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锂电池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028946发布日期:2019-11-01 22:07阅读:299来源:国知局
新型锂电池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新型锂电池。



背景技术:

目前,锂电池进入大规模的应用阶段,基于锂电池本身的结构,在实际使用过程中,锂电池在充放电以及长时间使用过程中,常常出现电池温度过高的问题,存在危险性及降低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新型锂电池,以解决现有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新型锂电池,包括壳体和壳体内部的电芯,电芯上卷绕有阳极和阴极,阳极和阴极之间设置有隔膜,还包括对流机构,具备管道、导热层、传热体及散热体,其中管道固定在壳体外壁,两端均开有孔,导热层贴合在壳体内壁上,通过位于壳体一端的传热体与管道内的散热体连接。

本新型锂电池采用导热层配合传热体将壳体内的热量传导至散热体中,以散热体将进入管道内的空气加热,加热的空气自管道上端流出,形成对流,加快散热。

进一步,所述管道顺壳体轴向固定,管道由导热材料制备。

导热材料包括铝,外包覆或喷涂绝缘材料,起绝缘及密封作用,其中管道、导热层、传热体均由铝材料制备。

进一步,所述导热层由导热材料制备,贴合固定在壳体内壁,且导热层底端连接传热体,传热体穿过壳体与管道内的散热体连接。

进一步,所述传热体为柱状,金属制备。

导热层由铝制备,包覆或喷涂绝缘层,上下端与壳体内壁焊接固定,传热体由铝材料制备成柱状,传热体由多根传热柱组成,在导热层底端固定,穿过壳体与散热体固定。

进一步,所述散热体由散热管及管内的导热油组成。

进一步,所述散热管与传热体多点连接。

散热体由铝制备,喷涂或包覆绝缘层,导热油吸热,然后散热对自管道底端进入的空气加热,加热的空气自管道顶端孔流出,形成对流散热。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新型锂电池具有散热性能好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图;

图中:1、壳体;2、隔膜;3、对流机构;31、导热层;32、传热柱;33、散热管;34、管道;341、孔。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述,以使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更易于理解和掌握。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新型锂电池,包括壳体1和壳体内部的电芯,电芯上卷绕有阳极和阴极,阳极和阴极之间设置有隔膜2;

本锂电池全新设计壳体,在壳体上安装对流机构3,具备管道34、导热层31、传热体及散热体,其中多个管道顺壳体轴向固定,彼此之间等距离分布,两端均开有孔341,上下通透,更佳地,两端开矩阵孔,管道长50mm,管径3mm,壁厚1mm,导热层贴合在壳体内壁上,通过位于壳体一端的传热体与管道内的散热体连接;

具体在实施时,导热层、散热体、传热体均由导热材料制备,例如包覆或喷涂绝缘层的铝制备,导热层贴合固定在壳体内壁,上下端与壳体内壁焊接固定,传热体由铝材料制备成柱状,传热体由多根传热柱32组成,在导热层底端固定,穿过壳体与散热体固定,散热体位于管道底端,散热体由散热管33及管内的导热油组成,散热管与传热柱多点连接,散热体由上述铝制备,导热油吸热,然后散热对自管道底端进入的空气加热,加热的空气自顶端流出,冷空气继续自底端流入,形成对流散热,加快散热。

当然,以上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应用范例,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构成任何限制。凡采用等同变换或者等效替换而形成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权利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