剔除缺陷极片的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779614发布日期:2020-01-24 12:24阅读:178来源:国知局
剔除缺陷极片的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池生产工艺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剔除缺陷极片的装置。



背景技术:

锂离子电池的制作方法主要有卷绕式和叠片式两种。极片在前期的生产工艺时可能会产生诸如气孔、异物缩孔、露箔、涂层厚度不均匀等缺陷,缺陷的极片会导致电池的性能存在着安全隐患。

目前的缺陷极片是在叠片完成后进行检测,检测电芯中是否含有缺陷极片,如果发现含有缺陷极片,则将整个电芯废除。

由于缺陷极片的出现在生产工艺中具有偶然性。废除整个电芯会导致把没有缺陷的极片当作缺陷极片废除,造成极片材料的严重浪费,降低了极片材料的利用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包括提供一种剔除缺陷极片的装置,适用于采用z形叠片工艺,能在z形叠片时剔除其中的缺陷极片,减少极片材料的浪费,大大提高了极片材料的利用率。

本实用新型改善其技术问题是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剔除缺陷极片的装置,用于z形叠片工艺中,包括:检测装置、叠台组件、摆动辊组件、剔废平台和切除组件。

所述检测装置靠近所述叠台组件设置,用于检测极片带中叠放于所述叠台组件最上层的极片段是否为缺陷极片;所述叠台组件与所述剔废平台邻近设置,所述摆动辊组件设置在所述叠台组件的上方,能在所述叠台组件和所述剔废平台的上方来回移动;所述切除组件设置在所述叠台组件和所述剔废平台之间,用于切除所述缺陷极片。

进一步地,所述叠台组件上设有第一压脚,用于固定极片段。

进一步地,还包括第一动力件,所述第一动力件与所述第一压脚连接,驱动所述第一压脚远离或靠近所述叠台组件移动。

进一步地,所述剔废平台上设有第二压脚,用于固定极片段。

进一步地,还包括第二动力件,所述第二动力件与所述第二压脚连接,驱动所述第二压脚远离或靠近所述叠台组件移动。

进一步地,还包括拾取组件,所述拾取组件靠近所述剔废平台设置,用于将所述剔废平台上的所述缺陷极片移出。

进一步地,所述拾取组件包括夹持臂和设置在所述夹持臂上的夹持手,所述夹持手用于夹持所述缺陷极片并将所述缺陷极片移出。

进一步地,所述夹持手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夹爪和第二夹爪,所述第一夹爪和所述第二夹爪之间形成用于夹持所述缺陷极片的夹持空间;所述第一夹爪和所述第二夹爪能相互靠近或远离,以夹持或释放所述缺陷极片。

进一步地,还包括废料箱,所述废料箱靠近所述剔废平台设置,所述拾取组件将所述剔废平台上的所述缺陷极片移出至所述废料箱。

进一步地,所述摆动辊组件包括第一移动辊和第二移动辊,所述第一移动辊设置在所述第二移动辊的上方,所述第二移动辊相对所述第一移动辊更靠近所述叠台组件。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剔除缺陷极片的装置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剔除缺陷极片的装置,包括检测装置、叠台组件、摆动辊组件、剔废平台和切除组件,检测装置用于检测正在叠放的极片带是否含有缺陷极片。摆动辊组件设置在叠台组件的上方,能在叠台组件和剔废平台的上方来回移动;切除组件设置在叠台组件和剔废平台之间,用于切除缺陷极片。该剔除缺陷极片的装置结构简单,操控方便,剔除缺陷极片的效率高,能在叠片过程中及时检测缺陷极片并立即将缺陷极片去除,确保叠片完成后的电芯不含缺陷极片,提高电芯质量。不仅能避免缺陷极片流入下一道工序,提高生产效率;还能避免废除整个电芯,将不含缺陷的极片当作缺陷极片一并剔除。减少了极片材料的浪费,提高极片材料的利用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提供的z形叠片工艺的应用场景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提供的剔除缺陷极片的装置的一种应用场景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提供的剔除缺陷极片的装置的叠台组件和剔废平台的应用场景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提供的剔除缺陷极片的装置的拾取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提供的剔除缺陷极片的装置的第一状态下的应用场景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提供的剔除缺陷极片的装置的第二状态下的应用场景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提供的剔除缺陷极片的装置的第三状态下的应用场景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提供的剔除缺陷极片的装置的第四状态下的应用场景示意图;

