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采用TO型封装的半导体器件引线框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095698发布日期:2020-06-16 20:17阅读:493来源:国知局
一种采用TO型封装的半导体器件引线框架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半导体器件领域,更具体地说,尤其是涉及到一种采用to型封装的半导体器件引线框架。



背景技术:

其to型封装的半导体引线框架,是通过几个半导体连成一体的一个总框架,让其能够更好的与所需接触的部位进行连接,不需要单个的进行拼装。

基于上述本发明人发现,现有的to型封装半导体引线框架主要存在以下几点不足,比如:

在所放置的位置上有水液粘住,对其进行拿取时,会由于该体封装起来较长重心有所偏离,之间末端的衔接部位较细,在重心不一,且有外力拉扯时,较容易造成弯曲断裂。

因此需要提出一种采用to型封装的半导体器件引线框架。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在所放置的位置上有水液粘住,对其进行拿取时,会由于该体封装起来较长重心有所偏离,之间末端的衔接部位较细,在重心不一,且有外力拉扯时,较容易造成弯曲断裂的问题。

本发明一种采用to型封装的半导体器件引线框架的目的与功效,由以下具体技术手段所达成:

其结构包括接板、外框架、半导体。

所述外框架与接板相焊接,所述半导体贯穿于外框架内部与接板相连接。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接板包括卡球、中体、外抵杆、外框体、中接条,所述卡球与中体为一体化结构,所述中接条置于外抵杆内部,所述外抵杆与外框体为一体化结构,所述中体呈水平方向均匀分布,所述外抵杆为方框形结构。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中体包括延向角、抵钩角、中力体、接块,所述延向角与抵钩角为一体化结构,所述接块嵌入于中力体内部,所述接块与抵钩角相连接,所述延向角设有四个且两个为一组,所述抵钩角设有两个且对称分布。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抵钩角包括缓体、隔力球、反钩头、外兜层,所述缓体与隔力球相连接,所述反钩头安装于外兜层外表面,所述隔力球置于外兜层内部,所述缓体由橡胶材质所制成,具有一定的回扯性,所述隔力球为球体结构且设有两个。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接块包括中抵块、侧托边、延层、护角,所述中抵块下端抵有护角,所述侧托边安装于中抵块左右两端,所述中抵块远离护角的一端抵在延层下端面,所述侧托边设有两个且对称分布,所述延层为弧形结构。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外抵杆包括卡角、稳芯、中隔层,所述卡角抵在中隔层下断面,所述中隔层远离卡角的一端与稳芯相连接,所述卡角两个为一组且对称分布,所述稳芯为三角形结构。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卡角包括兜层、向角、引芯、弧兜口,所述向角嵌入于兜层内部,所述引芯置于兜层内部,所述弧兜口抵在兜层下端表面,所述向角为三角形结构,所述引芯设有两个。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弧兜口包括补形块、内弧条、隔胶角、中匀球,所述隔胶角抵在中匀球外表面,所述中匀球上表面与内弧条下表面相连接,所述补形块与内弧条之间安装有中匀球,所述中匀球为半球形结构,所述内弧条呈弧条结构,所述隔胶角由橡胶材质所制成,具有一定的缓冲性。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其外框架与接板的衔接部位较为细小薄弱,

最主要承受力的是中力体,顺着一定方向进行施展,在接块上的延层大面积的兜住外力,延伸开整体的受力面积,内部的隔力球让外层能够有一个匀分的受力点,之间的缓体对其起到稳托的作用,让其外兜层在受力时,能够在细条部位在承受外力拉扯时,起到反力固定且防护的作用。

2.中端隔开中隔层由内部的稳芯承受住,之间由中匀球兜住,侧方的隔胶角将会起到缓冲,让中匀球对内弧条进行施力,让整体的弯曲在一定范围内,让弧兜口能够控制在一个方向,能够在内部所反抵的力,进行一定程度上的聚集,让其能够在一定力的承受下对内部抵触物体进行固定。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种采用to型封装的半导体器件引线框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一种接板的正视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一种中体的正视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一种抵钩角的正视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一种接块的正视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一种外抵杆的正视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一种卡角的正视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一种弧兜口的正视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中:接板-t011、外框架-t022、半导体-t033、卡球-g01、中体-g02、外抵杆-g03、外框体-g04、中接条-g05、延向角-11、抵钩角-22、中力体-33、接块-44、缓体-y10、隔力球-y20、反钩头-y30、外兜层-y40、中抵块-w1、侧托边-w2、延层-w3、护角-w4、卡角-x11、稳芯-x22、中隔层-x33、兜层-z01、向角-z02、引芯-z03、弧兜口-z04、补形块-e1、内弧条-e2、隔胶角-e3、中匀球-e4。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1:

如附图1至附图5所示:

本发明提供一种采用to型封装的半导体器件引线框架,其结构包括接板t011、外框架t022、半导体t033。

所述外框架t022与接板t011相焊接,所述半导体t033贯穿于外框架t022内部与接板t011相连接。

其中,所述接板t011包括卡球g01、中体g02、外抵杆g03、外框体g04、中接条g05,所述卡球g01与中体g02为一体化结构,所述中接条g05置于外抵杆g03内部,所述外抵杆g03与外框体g04为一体化结构,所述中体g02呈水平方向均匀分布,所述外抵杆g03为方框形结构,所述卡球g01扩大衔接部位的内部面积,卡球g01衔接住各个部位的节点,中体g02与外力进行一定的衔接,外抵杆g03控制了整体的安装范围。

