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合型电池热管理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719559发布日期:2019-09-20 21:47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复合型电池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池系统、复合型换热结构、低倍率工况热管理回路以及高倍率工况热管理回路;

所述电池系统包括若干电池模组,所述电池模组设置在复合型换热结构上;

所述复合型换热结构包括第一换热结构和第二换热结构;

所述低倍率工况热管理回路,与所述第一换热结构相连,在电池系统处于低倍率工况时,通过所述低倍率工况热管理回路向第一换热结构中循环输送冷却媒介对所述电池系统中的电池模组进行冷却;

所述高倍率工况热管理回路,与所述第二换热结构相连,在电池系统处于高倍率工况时,通过所述高倍率工况热管理回路向第二换热结构中循环输送冷却媒介对所述电池系统中的电池模组进行冷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型电池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导热界面材料;

所述导热界面材料设置于所述电池系统和复合型换热结构之间,使得所述电池系统、复合型换热结构以及导热界面材料建立热交换关系。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复合型电池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界面材料为导热胶、导热垫片、导热硅脂、导热硅胶布、石墨烯相变片以及石墨散热片中的一种。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型电池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模组锂离子电池模组、铅酸电池模组、镍氢电池模组、超级电容器模组以及燃料电池模组中的一种或几种。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型电池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低倍率工况热管理回路和高倍率工况热管理回路均为液冷回路、风冷回路以及直冷回路中的一种。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复合型电池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低倍率工况热管理回路包括风扇、第一蒸发器、第一储液罐、第一压缩机、第一冷凝器以及第一膨胀阀;

所述第一压缩机,分别与所述第一储液罐和第一冷凝器连接,将所述第一储液罐中的冷却媒介输送至第一冷凝器中进行冷凝降温;

所述第一冷凝器,通过所述第一膨胀阀与第一蒸发器连接,将经过冷凝的冷却媒介通过第一膨胀阀输送至第一蒸发器;

所述第一蒸发器,与所述第一储液罐连接,用于对经过冷凝的冷却媒介进行蒸发,并将蒸发剩下的冷却媒介输送至第一储液罐;

所述风扇设置于所述第一蒸发器前方,将蒸发得到的冷却媒介循环输送至第一换热结构中对所述电池模组进行冷却。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复合型电池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倍率工况热管理回路包括第一循环泵、第二蒸发器、第二储液罐、第二压缩机、第二冷凝器以及第二膨胀阀;

所述第二压缩机,分别与所述第二储液罐和第二冷凝器连接,将所述第二储液罐中的冷却媒介输送至第二冷凝器中进行冷凝降温;

所述第二冷凝器,通过所述第二膨胀阀与第二蒸发器连接,将经过冷凝的冷却媒介通过第二膨胀阀输送至第二蒸发器;

所述第二蒸发器,与所述第二储液罐连接,用于对经过冷凝的冷却媒介进行蒸发,并将蒸发剩下的冷却媒介输送至第二储液罐;

所述第一循环泵,与所述第二蒸发器连接,将蒸发得到的冷却媒介循环输送至第二换热结构中对所述电池模组进行冷却。

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复合型电池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低倍率工况热管理回路包括第三储液罐、第三压缩机、第三冷凝器以及第三膨胀阀;

所述第三压缩机,分别与所述第三储液罐和第三冷凝器连接,将所述第三储液罐中的冷却媒介输送至第三冷凝器中进行冷凝降温;

所述第三冷凝器,与所述第三膨胀阀连接,将经过冷凝的冷却媒介通过第三膨胀阀输送至第一换热结构中对所述电池模组进行冷却;

所述第三储液罐,与所述第一换热结构连接,用于接收流过第一换热结构的冷却媒介。

9.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复合型电池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倍率工况热管理回路包括第二循环泵、第三蒸发器、第四储液罐、第四压缩机、第四冷凝器以及第四膨胀阀;

所述第四压缩机,分别与所述第四储液罐和第四冷凝器连接,将所述第四储液罐中的冷却媒介输送至第四冷凝器中进行冷凝降温;

所述第四冷凝器,通过所述第四膨胀阀与第三蒸发器连接,将经过冷凝的冷却媒介通过第四膨胀阀输送至第三蒸发器;

所述第三蒸发器,与所述第四储液罐连接,用于对经过冷凝的冷却媒介进行蒸发,并将蒸发剩下的冷却媒介输送至第四储液罐;

所述第二循环泵,与所述第三蒸发器连接,将蒸发得到的冷却媒介循环输送至第二换热结构中对所述电池模组进行冷却。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型电池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媒介为水、硅油、空气、二氧化碳、氮气、干空气、丙二醇、二甘醇、甘油、乙二醇水溶液、无机盐水溶液、烷烃以及卤代烷烃中的一种;

所述冷却媒介的物质形态为气态、液态、气固两相、气液两相以及固液两相中的一种。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