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子台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943207发布日期:2020-02-14 23:28阅读:208来源:国知局
端子台的制作方法

通过本说明书公开的技术涉及端子台。



背景技术:

以往,作为装配于设备的端子台,已知例如日本特开2017-45590号公报(下述专利文献1)记载的端子台。如图6至图8所示,该端子台1具备:方柱状的导电部件2,其由导电性的金属形成,轴心呈直线状延伸;和壳体3,其由非导电性的树脂形成,具有将导电部件2保持为一体并且将导电部件2的一端侧包围的壁状的连接器嵌合部4。在导电部件2的一端侧凹设有螺栓孔5,在此处重叠电线侧端子6并用螺栓紧固。

另外,电线侧端子6与具有电线侧嵌合部7的合成树脂制的壳体8形成为一体,电线侧嵌合部7嵌合到端子台1的连接器嵌合部4的内侧。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7-45590号公报



技术实现要素: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根据上述结构,通过在电线侧嵌合部7的外周设置的密封环9按压于端子台1的连接器嵌合部4的内侧,从而端子台1的连接器嵌合部4与电线侧嵌合部7之间可实现防水性(参照图8)。但是,在这样的结构中,在嵌合前的电线侧嵌合部7中,如图6及图7所示,密封环9为露出到外部的状态,因此有可能密封环9由于异物、撞击等而损伤,从而防水性受损。因此,需要将嵌合前的密封环9用塑料等包覆来进行保护等的对策。

本说明书公开的技术以提供即使在嵌合前也不易损伤密封部件的端子台为目的。

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

本说明书公开的技术是端子台,具备:导电部件,其具有中继部和连接部,所述中继部从设备侧向延伸方向延伸,所述连接部向与所述延伸方向正交的方向延伸并与对方侧导电部件电连接;和壳体,其将所述导电部件保持为一体,所述壳体具有模压所述中继部的树脂部和将该树脂部的周围包围的周壁,在所述树脂部外嵌有密封部件,并且所述周壁从所述树脂部的外侧将所述密封部件覆盖,在所述树脂部嵌合与所述对方侧导电部件形成为一体的对方侧壳体。

根据上述结构,实现端子台与对方侧壳体之间的防水性的密封部件是设置于树脂部的结构,而且安装于树脂部的密封部件为被周壁从外侧覆盖的结构。即,以往以露出的状态设置于电线侧壳体侧的密封部件以被周壁保护的状态设置在端子台侧。因此,即使在嵌合前,密封部件也不易由于异物、撞击等而损伤,从而不必利用塑料等来保护。

另外,以往需要用于在对方侧壳体安装密封部件的结构,但是通过密封部件设置于端子台,从而不需要该结构,能够使对方侧壳体小型化。进而,能够使与对方侧壳体嵌合的端子台小型化。

上述端子台也可以具备以下结构。

也可以为,在树脂部设置有将密封部件嵌入的槽状的密封部件安装部。根据这样的结构,可抑制密封部件相对于树脂部偏离正规的设置位置。

也可以为如下结构,导电部件呈以l字状折弯出具有螺栓插通孔的连接部和与连接部正交并向延伸方向延伸的中继部的板状,连接部与对方侧导电部件通过螺栓紧固而连接,在树脂部设置有螺母收纳部,螺母收纳部收纳与螺栓紧固的螺母。

通过这样的结构,能够实现本说明书公开的技术的一例。

也可以为如下结构,树脂部将多个导电部件一并模压。通过这样的结构,即使在导电部件设置有多个的情况下,也能够形成为简单结构的端子台。

发明效果

根据通过本说明书公开的技术,可得到一种即使在嵌合前也不易损伤密封部件的端子台。

附图说明

图1是一实施方式的端子台及电线侧连接器的分解立体图。

图2是同上嵌合状态的端子台及电线侧连接器的立体图。

图3是同上端子台及电线侧连接器的俯视图。

图4是图3的a-a线的、端子台及电线侧连接器的分解剖视图。

图5是图3的a-a线的、嵌合状态的端子台及电线侧连接器的剖视图。

图6是现有的端子台及电线侧连接器的分解立体图。

图7是同上端子台及电线侧连接器的分解剖视图。

图8是同上嵌合状态的端子台及电线侧连接器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一边参照图1至图5一边说明一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的端子台10装配于未图示的设备的箱体,对设置于设备的设备侧端子和连接到电线末端的电线侧端子51进行中继连接。

