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快速连接电缆接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137756发布日期:2019-11-15 21:49阅读:417来源:国知局
一种快速连接电缆接头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连接装置,具体涉及一种快速连接电缆接头。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的电缆连接模式是将两端裸露的接头卡接,再用连接螺栓进行连接,如图1所示,包括相互连接的左接头1和右接头2,所述左接头)包括左电缆套体1-1和左电缆金属接头1-2,右接头2包括右电缆套体2-1和右电缆金属接头2-2,左电缆套体1-1内部连接有左侧电缆,右电缆套体2-1内部连接有右侧电缆,先通过左电缆金属接头1-2和右电缆金属接头2-2之间的形状卡接配合,再通过第一固定螺栓5和第二固定螺栓6实现左电缆金属接头1-2和右电缆金属接头2-2之间的固定连接,这种连接方式由于直接通过裸露在外的金属接头实现连接,因而容易造成金属接头遭受外界污染从而导致短路或漏电等安全事故,同时固定螺栓的安装固定操作麻烦,增加工作量,耗时耗力;此外,在使用中左、右电缆会有拉拽力,现有技术中左、右接头的受力点都集中于第一固定螺栓5和第二固定螺栓6上,受力强度低、导电性差。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和缺陷,提供一种具有稳固安装结构的连接装置。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快速连接电缆接头,包括相互连接的左接头和右接头,所述左接头包括左电缆套体和左电缆金属接头,所述右接头包括右电缆套体和右电缆金属接头,左电缆套体内部连接有左侧电缆,右电缆套体内部连接有右侧电缆,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左接头的径向外侧套设有左套管,在所述右接头的径向外侧套设有右套管,所述左套管包括左手持部和左连接部,在所述左连接部的外周设置有外螺纹部,在所述左连接部的右端设置有收束部,所述右套管包括右手持部和右连接部,在所述右连接部的内壁设置有内螺纹部,在所述右连接部的右侧设置有收束引导斜面,左套管和右套管通过外螺纹部与内螺纹部之间的螺纹配合,以及收束部与收束引导斜面在径向上的同步收紧从而实现左接头和右接头之间的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左套管与右套管采用绝缘材料制作。

进一步地,所述左手持部的内部开设有左阶梯孔以实现左套管在左电缆金属接头轴向上的定位。

进一步地,所述右手持部的内部开设有右阶梯孔以实现右套管在右电缆金属接头轴向上的定位。

进一步地,在所述收束部的圆周方向上等间距设置有若干个收束槽。

进一步地,所述左手持部的径向半径大于所述左连接部的径向半径。

进一步地,所述右手持部的径向半径小于所述右连接部的径向半径。

进一步地,所述左电缆金属接头包括位于左侧的左插接槽和位于右侧的左插接头,所述右电缆金属接头包括位于右侧的右插接槽和位于左侧的右插接头,左插接头伸入右插接槽中并与之卡接配合,右插接头伸入左插接槽中并与之卡接配合。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通过将左套管和右套管通过螺纹连接并在轴向靠近的同时实现径向对内部左接头和右接头的锁紧操作,进而保证不需要通过额外的安装工具,通过手动安装即可以操作,安装方便,同时采用绝缘材料制作左、右套管,有效避免短路和漏电风险的同时,还能对内部电缆金属接头实现有效保护;同时接头受力点在接头本体和绝缘套壳上,受力更大,导电性更好。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中电缆接头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快速连接电缆接头的左、右套管内部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快速连接电缆接头的左套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快速连接电缆接头的右套管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实用新型有关的构成。

如图2-4所示,一种快速连接电缆接头,包括相互连接的左接头1和右接头2,左接头1包括左电缆套体1-1和左电缆金属接头1-2,右接头2包括右电缆套体2-1和右电缆金属接头2-2,左电缆套体1-1内部连接有左侧电缆,右电缆套体2-1内部连接有右侧电缆,在左接头1的径向外侧套设有左套管3,在右接头2的径向外侧套设有右套管4,左套管3包括左手持部3-1和左连接部3-2,在左连接部3-2的外周设置有外螺纹部3-21,在左连接部3-2的右端设置有收束部3-22,右套管4包括右手持部4-1和右连接部4-2,在右连接部4-2的内壁设置有内螺纹部4-21,在右连接部4-2的右侧设置有收束引导斜面4-22,左套管3和右套管4通过外螺纹部3-21与内螺纹部4-21之间的螺纹配合,以及收束部3-22与收束引导斜面4-22在径向上的同步收紧从而实现左接头1和右接头2之间的连接。

通过将左套管和右套管通过螺纹连接并在轴向靠近的同时实现径向对内部左接头和右接头的锁紧操作,进而保证不需要通过额外的安装工具,通过手动安装即可以操作,安装方便,同时采用绝缘材料制作左、右套管,有效避免短路和漏电风险的同时,还能对内部电缆金属接头实现有效保护;同时接头受力点在接头本体和绝缘套壳上,受力更大,导电性更好。

具体地,左套管3与右套管4采用绝缘材料制作,从而有效避免短路和漏电风险。

具体地,左手持部3-1的内部开设有左阶梯孔3-11以实现左套管3在左电缆金属接头1-2轴向上的定位。

具体地,右手持部4-1的内部开设有右阶梯孔4-11以实现右套管4在右电缆金属接头2-2轴向上的定位。

具体地,在收束部3-22的圆周方向上等间距设置有若干个收束槽3-23,从而进一步便于收束部3-22在径向上的收紧进而向内部压紧固定左电缆金属接头1-2及右电缆金属接头2-2。

具体地,左手持部3-1的径向半径大于左连接部3-2的径向半径,从而方便螺纹连接时人手拿住左手持部3-1以及在螺纹连接完成后确定右套管4在左套管3外部的轴向定位。

具体地,右手持部4-1的径向半径小于右连接部4-2的径向半径,从而方便螺纹连接时人手拿住右手持部4-1。

具体地,左电缆金属接头1-2包括位于左侧的左插接槽1-21和位于右侧的左插接头1-22,右电缆金属接头2-2包括位于右侧的右插接槽2-21和位于左侧的右插接头2-22,左插接头1-22伸入右插接槽2-21中并与之卡接配合,右插接头2-22伸入左插接槽1-21中并与之卡接配合,从而通过左插接头1-22与右插接槽2-21的卡接配合、以及右插接头2-22与左插接槽1-21的卡接配合,有效实现左接头1和右接头2之间的轴向和径向连接及固定效果。

具体工作时,先在左接头1外部套上左套管3,在右接头2外部套上右套管4,然后将左插接头1-22伸入右插接槽2-21中并与之卡接配合,右插接头2-22伸入左插接槽1-21中并与之卡接配合,然后通过将左套管和右套管螺纹连接并在轴向靠近的同时通过收束部3-22沿收束引导斜面4-22轴向运动并逐步径向收缩从而实现对内部左电缆金属接头1-2及右电缆金属接头2-2的锁紧操作。

以上述依据本实用新型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实用新型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实用新型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