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激光设备的玻璃光管循环水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043788发布日期:2020-06-09 20:49阅读:223来源:国知局
一种激光设备的玻璃光管循环水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激光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激光设备的玻璃光管循环水设备。



背景技术:

现有的激光设备的玻璃光管循环水设备,由于玻璃光管在工作过程中持续产生高温,为了保证玻璃光管的使用寿命,需要安装冷却水在玻璃光管周边,冷却水在冷却设备中循环流通,所以冷却管内长时间的与水接触,很容易出现锈斑或沉污,导致冷却水循环时出现杂质,其次,所连接的冷却水管道为曲形,而曲形管转接处的稳固性要求较高,且即使曲形管为一体式管,转接处的位置也容易出现磨损而折断的情况,故而,我们提出可对水流进行充分的过滤,减少水流内杂质对玻璃光管的损耗,避免曲形管磨损而折断的情况,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激光设备的玻璃光管循环水设备。

为了实现上述的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下的技术方案:一种激光设备的玻璃光管循环水设备,所述激光设备的玻璃光管循环水设备包括冷却器和曲形管,所述曲形管嵌入设置在冷却器右侧,所述曲形管前端设置有后盖,且后盖后端中部开有连接口,所述曲形管嵌入设置于连接口,且曲形管外壁前端套接有冷却管,所述冷却管内部均匀设置有至少四个内管,且内管前端中部均嵌接有嵌网,所述内管外壁前端均固定连接有刮板,且后盖前端及内管前端均开有开口,所述开口内壁左右两侧均开有与其为一体的直行滑道,且开口内壁并位于直行滑道后侧开有环形滑道,所述直行滑道与环形滑道之间相互贯通,且内管后端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定位板,所述定位板内侧均固定有与其为一体的滑块;

外板,所述外板与曲形管活动连接,且外板内壁前后两端均嵌入设置有橡胶垫,所述外板内壁上下两端均匀嵌接有若干个嵌珠。

作为优选的,所述冷却器前端左侧开有插接口,且冷却器通过曲形管和后盖与冷却管连接。

作为优选的,所述内管之间呈平行排布,且定位板贯穿设置于开口,所述滑块与直行滑道滑动连接,且滑块与环形滑道卡接。

作为优选的,所述刮板之间呈平行排布,且刮板外侧开有刃口,所述最后端的内管通过定位板和滑块与后盖活动连接,且内管之间相互贯通。

作为优选的,所述冷却管前端设置有前盖,且前盖内壁及冷却管外壁前端均嵌入设置有螺纹,所述冷却管通过螺纹与前盖转动连接,且前盖前端直径小于内管的直径。

作为优选的,所述外板由两块扇形状弧板相互铰接组成,且两块扇形状弧板之间通过螺栓连接,所述橡胶垫和嵌珠内侧均与曲形管相接触。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了上述的技术方案,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通过最后端内管中的嵌网将水流进行过滤,水流以此种方式经过至少四个内管,可对水流进行充分的过滤,避免内管在长时间的使用下内壁出现锈斑或沉污的情况而对水流的清洁度带来影响,减少水流内杂质对玻璃光管的损耗,而使用者在将内管抽出时,通过刮板刮动冷却管的内壁,可将冷却管内壁的锈斑及沉污刮出,并完成内管之间的拆分,可直接对内管的内壁进行清理。

本实用新型将外板套在曲形管的转接处,橡胶垫与曲形管的内侧相接触,通过橡胶垫可加强外板与曲形管之间的连接性,而通过外板可避免外界冲击力对曲形管中较脆弱的转接处带来影响,加上多个嵌珠内侧均与曲形管相接触,即使冲击力针对于外板,通过多个嵌珠可相互分担受力,避免外板所承受的冲击力震荡到曲形管,同时避免磨损而折断的情况。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的冷却管零件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的内管零件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的环形滑道零件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的内管零件背面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的外板零件结构示意图。

图中:1冷却器;101插接口;102曲形管;2冷却管;201后盖;202螺纹;203连接口;204前盖;3内管;301嵌网;302刮板;303开口;304直行滑道;305环形滑道;4定位板;401滑块;5外板;501橡胶垫;502嵌珠。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一个详细的说明。