如图4所示,汇流条11在整体上呈折弯成l字状的带板状,一端侧(图4的上方)形成为与电线侧端子51连接的第1连接部12,另一端侧(图4的下方)形成为与未图示的设备侧端子连接的第2连接部14。

第1连接部12与第2连接部14之间形成为在图4的上下方向(延伸方向x的一例)延伸的中继部13。第1连接部12与中继部13之间通过折弯部15折弯成直角,由此,第1连接部12形成为与中继部13正交的配置。

第2连接部14从中继部13笔直地向下方延伸。在上述第1连接部12及第2连接部14分别以贯穿板面的方式形成有使螺栓的轴部插通的螺栓插通孔16、17。

汇流条11的中继部13被树脂部21模压。树脂部21将一对汇流条11的中继部13中的上方部分(靠近第1连接部12)一并模压,呈大致四方柱状,一对第1连接部12在树脂部21的上表面并排地露出。另外,树脂部21中的位于第1连接部12的下方的区域朝向上方及侧方开口,该开口部分形成为收纳螺母45的螺母收纳部22。螺母收纳部22在收纳有螺母45的状态下,螺母45的螺纹孔46和第1连接部12的螺栓插通孔16呈同轴,且设定成螺母45的上表面与第1连接部12的下表面重叠的尺寸。

在树脂部21的侧面设置有在周向延伸的一对肋23,这一对肋23之间形成为用于将环状的密封部件40嵌入的槽状的密封部件安装部24。密封部件40利用密封部件安装部24相对于树脂部21被定位,并保持于正规位置。

树脂部21与外侧壳体31形成为一体,形成端子台10的壳体20。外侧壳体31具有将树脂部21的周围包围的方筒状的周壁32、和以将周壁32的轴方向上的一端侧(图4的下方)封闭的方式配置的底壁33。汇流条11的中继部13贯穿底壁33向设备侧(下方)延伸。另外,底壁33向侧方(周壁32的径向的外侧)伸出而形成凸缘部34,在该凸缘部34设置有一对壳体固定孔35,一对壳体固定孔35用于与在设备侧的箱体上设置的固定孔(未图示)进行螺栓紧固。

周壁32设置于从树脂部21的侧面离开预定距离的位置,周壁32从该凸缘部34算起的立起高度设定成比树脂部21从凸缘部34算起的立起高度低、且比密封部件安装部24高的高度(将密封部件安装部24从外侧覆盖的高度)(参照图4)。

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对弯曲加工成l字状的汇流条11进行一次模压成型而形成树脂部21,通过在将密封部件40外嵌于树脂部21并且将螺母45收纳于螺母收纳部22的状态下对树脂部21进行二次模压成型,从而形成树脂部21和外侧壳体31形成为一体的端子台10的壳体20。

另一方面,电线侧端子51呈折弯成曲柄状的带板状,其一端侧(图4的右侧)形成为与汇流条11的第1连接部12重叠的电线侧连接部52。电在线侧连接部52形成有电线侧插通孔53,电线侧插通孔53用于在该电线侧连接部52与汇流条11的第1连接部12重叠的状态下与第1连接部12的螺栓插通孔16重叠地配置而将螺栓的轴部插通。

电线侧端子51与合成树脂制的电线侧壳体60一体成型而形成电线侧连接器50。电线侧壳体60具备电线侧嵌合部61,电线侧嵌合部61呈在上下方向开口的大致方筒状,用于与端子台10嵌合。电线侧嵌合部61的内径设定成外嵌到安装有密封部件40的树脂部21上的尺寸。即,电线侧嵌合部61嵌合于端子台10的树脂部21,在嵌合状态下,外嵌于树脂部21的密封部件40会被电线侧嵌合部61的内表面按压(参照图5)。由此,可确保端子台10与电线侧壳体60之间的防水性。