图9为图8中h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提供的剔除缺陷极片的装置的切除缺陷极片后的应用场景示意图。

图标:100-极片带;101-极片段;10-正极片;20-负极片;30-隔膜;103-缺陷极片;105-第一极片;107-第二极片;110-叠台组件;115-第一压脚;120-剔废平台;125-第二压脚;130-摆动辊组件;131-第一移动辊;133-第二移动辊;140-切除组件;150-拾取组件;151-夹持臂;153-夹持手;154-第一夹爪;155-第二夹爪;160-废料箱;171-第一传送辊;173-第二传送辊。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本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惯常理解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第二”等,仅仅用于在描述上加以区分,并没有特殊的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锂离子电池生产工艺中,极片在前期的生产工艺时可能会产生诸如气孔、异物缩孔、露箔、涂层厚度不均匀等缺陷,缺陷的极片会导致电池的性能存在着安全隐患。如果不及时剔除缺陷极片,缺陷极片会流入下一道工序,给后续工艺带来检测困难和潜在隐患。

基于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申请提出了一种剔除缺陷极片的装置,适用于z形叠片工艺中,在进行叠片时及时将缺陷极片剔除,确保叠片完成后的电芯不含缺陷极片,提高电芯质量。不仅能避免缺陷极片流入下一道工序,提高生产效率;还能避免废除整个电芯,将不含缺陷的极片当作缺陷极片一并剔除。该剔除缺陷极片的装置尽可能多的保留了正常极片,即不含缺陷的极片,减少了极片材料的浪费,大大提高了极片材料的利用率。

图1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提供的z形叠片工艺的应用场景示意图,请参照图1。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剔除缺陷极片103的装置,适用于z形叠片工艺中。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的z形叠片工艺,是指将极片带100在叠台组件110上进行z字形移动,进行折叠的方式。其中,极片带100上包含有多个连续的极片段101,每个极片段101包括正极片10、负极片20和隔膜30,正极片10和负极片20分别贴附在隔膜30的两侧。对于极片带100而言,一个极片带100中的隔膜30是连续的,隔膜30的一侧全部设置正极片10,多个正极片10间隔设置;隔膜30的另一侧全部设置负极片20,多个负极片20间隔设置,并且每个正极片10和一个负极片20相对设置。容易理解,正极片10和负极片20可以但不限于通过加热、加压或辊压方式复合成型在隔膜30上。

图2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提供的剔除缺陷极片103的装置的一种应用场景示意图,请参照图2。图2及其以后的附图中仅示出了极片带100的结构示意图,并未示出隔膜30上的正极片10和负极片20。图中的空心箭头表示元件的一种移动方向。

进行z形叠片时,极片带100通过第一传送辊171输送,到达叠台组件110的上方,再通过摆动辊组件130带动极片带100来回横向移动,使极片带100呈z形折叠铺设在叠台组件110的上方。容易理解,摆动辊组件130每横向移动一次,铺设一个极片段101,即一个正极片10和一个负极片20,再横向移动一次,铺设第二个极片段101,如此往复。若该极片带100中含有缺陷极片103,与缺陷极片103相连的未叠放的第一个极片段101,即缺陷极片103之后的第一个极片段101称为第一极片105,与第一极片105相连的、陷极片之后的第一个极片段101称为第二极片107。

