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池模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779600发布日期:2020-01-24 12:23阅读:138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池模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池模组。



背景技术:

随着不可再生资源的不断消耗和环境问题的日益凸显,电池在近年来发展十分迅速,并且广泛应用于电动车领域。为了提供给电动车足够的功率,需将多个电池串并联形成电池模组装在电动车上使用。目前电池模组使用的单体电池为二次电池,在不断的充放电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热量并使得单体电池的温度急剧上升,从而严重降低了单体电池的性能和寿命,这样电池模组不仅需要良好的散热性能,也需要安装采集板以获取电池模组的电压与温度信息。然而,现有技术中,电池模组的电连接件与采集板是分开装配的,装配和拆卸都比较费时。

鉴于此,实有必要提供一种电池模组以克服上述缺陷。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池模组,旨在提高电池模组的电连接可靠性,且可以实现采集与电连接的一体化装配,提高生产效率。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池模组,包括若干单体电池、汇流板及设置在汇流板上的采集板,所述汇流板包括若干与所述单体电池电连接的导电件及用于安装所述导电件的基板;每个单体电池靠近所述基板的一端设有穿过基板并分别与两个导电件电连接的正极柱和负极柱,若干导电件包括一对第一连接片及若干第二连接片,其中一个第一连接片与一个单体电池的正极柱电连接,另一个第一连接片与另一个单体电池的负极柱电连接,每个第二连接片与两个相邻的单体电池电连接以将若干单体电池串联;所述基板背离所述单体电池的一侧凸起形成一对用于固定第一连接片的第一限位环及若干用于固定第二连接片,且所述基板开设有若干供所述正极柱与负极柱一一穿过的连接孔及用于容置所述采集板的安装槽,所述安装槽设置在所述基板背离所述单体电池的一侧,所述采集板的边缘设有若干与所述第二连接片电连接的采集线束。

作为本实用新型圆柱形锂离子电池极片结构的一种改进,所述第一连接片与所述第二连接片均包括两个导电部及连接于两个导电部之间的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片的一个导电部与对应的单体电池电连接,所述第二连接片的两个导电部分别与对应的两个单体电池电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圆柱形锂离子电池极片结构的一种改进,所述第一连接片设有两个不同形状的导电部,所述第二连接片设有两个相同形状的导电部。

作为本实用新型圆柱形锂离子电池极片结构的一种改进,所述导电部开设有能与所述正极柱或所述负极柱配合的导电孔。

作为本实用新型圆柱形锂离子电池极片结构的一种改进,所述连接部呈弧形并具有一定的弹性。

作为本实用新型圆柱形锂离子电池极片结构的一种改进,所述基板呈矩形状板并包一对短边与一对长边,所述单体电池为方形电池并沿平行于所述基板的长边方向依次抵靠排列;所述单体电池的正极柱与负极柱分别靠近所述基板的一个长边,所述基板在靠近一对长边的两个位置分别设有相同数量的连接孔。

作为本实用新型圆柱形锂离子电池极片结构的一种改进,所述基板背离所述单体电池的一侧沿平行于基板的长边方向开设有一对用于收容所述导电件的限位槽,所述第一限位环及所述第二限位环均自所述限位槽的底部凸起延伸形成,每个连接孔则贯穿一个限位槽的底部。

作为本实用新型圆柱形锂离子电池极片结构的一种改进,所述一对第一限位环分别设置在一对限位槽相背的两端。

作为本实用新型圆柱形锂离子电池极片结构的一种改进,所述基板上还开设有若干位于一对限位槽之间的通孔。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池模组,通过将采集板集成在汇流板上,实现采集与电连接的一体化,装配工艺简单化,有利于提高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池模组的立体分解图。

图2为图1所示汇流板的立体分解图。

图3为图1所示基板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技术效果更加清晰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本说明书中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是为了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是为了限定本实用新型。

请参阅图1至图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池模组100。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电池模组100包括若干单体电池10及与若干单体电池10电连接的汇流板20,汇流板20包括若干导电件21及用于安装导电件21的基板22。

具体的,每个单体电池10靠近基板22的一端设有穿过基板22并分别与两个导电件21电连接的正极柱101和负极柱102,若干导电件21包括一对第一连接片211及若干第二连接片212,其中一个第一连接片211与一个单体电池10的正极柱101电连接以作为电池模组100的正极端,另一个第一连接片211与另一个单体电池10的负极柱102电连接以作为电池模组100的负极端,每个第二连接片212与两个相邻的单体电池10电连接以将若干单体电池10串联。基板22则开设有若干供正极柱101与负极柱102一一穿过的连接孔221,即每个单体电池10的正极柱101与负极柱102分别穿过一个连接孔221再与对应的导电件21电连接,且基板22背离单体电池10的一侧凸起形成一对第一限位环222及若干第二限位环223,每个第一限位环222环绕并固定一个第一连接片211,每个第二限位环223环绕并固定一个第二连接片212。

可以理解的是,第一限位环222与第二限位环223可以有效的避免导电件21在电池模组100的使用过程中因发生碰撞或者冲击而产生移位,从而可以有效避免两个相邻的导电件21之间因移位而发生碰撞并引发电池模组100的短路,进而提高电池模组100的安全性能。

