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变压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503724发布日期:2020-10-13 09:39阅读:105来源:国知局
一种变压器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变压设备技术领域,特别地,涉及一种变压器。



背景技术:

变压器是利用电磁感应的原理来改变交流电压的装置,主要构件是初级线圈、次级线圈和铁芯。主要功能有:电压变换、电流变换、阻抗变换、隔离、稳压(磁饱和变压器)等。按用途可以分为:电力变压器和特殊变压器(电炉变、整流变、工频试验变压器、调压器、矿用变、音频变压器、中频变压器、高频变压器、冲击变压器、仪用变压器、电子变压器、电抗器、互感器等)。

变压器的变压原理首先由法拉第发现,但是直到十九世纪80年代才开始实际应用。在发电场应该输出直流电和交流电的竞争中,交流电能够使用变压器是其优势之一。变压器可以将电能转换成高电压低电流形式,然后再转换回去,因此大大减小了电能在输送过程中的损失,使得电能的经济输送距离达到更远。如此一来,发电厂就可以建在远离用电的地方。世界大多数电力经过一系列的变压最终才到达用户那里的。变压器的发明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了各种各样的便利,在现代化的生产生活中,人们已经离不开变压器,变压器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但是现有的变压器设备,往往不具备遥控切换高低压输出、智能稳流能力以及存在移动不便等技术问题,于是,有鉴于此,针对现有的结构及缺失予以研究改良,提供一直新型的变压器,可以有效的解决上述问题,有利于推广应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变压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不具备遥控切换高低压输出、智能稳流能力以及存在移动不便等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变压器,包括有变压箱、稳流箱、运动板,所述的稳流箱设置在变压箱的下方,所述的稳流箱的内部设置有感应箱,所述的运动板通过焊接固定在稳流箱的底部,所述的变压箱的内部设置有输入铁芯、切换板,所述的输入铁芯的中部包裹有输入线圈,所述的输入线圈的上端设置有输入正极片、输入负极片,所述的切换板的右端通过焊接与伸拉杆的左端固定连接,所述的伸拉杆设置在电动缸的动力输出端,所述的电动缸的右端设置有电动缸底板,所述的电动缸底板固定在变压箱的内部右侧壁上,所述的切换板的表面自右至左分别设置有高压输出铁芯、低压输出铁芯,所述的高压输出铁芯、低压输出铁芯的中部分别包裹有高压输出线圈、低压输出线圈,所述的高压输出线圈的下端设置有高压输出正极片、高压输出负极片,所述的低压输出线圈的下端设置有低压输出正极片、低压输出负极片,所述的切换板的下方设置有正极连接片、负极连接片,所述的正极连接片、负极连接片分别与正接电柱、负接电柱连接。

所述的变压箱的内部设置有遥控箱、控制杆、第一配电片、第二配电片、第三配电片、第四配电片,所述的控制杆的左端伸入到遥控箱的内部,所述的控制杆的左端的上表面设置有导电片,所述的第一配电片、第二配电片之间通过导线串联有第一电源、电动缸控制器,所述的第一电源的右侧为正极,所述的第三配电片、第四配电片之间通过导线串联有第二电源、电动缸控制器,所述的第二电源的左侧为负极。

所述的稳流箱的内部设置有固定电阻、保护电阻,所述的固定电阻的顶部通过导线与正接电柱的底部电性连接,所述的保护电阻的顶部通过导线与负接电柱的底部电性连接,所述的固定电阻、保护电阻的底部分别通过导线与左压敏电阻、右压敏电阻电性连接,所述的左压敏电阻的左侧面与左限制片的右侧面接触,所述的右压敏电阻的右侧面与右限制片的左侧面接触,所述的左压敏电阻、右压敏电阻的底部分别通过导线与正连接片、负连接片电性连接,所述的左压敏电阻的右侧面设置有左压力弹簧,所述的左压力弹簧的右侧面设置有左永磁体,所述的左永磁体的右侧为n磁极,所述的右压敏电阻的左侧面设置有右压力弹簧,所述的右压力弹簧的左侧面设置有右永磁体,所述的右永磁体的右侧为n磁极。所述的感应箱的内部设置有感应铁芯,所述的感应铁芯的中部包裹有感应线圈,所述的感应线圈的上端设置有左导电片、右导电片,所述的左导电片、右导电片分别与左连通条、右连通条,所述的左连通条的顶端通过导线与固定电阻的下端电性连接,所述的右连通条的顶端通过导线与固定电阻的顶端电性连接。