缺陷极片103的认定方式为:一个极片段101中,正极片10、负极片20和隔膜30三者中至少一个有缺陷,则被认定为缺陷极片103;否则,被认定为正常极片。极片段101中不含缺陷的极片称为正常极片,只有正常极片才能在叠台组件110上继续叠片。比如,正极片10有缺陷,隔膜30和负极片20无缺陷,该极片段101被认定为缺陷极片103,需要切除;负极片20有缺陷,隔膜30和正极片10无缺陷,该极片段101被认定为缺陷极片103,需要切除;正极片10和负极片20有缺陷,隔膜30无缺陷,该极片段101被认定为缺陷极片103,需要切除;正极片10和隔膜30有缺陷,负极片20无缺陷,该极片段101被认定为缺陷极片103,需要切除;负极片20和隔膜30有缺陷,正极片10无缺陷,该极片段101被认定为缺陷极片103,需要切除;隔膜30有缺陷,正极片10和负极片20无缺陷,该极片段101被认定为缺陷极片103,需要切除;正极片10、隔膜30和负极片20均有缺陷,该极片段101被认定为缺陷极片103,需要切除。

结合图2,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剔除缺陷极片103的装置,包括检测装置(图未示)、第一传送辊171、叠台组件110、摆动辊组件130、剔废平台120、切除组件140、拾取组件150和废料箱160。极片带100通过第一传送辊171输送,进入叠台组件110上方。检测装置用于检测叠台组件110上最上层正在铺叠的极片段101,判断该极片段101是否为缺陷极片103。可选地,检测装置可以是工业相机或其它传感器,可以设置在叠台组件110的上方、侧上方、侧下方或任意侧面等,这里不作具体限定。

摆动辊组件130设置在叠台组件110的上方,位于叠台组件110和第一传送辊171之间,能在叠台组件110和剔废平台120的上方来回移动。本实施例中,摆动辊组件130包括第一移动辊131和第二移动辊133,第一移动辊131设置在第二移动辊133的上方,第二移动辊133相对第一移动辊131更靠近叠台组件110。可选地,第一移动辊131和第一传送辊171之间还设有第二传送辊173,极片带100经过第一传送辊171后,从两个第二传送辊173之间通过,两个第二传送辊173相互挤压极片带100,使极片带100表面保持平整,两个第二传送辊173起到平整作用。

第一移动辊131连接有第一驱动件(图未示),第一驱动件用于带动第一移动辊131移动;第二移动辊133连接有第二驱动件(图未示),第二驱动件用于带动第二移动辊133移动。第一驱动件和第二驱动件可以是电机或气缸。当然,并不仅限于此,第一移动辊131和第二移动辊133可以是相互独立移动的,也可以是联动的,即第一移动辊131和第二移动辊133由同一个驱动件驱动,这里不作具体限定。

本实施例中,剔废平台120设置在叠台组件110的左边,当检测到正在铺叠的极片段101为缺陷极片103后,剔废平台120上移至与叠台组件110最上层极片齐平的地方,第一移动辊131和第二移动辊133向左移,带动极片带100左移,将缺陷极片103铺叠在剔废平台120上,此时,第一移动辊131和第二移动辊133位于剔废平台120的最左端;随后,第一移动辊131和第二移动辊133向右移,带动极片带100右移至叠台组件110上。此时,缺陷极片103位于剔废平台120上,第一极片105位于剔废平台120上并且覆盖在缺陷极片103上,第二极片107位于叠台组件110上。

图3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提供的剔除缺陷极片103的装置的叠台组件110和剔废平台120的应用场景示意图,请参照图3。