请参阅图1-5所示,一种激光设备的玻璃光管循环水设备,激光设备的玻璃光管循环水设备包括冷却器1和曲形管102,曲形管102嵌入设置在冷却器1右侧,曲形管102前端设置有后盖201,且后盖201后端中部开有连接口203,曲形管102嵌入设置于连接口203,且曲形管102外壁前端套接有冷却管2,冷却管2内部均匀设置有至少四个内管3,且内管3前端中部均嵌接有嵌网301,内管3外壁前端均固定连接有刮板302,且后盖201前端及内管3前端均开有开口303,开口303内壁左右两侧均开有与其为一体的直行滑道304,且开口303内壁并位于直行滑道304后侧开有环形滑道305,直行滑道304与环形滑道305之间相互贯通,且内管3后端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定位板4,定位板4内侧均固定有与其为一体的滑块401,首先将内管3安装进冷却管2中,内管3之间呈平行排布,且定位板4贯穿设置于开口303,滑块401与直行滑道304滑动连接,且滑块401与环形滑道305卡接,将最后端的内管3拿起放置在后盖201前端的开口303位置,并将定位板4贯穿进开口303中,卡块401对准直行滑道304,把内管3推入,卡块401被推入到一定位置后到达环形滑道305中,这时使用者可将内管3旋转,卡块401就会卡入到环形滑道305中,最后端的内管3与后盖201完成连接,接着使用者可再次使用相同方法将内管3之间一一连接好,当所有的内管3与后盖201连接好后,将冷却管2套入到内管3外壁,再将冷却管2的后端与后盖201相互套接,冷却管2前端设置有前盖204,且前盖204内壁及冷却管2外壁前端均嵌入设置有螺纹202,冷却管2通过螺纹202与前盖204转动连接,且前盖204前端直径小于内管3的直径,最后将通过螺纹202将前盖204拧入到冷却管2前端,完成冷却管2的组装,刮板302之间呈平行排布,且刮板302外侧开有刃口,最后端的内管3通过定位板4和滑块401与后盖201活动连接,且内管3之间相互贯通,并且刮板302的外壁与冷却管2的内壁相接触,冷却器1前端左侧开有插接口101,且冷却器1通过曲形管102和后盖201与冷却管2连接,接着使用者可将冷却器1整体结构放入到玻璃光管中,并将循环水管道接入前盖204的前端,并把输送管道接入冷却器1的左侧,再通过插接口101与激光设备进行电性连接,冷却器1开始运行,水流被输送管道输送到冷却器1中,经冷却器1升温后从曲形管102输送到冷却管2中,通过最后端内管3中的嵌网301将水流进行过滤,而内管3之间相互贯通,水流再次被输送到前端的内管3中,经过前端内管3中的嵌网301再次进行过滤,水流以此种方式经过至少四个内管3,可对水流进行充分的过滤,避免内管3在长时间的使用下内壁出现锈斑或沉污的情况而对水流的清洁度带来影响,减少水流内杂质对玻璃光管的损耗,而使用者需要清理嵌网301内部杂质时,可再次通过螺纹202将前盖204拧下,再旋转后盖204,同时直行滑道304进行旋转,当直行滑道304与滑块401相对应时,将后盖204拿出,这时仅有内管3位于冷却管2中,使用者可将内管3从冷却管2内抽出,由于刮板302外壁与冷却管2的内壁相接触,并且刮板302外侧又开有刃口,所以使用者在将内管3抽出时,通过刮板302刮动冷却管2的内壁,可将冷却管2内壁的锈斑及沉污刮出,再旋转内管3,让滑块401从直行滑道304中退出即可,完成内管3之间的拆分,使用者可直接对内管3的内壁进行清理;

本实施例中如图1-图6所示,外板5,外板5与曲形管102活动连接,且外板5内壁前后两端均嵌入设置有橡胶垫501,外板5内壁上下两端均匀嵌接有若干个嵌珠502,使用者将冷却器1安装进激光设备中时,还可将外板5套在曲形管102的转接处,外板5由两块扇形状弧板相互铰接组成,且两块扇形状弧板之间通过螺栓连接,橡胶垫501和嵌珠502内侧均与曲形管102相接触,把两块扇形状弧板打开,将外板5放置在曲形管102上,再闭合两块扇形状弧板,且将螺栓贯穿在两块扇形状弧板之间,通过螺栓把两块扇形状弧板固定,这时橡胶垫501与曲形管102的内侧相接触,通过橡胶垫501可加强外板5与曲形管102之间的连接性,而通过外板5抵御住曲形管102外的冲击力,避免外界冲击力对曲形管102中较脆弱的转接处带来影响,加上多个嵌珠502内侧均与曲形管102相接触,即使冲击力针对于外板5,通过多个嵌珠502可相互分担受力,避免外板5所承受的冲击力震荡到曲形管102,同时避免磨损而折断的情况。

其中本实用新型中应用的仪器:

冷却器为glc型号;

插接口为1.8型号。

上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描述,只用于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定,本领域的技术工程师根据上述实用新型的内容对本实用新型作出一些非本质的改进和调整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