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太阳能储能用高可靠度锂电池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464124发布日期:2019-12-20 21:06阅读:347来源:国知局
一种太阳能储能用高可靠度锂电池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锂电池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太阳能储能用高可靠度锂电池。



背景技术:

锂电池是一种以锂金属或锂合金为负极材料,使用非水电解质溶液的一次电池,与可充电电池锂离子电池跟锂离子聚合物电池是不一样的,现有的锂电池一般配合着太阳能使用,但是现有的太阳能储能用锂电池散热性差,在长期的工作过程中,导致电池工作温度高,内部热量无法快速排出,导致电池损坏,同时现有的锂电池在携带的过程中受到意外冲击时,易损坏,抗冲击能力差,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太阳能储能用高可靠度锂电池。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太阳能储能用高可靠度锂电池,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太阳能储能用高可靠度锂电池,包括外壳,所述外壳内腔活动设置有导热件,所述导热件顶部设置有锂电池主体,所述导热件四周均活动插接设置有导杆,所述导杆底部与外壳底部内壁固定连接,四组所述导杆顶部均固定设置有固定块,所述导杆外壁套接有弹簧,且弹簧位于固定块与导热件之间,所述导热件底部前后侧均通过两组缓冲弹簧与外壳底部内壁固定连接,且缓冲弹簧位于导杆内侧,所述外壳底部内壁中部设置有散热风机,且散热风机位于缓冲弹簧内侧,四组所述导杆外壁固定套接有限位块,且限位块位于导热件与散热风机之间,所述外壳底部中部开设有凹槽,且凹槽槽口处设置有隔网,所述外壳底部均匀开设有与凹槽相连通的散热孔,所述锂电池主体顶部贯穿外壳顶部,且外壳顶部开设有与锂电池主体匹配的通口。

进一步地,所述导热件包括固定在锂电池主体底部的导热壳,所述导热壳内腔通过u形连接件安装有冷却液流动管,所述冷却液流动管右端贯穿导热壳右侧并连接有出液软管,所述冷却液流动管的左端连接有横向设置的延长管,且延长管位于冷却液流动管后侧,所述延长管另一端贯穿导热壳右侧并连接有进液软管,所述进液软管和出液软管另一端均贯穿外壳右侧,所述外壳右侧外壁设置有冷却液箱,且冷却液箱内设置有微型泵,且进液软管右端贯穿冷却液箱与微型泵出液端连接,且出液软管右端与冷却液箱相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导热壳顶部和顶部均匀开设有流动通孔,且顶部和底部的流动通孔相互错开。

进一步地,所述外壳顶部设置有提手,且提手外壁套接有橡胶防滑套。

进一步地,所述外壳顶部开设的与锂电池主体匹配的通口内壁设置有防护垫,且防护垫为弹性橡胶垫。

进一步地,所述外壳底部左右两侧对称设置有橡胶脚垫。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导热壳吸收锂电池主体工作时产生的热量,微型泵将冷却液箱内的冷却液注入至进液软管,冷却液在冷却液流动管内流动,热量通过冷却液的流动被带出外壳外,进行换热的冷却液最后流动循环至冷却液箱内,进行高效散热,同时散热风机开启将外壳内部的热量向下抽出,使热量通过散热孔向外排出,达到对锂电池主体的散热效果,延长锂电池主体的使用寿命,同时当该装置在携带或移动的过程中意外掉落受到冲击时,通过导热件挤压缓冲弹簧和弹簧缓冲受到的冲击力,避免内部锂电池主体损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导热件结构示意图。

