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线自动理线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899974发布日期:2020-02-11 13:44阅读:171来源:国知局
一种双线自动理线机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自动化装配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双线自动理线机。



背景技术:

所谓3c产品,就是计算机、通信和消费类电子产品三者结合,亦称“信息家电”,3c产品通常指的是电脑、平板电脑、移动电话、数码相机、随身听、电子辞典、影音播放之硬件设备或数字音频播放器等等。

在手机、笔记本电脑等3c领域,产品需要贴装很多带线附件,如图1所示,笔记本电脑的液晶显示面板需要导电连接,由于笔记本电脑上盖板大多可以翻折,笔记本电脑的上盖板的结构设计通常会布置有穿线槽,供导电线安装。导电线的端部具有电路板和手撕膜,手撕膜内设有导热胶。

目前,完成上述贴装带线附件的方式大多采用手工作业,产能低,质量也得不到保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双线自动理线机,其具有自动化程度高,贴装精度高的优点。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双线自动理线机,包括箱体,所述箱体上设有:

供产品安装的工件放置工位和放置有贴装带线附件的料架放置机构;

将产品移载至工件放置工位上的移载机构,移载机构上均设有联动的真空吸盘;

抓取料架放置机构上的贴装带线附件的夹持装置和联动夹持装置运动的十字滑台;

两轴滑台和双头理线机头机构,两轴滑台包括横向移动机构和竖向移动机构;双头理线机头机构包括独立控制的第一理线机头机构和第二理线机头机构;

第一理线机头机构包括摆线电机,夹持装置将附件转移至十字滑台上的理线机头机构上,理线机头机构在横向移动机构和竖向移动机构的带动下,将附件贴至产品上,且在横向移动机构、竖向移动机构和摆线电机的联合运动下,第一理线机头机构将附件的线束按轨迹装入线槽;

第二理线机头机构包括设于升降气缸、与升降气缸联动的夹线装置和将附件的线束按轨迹装入线槽的压线装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夹持装置夹持带线附件,夹持后,将带线附件转移至双头理线头机头机构上,利用第一理线机头机构和第二理线机头机构将带线附件装配好,整个过程全自动化,完成带线附件的自动贴装,节省了人工成本,提高了装配效率和精度。

进一步设置:所述放置机构包括线架和若干定位槽,定位槽开设于所述线架上,附件线束和附件均安装嵌设在定位槽内。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定位槽的开槽设计方便附件线束嵌设安装,同时,由于槽口的存在,方便夹持装置将附件线束于竖向上提起。

进一步设置:所述夹持装置包括安装座,安装座上设有两个夹线气缸,安装座上还设有驱动其中一个夹线气缸朝向另一夹线气缸相对运动的微调机构,根据微调机构调整两个夹线气缸所形成的夹持跨度。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微调气缸联动一个夹线气缸移动,调整两个夹线气缸所形成的跨度,从而适应多种规格的附件。

进一步设置:所述十字滑台包括设于箱体上的y轴线性驱动装置和设于y轴线性驱动装置上的x轴线性驱动装置,x轴线性驱动装置上还设有旋转装置,夹持装置设于旋转装置上,随旋转装置旋转。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十字滑台提供了夹持装置的动力来源,并且,利用十字滑台满足空间上的位置调整。

进一步设置:所述两轴滑台包括横向移动机构和竖向移动机构,横向移动机构上设有安装板,竖向移动机构设于安装板上,竖向移动机构上设有与其联动的直板,双头理线机头机构安装至竖向移动机构的直板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安装板和直板分别将是横向移动机构和竖向移动机构的工作相互独立。

进一步设置:所述第一理线机头机构包括夹持附件线束的送线电机、送线轮和过线嘴,送线轮的设置于送线电机的输出轴,导线套和过线嘴均为半套筒状,且分别由气缸联动开合;

还包括设于直板上的摆线电机,摆线电机的输出轴上设有支承板,送线电机、送线轮和过线嘴均安装至支承板上;过线嘴设置于摆线电机的输出轴,摆线电机可对过线嘴垂直方向角度进行调整。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摆线电机可摆动一定的角度,在摆动的过程中将线束下压,从而使得线束嵌设在产品的线槽上。

进一步设置:所述升降气缸上设有l型支板,夹持装置和压线装置均安装至l型支板上;夹线装置包括两个安装在l型支板上且形成一定夹持间距的夹持气缸;压线装置包括安装在l型支板上且位于夹持气缸所形成的夹持间距内的下压气缸和压块。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升降气缸可升降,在升降过程中,利用压线装置将线束下压,从而使得线束嵌设在产品的线槽上。

进一步设置:所述压块的底部设有与夹持气缸夹持中心同轴的压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线束限制在压块的压槽内,方便将位置对中。

进一步设置:所述安装板的表面上还设有视觉cdd,视觉cdd用于对附件和产品进行位置捕捉。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调整附件最终贴敷至产品上的位置,并根据视觉cdd相机检测并调整实际贴敷位置。