可选的,叠台组件110包括铺叠平台和第一压脚115,第一压脚115设置在铺叠平台的上方,能够相对铺叠平台移动,用于固定极片段101。第一压脚115的数量至少为两个。本实施例中,铺叠平台的台面大致为矩形,第一压脚115的数量为四个,大致呈矩形分布,左侧两个,右侧两个。在极片带100呈z形铺叠过程中,用于在极片带100转向时,固定极片段101的一端,便于极片带100来回转向。具体的,在叠台组件110上,当极片带100从叠台组件110的左边即将向右边移动转向时,铺叠平台上左边的两个第一压脚115靠近铺叠平台移动并压住已叠放的最上层的极片段101,极片带100继续右移,到达铺叠平台的右端,即将向左转向时,铺叠平台上右边的两个第一压脚115靠近铺叠平台移动并压住最上层的极片段101,极片带100继续左移,如此往复,实现z形叠片。可选地,第一压脚115与第一动力件(图未示)连接,第一动力件驱动第一压脚115靠近或远离叠台组件110移动。容易理解,第一动力件可以采用电机或气缸等,即第一压脚115的移动可以通过电机驱动或气缸带动等,第一压脚115的移动方式包括但不限于前后移动和上下移动,这里不作具体限定。

同理,剔废平台120的上方设有第二压脚125,第二压脚125能够相对剔废平台120移动,当第二压脚125靠近剔废平台120移动时,用于压住极片段101,即固定极片段101。当第二压脚125远离剔废平台120移动时,用于释放极片段101。第二压脚125的数量至少为两个。可选地,第二压脚125的数量在本实施例中也为四个,大致呈矩形分布,左侧两个,右侧两个。第二压脚125与第二动力件(图未示)连接,第二动力件驱动第二压脚125靠近或远离剔废平台120移动。容易理解,第二动力件可以采用电机或气缸等,即第二压脚125的移动可以通过电机驱动或气缸带动等方式,第二压脚125的移动方式包括但不限于前后移动和上下移动,这里不作具体限定。

容易理解,第一压脚115可以设置在铺叠平台上,也可以与铺叠平台间隔设置,只要能实现相对远离或靠近铺叠平台移动即可。同理,第二压脚125可以设置在剔废平台120上,也可以与剔废平台120间隔设置,只要能实现相对远离或靠近剔废平台120移动即可,这里不作具体限定。

切除组件140设置在叠台组件110和剔废平台120之间,用于切除缺陷极片103。当切除缺陷极片103时,第一压脚115和第二压脚125均处于下压极片段101的状态,以便于快速、顺利切除缺陷极片103。被切除的缺陷极片103留在剔废平台120上,通过拾取组件150将剔废平台120上的缺陷极片103移出至废料箱160中。

图4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提供的剔除缺陷极片103的装置的拾取组件150的结构示意图,请参照图4。

剔废平台120在气缸或电机的驱动下向下移动,拾取组件150与剔废平台120邻近设置,用于将剔废平台120上的极片移出,包括但不限于将缺陷极片103和第一极片105移至废料箱160。可选地,拾取组件150可以是机械手,将缺陷极片103抓取后放置在废料箱160内。或者,拾取组件150也可以是气缸带动的推板,设置在与剔废平台120的台面齐平的地方,剔废平台120到达后,气缸带动推板伸出,将剔废平台120上的极片推至废料箱160中,这里不作具体限定。本实施例中,拾取组件150采用可移动式夹持件。具体的,夹持件包括夹持臂151和设置在夹持臂151上的夹持手153,夹持手153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夹爪154和第二夹爪155,第一夹爪154和第二夹爪155能够相互远离或靠近。当第一夹爪154和第二夹爪155相互靠近时,用于夹持缺陷极片103和第一极片105,此时,缺陷极片103和第一极片105处于第一夹爪154和第二夹爪155之间。当夹持手153拾取缺陷极片103和第一极片105后,移动至废料箱160的上方,第一夹爪154和第二夹爪155相互远离,释放缺陷极片103和第一极片105,缺陷极片103和第一极片105掉入废料箱160中。

需要说明的是,该剔除缺陷极片103的装置还设有控制器,控制器分别与检测装置以及驱动切除组件140、各个传送辊、移动辊、剔废平台120、第一压脚115、第二压脚125、拾取组件150等的各个驱动件、动力件电连接。检测装置检测是否为缺陷极片103的检测信号传递至控制器中,控制器再根据接收到的检测信号统筹协调控制上述各部件工作,实现缺陷极片103的剔除。

