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有用于固定电容器绕组的肋的电容器杯壳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788133发布日期:2020-05-19 21:54阅读:133来源:国知局
带有用于固定电容器绕组的肋的电容器杯壳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一种用于容纳电容器绕组的电容器杯壳以及一种包括电容器杯壳的电容器。



背景技术:

根据现有技术,用于插入到电容器杯壳中的电容器绕组通常不被居中。在一种情况中,电容器绕组借助于铜线被保持(该铜线被用作焊接电极)且以处在电容器绕组的中央孔中的方式电容器绕组借助于焊接在中间被固定到电容器杯壳的杯壳底上。因为利用铜线和电极在插入到电容器杯壳中的情形中仅可施加非常弱的杠杆力,所以在插入的情形中仅可避免极端的不对称。因此,被安装到电容器杯壳中的电容器绕组经常不在中心或倾斜于壳体轴线布置。通过电容器绕组在杯壳底与盖板之间的轴向固定,该电容器绕组保持在不对称的位置中。这对固定质量且进而还对电容器的抗振强度具有影响。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说明一种用于经改善地容纳电容器绕组的电容器杯壳。例如,电容器杯壳可使得如下成为可能,即,将电容器绕组在安装到电容器杯壳中的情形中已径向居中到该电容器杯壳中。

该目的通过一种根据该权利要求1的电容器杯壳来实现。从属的权利要求说明了有利的实施方案。

对于解决方案建议了一种用于容纳电容器绕组的电容器杯壳。该电容器杯壳包括至少三个肋,其伸入到电容器杯壳中且其处在由杯壳壁至杯壳底的过渡处。

通过肋,电容器绕组在插入到电容器杯壳中的情形中可被径向居中到该电容器杯壳中。通过在将电容器绕组插入到电容器杯壳中且在电容器绕组的周长是恒量的情况期间电容器绕组通过肋的局部压入,电容器绕组可在肋之间被向外按压。因此,电容器绕组可在插入到带有例如四个肋的电容器杯壳中的情形中由其原来的圆柱形形状被变形成更正方形的形状。这样的通过肋的变形可能是有利的,因为电容器绕组的半径可能经受生产引起的波动且可能产生在不带有肋的电容器杯壳中的安置问题(或空间问题,即platzproblem)(当电容器绕组的半径例如太大时),或电容器绕组在不带有肋的电容器杯壳中未正确地径向居中(当电容器绕组的半径太小时)。

在上面的说明的意义中的电容器杯壳可以是带有底部的空心圆柱体形状的容器,其中,空心圆柱体的壁被称作杯壳壁而底部被称作杯壳底。该电容器杯壳可充当电容器的主体。电容器绕组可以是分层堆垛的绕组。其可包括充当电容器电极的传导箔和充当电介体的绝缘中间元件。在此,肋可被理解为伸入到电容器杯壳的内部中的呈接片状的加高部。

在一种可行的实施形式中,肋垂直于杯壳底延伸。在该形式中如下是可能的,即,在流动冲压工艺(或挤压工艺,即fließpress-verfahren)的步骤中制造电容器杯壳连同肋,这将允许电容器杯壳的低成本生产。

肋可对称地布置在电容器杯壳中。由此,电容器绕组可以均匀分布的力被居中在电容器杯壳中。

根据一种可行的实施形式,肋中的至少一个肋在杯壳底处径向伸进到其中且随着在杯壳底上方增加的高度均匀地失去径向伸展,直至其在杯壳底上的最大高度中过渡到杯壳壁中。在杯壳底处的肋的最大径向伸展可具有1.0mm至2.0mm、例如1.5mm的长度。在杯壳底上方的高度(肋在该处过渡到杯壳壁中)可处在2.0mm与4.0mm之间、例如在3.0mm。由此,肋在包括电容器绕组的轴线的平面中可具有三角形的横截面。通过肋的该形式,电容器绕组可在插入到电容器杯壳中的过程的情形中被径向居中到其中。因此,与电容器绕组的径向居中的位置的偏离也可通过插入到该电容器杯壳中被修正。