综上所述,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全自动设备,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工作量,同时降低了人工成本,并且相比于人工理线,提高了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使产品的质量得到了保障,有利于广泛推广使用。

附图说明

图1是双线自动理线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放置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十字滑台和夹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双头理线机头机构的第一理线机头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双头理线机头机构的第二理线机头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01、附件;102、电路板;

1、箱体;51、移载机构;52、工件放置工位;53、真空吸盘;

61、升降气缸;62、夹线装置;63、压线装置;631、下压气缸;632、压块;64、l型支板;65、夹持气缸;66、支承板;

7、双头理线机头机构;71、直板;72、视觉cdd;73、第一理线机头机构;74、第二理线机头机构;75、送线电机;76、送线轮;78、摆线电机;79、过线嘴;

8、放置机构;81、线架;82、定位槽;

91、安装座;92、微调机构;94、夹线气缸;

11、夹持装置;12、十字滑台;121、y轴线性驱动装置;122、x轴线性驱动装置;13、旋转装置;

14、横向移动机构;15、竖向移动机构;16、两轴滑台;18、安装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第一种优选实施方式:

一种双线自动理线机,如图1所示,包括箱体1,箱体1上设有将产品移载至工件放置工位52上的移载机构51,移载机构51上均设有联动的真空吸盘53。

如图1和图2所示,箱体1上还设有贴装带线附件101的料架放置机构8,放置机构8包括线架81、定位槽82,线架81的底部固定于箱体1的顶部,定位槽82开设于线架81上,附件线束设置于线架81上,附件101设置于附件线束上,带线附件由人工放在线架81上,线架81可同时放多片附件101,线架81通过定位槽82对附件101及其导线进行限位。

箱体1上设有抓取料架放置机构8上的贴装带线附件101的夹持装置11。

夹持装置11包括安装座91,安装座91上设有两个夹线气缸94,安装座91上还设有驱动其中一个夹线气缸94朝向另一夹线气缸94相对运动的微调机构92,根据微调机构92调整两个夹线气缸94所形成的夹持跨度,用于适配多种规格的附件101线束的夹持。

箱体1上还设有联动夹持装置11运动的十字滑台12,十字滑台12包括设于箱体1上的y轴线性驱动装置121和设于y轴线性驱动装置121上的x轴线性驱动装置122,x轴线性驱动装置122上还设有旋转装置13,旋转装置13包括旋转电机,夹持装置11设于旋转装置13上,随旋转装置13旋转,联合十字滑台12一并运动,在需要调整带线附件101的下帖角度时进行调整。

箱体1上还设有两轴滑台16和双头理线机头机构7,两轴滑台16包括横向移动机构14和竖向移动机构15,横向移动机构14上设有安装板18,竖向移动机构15设于安装板18上,竖向移动机构15上设有与其联动的直板71,双头理线机头机构7安装至竖向移动机构15的直板71上。

双头理线机头机构77包括独立控制的第一理线机头机构73和第二理线机头机构74。

第一理线机头机构73包括夹持附件101线束的送线电机75、送线轮76和过线嘴79,送线轮76的设置于送线电机75的输出轴,导线套77和过线嘴79均为半套筒状,且分别由气缸联动开合。过线嘴79被切成两半,两半分别由气缸联动,在理线过程中起到对导线定向、引导作用。

第一理线机头机构73还包括设于直板71上的摆线电机78,摆线电机78的输出轴上设有支承板66,送线电机75、送线轮76和过线嘴79均安装至支承板66上。过线嘴79设置于摆线电机78的输出轴,摆线电机78可对过线嘴79垂直方向角度进行调整。摆线电机78可对过线嘴79垂直方向角度进行调整,过线嘴79倾斜后,附件101线束受拉力根据摆动方向向下嵌设至产品103的线槽内。

第二理线机头机构74包括设于直板71上的升降气缸61和与升降气缸61联动的夹线装置62和下压线束的压线装置63,升降气缸61上设有l型支板64,夹持装置11和压线装置63均安装至l型支板64上,夹线装置62包括两个安装在l型支板64上且形成一定夹持间距的夹持气缸65,压线装置63包括安装在l型支板64上且位于夹持气缸65所形成的夹持间距内的下压气缸631和压块632,压块632的底部设有与夹持气缸65夹持中心同轴的压槽。

安装板18的表面上还设有视觉cdd72,视觉cdd72用于对附件和产品进行位置捕捉。

双头自动理线机的工作原理如下:

人工将带线附件101放至线架81,利用移载机构将产品103放至工件放置工位上。

夹持装置11利用十字滑台上17从线架81上抓取附件101,附件101需要翻转,先通过旋转装置13进行翻转,将带线附件101调整至水平位置,翻转完成后,夹持装置11将附件101转移至两轴滑台16的双头理线机头机构7上,其中的第一理线机头机构73在横向移动机构14、竖向移动机构15和摆线电机78的联合运动下,将附件101的线束按轨迹装入线槽。第二理线机头机构74在压气缸下降的过程中利用压块632将将附件101的线束按轨迹装入线槽。

上述的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发明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