发送性能,将第一天线14或第二天线16作为主集天线提升用户对移动终端的使用体验;当第一天线14或第二天线16被用户遮挡时,将第二动触点108和第二静触点104相连,第一动触点106和第一静触点102相连,使得主集收发端与未被遮挡的第三天线18相连,将分集收发端与第二天线16或第一天线14相连,未被遮挡的第三天线18具有较好地信号接收和发送性能,将第三天线18作为主集天线提升用户对移动终端的使用体验。

在上述实施例中,优选地,如图1和图4所示,馈源切换开关12包括:第三静触点122,与第一天线14的馈源相连接;第四静触点124,与第二天线16的馈源相连接,还包括与第一静触点102连接的第三动触点126。

在该实施例中,当第一天线14未被用户遮挡时,将第三动触点126与第三静触点122相连,使得未被遮挡的第一天线14作为主集天线对信号进行接收和发送;当第二天线16未被用户遮挡时,将第三动触点126与第四静触点124相连,使得未被遮挡的第二天线16作为主集天线对信号进行接收和发送。

在上述实施例中,第一天线14的馈源与第三静触点122之间通过有线电视电缆和/或LCP射频线连通;和/或第二天线16的馈源与第四静触点124之间通过有线电视电缆和/或LCP射频线连通;和/或馈源切换开关12的动触点与第一静触点102之间通过有线电视电缆和/或LCP射频线连通。

在该实施例中,有线电视电缆和/或LCP射频线对信号强度的损耗较小,信号传输强度的衰减率较低,第一天线14的馈源与第三天线18之间的连通、第二天线16的馈源与第四静触点124之间的连通和馈源切换开关12的动触点与第一静触点102之间的连通均通过有线电视电缆和/或LCP射频线实现,使得第一天线14、第二天线16或第三天线18中的一个作为主集天线时,能够高效地对信号进行接收和发送。

在上述实施例中,优选地,本实施例中馈源切换开关12为但不限于单刀双掷开关;以及天线切换开关10为但不限于双刀双掷开关。

在该实施例中,通过单刀双掷开关将第一静触点102和第一天线14或第二天线16相连,而将第一天线14或第二天线16切换为主集天线;通过双刀双掷开关将第三天线18或第一天线14和第二天线16中的一个切换为主集天线,将第三天线18或第一天线14和第二天线16中的另一个切换为分集天线,使得未被遮挡的天线作为主集天线,高效地对信号进行接收和发送。

在上述实施例中,优选地,第一天线14以及第三天线18为但不限于全网覆盖天线,第二天线16至少覆盖4G频段天线。

如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又一方面的移动终端,移动终端包括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所提供的天线切换系统,因此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移动终端具有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所提供的天线切换系统的全部效益。

在上述实施例中,优选地,第一天线14及第二天线16分别设置在移动终端一端的两侧;第三天线18,设置在移动终端的另一端。

在该实施例中,当用户持握移动终端时,对移动终端一端的第一天线14和第二天线16或移动终端另一端的第三天线18进行遮挡时,通过天线切换开关10将主集收发端连接至未被遮挡的天线;当第三天线18被遮挡的同时,第一天线14和第二天线16中的一个也被用户遮挡,则通过馈源切换开关12将主集收发端连接至第一天线14和第二天线16中未被遮挡的天线,防止天线出现接收和发送信号的性能变差的情况发生。

在上述实施例中,优选地,移动终端还包括:中框20;以及围设在中框20两端的第一边框22和第二边框24;第一边框22与中框20通过第一连接部26连接,第二边框24与中框20通过第二连接部28相连接;其中,第一连接部26和第二连接部28分别位于第一边框22与第二边框24的中部;第一天线14及第二天线16与第一边框22的连接点分别位于第一连接部26的两侧,第三天线18与第二边框24的连接点位于第二连接部28的一侧。

在该实施例中,第一边框22通过第一连接部26与中框20进行连接,使得中框20与第一边框22稳定地对第一天线14和第二天线16进行容载,且第一连接部26对第一天线14和第二天线16进行隔离,防止第一天线14和第二天线16相互产生干扰;第二边框24通过第二连接部28与中框20连接,使得中框20与第二边框24稳定地对第三天线18进行容载。

在上述实施例中,优选地,第一天线14包括第一接地路径30,第二天线16包括第二接地路径32,其中,第一接地路径30及第二接地路径32与第一边框22相连接;第三天线18包括第三接地路径34,第三接地路径34与第二边框24相连接。

在该实施例中,第一接地路径30和第二接地路径32与第一边框22相连,第三接地路径34与第二边框24相连,用户在使用移动终端时,人体作为第一天线14、第二天线16和第三天线18的等效接地。

图2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天线切换开关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2和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采用DPDT进行第三天线18与第一天线14或第二天线16的智能切换,第一天线14和第二天线16在用户手握移动终端通话性能变差时通过CP里软件算法可以将第一天线14或第二天线16收发切换到第三天线18。

图3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馈源切换开关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3和图4所示,当用户进行横屏游戏时,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采用类似SPDT(Single Pole Double Throw,单刀双掷)开关(或者直接采用高通的QAT3550器件)进行第一天线14和第二天线16的左右馈电互换,从而保证至少一个天线不会在横屏模式下被手握住导致性能变差。

SPDT开关,其工作原理为一路输入,两路输出,通过软件算法进行输出通路的二选一。

如图4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移动终端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4所示,第一天线14包括Ant0馈源,至少包含SPDT器件,或者直接采用高通QAT3550(集成开关和可变电容功能)设计为主要天线,全网覆盖;

30表示第一接地路径,至少包含回地可选匹配开关或者可变电容;

32表示第二接地路径,至少包含回地可选匹配开关或者可变电容;

第二天线16包括Ant2馈源,设计为切换天线,至少包括主要4G频段;

36表示Ant2从Ant0端引入的信号源,采用cable线或者LCP射频线设计;

38表示从主板端到第一天线14和第二天线16的信号引线,采用cable线或者LCP射频线设计;

10表示天线切换开关,即DPDT器件,主要为第一天线14及第二天线16与第三天线18切换功能;

34表示第三接地路径,至少包含回地可选匹配开关或者可变电容;

第三天线18包括Ant1的馈源,至少包含回地可选匹配开关或者可变电容;

22为第一边框,24为第二边框,第一边框22和第二边框24均为金属边框,用于天线辐射单元;

40表示边框断点开缝;

26表示第一连接部,用于隔离第一天线14和第二天线16,并将金属边框与中间镁(铝)合金相连;

28表示第二连接部,用于隔离第三天线18与第一天线14和第二天线16,并将金属边框与中间镁(铝)合金相连;

42表示耳机插座;

44表示USB插座;

46表示喇叭本体;

当用户在使用手机时,手机通过软件算法有限默认Ant0为主要通信天线,在Ant0被手握导致性能变差时切换到Ant1天线,当用户横屏玩游戏时,Ant0和Ant1都被握住,此时通过软件算法讲通信天线切换到Ant2上,从而保证至少一个天线性能优异。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术语“连接”、“安装”、“固定”等均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具体实施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实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