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极片卷绕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986580发布日期:2020-02-21 20:42阅读:633来源:国知局
电池极片卷绕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池极片卷绕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一些二次电池的电芯是由涂敷有正极活性物质的正极片、绝缘隔膜、涂敷有负极活性物质的负极片、绝缘隔膜在层叠的状态下通过卷针卷绕而成,该过程需要依靠电池极片卷绕装置实现。

现有技术中典型的电池极片卷绕装置包括放卷机构、并膜机构、极片插入机构和卷针机构。其中,放卷机构用于实现正极片、负极片和两层绝缘隔膜的放卷;并膜机构包括一对可相对夹合的并膜辊,用于将各层膜压紧到一起,最后进入卷针机构卷绕;而极片插入机构用于将负极片和正极片分别插入到并膜机构中。

卷绕装置中往往还会设置纠偏机构,例如授权公告日为cn208478485u的中国专利公开的并膜装置及卷绕系统中的纠偏机构,纠偏机构包括正极片纠偏机构和负极片纠偏机构,正极片纠偏机构和负极片纠偏机构均包括一对可相对夹合的纠偏辊,纠偏辊可沿轴向移动,实现正、负极片的纠偏,保证正、负极片的位置相对一致。并膜辊和纠偏辊一般都由一只胶辊和一只钢辊组成。

电池极片卷绕装置运行时,需要先将负极片插入两并膜辊中的两层绝缘隔膜之间,在卷针机构上预卷一圈后再将正极片插入并膜机构的两并膜辊之间。由于作业需要,目前需要在正极片插入并膜机构后使两并膜辊进行一次分离动作,但是,由于各膜片在张力机构的作用下均有一定卷绕张力,如果直接使两并膜辊分离,正极片将在卷绕张力的作用下从两并膜辊中退出,导致出现正极片“飞带”问题,从而影响电池极片卷绕装置的正常运行。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电池极片卷绕装置,能够避免并膜辊分离时正极片从两并膜辊中退出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中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电池极片卷绕装置,包括并膜机构和纠偏机构;

并膜机构,包括一对可相对夹合的并膜辊,用于将各层待卷绕的膜压紧到一起;

纠偏机构,包括一对可相对夹合的纠偏辊,用于调整相应的正极片或负极片的位置;

用于与正极片对应的正极片纠偏机构中,至少一只纠偏辊为单向纠偏辊;

所述单向纠偏辊的可转动方向为能够使夹在纠偏辊之间的正极片向并膜机构转动的方向。

有益效果:通过将至少一只正极片纠偏机构中的纠偏辊设置为单向纠偏辊,需要在正极片插入并膜机构后使两并膜辊进行一次分离动作时,可以控制正极片纠偏机构夹紧正极片,并依靠单向纠偏辊防止正极片后退,从而避免正极片出现“飞带”问题,保证电池极片卷绕装置的正常运行。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单向纠偏辊包括辊体和支撑轴,所述辊体通过单向轴承装配在支撑轴上以实现单向转动。

有益效果:采用单向轴承结构简单、技术成熟、成本低,并且结构较为紧凑。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电池极片卷绕装置上用于与负极片对应的负极片纠偏机构中,两只纠偏辊均为可双向转动的自由辊。

有益效果:负极片纠偏机构中的两只纠偏辊设置为自由辊不影响正极片的固定,相比于采用单向纠偏辊有利于节省零件成本和维护成本。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并膜辊中使用时靠近负极片的一只并膜辊为可移动辊,用于通过自身的移动使所述并膜机构打开。

