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锂离子电池用钒取代的三元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7814623发布日期:2019-06-05 21:28阅读:171来源:国知局
一种锂离子电池用钒取代的三元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属于化工领域,涉及一种锂离子电池,具体来说是一种锂离子电池用钒取代的三元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锂离子电池作为一种新型储能材料,在当今市场上用途广泛,主要应用于全球范围的各个领域中,小到便携式电子设备大到电动汽车,成为近些年来的研究热点。层状镍钴锰复合正极材料是一种极具有发展前景锂离子正极材料,相比于linio2、licoo2和limno2三元材料具有以下特点:成本低、放电比容量大、循环性能好、倍率性能好、热稳定能能好、结构比较稳定等。三元材料结合了三种材料的优点,通过ni-co-mn三者元素的协同作用,得到了高的比容量,已经成为目前最具有发展前景的新型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之一。其中lini0.6co0.2mn0.2o2具有比容量高、电压范围宽和对环境毒性小等优点,但存在首圈放电克容量低,循环容量衰减严重、倍率性能不佳等缺点。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较高的首圈放电比容量、循环稳定性能的锂离子电池用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锂离子电池用钒取代的三元正极材料,其特征在于,其结构式为li[ni0.6co0.2mn0.2]1-xvxo2,0.005≤x≤0.01。

进一步地,所述的锂离子电池用钒取代的三元正极材料具有层状结构,属于r-3m空间群。

进一步地,所述的锂离子电池用钒取代的三元正极材料具有α-nafeo2的六方层状结构化合物,氧原子以立方密堆积的方式形成共边的八面体,o2-占据6c位置。li+和过渡金属分别在3a和3b位置上交替排列,分别占据其八面体的空隙,在(111)晶面上呈层状排列(如图5所示)。

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的锂离子电池用钒取代的三元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称取225~228重量份数的氢氧前驱体ni0.6co0.2mn0.2(oh)2、110重量份数的氢氧化锂和1.1~4.5重量份数的五氧化钒,放入研钵中,加入酒精,研磨至混合均匀,得到粉末前驱体混合物;

步骤2:将步骤1所得的粉末前驱体混合物移至压片机中,压制成片;

步骤3:将步骤2所得的压片移至管式炉中,在含o2的气氛中煅烧,首先升温到530~570℃并保温3~5小时,接着升温到800~1000℃保温10~15小时,降至室温后得到锂离子电池用钒取代li[ni0.6co0.2mn0.2]1-xvxo2正极材料。

优选地,所述的步骤2中的压力为4mpa。

所述的锂离子电池用钒取代的三元正极材料的化学式为:

li[ni0.6co0.2mn0.2]1-xvxo2,x=0.005,步骤1中所用的原料的重量份数如下:氢氧前驱体:228份,氢氧化锂:110份,五氧化钒:1.1份,步骤4中的煅烧为:首先升温到530~570℃并保温3~5小时,接着升温到800℃保温15小时;

或者,所述的锂离子电池用钒取代的三元正极材料的化学式为:

li[ni0.6co0.2mn0.2]1-xvxo2,x=0.005,步骤1中所用的原料的重量份数如下:氢氧前驱体:228份,氢氧化锂:110份,五氧化钒:1.1份,步骤4中的煅烧为:首先升温到530~570℃并保温3~5小时,接着升温到900℃保温12小时;

或者,所述的锂离子电池用钒取代的三元正极材料的化学式为:

li[ni0.6co0.2mn0.2]1-xvxo2,x=0.005,步骤1中所用的原料的重量份数如下:氢氧前驱体:228份,氢氧化锂:110份,五氧化钒:1.1份,步骤4中的煅烧为:首先升温到530~570℃并保温3~5小时,接着升温到1000℃保温10小时;

或者,所述的锂离子电池用钒取代的三元正极材料的化学式为:

li[ni0.6co0.2mn0.2]1-xvxo2,x=0.01,步骤1中所用的原料的重量份数如下:氢氧前驱体:227份,氢氧化锂:110份,五氧化钒:2.3份,步骤4中的煅烧为:首先升温到530~570℃并保温3~5小时,接着升温到800℃保温15小时;