在一种备选的实施方案中,肋中的至少一个如此设计,即,其在杯壳底处径向伸进到电容器杯壳中且随着在杯壳底上方的增加的高度均匀地失去径向伸展。在电容器杯壳的该实施形式中,肋可在杯壳底上方的最大高度处具有平行于杯壳底的展平部。在杯壳底处的肋的最大径向伸展可具有1.0mm至2.0mm、例如1.5mm的长度。在杯壳底上方的高度(在该处肋具有平行于杯壳底的展平部)可处在1.0mm与3.0mm之间、例如在2.0mm。借助该实施形式,肋在包括电容器绕组的轴线的平面中具有呈梯形的横截面,该横截面的底侧偏向于杯壳底。电容器杯壳的该实施形式可节省材料且由于肋的较小尺寸可减少在电容器杯壳的生产中作用到生产工具(或制造刀具,即fertigungswerkzeug)上的力,这引起低成本的制造。利用该实施形式还可使电容器绕组在电容器杯壳中径向居中。

根据另一可行的实施形式,肋中的至少一个肋在杯壳底处径向伸入到电容器杯壳中。肋的径向伸展可直至在杯壳底上方的第一高度保持恒定。自该第一高度起,肋的径向伸展可均匀减少,直至肋在杯壳底上方的第二高度处过渡到杯壳壁中。肋的径向伸展可以为1.0mm与2.0mm之间、例如1.5mm。在杯壳底上方的第一高度可处在1.0mm与3.0mm之间、例如在2.0mm。在杯壳底上方的第二高度可处在4.0mm与6.0mm之间、例如在5.0mm。在该实施形式中,肋在包括电容器绕组的轴线的平面中具有呈梯形的横截面,其底侧平行于杯壳壁。这样一种实施方案可允许电容器绕组在电容器杯壳中的轴向或旋转的相对运动,而不失去径向居中。这可能在电容器绕组被(例如通过橡胶塞)固定在电容器杯壳的顶侧处时是有利的。在一种这样的情况中,由于热膨胀可能产生在电容器绕组与电容器杯壳之间的相对运动。尽管电容器绕组在电容器杯壳中的可能的变化的轴向位置,电容器绕组还可通过肋被支持。因此如下可被使得成为可能,即,电容器绕组保持径向居中且在出现机械振动的情形中可形成电容器的额外的稳定性。

在电容器杯壳的一种备选的实施形式中,肋中的至少一个肋在杯壳底处径向伸进到电容器杯壳中且在杯壳底处具有展平部。在该实施形式的情形中,肋可随着在杯壳底上方增加的高度失去径向伸展,直至其在最大高度的情形中过渡到杯壳壁中。在此,肋可由杯壳壁的内侧以在1.0mm与2.0mm之间、例如1.5mm地径向到达到电容器杯壳中。最大高度(在该处肋过渡到杯壳壁中)可以为在2.0mm与4.0mm之间、例如3.0mm。展平部可由杯壳壁以在2.0mm与3.0mm之间、例如2.5mm地径向到达到电容器杯壳中。高度(展平部在杯壳底上方突起该高度)可以为在1.0mm与2.0mm之间、例如1.5mm。通过该展平部,在插入电容器绕组的情形中可在电容器绕组与杯壳底之间保持存在自由空间。由电容器绕组至电容器电极的电联接线可引导到该自由空间中。该联接线可被可移动地设计且因此更好地克服电容器绕组相对电容器杯壳的相对运动。这可引起电容器的更好的耐久性。

具有两个或多个不同成形的肋的电容器杯壳也是可行的。在此不考虑是否不同成形的肋或肋的不同形状被彼此组合,以便于创造对于之后的电容器的功能和稳定性而言更大的优势。

在电容器杯壳的一种备选的实施形式中,肋处在电容器杯壳的下部区域中。其中以“下部”表示空心圆柱体的这样的侧,底部处在该侧处。在此,所有肋可处在电容器杯壳的高度的下部五分之一中。优选地,所有肋处在电容器杯壳的高度的下部十分之一中。在肋布置在电容器杯壳的下部区域中的情形中,电容器绕组的居中在插入过程结束时才可实现,这在工艺流程的情形中提供了优势。通过较晚的居中,在负责电容器绕组插入的机器位置的校正的情形中保持更多活动空间(或间隙,即spielraum)。在生产技术上,在肋布置在电容器杯壳的下部区域中的情形中得出肋以流动冲压工艺的制造的优点。因此,电容器杯壳(在其下部区域中具有肋)可在唯一的流动冲压步骤中来制造。用于制造肋的单独的工艺步骤不是必要的。这可节省生产时间和成本。

