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接线端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371067发布日期:2019-08-07 01:43阅读:528来源:国知局
一种接线端子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力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接线端子。



背景技术:

在专业照明灯具和电器设备中,经常会用接线端子进行内部导线的接插。目前的导线接插大部分通过螺钉压紧导线的方式,即将导线放置于螺钉的下面,然后用螺丝刀拧紧螺钉,导线压紧于螺钉下,在装配过程中,导线容易滑出螺钉下,使得导线接插比较耗费时间、装配不方便。

现有的一种解决方法,如申请号为:201720214782.8,名称为“一种接线端子”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的,在接线端子内部设置金属弹片和弹性臂,导线设置在金属弹片和弹性臂之间,金属弹片的端部抵靠在导线上进行连接固定。此种连接方式当导线为单芯线时,导线的插拔方便;但当导线为多芯线时,金属弹片的抵靠容易造成导线的压接变形甚至折断,导致接触不良,因此,有必要对导线接线端子作出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避免螺钉直接顶压导线,并使导线装配时不易损坏的接线端子。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提供一种接线端子,包括锁紧螺钉、压线片和金属导电部;

所述金属导电部包括两个侧边通过连接部连接且相互平行的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所述第一连接板上设有通孔,所述锁紧螺钉包括头部和螺杆,所述压线片上设有螺纹通孔,所述螺杆的自由端依次穿过通孔和螺纹通孔设置在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之间,所述绝缘壳体的侧壁设有供螺钉通过的开口,所述压线片和第一连接板之间形成导线容置空间。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的接线端子包括锁紧螺钉、压线片和金属导电部;金属导电部的第一连接板上设有通孔,锁紧螺钉的螺杆的自由端依次穿过通孔和螺纹通孔,使螺杆和压线片设置在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之间,在使用该接线端子进行接线作业时,接线人员对锁紧螺钉进行旋转,使压线片在螺杆方向上运动,压线片与第一连接板之间留出相应的间隙,该间隙能供接线人员接线时导线的穿过和固定,之后再旋转螺钉使压线片朝向第一连接板运动从而压紧导线,该接线端子结构简单,在导线为多芯线时,多芯线与金属导电部的接触面积大,导线装配时不易损坏且导电稳定。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的接线端子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的接线端子的金属导电部的结构示意图;

标号说明:

1、锁紧螺钉;11、头部;12、螺杆;2、压线片;21、螺纹通孔;3、金属导电部;31、第一连接板;311、通孔;32、第二连接板;33、连接部;

4、绝缘壳体;41、开口;42、第一限位凸起;43、第二限位凸起。

具体实施方式

为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予以说明。

本实用新型最关键的构思在于:通过上述结构的锁紧螺钉进行旋转,使压线片在螺杆方向上运动,压线片与第一连接板留出相应的间隙,该间隙能供接线人员接线时导线的穿过和固定。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接线端子,包括锁紧螺钉1、压线片2和金属导电部3;

所述金属导电部3包括两个侧边通过连接部33连接且相互平行的第一连接板31和第二连接板32,所述第一连接板31上设有通孔311,所述锁紧螺钉1包括头部11和螺杆12,所述压线片2上设有螺纹通孔21,所述螺杆12的自由端依次穿过通孔311和螺纹通孔21设置在第一连接板31和第二连接板32之间,所述绝缘壳体4的侧壁设有供锁紧螺钉1通过的开口,所述压线片2和第一连接板31之间形成导线容置空间。

上述接线端子的锁紧螺钉1的螺杆12的自由端依次穿过第一连接板31的通孔311和压线片2的螺纹通孔21,使螺杆12和压线片2设置在第一连接板31和第二连接板32之间,在使用该接线端子进行接线作业时,接线人员对锁紧螺钉1进行旋转,使压线片2在螺杆12方向上运动,压线片2与第一连接板31留出相应的间隙,该间隙能供接线人员接线时导线的穿过和固定,该接线端子结构简单,在导线为多芯线时,多芯线与金属导电部3的接触面积大,导线装配时不易损坏且导电稳定。

进一步的,所述螺杆12的长度小于第一连接板31和第二连接板32的距离并且大于第一长度,所述第一段长度为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的距离减去压线片的厚度。

