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力设备接线端子防水防触碰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137701发布日期:2019-11-15 21:48阅读:366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力设备接线端子防水防触碰罩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接线端子维护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力设备接线端子防水防触碰罩。



背景技术:

绝大部分运行中的电力线路或设备都是处在室外环境中,长期经受日晒雨淋,因此对于电力器材都有着严格的技术规范要求。由于各类电力设备或器材在电力运行中充当的“角色”不一,对于防水防晒或绝缘的要求不一,然而整个电力系统需要各式各样的电力设备/器材共同配合才能完成输送电能的任务,个别设备器材的薄弱环节反而成为整体系统的一个安全漏洞,如防水、或绝缘等级不足。

虽然运行中的电力线路或电力设备,其中一部分由于有很可靠的外包装结构起到足够的绝缘防护或实现防水功能,可以具备在室外环境下经受日晒雨淋。但与之配套使用的设备不一定拥有相同等级或不低于该等级的防护装置,特别是在接线端子部分,成为了安全漏洞。现实运行维护过程中,可能部分的施工人员会采用绝缘胶布以缠绕方式进行相应的提高绝缘保护或防水保护,但限制于施工工艺以及采用不统一的绝缘胶布,效果十分有限,常常出现接线端子遇水烧坏接线头或遇水后漏电的情况。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电力设备接线端子防水防触碰罩,用于解决现有的接线端子遇水容易烧坏接线头或遇水后漏电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力设备接线端子防水防触碰罩,包括呈伞形结构的外罩;所述外罩的顶部设置有冷缩式紧闭部,所述冷缩式紧闭部的内部开设有供接线端子进入的凹槽,所述冷缩式紧闭部设置有螺旋型支撑物,所述螺旋型支撑物靠近所述冷缩式紧闭部的顶部的一端连接有抽头,所述抽头设置于所述冷缩式紧闭部的顶部。

可选地,所述外罩的外壁上设置有至少一条引水通道。

可选地,所述外罩上涂覆有防水涂层。

可选地,所述外罩为刚性材质外罩。

从以上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具有以下优点:

本实施例中,通过设计一中电力设备接线端子防水防触碰罩,包括伞帽结构的外罩,雨水从外罩的外壁上流出,从而实现雨水与接线端子的分离,该外罩的顶部有冷缩式紧闭部,内置螺旋形支撑物,可沿着抽头抽走,接线端子套入冷缩式紧闭部后,通过抽出抽头,使得紧闭部分收缩,紧紧夹住接线端子。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提供的一种电力设备接线端子防水防触碰罩的结构示意图;

图示说明:外罩1;引水通道2;冷缩式紧闭部3;抽头4。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电力设备接线端子防水防触碰罩,用于解决现有的接线端子遇水容易烧坏接线头或遇水后漏电的技术问题。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一

请参阅图1,本实施例中提供的一种电力设备接线端子防水防触碰罩包括:

呈伞形结构的外罩1;所述外罩1的顶部设置有冷缩式紧闭部3,所述冷缩式紧闭部3的内部开设有供接线端子进入的凹槽,所述冷缩式紧闭部3设置有螺旋型支撑物,所述螺旋型支撑物靠近所述冷缩式紧闭部3的顶部的一端连接有抽头4,所述抽头4设置于所述冷缩式紧闭部3的顶部。

进一步地,所述外罩1的外壁上设置有至少一条引水通道2。

需要说明的是,通过在外罩1的外壁上设置引水通道2,可以将掉落在外罩1上的雨水被引入到引水通道2上,雨水从而被排出。

进一步地,所述外罩1上涂覆有防水涂层。

需要说明的是,雨水掉落至带有防水涂层的外罩1,可以更加快速地从外罩1的外壁上滑落。

进一步地,所述外罩1为刚性材质外罩1。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的外罩1采用了机械强度较高的绝缘橡胶材料。

本实施例中,通过将位于冷缩式紧闭部3的抽头4抽走,可以顺势将螺旋型支撑物也被抽走,使得冷缩式紧闭部3收缩,紧紧夹住接线端子,通过在冷缩式紧闭部3的底部安装伞形结构的外罩1,可以实现将沿着外罩1的外壁流动的雨水被强制引入引水通道2排出,将水与接线端子隔开。与此同时伞帽结构的外罩1可以实现将接线端子罩住,使得接线部分的金属裸露部分不轻易被人员或小动物接触到,导致触电、跳闸或其他烧伤的情况。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电力设备接线端子防水防触碰罩进行了详细介绍,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