或者,所述的锂离子电池用钒取代的三元正极材料的化学式为:

li[ni0.6co0.2mn0.2]1-xvxo2,x=0.01,步骤1中所用的原料的重量份数如下:氢氧前驱体:227份,氢氧化锂:110份,五氧化钒:2.3份,步骤4中的煅烧为:首先升温到530~570℃并保温3~5小时,接着升温到900℃保温12小时;

或者,所述的锂离子电池用钒取代的三元正极材料的化学式为:

li[ni0.6co0.2mn0.2]1-xvxo2,x=0.01,步骤1中所用的原料的重量份数如下:氢氧前驱体:227份,氢氧化锂:110份,五氧化钒:2.3份,步骤4中的煅烧为:首先升温到530~570℃并保温3~5小时,接着升温到1000℃保温10小时;

或者,所述的锂离子电池用钒取代的三元正极材料的化学式为:

li[ni0.6co0.2mn0.2]1-xvxo2,x=0.02,步骤1中所用的原料的重量份数如下:氢氧前驱体:225份,氢氧化锂:110份,五氧化钒:4.5份,步骤4中的煅烧为:首先升温到530~570℃并保温3~5小时,接着升温到800℃保温15小时;

或者,所述的锂离子电池用钒取代的三元正极材料的化学式为:

li[ni0.6co0.2mn0.2]1-xvxo2,x=0.02,步骤1中所用的原料的重量份数如下:氢氧前驱体:225份,氢氧化锂:110份,五氧化钒:4.5份,步骤4中的煅烧为:首先升温到530~570℃并保温3~5小时,接着升温到900℃保温12小时;

或者,所述的锂离子电池用钒取代的三元正极材料的化学式为:

li[ni0.6co0.2mn0.2]1-xvxo2,x=0.02,步骤1中所用的原料的重量份数如下:氢氧前驱体:225份,氢氧化锂:110份,五氧化钒:4.5份,步骤4中的煅烧为:首先升温到530~570℃并保温3~5小时,接着升温到1000℃保温10小时。

本发明所述的锂离子电池用钒取代的三元正极材料采用适量的钒离子取代,可以降低阳离子混排、提高首圈放电比容量低、循环稳定性能等,这些特性使得它具有很大的市场潜力。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获得的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展现出了较高的放电比容量和良好的循环性能,在将来的锂电储能系统中有较佳的应用前景。

本发明通过钒取代制备的li[ni0.6co0.2mn0.2]1-xvxo2材料,组装为半电池,在0.1c倍率下,2.8-4.3v充放电时,放电克容量可达到181mah/g,50圈后容量保持率为88.35%,相比于未掺杂的三元正极材料,首圈放电容量增加了5mah/g,50圈后,其循环效率增加了10.54%,本发明的钒取代的lini0.6co0.2mn0.2o2正极材料具有较长的循环寿命,在将来的锂电储能系统中有较佳的应用前景。

附图说明

图1.实施例1所得锂离子电池用钒取代的li[ni0.6co0.2mn0.2]1-xvxo2(x=0,0.005)正极材料的xrd图谱。

图2.实施例1所得锂离子电池用钒取代的li[ni0.6co0.2mn0.2]1-xvxo2(x=0,0.005)正极材料粒径sem图。

图3.实施例1所得锂离子电池用钒取代的li[ni0.6co0.2mn0.2]1-xvxo2(x=0,0.005)正极材料的首圈放电容量图。

图4.实施例1所得锂离子电池用钒取代的li[ni0.6co0.2mn0.2]1-xvxo2(x=0,0.005)正极材料50圈放电循环性能图。

图5为三元正极材料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发明。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不用于限制本发明的范围。此外应理解,在阅读了本发明讲授的内容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作各种改动或修改,这些等价形式同样落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

以下实施例所用的ni0.6co0.2mn0.2(oh)2购自海安智川电池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中国。

电池的制备与电化学性能测试方法:

(1)电池正极片的制备:

将0.56g锂离子正极材料li[ni0.6co0.2mn0.2]1-xvxo2、0.07g导电碳粉、0.07g的聚偏氟乙烯(pvdf),按质量比8:1:1混合均匀后,再加入0.035mlnmp溶剂,充分搅拌成粘性浆料,均匀涂覆于铝箔表面,鼓风烘干后置于120℃真空干燥箱干燥12h,多次辊压后获得正极片。