电容器杯壳被建议用于构建电容器。下面描述了电容器的特征,该电容器包括上述实施形式中的其中一种的电容器杯壳。另外,电容器包括电容器绕组。带有根据上述实施方案中的其中一个实施方案的电容器杯壳的电容器可得益于该电容器杯壳的在稳定性、耐久性和低成本制造方面的优点。

该电容器可包括在电容器杯壳的杯壳壁中的一个或多个凹槽。在此,一个或多个凹槽可对称地布置在电容器杯壳的高度上。在此,凹槽可围绕电容器杯壳的周缘或仅在周缘的部分截段上刻印出(或显现出,即ausgeprägt)。该凹槽可将电容器绕组在其位置上稳定在电容器杯壳中。由此可形成电容器的增加的稳定性以及在电容器绕组的外部层与电容器杯壳之间的热桥。该热桥可允许相对电容器周围环境的温度补偿。

以上面所引入的概念“凹槽(sicke)”表示到电容器杯壳壁中的凹部或凹入部,其由电容器杯壳壁在径向上的变形产生。

电容器绕组可贴靠在凹槽处。

如果电容器绕组仅通过凹槽被稳定,可能出现如下问题:电容器绕组(其通过不带有肋的非根据本发明的轴向固定被如此地固定在杯壳底和盖板处,使得电容器绕组倾斜于壳体轴线)可能通过凹槽(该凹槽应负责额外的径向固定)被损伤。在凹槽的高度上,电容器绕组的中心通过该凹槽被强制到壳体轴线中。由此可能产生电容器绕组的非期望的平行移动且/或产生电容器绕组的非期望的倾翻。在后者的情况中,电容器绕组的其中一个端部可仍然良好地保持固定在端面处而另一端部松弛(nachgeben)且引起还更强烈的倾斜状态。这也就是说,轴向和径向的固定具有不同的端部位置,从而使得固定质量且进而还有抗振强度变得不是最佳。

通过凹槽与至少三个伸入到杯壳中的肋的组合,反而可创造一种在其中该问题被避免的电容器杯壳。该至少三个肋可在轴向固定的情形中避免电容器绕组的倾斜状态。由此,轴向固定和径向固定通过凹槽可彼此不互相干扰。而是通过肋可实现这样的轴向固定(在其中电容器杯壳和电容器绕组的轴线彼此靠近或彼此相叠),从而使得凹槽和轴向固定可彼此补充。肋的使用可使得如下成为可能,即,在安装时已居中地布置电容器绕组在杯壳底处。

电容器的电容器杯壳可由铝制成。材料铝的选择可使得以流动冲压工艺的制造变得容易且因此可开设低成本制造的变体方案。

电容器绕组的阴极也可包括铝。此外,电容器绕组的阴极朝向杯壳底可从电容器绕组中伸出。在这样一种情况中,伸出的阴极的缠绕层在插入到电容器杯壳中的情形中可通过肋被径向向内按压。因此,在伸出的阴极的各个层之间且在伸出的阴极的层与肋之间可形成热接触。由于在电容器绕组中的不仅电绝缘而且热绝缘的层,热流大多数沿着在电容器绕组中的电极在垂直方向上进行。在伸出的阴极与杯壳底之间的接触点处,热量可从电容器绕组中被发出到电容器杯壳处。当由于热膨胀或制造引起地不存在在伸出的阴极与杯壳底之间的接触时,热量的输出仍然可经由肋进行。通过相连接的层,热量还可由电容器绕组的内部被输送至电容器杯壳,不取决于是否存在在电容器绕组与杯壳底之间的接触。

对于超过1mhz的电容器的工作频率而言,伸出的阴极的接触面还可构成直至肋的电气接触,其降低了电容器的电感。电接触可形成,因为在阴极上可存在起电容作用的氧化层,其对于所描述的频率范围可被传导。

不仅电容器杯壳的不同实施方案而且电容器绕组的变体方案可适合用于电解电容器的制造。

电容器绕组可通过肋被变形,其中,该变形优选是弹性的。通过电容器绕组在插入到电容器杯壳中的情形中的变形可使得针对绕组直径的生产引起的波动的较大公差成为可能。

附图说明

下面,本发明借助实施例和附属的示意图的选择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显示了朝向在电容器杯壳中的四个肋之间被夹紧的电容器绕组上的示意性顶视图。