有益效果:使用时可以使靠近负极片的一只并膜辊动作,而靠近正极片的一只并膜辊固定,这样可以依靠靠近正极片的一只并膜辊将正极片压接到绝缘隔膜上,对正极片更好地固定。

上述各优选的技术方案可以单独采用,在能够组合的情况下也可以将两个以上方案任意组合,组合形成的技术方案此处不再具体描述,以此形式包含在本专利的记载中。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中电池极片卷绕装置的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相应附图标记所对应的组成部分的名称为:11-负极片,12-正极片,20-纠偏机构,21-单向纠偏辊,22-辊体,23-支撑轴,24-单向轴承,25-正极片适配纠偏辊,30-并膜机构,31-第一并膜辊,32-第二并膜辊,40-卷针机构,51-第一隔膜,52-第二隔膜。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本实用新型中电池极片卷绕装置的一个实施例如图1所示,包括沿膜材的运动路径布置的纠偏机构20、并膜机构30和卷针机构40。

纠偏机构20包括正极片纠偏机构和负极片纠偏机构,分别与正极片12和负极片11对应。正极片纠偏机构和负极片纠偏机构均包括一对可相对夹合的纠偏辊,用于调整相应的正极片12或负极片11的位置。并膜机构30包括一对可相对夹合的并膜辊,分别为第一并膜辊31和第二并膜辊32,用于将各层待卷绕的第一隔膜51、正极片12、第二隔膜52、负极片11压紧到一起。卷针机构40包括卷针,用于实现膜的卷绕。纠偏机构20、并膜机构30和卷针机构40的大体结构和原理为现有技术,此处不再详细说明。

用于与正极片12对应的正极片纠偏机构中,远离负极片纠偏机构的一只纠偏辊为单向纠偏辊21,靠近负极片纠偏机构的一只正极片适配纠偏辊25为可双向转动的自由辊。该单向纠偏辊21包括辊体22和支撑轴23,辊体22通过单向轴承24装配在单向纠偏辊21轴向两端的支撑轴23上,以实现单向纠偏辊21的单向转动。单向纠偏辊21的可转动方向为能够使夹在纠偏辊之间的正极片12向并膜机构30转动的方向。单向轴承24为现有技术,其结构和原理此处不再赘述。用于与负极片11对应的负极片纠偏机构中,两只纠偏辊均为可双向转动的自由辊。

并膜机构30中的两只并膜辊均为可移动辊,能够相互远离以实现并膜机构30的打开,便于通过极片插入机构插入相应的正极片12或负极片11。

使用时,正极片12在相应极片插入机构的带动下插入处于打开状态的并膜辊后,并膜辊夹紧,并膜辊需要再次打开时,首先使正极片纠偏机构夹紧正极片12,然后使靠近负极片11的第二并膜辊32动作或者使两只并膜辊均动作,实现并膜机构30的打开。由于其中一只纠偏辊为单向纠偏辊21,无法反向转动,因此正极片12由于受到正极片纠偏机构的夹紧而固定不动,从而避免并膜辊分离时正极片12从两并膜辊中退出、出现正极片12“飞带”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二,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中单向纠偏辊21的辊体22通过普通的可双向转动的轴承装配在单向纠偏辊21轴向两端的支撑轴23上,但是其中一端与单向离合器的其中一个输入输出端连接,单向离合器的另外一个输入输出端与纠偏辊支撑轴23的安装座固定连接,从而通过单向离合器实现单向纠偏辊21的单向转动。

在其他实施例中,单向纠偏辊21也可以通过其他形式实现单向转动,例如棘轮机构。另外,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仅将单向纠偏辊21其中一端的轴承设置为单向轴承24。再者,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将正极片纠偏机构中靠近负极片纠偏机构的一只纠偏辊设置为单向纠偏辊21,或者将正极片纠偏机构的两只纠偏辊均设置为单向纠偏辊21。

在上述实施例中,负极片纠偏机构中两只纠偏辊均为可双向转动的自由辊,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根据需要将负极片纠偏机构中的至少一只纠偏辊设置为仅可单向转动到纠偏辊。

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仅将并膜辊中使用时靠近负极片11的一只并膜辊设置为可移动辊,或者仅将并膜辊中使用时靠近正极片12的一只并膜辊设置为可移动辊。

最后需要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不需付出创造性劳动的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