所述的运动板的底部设置有左支撑片、右支撑片,所述的左支撑片、右支撑片分别与左动力轴、右动力轴的中部接触配合,所述的左动力轴的左端设置有左动力轮,所述的左动力轴的右端设置有左摩擦筒,所述的右动力轴的右端设置有右动力轮,所述的右动力轴的左端设置有右摩擦筒,所述的左摩擦筒、右摩擦筒的外周与摩擦带的前部的内周接触配合,所述的摩擦带的后部的内周与主动摩擦筒的外周接触配合,所述的主动摩擦筒的左端通过焊接与旋转轴的右端固定连接,所述的旋转轴的左端通过焊接与联轴器的右端固定连接,所述的联轴器的左端通过焊接与输出轴的右端固定连接,所述的输出轴设置在电动机的右侧动力输出端,所述的电动机的左侧设置有电动机底板。所述的运动板的底部设置有转向齿轮,所述的转向齿轮的底部通过固定块连接有转向轮,所述的转向齿轮的前侧外周与转向齿条接触啮合,所述的转向齿条的左侧通过左缓冲弹簧与滑动槽的左侧内壁连接,所述的转向齿条的右侧通过右缓冲弹簧与滑动槽的右侧内壁连接,所述的滑动槽的顶部通过固定螺栓组固定有手柄,所述的滑动槽的底部与导轨接触配合,所述的导轨的左右侧分别设置有左焊接块、右焊接块。

所述的导电片、保护电阻、感应线圈、摩擦带等均为现有设备的组装,因此,具体型号和规格没有进行赘述。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所提出的一种变压器的各组成部分之间连接可靠,检测维修十分方便,实现成本较低,设备中所涉及的导电片、保护电阻、感应线圈、摩擦带等均为现有设备的组装,有助于本变压器设备在未来变压设备技术的推广应用;

2.所提出的一种变压器创新性的实现了通过左右移动控制杆来实现高低压输出的遥控切换功能,能够有效的保障使用者的安全,避免触电事故的发生,具体的,本发明中所述的变压箱的内部设置有输入铁芯、切换板,输入铁芯的中部包裹有输入线圈,切换板的右端通过焊接与伸拉杆的左端固定连接,伸拉杆设置在电动缸的动力输出端,电动缸右端设置有电动缸底板,切换板的表面自右至左分别设置有高压输出铁芯、低压输出铁芯,高压输出铁芯、低压输出铁芯中部分别包裹有高压输出线圈、低压输出线圈,切换板的下方设置有正极连接片、负极连接片,正极连接片、负极连接片分别与正接电柱、负接电柱连接,控制杆的左端伸入到遥控箱的内部,控制杆的左端的上表面设置有导电片,第一配电片、第二配电片之间通过导线串联有第一电源、电动缸控制器,第一电源的右侧为正极,第三配电片、第四配电片之间通过导线串联有第二电源、电动缸控制器,第二电源的左侧为负极,使用者向左移动控制杆后,控制杆左端上表面设置的导电片与第一配电片、第二配电片接通,右侧为正极的第一电源为电动缸控制器供电,电动缸控制器控制电动缸带动伸拉杆向左运动,使得切换板表面设置的高压输出线圈下端的高压输出正极片、高压输出负极片分别与正极连接片、负极连接片接触连通,装置输出高压电压,使用者向右移动控制杆后,控制杆左端上表面设置的导电片与第三配电片、第四配电片接通,左侧为负极的第二电源为电动缸控制器供电,电动缸控制器控制电动缸带动伸拉杆向右运动,使得切换板表面设置的低压输出线圈下端的低压输出正极片、低压输出负极片分别与正极连接片、负极连接片接触连通,装置输出低压电压;

3.所提出的一种变压器创新性的设计了稳流箱以实现对装置供电电流的稳流作用,能够有效保障工作的稳定性,具体的,本发明中所述的稳流箱的内部设置有固定电阻、保护电阻,固定电阻的顶部通过导线与正接电柱的底部电性连接,保护电阻的顶部通过导线与负接电柱的底部电性连接,固定电阻、保护电阻的底部分别通过导线与左压敏电阻、右压敏电阻电性连接,左压敏电阻的左侧面与左限制片的右侧面接触,右压敏电阻的右侧面与右限制片的左侧面接触,左压敏电阻、右压敏电阻的底部分别通过导线与正连接片、负连接片电性连接,左压敏电阻的右侧面设置有左压力弹簧,左压力弹簧的右侧面设置有左永磁体,左永磁体的右侧为n磁极,右压敏电阻的左侧面设置有右压力弹簧,右压力弹簧的左侧面设置有右永磁体,右永磁体的右侧为n磁极,感应箱的内部设置有感应铁芯,感应铁芯的中部包裹有感应线圈,感应线圈的上端设置有左导电片、右导电片,左导电片、右导电片分别与左连通条、右连通条,左连通条的顶端通过导线与固定电阻的下端电性连接,右连通条的顶端通过导线与固定电阻的顶端电性连接,当电路中的电流突然增大后,固定电阻两端获得的电压随之增大,进而与固定电阻并联的感应线圈两端电压增大,使得因电生磁效应产生的磁场力增大,进而磁场力加大对左永磁体、右永磁体的排斥作用,左压力弹簧、右压力弹簧的压缩量增加,左压敏电阻、右压敏电阻感应到的压力增加、内部电阻增加,进而对增大的电流起到衰减的作用,有效的抑制电流中的电流波动,保障装置工作的稳定性;