图2显示了根据带有两个彼此处在90度的角度中的肋的透视图的电容器杯壳的截面视图。

图3显示了带有电容器绕组和肋的电容器杯壳的示意性截面视图,其中,肋被设计用于绕组的轴向引导。

图4显示了带有电容器绕组和肋的电容器杯壳的示意性截面视图,其中,肋具有在与杯壳底远离的侧处的展平部。

图5显示了带有具有接触带的电容器绕组和具有间隔功能的肋的电容器杯壳的示意性截面视图。

图6显示了带有橡胶塞和较长的肋的径向电容器的示意性截面视图。

图7以示意性截面视图形式显示了带有朝向杯壳底伸出的阴极和经由肋的热流的电容器。

图8以示意性截面视图形式显示了在带有凹槽和草绘的电流的焊接星形结构形式的电容器。

图9以朝向电容器杯壳的示意性顶视图形式显示了肋在最低限度(或最少,即minimal)的实施方案中的布置。

图10以朝向电容器杯壳的示意性顶视图形式显示了两个不同肋的布置。

图11显示了以带有肋和草绘的电流的特殊结构形式的电容器的示意性截面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图1中显示了朝向电容器绕组w的示意性顶视图。该电容器绕组被夹紧在肋r之间,其中,电容器杯壳kb在附图中以四个肋r来实施。电容器绕组w包括铝箔且在插入到电容器杯壳中的情形中可通过肋r相对其原来几乎呈圆柱形的主体被变形,其中,其周缘被保持为守恒量(erhaltungsgröße)。在将电容器绕组w插入到电容器杯壳kb中的情形中,肋r局部在电容器杯壳中心的方向上按压电容器绕组w且形成在肋r之间的电容器绕组w的拱形。因此,呈螺旋形的电容器绕组w可通过例如四个肋由其圆形的横截面被强迫变成例如更方形的横截面。肋r使得电容器绕组w在电容器杯壳kb中的轴向居中成为可能。

图2透视性地显示了在一种可行的实施形式中的带有肋r的电容器杯壳kb的示意性截面视图。在该实施方案中,在杯壳底bb处的肋r径向伸进到电容器杯壳kb中。在此,在杯壳底bb处的肋r可经由路段r伸入到电容器杯壳kb中。路段r可具有在1.0mm与2.0mm之间、例如1.5mm的长度。随着在杯壳底bb上方增加的高度,肋r失去径向伸展。在杯壳底bb上方的最大高度h1中,肋r过渡到杯壳壁bw中。最大高度h1可具有在2.0mm与4.0mm之间、例如3.0mm的长度。由此,肋r在包括电容器绕组w的轴线的平面中具有三角形的横截面。

肋r以彼此相同的径向角度ɑ布置在由电容器杯壳kb的杯壳壁bw至杯壳底bb的过渡处。通过肋r的三角形横截面和其有规律的布置,电容器绕组w在插入到电容器杯壳kb中的情形中轴向被居中到其中。如通过漏斗t那样,在插入电容器绕组w的情形中至电容器杯壳kb的中心的径向对称的力作用到电容器绕组w上。与肋r类似的漏斗t在图2中被虚线示出。该漏斗构成对于肋的向内指向的表面而言的侧表面。因为肋r仅局部地朝电容器杯壳kb的中心按压电容器绕组w,电容器绕组w在肋r之间可向外拱起且因此如此地保持其周长。这是针对被安装在电容器杯壳kb的杯壳底bb处的漏斗t的优点,因为电容器绕组w的半径可经受生产引起的波动,其于是将不再精确地匹配到漏斗中或将引起电容器绕组w的不允许的变形。

图3显示了带有肋r和电容器绕组w的电容器杯壳kb的示意性截面视图。在该实施方案中,在杯壳底bb处的肋r径向伸进到电容器杯壳kb中。在此,在杯壳底bb处的肋r可经由路段r伸入到电容器杯壳kb中。该路段r可具有在1.0mm与2.0mm之间、例如1.5mm的长度。自在杯壳底bb上方的高度h2起,肋才失去径向伸展。最大高度h2可具有在1.0与3.0mm之间、例如2.0mm的长度。在杯壳底bb上方的最大高度h1中,肋r过渡到杯壳壁bw中。最大高度h1可具有在4.0mm与6.0mm之间、例如5.0mm的长度。