另外,周壁32设置于在电线侧嵌合部61与树脂部21嵌合的状态下大致没有间隙地沿着电线侧嵌合部61的外表面的位置。另外,电线侧端子51在电线侧嵌合部61外嵌于树脂部21的状态下,在与汇流条11的第1连接部12重叠的位置上朝向电线侧嵌合部61的内侧向与其轴方向正交的方向延伸出。

电线侧嵌合部61的上方侧(与端子台10相反的一侧)形成为从电线侧嵌合部61呈台阶状扩径的方筒状,形成为收纳部62,收纳部62收纳将电线侧连接部52与汇流条11的第1连接部12一起紧固于螺母45的螺栓(未图示)的头部。该收纳部62的上端形成为紧固作业用的开口部63,开口部63能够通过维护盖70进行开闭。另外,在收纳部62(电线侧壳体60)与维护盖70之间也设置有密封环75,从而电线侧嵌合部61的内部保持为止水的状态。

根据这样的本实施方式的端子台10,实现端子台10与电线侧壳体60(电线侧嵌合部61)之间的防水性的密封部件40是设置于树脂部21的结构,而且,安装于树脂部21的密封部件40为被周壁32从外侧覆盖的结构。即,以往以露出的状态设置于电线侧壳体侧的密封部件以被周壁32保护的状态设置在端子台10侧。因此,即使在嵌合前,密封部件40也不易由于异物、撞击等而损伤,从而不必利用塑料等来保护。

另外,以往需要用于在电线侧壳体安装密封部件的结构,但是通过密封部件40设置于端子台10侧,从而不需要该结构,能够使电线侧壳体小型化。具体地讲,在图7所示的现有技术中,为了在电线侧嵌合部7安装密封环9,必须将电线侧嵌合部7的壁厚设定得较厚,但是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4所示,能够与不需要密封环的量相应地将电线侧嵌合部61的壁厚减薄。而且,电线侧嵌合部61是不外嵌于周壁32而外嵌于树脂部21的结构,所以电线侧嵌合部61的直径、及将电线侧嵌合部61包围的端子台10的周壁32的直径也能比以往减小。即,能够使与电线侧壳体60嵌合的端子台10自身小型化。

另外,因为在树脂部21设置有将密封部件40嵌入的槽状的密封部件安装部24,所以可抑制密封部件40相对于树脂部21偏离正规的设置位置。

而且,因为树脂部21一并模压有多个汇流条11,所以与将多个汇流条11逐一地模压的结构比较,能够形成为简单结构的端子台10。

<其他实施方式>

通过本说明书公开的技术并不限定于通过上述记述及附图说明的实施方式,例如也包括如下各种方式。

(1)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将导电部件形成为折弯成l字状的汇流条11,但是导电部件也可以是棒材。在该情况下,只要在棒材的一端侧凹设螺栓孔,并将电线侧端子和棒材通过螺栓紧固即可。

(2)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示出了设备侧的螺栓插通孔17在与汇流条11的中继部13的延伸方向x正交的方向贯穿的方式,但是设备侧的连接部也可以为其他方式。

(3)在上述实施方式中,通过在树脂部21的外表面设置一对肋23而形成有槽状的密封部件安装部24,但是也可以为,通过形成从树脂部的外表面凹陷的凹部,从而形成槽状的密封部件安装部。

(4)另外,密封部件安装部也能够省略。

(5)在上述实施方式中,通过对预先弯曲加工成l字状的汇流条11进行一次模压成型而形成树脂部21,但是也可以为,对弯曲加工前的直线状的汇流条进行一次模压成型,在将螺母收纳于螺母收纳部后,以与螺母重叠的方式进行汇流条的弯曲加工。

附图标记说明

10:端子台

11:汇流条(导电部件)

12:第1连接部(连接部)

13:中继部

14:第2连接部

16、17:螺栓插通孔

20:壳体

21:树脂部

22:螺母收纳部

24:密封部件安装部

31:外侧壳体

32:周壁

40:密封部件

45:螺母

51:电线侧端子(对方侧导电部件)

52:电线侧连接部

60:电线侧壳体(对方侧壳体)

61:电线侧嵌合部

x:延伸方向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