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灵敏度感温管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277582发布日期:2019-07-27 10:14阅读:181来源:国知局
一种高灵敏度感温管组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感温管技术领域,具体来说,涉及一种高灵敏度感温管组件。



背景技术:

厨房类电热电器如电饭煲、电压力锅、电磁炉等,一般都会在与锅具接触的位置设置一个感温管用于感知锅具底部的温度以实时反馈给温控器进行控制产品加热功率曲线或进行异常干烧保护,防止产品出现安全隐患。感温管主要管体、密封活塞、弹簧和顶杆组成,在管体尾部预先填入感温介质,然后其工作原理为:利用其管内的感温介质受热膨胀的特性,在感温介质受热膨胀后把密封活塞上顶,密封活塞带动位于其上方的顶杆上顶,反馈给温控器进行控制产品加热功率曲,以实现安全目的。

现有的感温管通常在管体尾部的底面为与管体为一个整体,所以感温介质只能从管体头部填入,感温介质的装填很不方便,同时,由于感温管的管体通常为细长形,感温介质填入时容易使感温介质内含有气泡,影响了感温管的感温精度。

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高灵敏度感温管组件,以克服现有相关技术所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

为此,本实用新型采用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高灵敏度感温管组件,包括感温管体和与所述感温管体中间位置垂直连接防护管体,其中,所述防护管体内部且位于所述感温管体侧壁中间位置安装有连接管一,所述连接管一远离所述感温管体的一侧与连接管二的一端连接,并且,所述连接管二的管径小于所述连接管一的管径,所述连接管二与所述连接管一及所述感温管体两两之间相连通,所述连接管二远离所述连接管一的一端与竖直安装在所述防护管体内壁的密封腔一端连接,所述密封腔的另一端与限位腔的一端连接,所述限位腔的另一端与竖直安装在所述防护管体内壁的活动腔的一端连接,所述活动腔的另一端设置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通过弹簧片与所述防护管体连接,所述连接板靠近所述感温管体的一侧与顶杆的一端连接,所述顶杆上且位于所述限位腔和所述连接板之间套设有弹簧一,所述顶杆的另一端依次贯穿所述活动腔、所述限位腔及所述密封腔并与设置在所述连接管二内部的活塞的一侧连接,所述连接管二的内部且位于所述活塞的另一侧填充有硬质介质,所述连接管一的内部且位于所述硬质介质远离所述活塞的一侧填充有软质介质,所述感温管体的底端开设有滚边口,所述滚边口的顶端安装有密封垫,所述感温管体内部且位于所述密封垫与所述软质介质之间填充有感温介质。

进一步的,所述密封腔内部均匀填充有若干密封填料。

进一步的,所述限位腔靠近所述活动腔的一侧安装有与所述顶杆相配合的密封圈。

进一步的,所述顶杆上且位于所述限位腔内部套设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两端分别均开设有固定孔,所述限位腔内壁与所述固定孔之间通过弹簧二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硬质介质材质为聚四氟乙烯。

进一步的,所述软质介质材质为硅橡胶。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通过设置感温管体、连接管一和连接管二,从而使得感温管组件为三段式结构,进而使得既能保证感温管组件的灵敏度,又能保证感温管组件的感温精度;同时设置密封垫,从而使得感温介质可以从感温管体的底部填入后再装入密封垫,避免了感温介质内部气泡的存在,进而保证感温管组件的灵敏度。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高灵敏度感温管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高灵敏度感温管组件的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中:

1、感温管体;2、防护管体;3、连接管一;4、连接管二;5、密封腔;6、限位腔;7、活动腔;8、连接板;9、弹簧片;10、顶杆;11、弹簧一;12、活塞;13、硬质介质;14、软质介质;15、滚边口;16、密封垫;17、感温介质;18、密封填料;19、密封圈;20、固定板;21、固定孔;22、弹簧二。

具体实施方式

为进一步说明各实施例,本实用新型提供有附图,这些附图为本实用新型揭露内容的一部分,其主要用以说明实施例,并可配合说明书的相关描述来解释实施例的运作原理,配合参考这些内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能理解其他可能的实施方式以及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图中的组件并未按比例绘制,而类似的组件符号通常用来表示类似的组件。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高灵敏度感温管组件。