(2)电池组装与性能测试:

使用2016型半电池评估获得钒取代的lini0.6co0.2mn0.2o2正极材料的电化学性能。将辊压好的电池极片冲压成直径12mm的圆片,准确称量其质量后,根据配方组成计算出极片中li[ni0.6co0.2mn0.2]1-xvxo2正极材料的质量,使用直径为19mm的聚乙烯锂电池隔膜,使用的负极锂片直径为17mm,在德国布劳恩手套箱中组装成可测试纽扣电池。

电池的克容量测试使用武汉蓝电公司电池测试仪(land2000)进行。在0.1c倍率下进行多次充放电测试。

实施例1

一种锂离子电池用钒取代的三元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制备过程中所用的原料,按质量分数计算,包括:

氢氧前驱体:228份,

氢氧化锂:110份,

五氧化钒:1.1份,

其制备过程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1)称取228重量份数的氢氧前驱体ni0.6co0.2mn0.2(oh)2,110重量份数的氢氧化锂,1.1重量份数的五氧化钒,将粉末前驱体混合放入研钵中;

2)将步骤1)中得到的粉末前驱体混合物中加入800重量份数的酒精,充分研磨至混合均匀为止,得到粉末前驱体混合物;

3)将步骤2)中得到的粉末前驱体混合物移至压片机中,在4mpa的压强下压制成片;

4)将步骤3)中得到的压片后的前驱体混合物移至管式炉中,在施加o2的气氛(氧气流量200ml·min-1,纯度≥99.999%)中煅烧,首先升温到550℃并保温4小时,接着升温到800℃保温15小时,降至室温后得到锂离子电池用钒取代的正极材料li[ni0.6co0.2mn0.2]1-xvxo2,x=0.005。

5)将煅烧后的样品研磨,过200目筛,按照上述方法组装成电池。

所得材料利用x射线衍射仪(xrd,日本理学rigaku)对上述三元锂离子材料进行物相测试,测试如图1所示,衍射峰与标准卡片(li0.99ni0.01)(ni0.798co0.2)o2(pdf#87-1562)相符且无明显的杂质峰,38°和65°的位置上分别出现了(006)/(102)和(018)/(110)双峰分离现象,表明所合成的正极材料具有良好的层状结构。衍射峰衍射谱图经过软件(expgui)精修后确认为r-3m空间组,由此确定钒离子在过渡层的占位度,验证所得材料为按原料配比的li[ni0.6co0.2mn0.2]0.995v0.005o2。所述的锂离子电池用钒取代的三元正极材料具有α-nafeo2的六方层状结构化合物,氧原子以立方密堆积的方式形成共边的八面体,o2-占据6c位置。li+和过渡金属分别在3a和3b位置上交替排列,分别占据其八面体的空隙,在(111)晶面上呈层状排列,如图5所示。

使用扫描电镜对上述所得的li[ni0.6co0.2mn0.2]1-xvxo2正极材料进行形貌观察,结果如图2,从图中可以看出,上述方法制得的正极材料生长良好并且分布均匀,颗粒尺寸约3μm左右,并且展现出均匀的球状颗粒。将上述所得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使用半电池方法组装成纽扣式2016电池,在0.1c倍率下进行充放电测试,得到图3所示的充放电曲线,首次放电克容量为181mah/g,相比于未掺杂的三元正极材料,首圈放电容量增加了5mah/g。图4显示了实施例1中的li[ni0.6co0.2mn0.2]0.995v0.005o2正极材料50次充放电后的容量保持率为88.35%,容量保持率增加了10.35%。

实施例2

一种锂离子电池用钒离子取代的三元正极材料的方法,制备过程中所用的原料,按质量分数计算,包括:

氢氧前驱体:228份

氢氧化锂:110份

五氧化钒:1.1份

其制备过程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1)称取228重量份数的氢氧前驱体ni0.6co0.2mn0.2(oh)2,110重量份数的氢氧化锂,1.1重量份数的五氧化钒,将粉末前驱体混合物放入研钵中;

