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冷兼相变散热动力电池模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237969发布日期:2019-11-27 18:43阅读:157来源:国知局
风冷兼相变散热动力电池模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风冷兼相变散热动力电池模组。



背景技术:

对于被用于混合动力汽车的动力电池系统,必须具有快速均衡电池温度、降低电池之间温差的特点。传统的液冷方案,存在液冷液泄露风险,危害电池模组安全。而现有传统的风冷电池模组,其结构的密封性较差,不能使用在一些密封性要求较高的使用场合,而且现有传统的风冷电池模组的冷却气流在电池模组内的流向也不规则,散热效果较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制作方便、满足密封性要求且散热效果好的风冷兼相变散热动力电池模组。

通过以下方案实现:

一种风冷兼相变散热动力电池模组,包括若干个电池组模块、若干个中间固定支架、上端盖和下端盖,所述电池组模块包括若干个相互串联或并联的电池组,所述中间固定支架包括框架结构的本体,所述本体内设置有若干个相互平行的第一支撑块且相邻两个第一支撑块之间留有间隙,所述第一支撑块的两面分别设置有若干个第一电池组安装槽,所述第一电池组安装槽的数量与电池组模块中电池组的数量相同,所述上端盖和下端盖均为盒体结构,所述上端盖、下端盖内分别设置有若干个相互平行的第二支撑块且相邻两个第二支撑块之间留有间隙,所述第二支撑块的朝外一面设置有若干个第二电池组安装槽,所述第二电池组安装槽的数量与第一电池组安装槽的数量相同,所述下端盖、若干个中间固定支架、上端盖自下而上依次叠放固定在一起形成密封腔,所述下端盖的第二电池组安装槽与最下层的中间固定支架的第一电池组安装槽、相邻两层中间固定支架的第一电池组安装槽、最上层的中间固定支架的第一电池组安装槽与上端盖的第二电池组安装槽分别一一对应合并形成电池组模块安装通道,所述若干个电池组模块分层安装在电池组模块安装通道内且电池组模块的正极端、负极端分别部分外露,所述若干个电池组模块相互串联或并联在一起,相邻两个第一支撑块之间的间隙内、相邻两个第二支撑块之间的间隙内分别设置有散热块且散热块的两侧面与相对应的中间固定支架、上端盖或下端盖的两侧面相接触,所述散热块与电池组模块相对的一面设置有第三电池组安装槽,所述第三电池组安装槽与相对应的第一电池组安装槽或第二电池组安装槽呈直线排布,所述第三电池组安装槽配套卡在相对应电池组模块的电池组上。一般情况下,中间固定支架、上端盖、下端盖均采用高导热材料制成。

进一步地,所述散热块的材质为相变材料,具有较大比热和热传导效率,可提高动力电池模组的散热效率。

进一步地,所述中间固定支架、上端盖和下端盖的一侧面或两侧面均开设有散热窗口。

进一步地,所述中间固定支架、上端盖和下端盖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电池组模块极端卡槽,所述上端盖的电池组模块极端卡槽与最下层的中间固定支架的电池组模块极端卡槽、相邻两层中间固定支架的电池组模块极端卡槽、最上层的中间固定支架的电池组模块极端卡槽与上端盖的电池组模块极端卡槽分别相对应合并形成电池组模块极端穿孔,所述电池组模块的正极端、负极端分别穿过电池组模块极端穿孔部分外露。

为方便安装固定,所述下端盖、若干个中间固定支架、上端盖通过螺栓拉杆自下而上依次连接固定在一起。

本实用新型的风冷兼相变散热动力电池模组,结构简单,制作方便,满足密封性要求,散热效果好;采用相变材料制成的散热块和高导热材料制成的中间固定支架、上端盖、下端盖,可更好地将电池组产生的热量传导到外界,快速降低电池组温度,且散热块的使用,可使各电池组之间的温度更为均衡。具体散热时,散热块吸收电池组产生的热量后快速传递到中间固定支架、上端盖或下端盖,再由由中间固定支架、上端盖或下端盖向外部散发热量。本实用新型的动力电池模组,兼有风冷和相变散热的特点,散热块设置在相邻两个第一支撑块之间、相邻两个第二支撑块之间,有效利用空间,在起到高效散热的同时,还不需要增加空间,使得动力电池模组的占用空间较小。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1中风冷兼相变散热动力电池模组的局部分解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1中中间固定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只是为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现方式,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性说明。