图中:1、外壳;2、提手;3、导热件;31、导热壳;32、冷却液流动管;33、出液软管;34、延长管;35、进液软管;4、锂电池主体;5、导杆;6、限位块;7、缓冲弹簧;8、散热风机;9、散热孔;10、隔网;11、橡胶脚垫;12、防护垫;13、冷却液箱。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2,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太阳能储能用高可靠度锂电池,包括外壳1,外壳1内腔活动设置有导热件3,从附图1可看出,导热件3与外壳1内壁之间设置有间隙,导热件3顶部设置有锂电池主体4,锂电池主体4可采用螺钉或螺栓固定在导热件3顶部,锂电池主体4为现有技术,顶部带有太阳能充电插头,输出开关等结构,导热件3四周均活动插接设置有导杆5,对锂电池主体4的上下移动起到导向作用,导杆5底部与外壳1底部内壁固定连接,四组导杆5顶部均固定设置有固定块,限制锂电池主体4的上下移动范围,导杆5外壁套接有弹簧,且弹簧位于固定块与导热件3之间,弹簧一端与固定块底部固定连接,一端与导热件3固定连接,缓冲受到的冲击力,导热件3底部前后侧均通过两组缓冲弹簧7与外壳1底部内壁固定连接,缓冲受到的震力,且缓冲弹簧7位于导杆5内侧,外壳1底部内壁中部设置有散热风机8,提高散热效率及散热质量,且散热风机8位于缓冲弹簧7内侧,四组导杆5外壁固定套接有限位块6,限制锂电池主体4的上下移动范围,避免导热件3接触散热风机8,且限位块6位于导热件3与散热风机8之间,外壳1底部中部开设有凹槽,且凹槽槽口处设置有隔网10,隔网10可采用螺钉与凹槽内壁固定连接,隔网防止外界灰尘进入内部,外壳1底部均匀开设有与凹槽相连通的散热孔9,方便空气流通,锂电池主体4顶部贯穿外壳1顶部,且外壳1顶部开设有与锂电池主体4匹配的通口,本实用新型中的散热风机8和微型泵均可通过导线和开关与锂电池主体4的电力输出端连接。

如图2所示:导热件3包括固定在锂电池主体4底部的导热壳31,导热壳31可优先采用导热性能好的铝合金材质,导热壳31内腔通过u形连接件安装有冷却液流动管32,冷却液流动管32呈蛇形,用于对冷却液流动起到导向的作用,冷却液流动管32右端贯穿导热壳31右侧并连接有出液软管33,冷却液流动管32的左端连接有横向设置的延长管34,且延长管34位于冷却液流动管32后侧,延长管34另一端贯穿导热壳31右侧并连接有进液软管35,出液软管33和进液软管35方便配合导热壳31上下位移,进液软管35和出液软管33另一端均贯穿外壳1右侧,外壳1右侧外壁设置有冷却液箱13,储放冷却液,冷却液箱13自带有仓门,便于长期使用后进行更换内部冷却液或清洗内部,且冷却液箱13内设置有微型泵,提供输液动力,且进液软管35右端贯穿冷却液箱13与微型泵出液端连接,且出液软管33右端与冷却液箱13相连通;

如图1所示:导热壳31顶部和顶部均匀开设有流动通孔,方便将导热壳31吸收的热量发散,便于热量流动,且顶部和底部的流动通孔相互错开,提高热量与内部冷却液流动管32接触时间,提高冷却液流动管32散热质量;

如图1所示:外壳1顶部设置有提手2,且提手2外壁套接有橡胶防滑套,增大与使用人员手掌接触的摩擦力,方便使用人员移动或携带;

如图1所示:外壳1顶部开设的与锂电池主体4匹配的通口内壁设置有防护垫12,且防护垫12为弹性橡胶垫,同时与锂电池主体4始终接触,避免外界的灰尘通过通口进入内部,也降低与锂电池主体4接触的磨损;

如图1所示:外壳1底部左右两侧对称设置有橡胶脚垫11,使该装置不直接与放置面接触,提高与空气接触面积,提高散热效率。

实施例:该锂电池主体4在使用时,导热壳31吸收锂电池主体4工作时产生的热量,微型泵将冷却液箱13内的冷却液注入至进液软管35,冷却液在冷却液流动管32内流动,热量通过冷却液的流动被带出外壳1外,进行换热的冷却液最后流动循环至冷却液箱13内,进行高效散热,同时散热风机8开启将外壳1内部的热量向下抽出,使热量通过散热孔9向外排出,达到对锂电池主体4的散热效果,延长锂电池主体4的使用寿命,可通过提手2进行该装置的携带或移动,当该装置在携带或移动的过程中意外掉落受到冲击时,通过导热件3挤压缓冲弹簧7和弹簧缓冲受到的冲击力,避免内部锂电池主体4损坏。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