在本实施方式中,基板22呈矩形状板并包一对短边201与一对长边202,且基板22采用绝缘塑胶制成以将导电件21绝缘隔离,单体电池10为方形电池并沿平行于基板22的长边202方向依次抵靠排列,且单体电池10的正极柱101与负极柱102分别靠近基板22的一个长边202,如此,基板22靠近一对长边202的两个位置分别设有相同数量的连接孔221以供对应的正极柱101与负极柱102穿过,第一限位环222及第二限位环223也均设置在基板22靠近长边202的位置以用于固定与单体电池10电连接的导电件21。

进一步的,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连接片211与第二连接片212均包括两个导电部203及连接于两个导电部203之间的连接部204,具体的,第一连接片211的一个导电部203与对应的单体电池10电连接,另一个导电部203则用于连接其他设备,第二连接片212的两个导电部203则分别与对应的两个单体电池10电连接。在本实施方式中,为了便于区别第一连接片211与第二连接片212,第一连接片211设有两个不同形状的导电部203,第二连接片212则设有两个相同形状的导电部203。

优选的,导电部203还起到固定单体电池10的作用,为此,导电部203开设有能与正极柱101或负极柱102配合的导电孔2031,即单体电池10的正极柱101与负极柱102均穿过一个连接孔221再固定在一个导电孔2031中,且在本实施方式中,为了保证电连接的可靠性,每个单体电池10的正极柱101与负极柱102均通过激光焊接固定在对应的导电孔2031中。

优选的,连接部204呈弧形并具有一定的弹性,使得第一连接片211与第二连接片212均有一定的弹性,如此,因电池模组100受到冲击,使得通过第一连接片211电连接的单体电池10与设备之间,以及通过第二连接片212电连接的两个单体电池10之间产生相对位移时,第一连接片211与第二连接片212均能跟随冲击产生相应的弹性变形,从而每个导电部203均不会自对应的单体电池10或者设备上松脱,可以有效的保证电连接的可靠性,进而提高了电池模组100的稳定性。

进一步的,在一个实施例中,基板22背离单体电池10的一侧沿平行于基板22的长边202方向开设有一对用于收容导电件21的限位槽224,如此,第一限位环222及第二限位环223均自限位槽224的底部凸起延伸形成,每个连接孔221则贯穿一个限位槽224的底部,可以理解的是,导电件21收容于限位槽224中后,可以避免导电件21突出基板22的表面,使得汇流板20更加的平整,既利于汇流板20的存放,也利于汇流板20的组装使用。

优选的,为了方便将若干单体电池10串联,一对第一连接片211分别与位于电池模组100两端的两个单体电池10电连接,以方便第二连接片212将若干单体电池10串联,如此一对第一限位环222也分别设置在基板22的两端。例如,在本实施方式中,单体电池10的数量为奇数个且至少为三个,且一对第一连接片211分别设置在电池模组100的两侧,如此一对第一限位环222分别设置在一对限位槽224相背的两端。当然,在其他实施方式中,单体电池10的数量也可以为偶数个且至少为两个,且一对第一连接片211分别设置在电池模组100的同一侧,如此一对第一限位环222均设置在一个限位槽224中并分别位于该限位槽224的两端。

优选的,每个第二限位环223的内侧凸起形成两个限位凸起2231,两个限位凸起2231相对设置并压在对应第二连接片212的两个导电部203上,以防止第二连接片212产生松动,从而可以提高第二连接片212与对应单体电池10之间的电连接的稳定性。

进一步的,在一个实施例中,基板22上还开设有若干位于一对限位槽224之间的通孔225,一方面可以减轻基板22的重量,从而减轻电池模组100的重量,可以增加电池模组100的能量密度比,另一方面单体电池10产生的热量会聚集在电池模组100的中部,如此通孔225也可以用于散热,从而提高电池模组100的散热性能。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电池模组100还包括一个采集板30,采集板30安装在汇流板20背离单体电池10的一侧,且采集板30上设有若干与第二连接片212一一电连接的采集线束301,采集线束301用于采集单体电池10的电流、电压、温度等状态信息。具体的,基板22背离单体电池10的一侧开设有位于一对限位槽224之间并用于容置采集板30的安装槽226,且安装槽226与限位槽224之间平行设置,若干采集线束301则分别设置在采集板30的两侧以与第二连接片212一一对应。在本实施方式中,基板22上的一部分通孔225设置在安装槽226的底部,另一部分通孔225设置在安装槽226与限位槽224之间。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池模组100在组装时,先将若干单体电池10依次抵靠排列,再将基板22设置于单体电池10上并使得每个单体电池10的正极柱101与负极柱102分别穿过基板22上的一个连接孔221,接着将第一连接片211与第二连接片212一一对应的放置在第一限位环222与第二限位环223中,使得每个正极柱101与负极柱102分别与一个导电件21上的一个导电孔2031形成配合,然后将采集板30放置在基板22上的安装槽226内,最后通过激光焊接将每个单体电池10的正极柱101与负极柱102分别与对应的导电件21焊接固定及将采集板30两侧的采集线束301与第二连接片212一一焊接固定,从而完成电池模组100的组装。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池模组,将采集板30集成在汇流板20上,实现采集与电连接的一体化,装配工艺简单化,有利于提高生产效率。

本实用新型并不仅仅限于说明书和实施方式中所描述,因此对于熟悉领域的人员而言可容易地实现另外的优点和修改,故在不背离权利要求及等同范围所限定的一般概念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特定的细节、代表性的设备和这里示出与描述的图示示例。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