其中,所述中体g02包括延向角11、抵钩角22、中力体33、接块44,所述延向角11与抵钩角22为一体化结构,所述接块44嵌入于中力体33内部,所述接块44与抵钩角22相连接,所述延向角11设有四个且两个为一组,所述抵钩角22设有两个且对称分布,所述接块44卡于固定部位与受力部位之间,起到扯动的作用,抵钩角22能够在衔接力拉扯时,对衔接部位起到反扯的力,延向角11引导衔接部位的托向。

其中,所述抵钩角22包括缓体y10、隔力球y20、反钩头y30、外兜层y40,所述缓体y10与隔力球y20相连接,所述反钩头y30安装于外兜层y40外表面,所述隔力球y20置于外兜层y40内部,所述缓体y10由橡胶材质所制成,具有一定的回扯性,所述隔力球y20为球体结构且设有两个,所述外兜层y40带动整体的状态位置,隔力球y20匀开整体部位所承受的力,反钩头y30与衔接部位起到反向置位,起到反卡的作用。

其中,所述接块44包括中抵块w1、侧托边w2、延层w3、护角w4,所述中抵块w1下端抵有护角w4,所述侧托边w2安装于中抵块w1左右两端,所述中抵块w1远离护角w4的一端抵在延层w3下端面,所述侧托边w2设有两个且对称分布,所述延层w3为弧形结构,所述延层w3延伸开整体的受力面积,侧托边w2巩固所衔接的受力部位,中抵块w1控制整体的中端力,护角w4对受力部位与固定之间起到缓冲作用。

本实施例的具体使用方式与作用:

本发明中,在整体置放于有水液上的位置时,对其进行拿取,其外框架t022与接板t011的衔接部位较为细小薄弱,其中体g02在外侧端角进行受力时,内部的卡球g01会对其外抵杆g03进行大面积的抵触,最主要承受力的是中力体33,并且也是中力体33进行导接,中端有一部分让接块44兜住,让中端拉扯的力,能够往两侧的抵钩角22上进行施展,延向角11使其衔接部位的抵钩角22受力时,顺着一定方向进行施展,在接块44上的延层w3大面积的兜住外力,侧方的侧托边w2对中抵块w1所衬托的力,进行施展,使其外兜层y40能够顺利的受力,内部的隔力球y20让外层能够有一个匀分的受力点,之间的缓体y10对其起到稳托的作用,让其外兜层y40在受力时,所衔接在一起的反钩头y30将会抵触这外层的部位,起到整体的反力卡点作用。

实施例2:

如附图6至附图8所示:

其中,所述外抵杆g03包括卡角x11、稳芯x22、中隔层x33,所述卡角x11抵在中隔层x33下断面,所述中隔层x33远离卡角x11的一端与稳芯x22相连接,所述卡角x11两个为一组且对称分布,所述稳芯x22为三角形结构,所述卡角x11稳固住整体的边角,稳芯x22让所衔接的部位起到稳固的作用,所述中隔层x33间隔开外层与内部之间的力。

其中,所述卡角x11包括兜层z01、向角z02、引芯z03、弧兜口z04,所述向角z02嵌入于兜层z01内部,所述引芯z03置于兜层z01内部,所述弧兜口z04抵在兜层z01下端表面,所述向角z02为三角形结构,所述引芯z03设有两个,所述向角z02引导整体的形态,弧兜口z04让外物有个倾动的受力口,引芯z03让所抵触的部位有一个固定的引导方向。

其中,所述弧兜口z04包括补形块e1、内弧条e2、隔胶角e3、中匀球e4,所述隔胶角e3抵在中匀球e4外表面,所述中匀球e4上表面与内弧条e2下表面相连接,所述补形块e1与内弧条e2之间安装有中匀球e4,所述中匀球e4为半球形结构,所述内弧条e2呈弧条结构,所述隔胶角e3由橡胶材质所制成,具有一定的缓冲性,所述内弧条e2让整体的弯曲在一定范围内,中匀球e4起到隔力的作用,隔胶角e3间隔在受力之间,起到防护的作用,补形块e1全面承受外力。

本实施例的具体使用方式与作用:

本发明中,在内部其衔接部位进行防护抵触的时候,所抵触的部位两侧有卡角x11控制住稳固的力,中端隔开中隔层x33由内部的稳芯x22承受住,与内部物体最先抵触的部位时卡角x11,在卡角x11受力时,弧兜口z04将会通过补形块e1卡住外部位,之间由中匀球e4兜住,侧方的隔胶角e3将会起到缓冲,让中匀球e4对内弧条e2进行施力,往内部的引芯z03进行抵触,让向角z02控制住兜层z01的整体方向,让弧兜口z04能够控制在一个方向,让所承受的力,大部分都聚集在弧兜口z04上,有一个合适的反力缓冲。

利用本发明所述技术方案,或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启发下,设计出类似的技术方案,而达到上述技术效果的,均是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