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固定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719524发布日期:2019-09-20 21:46阅读:139来源:国知局
一种固定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路保护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熔断器是指当电流超过规定值时,以本身产生的热量使熔体熔断,断开电路的一种电器。目前动力电池已经广泛的用于电动轿车、电动摩托车、电动自行车上,作为核心元件,电池的安全运行起着关键作用。现有对电池采取的保护措施是在电池的主回路上使用熔断器加以保护,提高电池箱的安全系数。当电池出现故障时,可及时熔断切断电池主回路,保护车辆及人员安全。

现有的熔断器在安装时,通常采用两根绝缘支柱实现熔断器与电池箱的固定,绝缘支柱的一端连接熔断器的导电端子,另一端连接电池箱壳体。在通过绝缘支柱固定熔断器时,至少存在如下问题:熔断器的安装不稳定,当车辆在恶劣路况下行驶时,产生的颠簸、碰撞容易导致圆形绝缘支柱断裂,进而容易损坏熔断器。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固定装置,主要目的是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熔断器与电池箱固定时,存在熔断器安装不稳定,容易导致熔断器损坏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主要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固定装置,用于熔断器与电池箱的固定,所述熔断器包括熔断器主体及所述熔断器主体两端的导电端子,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包括用于容纳所述熔断器的容纳腔;第一固定部,所述第一固定部设置在所述容纳腔内部,用于固定所述熔断器;第二固定部,所述第二固定部设置在所述壳体上,用于连接所述电池箱。

进一步的,所述熔断器主体两端的导电端子上分别连接有铜排的第一端;所述壳体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三固定部,所述第三固定部上设置有与所述铜排相匹配的限位孔,所述铜排贯穿所述限位孔。

进一步的,所述容纳腔的腔底包括与所述熔断器主体对应设置的第一底板,所述第一底板的两端分别连接有第二底板和第三底板,所述第二底板和所述第三底板上分别设置有与所述导电端子对应的所述第一固定部。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固定部设置为柱状结构,用于支撑且固定所述导电端子,使熔断器主体与所述第一底板之间间隔第一预设距离。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固定部的中部设置有第一固定孔,所述导电端子通过连接件与所述第一固定孔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固定部设置为柱状结构,所述第二固定部的中部设置有第二固定孔。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底板上设置有散热孔。

进一步的,所述散热孔设置为长条状,且所述散热孔的数量为多个。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底板和所述第三底板分别与所述第一底板呈第一预设夹角。

进一步的,所述壳体、所述第一固定部和所述第二固定部均采用具有预设强度的绝缘材料制成。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出的一种固定装置,通过在壳体的容纳腔内部设置第一固定部对熔断器进行固定,同时壳体能够对熔断器起到保护的作用,通过壳体上的第二固定部将壳体固定在电池箱上,实现了熔断器与电池箱的稳定连接。相比于现有技术中,直接通过绝缘支柱的一端连接熔断器的导电端子,另一端连接电池箱壳体实现熔断器与电池箱的固定,本申请文件中的固定装置通过壳体和连接部连接熔断器与电池箱,提高熔断器与电池箱连接的稳定性,且对熔断器起到保护作用,减小了由于固定不牢造成的熔断器损坏的风险,有利于提高熔断器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固定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固定装置的另一视角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固定装置的另一视角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固定装置的另一视角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固定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固定装置的另一视角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固定装置的另一视角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更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为达成预定实用新型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固定装置,其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后。

如图1-图7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提出一种固定装置,用于熔断器1与电池箱的固定,所述熔断器1包括熔断器主体101及所述熔断器主体101两端的导电端子102,该固定装置包括:

壳体2,壳体2包括用于容纳熔断器1的容纳腔;第一固定部3,第一固定部3设置在容纳腔内部,用于固定熔断器1;第二固定部4,第二固定部4设置在壳体2上,用于连接电池箱。