由上描述可知,上述的螺杆12的长度的设置(当锁紧螺钉1旋的最松时,螺杆12的端部与第二连接板32的距离小于压线片2的厚度),使压线片2离第一连接板31距离最远时不会脱出螺杆12。

进一步的,上述的接线端子中,还包括上部开口的绝缘壳体4,所述金属导电部3设置在绝缘壳体4内部,所述第一连接板31绝缘壳体4的侧壁平行,所述绝缘壳体4的侧壁设有供锁紧螺钉1通过的开口。

进一步的,上述的接线端子中,所述绝缘壳体4的下部设有导线通过的开孔。

进一步的,上述的接线端子中,所述绝缘壳体4的侧壁设有供锁紧螺钉通过的长方形的开口41,所述开口41宽度小于螺钉的头部11的最大直径。

由上描述可知,上述的开口41的宽度的设置,使得螺钉旋紧或旋松过程中不会脱出壳体。使螺钉的头部离第一连接板距离最远时压线片2不会脱出螺杆12。

进一步的,上述的接线端子中,所述绝缘壳体4为一长方体,所述第二连接板32贴合在所述绝缘壳体4的第一内侧面上,所述连接部33贴合在第一内侧面的相邻侧面上。

进一步的,上述的接线端子中,所述绝缘壳体4的内侧面上设有限制第一连接板31在内侧面移动的第一限位凸起42,所述绝缘壳体4的内侧面上设有限制第二连接板32在内侧面移动的第二限位凸起43。

由上描述可知,上述限位凸起的设置使金属导电部3在绝缘壳体4内稳定不晃动。

进一步的,上述的接线端子中,所述金属导电部一体成型。

实施例1

请参照图1至图2,一种接线端子,包括锁紧螺钉1、压线片2和金属导电部3;所述金属导电部3包括两个侧边通过连接部33连接,且相互平行的第一连接板31和第二连接板32,所述连接部33为与第一连接板31和第二连接板32的板体,所述第一连接板31的中心上设有通孔311,所述锁紧螺钉1包括头部11和螺杆12,所述压线片2的中心上设有螺纹通孔21,所述螺杆12的自由端依次穿过通孔311和螺纹通孔21设置在第一连接板31和第二连接板32之间,所述绝缘壳体4的侧壁设有供螺钉通过的开口,所述压线片2和第一连接板31之间形成导线容置空间。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金属导电部3为一体成型的铜件。所述螺杆12的长度小于第一连接板31和第二连接板32的距离并且大于第一长度,所述第一段长度为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的距离减去压线片的厚度。所述接线端子还包括上部开口的绝缘壳体4,所述金属导电部3设置在绝缘壳体4内部,所述第一连接板31绝缘壳体4的侧壁平行,所述绝缘壳体4的侧壁设有供锁紧螺钉1通过的开口。所述绝缘壳体4的下部设有导线通过的开孔。所述绝缘壳体4的侧壁设有供螺钉通过的长方形的开口41,所述开口41宽度小于螺钉的头部11的最大直径。作用是保证螺钉旋松时螺钉不会旋出,从而使压线片向第二连接板方向移动。

上述的螺杆12长度的设置(当锁紧螺钉1旋的最松时,螺杆12的端部与第二连接板32的距离小于压线片2的厚度),使压线片2离第一连接板31距离最远时不会脱出螺杆12。上述的绝缘壳体4的侧壁的开口41设置,使螺钉的头部离第一连接板距离最远时压线片2不会脱出螺杆12。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绝缘壳体4为一长方体,所述第二连接板32贴合在所述绝缘壳体4的第一内侧面上,所述连接部33贴合在第一内侧面的相邻侧面上。所述第一连接板31和第二连接板32分别与各自贴合的侧面的面积相等,所述绝缘壳体4的内侧面上设有限制第一连接板31在内侧面移动的第一限位凸起42,所述绝缘壳体4的内侧面上设有限制第二连接板32在内侧面移动的第二限位凸起。

在使用上述接线端子进行接线作业时,接线人员对锁紧螺钉1进行旋转,使压线片2在螺杆12方向上运动,压线片2与第一连接板31之间留出相应的间隙,该间隙能供接线人员接线时导线的穿过和固定,该接线端子结构简单,在导线为多芯线时,多芯线与金属导电部3的接触面积大,导线装配时不易损坏且导电稳定。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同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