其中,控制器可以是通用处理器,包括中央处理器(centralprocessingunit,简称cpu)、网络处理器(networkprocessor,简称np)等;还可以是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signalprocessor,简称dsp)、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specificintegratedcircuit,简称asic)、现成可编程门阵列(field-programmablegatearray,简称fpga)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等。当然,控制器也可以集成为plc控制器等。优选地,本实施例中,控制器为plc控制器。

可选地,本实施例中,在叠台组件110上进行叠片时,每叠放一个极片段101于叠台组件110上,叠台组件110会向下移动一定的距离,这样可以确保摆动辊组件130始终在同一平面上移动,操控更加方便,叠片质量更好。

该剔除缺陷极片103的装置,其使用过程中,剔除缺陷极片103的具体方法主要包括以下步骤:

a、检测极片带100中叠放于叠台组件110最上层的极片段101是否为缺陷极片103。

b、若叠放于叠台组件110最上层的极片段101为缺陷极片103,则将缺陷极片103移出叠台组件110至剔废平台120上。

c、将极片带100移回至叠台组件110。

d、切除剔废平台120上的缺陷极片103。

图5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提供的剔除缺陷极片103的装置的第一状态下的应用场景示意图,请参照图5。

具体的,步骤a中,通过设置高精度工业相机,拍摄正在铺叠的极片段101的照片,通过图像识别技术检测正在铺叠的极片段101是否有缺陷,即叠台组件110最上层的极片段101是否为缺陷极片103。可选地,工业相机可以设置在叠台组件110的上方,也可以设置在叠台组件110的侧面等,这里不作具体限定。当然,检测是否为缺陷极片103也可以采用其他检测技术,比如采用传感器感测、探测器或扫描技术等,这里不作具体限定。

图6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提供的剔除缺陷极片103的装置的第二状态下的应用场景示意图,图7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提供的剔除缺陷极片103的装置的第三状态下的应用场景示意图,请参照图6和图7。

步骤b中,将叠台组件110最上层的缺陷极片103移动至剔废平台120上。

如果检测到叠台组件110最上层的极片段101为缺陷极片103,需要将缺陷极片103移出叠台组件110至剔废平台120上。此时,剔废平台120移动至与缺陷极片103齐平的位置,缺陷极片103在摆动辊组件130的带动下平移至剔废平台120上。具体地,如图5和图6所示,图5中的空心箭头分别指示剔废平台120移动的方向和摆动辊组件130的移动方向,图6表示剔废平台120移动至与缺陷极片103齐平的位置。移出叠台组件110时,如图6和图7,叠台组件110上的极片带100向左平移,缺陷极片103的左端移至剔废平台120的左端,缺陷极片103的右端移至剔废平台120的右端,即缺陷极片103铺设在剔废平台120上;再将缺陷极片103固定在剔废平台120上,利用剔废平台120上的左侧的压脚压住缺陷极片103的左端,即压住缺陷极片103靠近第一极片105的一端。

图8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提供的剔除缺陷极片103的装置的第四状态下的应用场景示意图,图9为图8中h处的局部放大图,请参照图7、图8和图9。

步骤c中,将极片带100移回至叠台组件110。具体地,如图7所示,极片带100移回叠台组件110的过程中,与缺陷极片103相连的未叠放的第一个极片段101即第一极片105,覆盖在缺陷极片103上,也位于剔废平台120上。将第一极片105固定在剔废平台120上,即利用剔废平台120上右侧的两个压脚压住第一极片105的右端。极片带100继续移动至叠台组件110上,第二极片107移动并叠放于叠台组件110上,如图5所示。重复上述步骤a、b、c,检测第二极片107是否为缺陷极片103。如果第二极片107不是缺陷极片103,则将第二极片107作为初始极片,继续在叠台组件110上进行z形叠片。将第二极片107固定在叠台组件110上,利用叠台组件110上的压脚压住第二极片107。