具体的,现有的熔断器1的熔断器主体101均为圆柱形,熔断器主体101两端的导电端子102为矩形的片体;壳体2的形状可以设置为矩形状,且壳体的一侧可以设置为开口状,用于安装、拆卸熔断器1使用,壳体2包括用于容纳熔断器1的容纳腔,即容纳腔可以将熔断器1整体容纳,可以作为熔断器1的外壳对熔断器1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第一固定部3用于固定熔断器1,这里的第一固定部3可以有多种具体的设置形式,旨在实现对熔断器1的固定作用即可,例如:第一固定部3可以支柱结构,可以对熔断器1进行支撑和固定,具体的固定位置可以是熔断器1的导电端子102,两个导电端子102可以通过连接件分别与两个支柱结构固定连接;第一固定部3还可以弹性部件,可以利用弹性部件的弹性作用力将熔断器1卡持在容纳腔的内部。第二固定部4用于实现壳体2与电池箱的连接,第二固定部4也可以有多种具体的设置形式,例如:第二固定部4可以是连接片,通过在连接片上设置连接孔,再配合螺栓等连接件与电池箱连接;此外,第二固定部4也可以是支柱结构,当壳体2的形状设置为矩形状时,支柱结构可以设置在矩形的壳体2的四角处,通过在支柱结构中部设置通孔,再配合螺栓等连接件与电池箱连接,可以保证壳体2与电池箱的稳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出一种固定装置,通过在壳体的容纳腔内部设置第一固定部对熔断器进行固定,同时壳体能够对熔断器起到保护的作用,通过壳体上的第二固定部将壳体固定在电池箱上,实现了熔断器与电池箱的稳定连接。相比于现有技术中,直接通过绝缘支柱的一端连接熔断器的导电端子,另一端连接电池箱壳体实现熔断器与电池箱的固定,本申请文件中的固定装置通过壳体和连接部连接熔断器与电池箱,提高熔断器与电池箱连接的稳定性,且对熔断器起到保护作用,减小了由于固定不牢造成的熔断器损坏的风险,有利于提高熔断器的使用寿命。

具体的,熔断器主体101两端的导电端子102上分别连接有铜排5的第一端;壳体2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三固定部6,第三固定部6上设置有与铜排5相匹配的限位孔7,铜排5贯穿限位孔7。熔断器1两端的导电端子102分别连接铜排5的内端,铜排5的外端延伸至壳体2的外部,实现与外部电气件的连接。为便于描述,如图5、图6所示,熔断器1固定到容纳腔内部,导电端子102设置在熔断器1的左右两端,铜排5的内端连接在对应的导电端子102上,熔断器1两端的导电端子102与铜排5的内端可以通过第一固定部3连接并固定,具体的连接方式可以是螺栓连接导电端子102、铜排5及第一固定部3,铜排5的外端延伸至壳体2外端的左右两侧以便连接外部电气件。为使铜排5的安装固定更加稳定,可以在壳体2的左右两端设置第三固定部6,第三固定部6可以是与壳体2一体成型的具有一定长度的块状结构,在第三固定部6上设置限位孔7,用于限制铜排5的移动。限位孔7贯穿第三固定部6,且限位孔7的位置与铜排5的位置相对应,可以使铜排5的内端连接导电端子102时,铜排5的中部刚好可以穿过限位孔7,限位孔7的大小可以与铜排5的截面大小相配适,使铜排5可以刚好贯穿限位孔7且可以限制铜排5在限位孔7内移动。这样设置后,可以避免车辆在行驶时,引起的颠簸、震动使铜排5的外端发生移动,而与导电端子102连接的铜排5内端将作用力作用在导电端子102或熔断器主体101上,容易导致熔断器1的损坏,通过第三固定部6的限位孔7对铜排5起到限位作用,可以限制铜排5的外端的移动,使铜排5的固定更加稳定,即使铜排5的外端发生移动,限位孔7也会分担铜排5产生的作用力,避免损坏熔断器1,对熔断器1起到了保护作用。

具体的,容纳腔的腔底8包括与熔断器主体101对应设置的第一底板801,第一底板801的两端分别连接有第二底板802和第三底板803,第二底板802和第三底板803上分别设置有与导电端子102对应的第一固定部3。容纳腔的腔底8包括第一底板801、第二底板802和第三底板803,为方便描述,如图2、图4、图5、图7所示,第二底板802和第三底板803分别连接在第一底板801的左右两侧,第一底板801、第二底板802和第三底板803可以是一体成型的结构,且第二底板802和第三底板803可以与第一底板801在同一水平面内,也可以不处于同一平面上,第一底板801的位置与熔断器主体101的位置对应,具体的第一底板801的宽度可以与熔断器主体101的宽度相等。第二底板802和第三底板803上分别设置有第一固定部3,且左右两个第一固定部3的位置分别与熔断器1左右两端的的导电端子102的位置对应,通过导电端子102与第一固定部3的连接实现熔断器1与壳体2的固定。

第一固定部3的设置具体可以是多种形式,具体的,如图,1、图2、图5所示,第一固定部3设置为柱状结构,用于支撑且固定导电端子102,使熔断器主体101与第一底板801之间间隔第一预设距离。熔断器1设置在容纳腔的内部,由于熔断器1在工作运行的过程中会产生热量,若熔断器1与第一底板801贴合或距离太近,在熔断器1工作过程中会使热量聚集在容纳腔的腔底8,大量的热量会对熔断器1造成损坏,降低熔断器1的使用寿命。所以在固定熔断器1时,可以将第一固定部3设置为具有一定长度的柱状结构,设置为柱状结构的第一固定部3能够支撑熔断器1的导电端子102,将导电端子102支撑后,可以使熔断器主体101与第一底板801之间间隔第一预设距离,可以根据第一预设距离来决定柱状结构的第一固定部3的长度。设置为柱状结构的第一固定部3与导电端子102的连接可以有多种形式,具体的,可以通过螺栓连接。通过第一固定部3的支撑,熔断器主体101与第一底板801之间相距一定距离后,有利于熔断器主体101工作中的散热,有利于保护熔断器1,延长熔断器1的使用寿命。