2)将步骤1)中得到的粉末前驱体混合物中加入800重量份数的酒精,研磨1~2小时直至混合均匀为止,得到粉末前驱体混合物;

3)将步骤2)中得到的粉末前驱体混合物移至压片机中,在4mpa的压强下压制成片;

4)将步骤3)中得到的压片后的前驱体混合物移至管式炉中,在施加o2的气氛(氧气流量200ml·min-1,纯度≥99.999%)中煅烧,首先升温到550℃并保温4小时,接着升温到900℃保温12小时,降至室温后得到锂离子电池用钒取代的正极材料li[ni0.6co0.2mn0.2]1-xvxo2,x=0.005。由于材料制备时已控制好原料配比,再结合xrd精修结果可以确定钒离子在过渡层的占位度,验证所得材料为按原料配比的li[ni0.6co0.2mn0.2]0.995v0.005o2。

5)将煅烧后的样品研磨过200目筛,按照上述方法组装成电池。

li[ni0.6co0.2mn0.2]0.995v0.005o2正极材料在0.1c倍率下的首圈放电容量为187.9mah/g,经过50次充放电后的容量保持率为90.1%,掺杂的正极材料其首圈克容量增加了11.9mah/g,容量保持率增加了12.1%。

实施例3

一种锂离子电池用钒离子取代的三元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制备过程中所用的原料,按质量分数计算,包括:

氢氧前驱体:228份

氢氧化锂:110份

五氧化钒:1.1份

其制备过程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1)称取228重量份数的氢氧前驱体ni0.6co0.2mn0.2(oh)2,110重量份数的氢氧化锂,1.1重量份数的五氧化钒,将粉末前驱体混合放入研钵中;

2)将步骤1)中得到的粉末前驱体混合物中加入800重量份数的酒精,研磨1~2小时直至混合均匀为止,得到粉末前驱体混合物;

3)将步骤2)中得到的粉末前驱体混合物移至压片机中,在4mpa的压强下压制成片;

4)将步骤3)中得到的压片后的前驱体混合物移至管式炉中,在施加含o2的气氛(氧气流量200ml·min-1,纯度≥99.999%)中煅烧,首先升温到550℃并保温4小时,接着升温到1000℃保温10小时,降至室温后得到锂离子电池用钒取代的正极材料li[ni0.6co0.2mn0.2]1-xvxo2,x=0.005。由于材料制备时已控制好原料配比,再结合xrd精修结果可以确定钒离子在过渡层的占位度,验证所得材料为按原料配比的li[ni0.6co0.2mn0.2]0.995v0.005o2。

5)将煅烧后的样品研磨,过200目筛,按照上述方法组装成电池。

li[ni0.6co0.2mn0.2]0.995v0.005o2正极材料在0.1c倍率下的首圈放电容量为173mah/g,经过50次充放电后的容量保持率为80%。容量保持率增加了2%。

实施例4

一种锂离子电池用钒离子取代的三元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制备过程中所用的原料,按质量分数计算,包括:

氢氧前驱体227份

氢氧化锂:110份

五氧化钒:2.2份

其制备过程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1)称取227重量份数的氢氧前驱体ni0.6co0.2mn0.2(oh)2,110重量份数的氢氧化锂,2.2重量份数的五氧化钒,将粉末前驱体混合后放入研钵中;

2)将步骤1)中得到的粉末前驱体混合物中加入800重量份数的酒精,研磨1~2小时直至混合均匀为止,得到粉末前驱体混合物;

3)将步骤2)中得到的粉末前驱体混合物移至压片机中,在4mpa的压强下压制成片;

4)将步骤3)中得到的压片后的前驱体混合物移至管式炉中,在施加含o2的气氛(氧气流量200ml·min-1,纯度≥99.999%)中煅烧,首先升温到550℃并保温4小时,接着升温到800℃保温15小时,降至室温后得到锂离子电池用钒取代的正极材料li[ni0.6co0.2mn0.2]1-xvxo2,x=0.01。由于材料制备时已控制好原料配比,再结合xrd精修结果可以由此确定钒离子在过渡层的占位度,验证所得材料为按原料配比的li[ni0.6co0.2mn0.2]0.99v0.01o2。