如果第二极片107是缺陷极片103,按照步骤b和c执行。

步骤d中,参照图8,切除剔废平台120上的缺陷极片103。切除组件140从叠台组件110和剔废平台120之间切割,将缺陷极片103和第一极片105一起切断,使缺陷极片103和第一极片105脱离极片带100。具体的,切除组件140切割前,叠台组件110上左右两侧的压脚分别压住第二极片107的左右两侧,剔废平台120上的压脚会压住缺陷极片103和第一极片105,以便于顺利切割。需要说明的是,切割是对相邻两个极片段101之间的隔膜30切断。第一极片105可能是缺陷极片103,也可能是正常极片,但无论第一极片105是缺陷极片103还是正常极片,都会和缺陷极片103一起切除。但相比于现有的废除整个电芯,利用该剔除缺陷极片103的装置也能大大减少极片材料的浪费。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提供的剔除缺陷极片103的装置的切除缺陷极片103后的应用场景示意图,请参照图10,并结合图2,图2示出了切除后收集废料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切割后,剔废平台120下移,剔废平台120上的缺陷极片103和第一极片105一起下移,拾取组件150将剔废平台120上的缺陷极片103和第一极片105一起抓取,并放置在废料箱160中。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检测有缺陷极片103后,是将剔废平台120移动至与缺陷极片103齐平的位置,缺陷极片103再平移至剔废平台120上。在其它可选的实施例中,也可以剔废平台120不移动,将叠台组件110移动,使得缺陷极片103的位置与剔废平台120的位置相适应,再将缺陷极片103移动至剔废平台120上,这里不作具体限定。此外,本实施例中,剔废平台120设置在叠台组件110的左侧,当然,并不仅限于此,剔废平台120也可以设置在叠台组件110的右侧、前侧、后侧等,这里不作具体限定。

具体的,有缺陷极片103移动至剔废平台120时,当缺陷极片103刚到达剔废平台120的右端时,剔废平台120上右边的两个第二压脚125处于释放状态,即远离剔废平台120,缺陷极片103继续左移,当缺陷极片103到达剔废平台120的最左端即将向右移动时,剔废平台120上左边的两个第二压脚125呈下压状态,靠近剔废平台120移动并压住缺陷极片103,将缺陷极片103固定在剔废平台120上。第一极片105继续右移,覆盖在缺陷极片103上。当第一极片105达到剔废平台120的最右端,剔废平台120上右边的两个第二压脚125压住第一极片105,第二极片107继续右移,叠放于叠台组件110最上层。在切除缺陷极片103时,铺叠平台上方左侧的两个第一压脚115压住第二极片107的左端;铺叠平台上方右侧的两个第一压脚115压住第二极片107的右端。此时,切除组件140从剔废平台120和铺叠平台之间切割,将缺陷极片103和第一极片105切断、断离极片带100,缺陷极片103和缺陷极片103后第一张极片留在剔废平台120上。叠台组件110上以第二极片107作为初始极片,继续进行叠片。

通过上述剔除缺陷极片103的装置能够在叠片时,对缺陷极片103及时剔除,防止缺陷极片103流入下一道工序造成检测困难和安全隐患。同时,可以尽可能保留更多的无缺陷的极片带100,避免极片材料的严重浪费,大大提高极片材料的利用率。

综上,本实施例提供的剔除缺陷极片103的装置,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有益效果:

该剔除缺陷极片103的装置,充分利用各组件之间的位置关系,结构简单,可操作性强,能够在叠片时,对缺陷极片103及时剔除,防止缺陷极片103流入下一道工序造成检测困难和安全隐患。同时,可以尽可能保留更多的无缺陷的极片带100,避免极片材料的严重浪费,大大提高极片材料的利用率。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组合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