该截面视图公开了肋r的横截面,其具有梯形的面,其平行的底侧垂直于杯壳壁bb延伸。通过使用带有所显示的肋形状的电容器杯壳kb,电容器绕组w在插入到电容器杯壳kb中的情形中在其到达杯壳底bb之前是在径向居中的位置中。即使在电容器绕组w相对电容器杯壳kb例如由于热膨胀的轴向相对运动的情形中,电容器绕组w径向地在电容器杯壳kb中保持居中。

在图4中显示了带有肋r和电容器绕组w的电容器杯壳kb的示意性截面视图。在该实施方案中,肋r在杯壳底bb处径向伸进到电容器杯壳kb中。在此,在杯壳底bb处的肋r可经由路段r伸入到电容器杯壳kb中。路段r可具有在1.0mm与2.0mm之间、例如1.5mm的长度。随着在杯壳底bb上方增加的高度,肋r均匀地失去径向伸展。在杯壳底bb上方的最大高度h1中,肋具有展平部,其平行于杯壳底bb延伸。最大高度h1可具有在1.0mm与3.0mm之间、例如2.0mm的长度。

截面视图公开了肋r的具有梯形平面的横截面。经由梯形定义的底侧平行于杯壳底bb延伸。其由肋r的展平部a以及杯壳底构成。通过该结构形式的肋r的使用,在电容器杯壳kb处的材料可被节省。当电容器绕组w在插入的情形中已差不多相对电容器杯壳kb被居中时展平的肋r的使用是可行的。

图5显示了带有电容器绕组w和肋r的电容器杯壳kb的一种可行的实施形式的示意性截面视图。在该实施方案中,肋r在杯壳底bb处径向伸进到电容器杯壳kb中。在此,肋r在杯壳底bb处可经由路段r伸入到电容器杯壳kb中。路段r可具有在1.0mm与2.0mm之间、例如1.5mm的长度。随着在杯壳底bb上方增加的高度,肋r均匀地失去径向伸展。在杯壳底bb上方的最大高度h1中,肋r过渡到杯壳壁bw中。最大高度h1可具有在2.0mm与4.0mm之间、例如3.0mm的长度。额外地,肋r包括在杯壳底bb处的展平部a,其在杯壳底bb上方具有最大高度h3。最大高度h3可具有在1.0mm与3.0mm之间、例如2.0mm的长度。以展平部a,肋r在电容器绕组w的轴向定位的情形中构成用于电容器绕组w的下部止挡。由此在电容器杯壳bb与电容器绕组w之间形成中间空间z。展平部a可如此来设计,即,形成的中间空间z提供了用于可移动的接触带b的足够空间,而该接触带不过度变形。接触带b用于在电容器绕组w与杯壳底bb之间的电气连接。以可移动的接触带b,即使当例如产生在电容器绕组w中的较小的引起接触带b的移动的旋转运动时,在电容器绕组w与杯壳底之间的电气触点接通保持存在。

图6显示了带有橡胶塞g的径向电容器的示意性截面视图。橡胶塞g在其敞开的侧面处封闭电容器杯壳kb且额外地固定电容器绕组w。由此,电容器绕组w相对于橡胶塞g被固定且电容器绕组w相对于电容器杯壳kb的运动是可能的。在电容器k的该结构形式的情形中,电容器绕组w的位置通过橡胶塞g的位置来确定,因为电容器绕组w的电气接触销ks被固定在其中,接触销ks导电地与电容器绕组w相连接且在轴向上被引导穿过橡胶塞g。在热膨胀的情形中,电容器绕组w跟随橡胶塞g且可产生电容器绕组w相对电容器杯壳kb的相对运动。

然而,在电容器k的较强振动负荷的情形中电容器绕组w的单侧固定是不利的。因为在此可能产生接触销ks的断裂。电容器杯壳具有肋,其与在图3中所显示的肋相符。肋使得电容器绕组的轴向引导成为可能。肋将力施加到电容器绕组上,其在径向上朝向电容器绕组的中心起作用。由此,电容器绕组的振动被抑制。这些肋r具有梯形的横截面形状,其底侧平行于杯壳壁bw延伸。在此,肋r如此来设计,即,轴向起作用的保持力小于接触销ks的允许的拉力。