现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如图1-2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高灵敏度感温管组件,包括感温管体1和与所述感温管体1中间位置垂直连接防护管体2,其中,所述防护管体2内部且位于所述感温管体1侧壁中间位置安装有连接管一3,所述连接管一3远离所述感温管体1的一侧与连接管二4的一端连接,并且,所述连接管二4的管径小于所述连接管一3的管径,所述连接管二4与所述连接管一3及所述感温管体1两两之间相连通,所述连接管二4远离所述连接管一3的一端与竖直安装在所述防护管体2内壁的密封腔5一端连接,所述密封腔5的另一端与限位腔6的一端连接,所述限位腔6的另一端与竖直安装在所述防护管体2内壁的活动腔7的一端连接,所述活动腔7的另一端设置有连接板8,所述连接板8通过弹簧片9与所述防护管体2连接,所述连接板8靠近所述感温管体1的一侧与顶杆10的一端连接,所述顶杆10上且位于所述限位腔6和所述连接板8之间套设有弹簧一11,所述顶杆10的另一端依次贯穿所述活动腔7、所述限位腔6及所述密封腔5并与设置在所述连接管二4内部的活塞12的一侧连接,所述连接管二4的内部且位于所述活塞12的另一侧填充有硬质介质13,所述连接管一3的内部且位于所述硬质介质13远离所述活塞12的一侧填充有软质介质14,所述感温管体1的底端开设有滚边口15,所述滚边口15的顶端安装有密封垫16,所述感温管体1内部且位于所述密封垫16与所述软质介质14之间填充有感温介质17。

借助于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感温管体1、连接管一3和连接管二4,从而使得感温管组件为三段式结构,进而使得既能保证感温管组件的灵敏度,又能保证感温管组件的感温精度;同时设置密封垫16,从而使得感温介质17可以从感温管体1的底部填入后再装入密封垫16,避免了感温介质17内部气泡的存在,进而保证感温管组件的灵敏度。

在一个实施例中,对于上述密封腔5来说,所述密封腔5内部均匀填充有若干密封填料18,从而提高感温管组件的密封性,进而保证感温管组件的灵敏度。

在一个实施例中,对于上述限位腔6来说,所述限位腔6靠近所述活动腔7的一侧安装有与所述顶杆10相配合的密封圈19,从而提高感温管组件的密封性,进而保证感温管组件的灵敏度。

在一个实施例中,对于上述顶杆10来说,所述顶杆10上且位于所述限位腔6内部套设有固定板20,所述固定板20两端分别均开设有固定孔21,所述限位腔6内壁与所述固定孔21之间通过弹簧二22连接,从而提高感温管组件的稳定性,进而保证感温管组件的灵敏度。

在一个实施例中,对于上述硬质介质13来说,所述硬质介质13材质为聚四氟乙烯,从而减小活塞12与连接管二4之间的摩擦力,进而保证感温管组件的灵敏度。

在一个实施例中,对于上述软质介质14来说,所述软质介质14材质为硅橡胶,从而保证了活塞12 的密封性,从而保证了感温管组件的感温精度。

工作原理:在具体应用时,在温度升高后,热量传导给感温介质17 并使感温介质17发生固液相变时,感温介质17 发生膨胀,进而依次推动软质介质14和硬质介质13运动,进而使得硬质介质13推动活塞12运动,进而使得活塞12推动顶杆10运动,进而使得顶杆10推动连接板8运动,进而使得连接板8将运动信号反馈给温控器进行控制产品加热功率曲,进而以实现安全目的。

综上所述,借助于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感温管体1、连接管一3和连接管二4,从而使得感温管组件为三段式结构,进而使得既能保证感温管组件的灵敏度,又能保证感温管组件的感温精度;同时设置密封垫16,从而使得感温介质17可以从感温管体1的底部填入后再装入密封垫16,避免了感温介质17内部气泡的存在,进而保证感温管组件的灵敏度。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设置”、“连接”、“固定”、“旋接”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