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碳碳复合壳体的故障报警电池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976983发布日期:2021-05-07 22:50阅读:55来源:国知局
基于碳碳复合壳体的故障报警电池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电池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基于碳碳复合壳体的故障报警电池。



背景技术:

干电池是一种以糊状电解液来产生直流电的化学电池,不仅广泛用于手电筒、半导体收音机、照相机、玩具等,而且也适用于国防、电信、科研、航海和医学等国民经济中的各项领域。电池的使用过程中,密封圈与电解液之间设有空气室,用来缓冲压力及暂存电池产生的气体,避免电池变形甚至爆炸,但电池的温度过高或者过放电会在电池内部产生大量气体,导致内压增大,使电池变形甚至发生爆炸,因此电池内部设置防爆结构防爆装置至关重要。

目前较常用干电池防爆结构是在密封圈上设置较薄弱的防爆膜,当压力过大时可以断裂以放出多余气体,但是这种结构多为一次性结构,电池内部气压放出后防爆膜断裂容易造成电池内溶液的泄漏,而且用户也无法直观检查出干电池是否损坏。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现有技术中,用户也无法直观检查出干电池是否损坏的问题提供一种和基于碳碳复合壳体的故障报警电池。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碳碳复合壳体的故障报警电池,包括锌筒、电解质、密封片、碳棒和正极帽,所述基于碳碳复合壳体的故障报警电池还包括:

活塞;套设在所述碳棒的下段,包括锌筒、电解质、密封片、碳棒和正极帽,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碳碳复合壳体的故障报警电池还包括:

活塞;套设在所述碳棒的上段,所述活塞的内壁与所述碳棒贴合,所述活塞的外壁与所述锌筒的内壁贴合,所述活塞将所述锌筒分隔成下部的反应腔和上部的报警腔,所述电解质设置在所述反应腔中;

报警机构,包括贯穿所述密封片和正极帽的固定孔、设置在所述固定孔中的发光体、套设在所述碳棒上且一端向外延伸设置有翻边的导电套以及套设置在所述碳棒上且位于所述活塞和翻边之间的推环;

所述发光体的一电极与所述锌筒电连接,所述发光体的另一电极朝向所述碳棒设置,所述推环用于随所述活塞上升并推动所述翻边与所述发光体的另一电极接触。

优选地,报警机构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活塞上表面的推板,所述推环固定设置在所述推板上。

优选地,所述密封片和正极帽上设置有对应的气孔,所述推板和所述推环之间还设置有支撑弹簧。

优选地,所述基于碳碳复合壳体的故障报警电池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密封圈的下表面的电路板,所述电路板的一端设置有第一极点,另一端设置有第二极点,所述第一极点与所述锌筒的内壁和发光体的一电极连接,所述第二极点朝向所述碳棒设置并与所述翻边相对。

优选地,所述故障报警电还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包括包覆所述锌筒且贯通设置的壳套、自所述壳套的下端口向内延伸设置的下边缘、自所述壳套的上端口向内延伸的上边缘,所述上边缘贴合所述锌筒的底部设置,所述上边缘将所述正极帽和密封片压覆在所述锌筒的筒口上。

本发明通过在锌筒中设置活塞将形同分隔成不互相通的反应腔和报警腔,并将电解质设置在反应腔中,当反应腔中产生气体后压力增大推动活塞沿着碳棒滑动,活塞滑动时带动设置在报警腔中并与碳棒连接的导电环的翻边向外翻折,并与发光体的一极点接触,发光体的另一极点则与锌筒的侧壁连接,由此发光体发光作为报警信号以便用户觉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中基于碳碳复合壳体的故障报警电池的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中基于碳碳复合壳体的故障报警电池的另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提出一种基于碳碳复合壳体的故障报警电池,参照图1,该基于碳碳复合壳体的故障报警电池包括锌筒10、电解质20、密封片42、碳棒30、壳体11和正极帽43,锌筒10的上端开口设置形成筒口;密封片42盖设在所述筒口顶部;碳棒30贯穿所述密封片42并插入锌筒10中,碳棒30的顶端自所述密封片42的上表面凸出设置;正极帽43设置在所述密封片42上,且与所述碳棒30的顶端连接;壳体11包括包覆所述锌筒10且贯通设置的壳套、自所述壳套的下端口向内延伸设置的下边缘、自所述壳套的上端口向内延伸的上边缘,所述上边缘贴合所述锌筒10的底部,所述上边缘将所述正极帽43和密封片42压覆在所述筒口上,壳体11优选包覆在电池外部的碳碳复合壳体,可提高电池的整体的安全系数,提升各部件之间的连接强度,避免发生破裂或爆炸。壳体11的内壁设置有绝缘层,该绝缘层用于避免正极帽43和锌筒10从外部导通。

在本实施例中,基于碳碳复合壳体的故障报警电池还包括活塞51和报警机构,其中,活塞51套设在所述碳棒30的上段,所述活塞51的内壁与所述碳棒30贴合,所述活塞51的外壁与所述锌筒10的内壁贴合,所述活塞51将所述锌筒10分隔成上部的报警腔12和下部的反应腔,所述电解质20设置在所述反应腔中。

报警机构,包括贯穿所述密封42片和正极帽43的固定孔、设置在所述固定孔中的发光体55、套设在所述碳棒30上且一端向外延伸设置有翻边54的导电套以及套设置在所述碳棒30上且位于所述活塞51和翻边54之间的推环53;

所述发光体55的一电极与所述锌筒电10连接,所述发光体55的另一电极朝向所述碳棒30设置,所述推环53用于随所述活塞51上升并推动所述翻边54与所述发光体55的另一电极接触。

本发明通过在锌筒10中设置活塞51将形同分隔成不互相通的反应腔和报警腔12,并将电解质20设置在报警腔12中,发光体55的一极点则与锌筒10的侧壁连接,导电环与碳棒30连接,其下端的翻边54向外翻折,当反应腔中的气压增大,推环随活塞51上升推动翻边54与发光体55的另一电极接触,由此发光体发光作为报警信号以便用户觉察。

进一步的,报警机构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活塞上表面的推板52,所述推环53固定设置在所述推板52上,推环53为绝缘材料制成。

在本发明另一实施例中,参照图2,所述密封片42和正极帽43上设置有对应的气孔57,所述推板52和所述推环53之间还设置有支撑弹簧58。通过设置支撑弹簧58使推环53与翻边54抵接。避免推环53松动在使用过程中因抖动发出异响。通过设置气孔58避免活塞51下移使报警腔12的内压过大,使报警腔12和外部环境的压腔一致。通过设置支撑弹簧57用于平衡反应腔的内压,防止电池在外力作用下活塞51在锌筒10中移动,

进一步的,所述基于碳碳复合壳体的故障报警电池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密封圈的下表面的电路板56,所述电路板56的一端设置有第一极点,另一端设置有第二极点,所述第一极点与所述锌筒的内壁以及发光体的一电极连接,所述第二极点朝向所述碳棒设置并与所述翻边相对。

在以上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以上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