5)将煅烧后的样品研磨过筛,组装成电池。

li[ni0.6co0.2mn0.2]0.99v0.01o2正极材料在0.1c倍率下的首圈放电容量为174mah/g,经过50次充放电后的容量保持率为80.2%。容量保持率增加了2.2%。

实施例5

一种锂离子电池用钒离子取代的三元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制备过程中所用的原料,按质量分数计算,包括:

氢氧前驱体:227份

氢氧化锂:110份

五氧化钒:2.2份

其制备过程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1)称取227重量份数的氢氧前驱体ni0.6co0.2mn0.2(oh)2,110重量份数的氢氧化锂,2.2重量份数的五氧化钒,将粉末前驱体混合后放入研钵中;

2)将步骤1)中得到的粉末前驱体混合物中加入800重量份数的酒精,研磨1~2小时直至混合均匀为止,得到粉末前驱体混合物;

3)将步骤2)中得到的粉末前驱体混合物移至压片机中,在4mpa的压强下压制成片;

4)将步骤3)中得到的压片后的前驱体混合物移至管式炉中,在施加含o2的气氛(氧气流量200ml·min-1,纯度≥99.999%)中煅烧,首先升温到550℃并保温4小时,接着升温到900℃保温12小时降至室温后得到锂离子电池用钒取代的正极材料li[ni0.6co0.2mn0.2]1-xvxo2,x=0.01。由于材料制备时已控制好原料配比,再结合xrd精修结果可以确定钒离子在过渡层的占位度,验证所得材料为按原料配比的li[ni0.6co0.2mn0.2]0.99v0.01o2。

5)将煅烧后的样品研磨过200目筛,按照上述方法组装成电池。

li[ni0.6co0.2mn0.2]0.99v0.01o2正极材料在0.1c倍率下的首圈放电容量为178mah/g,经过50次充放电后的容量保持率为82%。容量保持率增加了4%。

实施例6

一种锂离子电池用钒离子取代的三元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制备过程中所用的原料,按质量分数计算,包括:

氢氧前驱体:227份

氢氧化锂:110份

五氧化钒:2.2份

其制备过程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1)称取227重量份数的氢氧前驱体ni0.6co0.2mn0.2(oh)2,110重量份数的氢氧化锂,2.2重量份数的五氧化钒,将粉末前驱体混合后放入研钵中;

2)将步骤1)中得到的粉末前驱体混合物中加入800重量份数的酒精,研磨1~2小时直至混合均匀为止,得到粉末前驱体混合物;

3)将步骤2)中得到的粉末前驱体混合物移至压片机中,在4mpa的压强下压制成片;

4)将步骤3)中得到的压片后的前驱体混合物移至管式炉中,在施加含o2的气氛(氧气流量200ml·min-1,纯度≥99.999%)中煅烧,首先升温到550℃并保温4小时,接着升温到1000℃保温10小时,降至室温后得到锂离子电池用钒取代的正极材料li[ni0.6co0.2mn0.2]1-xvxo2,x=0.01。由于材料制备时已控制好原料配比,再结合xrd精修结果可以确定钒离子在过渡层的占位度,验证所得材料为按原料配比的li[ni0.6co0.2mn0.2]0.99v0.01o2。

5)将煅烧后的样品研磨过200目筛,按照上述方法组装成电池。

li[ni0.6co0.2mn0.2]0.99v0.01o2正极材料在0.1c倍率下的首圈放电容量为172mah/g,经过50次充放电后的容量保持率为74.3%。

实施例7

一种锂离子电池用钒离子取代的三元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制备过程中所用的原料,按质量分数计算,包括:

氢氧前驱体:225份

氢氧化锂:110份

五氧化钒:4.5份

其制备过程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1)称取225重量份数的氢氧前驱体ni0.6co0.2mn0.2(oh)2,110重量份数的氢氧化锂,4.5重量份数的五氧化钒,将粉末前驱体混合后放入研钵中;

2)将步骤1)中得到的粉末前驱体混合物中加入800重量份数的酒精,研磨1~2小时直至混合均匀为止,得到粉末前驱体混合物;