具体的,如图1、图2、图3、图5、图6、图7所示,第一固定部3的中部设置有第一固定孔9,导电端子102通过连接件与第一固定孔9连接。第一固定孔9可以设置为螺纹孔,导电端子102通过连接件与第一固定孔9连接,这里的连接件可以是螺栓,螺栓与第一固定孔9螺纹连接,既实现了贯穿导电端子102与第一固定部3的可靠连接,且连接方式简便,也方便导电端子102的拆卸。第一固定孔9的深度可以根据实际使用情况决定,第一固定孔9也可以贯穿第一固定部3的中部。

第二固定部4的设置具体可以是多种形式,具体的,如图1-图5所示,第二固定部4设置为柱状结构,第二固定部4的中部设置有第二固定孔10。具体的,第二固定部4可以设置为具有一定长度的柱状结构,第二固定部4的长度可以根据实际使用情况设置,柱状结构的第二固定部4的数量可以设置多个且均匀设置在壳体2的外端下部,例如:当壳体2设置为矩形时,柱状结构的第二固定部4的数量可以设置为4个,且可以分别设置在矩形的壳体2的四角处,使壳体2与电池箱的连接更加稳定,即使在恶劣的路况下,也能够保证壳体2的稳定性。具体的,第二固定孔10可以设置为螺纹孔,壳体2可以通过连接件与第二固定孔10连接,例如,可以在电池箱对应的位置上设置螺纹孔,壳体2通过螺栓将壳体2的第二固定孔10与电池箱的螺纹孔连接。

为提高熔断器1工作中的散热效果,第一底板801上设置有散热孔11。如图1、图2、图7所示,散热孔11贯穿底板,一方面可以提高熔断器1的散热效果,避免熔断器1工作中的热量在容纳腔的腔底聚集,可以将热量向壳体2的外部分散,从而降低容纳腔内部的温度,另一方面可以减轻壳体2的重量。具体的,散热孔11的形状可以有多种设置形式,例如,散热孔11可以是圆形、矩形、长条状等,散热孔的形状此处不做具体限制。散热孔11的数量可以是多个,具体的散热孔11的数量可以根据实际情况,例如根据散热孔11的大小及第一底板801的大小决定。

散热孔11的设置具体可以是多种形式,如图1、图2、图7所示,散热孔11可以设置为长条状,且散热孔11的数量为多个。将散热孔11设置为长条状可以增大散热孔11的散热面积,长条状的散热孔11的长度方向可以沿第一底板801的长度方向设置,也可以沿第一底板801的宽度方向设置,且设置多个散热孔11可以增强熔断器1的散热效果,当设置多个长条状的散热孔11时,可以将多个散热孔11并列且平行设置,相邻的散热孔11之间的距离可以根据实际排布情况决定。

第一底板801、第二底板802和第三底板803的设置具体可以是多种形式,例如:第一底板801、第二底板802和第三底板803可以在同一水平面内设置,此外,如图4所示,第二底板802和第三底板803还可以分别与第一底板801呈第一预设夹角设置。具体的,第二底板802和第三底板803的内端分别与第一底板801的左右两端连接,第二底板802和第三底板803的外端分别向上侧倾斜一定角度设置,使第二底板802和第三底板803分别与第一底板801呈第一预设夹角,这里的第一预设夹角大于90度,其具体的大小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决定,例如:第一预设夹角可以是100度、120度、150度等,此处不做具体限定。将第二底板802和第三底板803相对第一底板801倾斜设置可以减小壳体2的占用空间,且可以缩短设置为柱状的第一固定部3的长度,有益于节省材料,且可以降低壳体2的整体重量。

为保护工作人员安全,防止固定装置导电发生危险,可以使壳体2、第一固定部3和第二固定部4均采用具有预设强度的绝缘材料制成。由于固定装置用于连接熔断器及电池箱,需要适应恶劣的行驶状况,所以固定装置需要采用具有一定的强度的材料制成,以满足经济性需求,提高其使用寿命。例如:壳体2、第一固定部4和第二固定部4可以采用PC、PA塑料制成,既可以保证绝缘性能,且能够保证固定装置的强度要求。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术语“上”、“下”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术语“连接”、“安装”、“固定”等均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