因为电容器绕组w不仅轴向而且旋转地可在肋上滑动,所以在电容器绕组w在电容器杯壳kb中运动的情形中不出现接触销ks的破坏性负荷。电容器绕组相对电容器杯壳kb的相对运动可由此形成,即,电容器绕组w牢固地与橡胶塞g相连接且电容器杯壳kb相比电容器绕组w更快速地升热且与此相联系地也更快速地膨胀。

图7显示了带有肋r的电容器杯壳kb和带有伸出的阴极kt的电容器绕组w的示意性截面视图的剖面。通过伸出的阴极kt,肋r不仅引起电容器绕组w的机械固定或者定向,而且引起有效的热接触。由电容器绕组w至电容器杯壳kb的热流大部分经由电容器绕组w的阳极和由铝构成的阴极kt发生。然后,热量被在电容器电极之间的绝缘阻拦,由此热传输优选垂直地在电容器绕组w中发生。在阴极kt与杯壳底bb之间的接触点处才可径向发生热流。直接的铝-铝接触具有良好的热传递且由于伸出的阴极kt的机械预紧是耐久的,因为通过该预紧即使在热膨胀的情形中同样保持存在接触。因为即使当杯壳底由于加热向外成拱起且因此失去相对伸出的阴极kt的接触时,阴极也由肋向内按压。相对于中间凹槽(其最多仅热接触最外部的阴极位置),以伸出的阴极kt和肋r的组合多个阴极位置被热接触且进而至电容器绕组的内部的热接触被较强地改善。由于在阴极kt上形成的氧化层,在伸出的阴极kt与肋r之间的接触面自在1mhz之上的频率范围起才构造成电气触点,其可降低电容器k的电感。电气触点形成,因为在所描述的频率范围中通常电容式起作用的氧化层变得导电。

在图8中显示了在以带有凹槽s的焊接星形结构形式的电容器k的示意性截面视图。在此示出了带有肋r的左侧半体和以目前的结构形式的右侧半体。在不使用肋r的情形中,在电容器k中可产生两个狭窄部e1,e2,在其处出现增加的电流密度。在电容器k的运行的情形中,在这些狭窄部e1和e2处出现增加的磁场。通过肋r的使用,在电容器杯壳kb的杯壳底bb处的电流分布在e2处的阴极接口与肋r之间且产生较小的磁场且还仅保留狭窄部e1。

图9以最低限度的实施方案显示了朝向带有肋r的电容器杯壳kb的示意性顶视图。在此,三个肋r以彼此120°的角度布置在杯壳底bb处。该实施方案是最低限度的,因为需要至少三个肋r,以便于将电容器绕组w轴向居中在电容器杯壳kb中。该结构形式尤其适合在较小的电容器处,因为此处作用到电容器绕组w上的力由于较小数量的肋而是最小的。

图10显示了在带有两个不同形式的肋r和rt的可行的实施形式中朝电容器杯壳kb上的示意性顶视图,其中,此处每种形式的肋r,rt存在三个且各个肋r,rt彼此处在60°的角度中。对于电容器绕组w的居中而言,带有三个肋r的最低限度的实施方案将足够。为了提高在电容器绕组w与电容器杯壳kb之间的固定力和热耦合,可安装额外的肋rt,其在体积和高度上较小且进而引起较少耗费或者成本。这样的额外的肋rt可以梯形的横截面形状来实施,如由图4那样,其底侧平行于杯壳底bb定向,或在杯壳底bb的附近具有展平部,如在图5中那样。

在图11中以特殊平放的结构形式显示了带有电容器杯壳kb和电容器绕组w的电容器k。电容器杯壳包括凹槽s和肋r。在电容器k的该结构形式的情形中,呈现肋r对电流且进而对磁场的更强的影响。在不使用肋r的情形中产生在杯壳底bb附近的电流回路。在将带有肋r的所显示的电容器杯壳kb用于平放的电容器k的情形中,电流回路可被避免。由此可得出磁场的还更强的减少。

附图标记列表

a展平部

b接触带

bb杯壳底

bw杯壳壁

e1狭窄部1

e2狭窄部2

g橡胶塞

k电容器

kb电容器杯壳

ks接触销

kt阴极

lg局部放大

lk局部缩小

r肋

rt带有梯形横截面的肋

s凹槽

t漏斗

w电容器绕组

z中间空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