3)将步骤2)中得到的粉末前驱体混合物移至压片机中,在4mpa的压强下压制成片;

4)将步骤3)中得到的压片后的前驱体混合物移至管式炉中,在施加含o2的气氛(氧气流量200ml·min-1,纯度≥99.999%)中煅烧,首先升温到550℃并保温4小时,接着升温到800℃保温15小时,降至室温后得到锂离子电池用钒取代的正极材料li[ni0.6co0.2mn0.2]1-xvxo2,x=0.02。由于材料制备时已控制好原料配比,再结合xrd精修结果可以确定钒离子在过渡层的占位度,验证所得材料为按原料配比的li[ni0.6co0.2mn0.2]0.98v0.02o2。

5)将煅烧后的样品研磨过200目筛,按照上述方法组装成电池。

li[ni0.6co0.2mn0.2]0.98v0.02o2正极材料在0.1c倍率下的首圈放电容量为172mah/g,50次充放电后的容量保持率为75%。

实施例8

一种锂离子电池用钒离子取代的三元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制备过程中所用的原料,按质量分数计算,包括:

氢氧前驱体:225份

氢氧化锂:110份

五氧化钒:4.5份

其制备过程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1)称取225重量份数的氢氧前驱体ni0.6co0.2mn0.2(oh)2,110重量份数的氢氧化锂4.5重量份数的五氧化钒,将粉末前驱体混合后放入研钵中;

2)将步骤1)中得到的粉末前驱体混合物中加入800重量份数的酒精,研磨1~2小时直至混合均匀为止,得到粉末前驱体混合物;

3)将步骤2)中得到的粉末前驱体混合物移至压片机中,在4mpa的压强下压制成片;

4)将步骤3)中得到的压片后的前驱体混合物移至管式炉中,在施加含o2的气氛(氧气流量200ml·min-1,纯度≥99.999%)中煅烧,首先升温到550℃并保温4小时,接着升温到900℃保温12小时,降至室温后得到锂离子电池用钒取代的正极材料li[ni0.6co0.2mn0.2]1-xvxo2,x=0.02。由于材料制备时已控制好原料配比,再结合xrd精修结果可以确定钒离子在过渡层的占位度,验证所得材料为按原料配比的li[ni0.6co0.2mn0.2]0.98v0.02o2。

5)将煅烧后的样品研磨过200目筛,按照上述方法组装成电池。

li[ni0.6co0.2mn0.2]0.98v0.02o2正极材料在0.1c倍率下的首圈放电容量为175mah/g,经过50次充放电后的容量保持率为78%。

实施例9

一种锂离子电池用钒离子取代的三元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制备过程中所用的原料,按质量分数计算,包括:

氢氧前驱体:225份

氢氧化锂:110份

五氧化钒:4.5份

其制备过程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1)称取225重量份数的氢氧前驱体ni0.6co0.2mn0.2(oh)2,110重量份数的氢氧化锂4.5重量份数的五氧化钒,将粉末前驱体混合后放入研钵中;

2)将步骤1)中得到的粉末前驱体混合物中加入800重量份数的酒精,研磨1~2小时直至混合均匀为止,得到粉末前驱体混合物;

3)将步骤2)中得到的粉末前驱体混合物移至压片机中,在4mpa的压强下压制成片;

4)将步骤3)中得到的压片后的前驱体混合物移至管式炉中,在施加含o2的气氛(氧气流量200ml·min-1,纯度≥99.999%)中煅烧,首先升温到550℃并保温4小时,接着升温到1000℃保温10小时,降至室温后得到锂离子电池用钒取代的正极材料li[ni0.6co0.2mn0.2]1-xvxo2,x=0.02。由于材料制备时已控制好原料配比,再结合xrd精修结果可以确定钒离子在过渡层的占位度,验证所得材料为按原料配比的li[ni0.6co0.2mn0.2]0.98v0.02o2。

5)将煅烧后的样品研磨过200目筛,按照上述方法组装成电池。

li[ni0.6co0.2mn0.2]0.98v0.02o2正极材料在0.1c倍率下的首圈放电容量为170mah/g,50次充放电后的容量保持率为7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