实施例1

一种风冷兼相变散热动力电池模组,如图1所述,包括六个电池组模块1、五个中间固定支架2、上端盖3和下端盖4,中间固定支架2、上端盖3、下端盖4均采用高导热材料制成,电池组模块1包括三个相互串联的电池组,如图2所示,中间固定支架2包括框架结构的本体5,本体5内设置有五个相互平行的第一支撑块6且相邻两个第一支撑块6之间留有间隙,第一支撑块6的两面分别设置有三个第一电池组安装槽7,第一电池组安装槽7的数量与电池组模块1中电池组的数量相同,上端盖3和下端盖4均为盒体结构,上端盖3、下端盖4内分别设置有五个相互平行的第二支撑块8且相邻两个第二支撑块8之间留有间隙,第二支撑块8的朝外一面设置有三个第二电池组安装槽9,第二电池组安装槽9的数量与第一电池组安装槽7的数量相同,中间固定支架2、上端盖3和下端盖4的一侧面均开设有散热窗口10,中间固定支架2、上端盖3和下端盖4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电池组模块极端卡槽11,下端盖4、五个中间固定支架2、上端盖3自下而上依次叠放并通过螺栓拉杆12自下而上依次连接固定在一起形成密封腔,下端盖4的第二电池组安装槽9与最下层的中间固定支架2的第一电池组安装槽7、相邻两层中间固定支架2的第一电池组安装槽7、最上层的中间固定支架2的第一电池组安装槽7与上端盖3的第二电池组安装槽9分别一一对应合并形成电池组模块安装通道,上端盖3的电池组模块极端卡槽11与最下层的中间固定支架2的电池组模块极端卡槽11、相邻两层中间固定支架2的电池组模块极端卡槽11、最上层的中间固定支架2的电池组模块极端卡槽11与上端盖3的电池组模块极端卡槽11分别相对应合并形成电池组模块极端穿孔13,六个电池组模块1分层安装在电池组模块安装通道内且电池组模块2的正极端、负极端分别穿过电池组模块极端穿孔13部分外露,六个电池组模块相互串联在一起,相邻两个第一支撑块6之间的间隙内、相邻两个第二支撑块8之间的间隙内分别设置有散热块14且散热块14的两侧面与相对应的中间固定支架2、上端盖3或下端盖4的两侧面相接触,散热块14采用相变材料制成,散热块14与电池组模块2相对的一面设置有第三电池组安装槽15,即位于相邻两个第一支撑块6之间的间隙内的散热块14的两面分别设置有第三电池组安装槽15,位于相邻两个第二支撑块8之间的间隙内的散热块14的一面设置有第三电池组安装槽15,第三电池组安装槽15与相对应的第一电池组安装槽7或第二电池组安装槽9呈直线排布,第三电池组安装槽15配套卡在相对应电池组模块2的电池组上。

制作时,先在下端盖的相邻两个第二支撑块之间的间隙内安装上散热块,之后将一个电池组模块安装在下端盖的第二电池组安装槽上,保证最下面一层散热块的第三电池组安装槽卡在电池组模块的电池组上,并将电池组模块的正极端、负极端分别卡在下端盖的电池组模块极端卡槽上,接着将一个中间固定支架叠放在在下端盖上,并保证中间固定支架的电池组模块极端卡槽与下端盖的电池组模块极端卡槽相对应合并在一起,然后在该中间固定支架的相邻两个第一支撑块之间的间隙内安装上散热块,保证第二层散热块朝下一面的第三电池组安装槽卡在最下面一层电池组模块的电池组上,再将另一个电池组模块安装在该中间固定支架上,保证第二层散热块朝上一面的第三电池组安装槽卡在第二层电池组模块的电池组上,之后按相同的方法依次将另外四个中间固定支架、四个电池组模块安装好,再然后将最上层的散热块的第三电池组安装槽卡在最上层电池组模块的电池组上,接着将上端盖叠放在最上层中间固定支架上,并保证最上层的散热块安装在上端盖的相邻两个第二支撑块之间的间隙内,通过螺栓拉杆自下而上将下端盖、五个中间固定支架、上端盖依次连接固定在一起形成密封腔,最后将六个电池组模块相互串联在一起,即完成风冷兼相变散热动力电池模组的制作。整体而言,电池组模块、散热块都安装在下端盖、若干个中间固定支架、上端盖自下而上依次叠放固定在一起形成的密封腔内,整个动力电池模组为封闭结构。

实施例2

一种风冷兼相变散热动力电池模组,其结构与实施例1中的风冷兼相变散热动力电池模组的结构相类似,其不同之处在于:中间固定支架、上端盖和下端盖的两侧面均开设有散热窗口。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