4.所提出的一种变压器能够实现便捷的移动功能,克服了传统变压器装置移动不便的问题,具体的,本发明中所述的运动板的底部设置有左支撑片、右支撑片,左支撑片、右支撑片分别与左动力轴、右动力轴的中部接触配合,左动力轴的左端设置有左动力轮,左动力轴的右端设置有左摩擦筒,右动力轴的右端设置有右动力轮,右动力轴的左端设置有右摩擦筒,左摩擦筒、右摩擦筒的外周与摩擦带的前部的内周接触配合,摩擦带的后部的内周与主动摩擦筒的外周接触配合,主动摩擦筒的左端通过焊接与旋转轴的右端固定连接,旋转轴的左端通过焊接与联轴器的右端固定连接,联轴器的左端通过焊接与输出轴的右端固定连接,输出轴设置在电动机的右侧动力输出端,电动机的左侧设置有电动机底板,运动板的底部设置有转向齿轮,转向齿轮的前侧外周与转向齿条接触啮合,转向齿条的左侧通过左缓冲弹簧与滑动槽的左侧内壁连接,转向齿条的右侧通过右缓冲弹簧与滑动槽的右侧内壁连接,滑动槽的顶部通过固定螺栓组固定有手柄,滑动槽的底部与导轨接触配合,导轨的左右侧分别设置有左焊接块、右焊接块,电动机工作时将动力通过输出轴、旋转轴传递到主动摩擦筒,主动摩擦筒通过与摩擦带的接触配合关系将动力分别传递到左摩擦筒、右摩擦筒,左摩擦筒通过左动力轴将动力传递到左动力轮,右摩擦筒通过右动力轴将动力传递到右摩擦筒,使用者可以通过左右移动手柄来控制运动方向,手柄的左右运动将通过滑动槽传递到转向齿条,转向齿条与转向齿轮接触啮合进而带动转向齿轮转动,转向齿轮底部通过固定块连接的转向轮随之转动,进而实现了对发明装置运动方向的控制。

除了上面所描述的目的、特征和优点之外,本发明还有其它的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将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所述装置整体结构组成的轴侧投影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所述装置整体结构组成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所述装置整体结构组成的左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所述装置整体结构组成的右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所述装置整体结构组成的仰视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所述的变压箱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所述的遥控箱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所述的稳流箱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所述的稳流箱的内部剖面结构示意图。

1、变压箱,2、稳流箱,3、运动板,4、输入铁芯,5、输入线圈,6、输入正极片,7、输入负极片,8、电动缸底板,9、电动缸,10、伸拉杆,11、切换板,12、高压输出铁芯,13、高压输出线圈,14、高压输出正极片,15、高压输出负极片,16、低压输出铁芯,17、低压输出线圈,18、低压输出正极片,19、低压输出负极片,20、正极连接片,21、负极连接片,22、正接电柱,23、负接电柱,24、遥控箱,25、控制杆,26、导电片,27、第一配电片,28、第二配电片,29、导线,30、第一电源,31、电动缸控制器,32、第二电源,33、第三配电片,34、第四配电片,35、固定电阻,36、保护电阻,37、左压敏电阻,38、右压敏电阻,39、左限制片,40、右限制片,41、正连接片,42、负连接片,43、感应箱,44、左压力弹簧,45、右压力弹簧,46、感应铁芯,47、感应线圈,48、左永磁体,49、右永磁体,50、左导电片,51、右导电片,52、左连通条,53、右连通条,54、左动力轮,55、右动力轮,56、左动力轴,57、右动力轴,58、左支撑片,59、右支撑片,60、左摩擦筒,61、右摩擦筒,62、摩擦带,63、主动摩擦筒,64、旋转轴,65、联轴器,66、输出轴,67、电动机,68、电动机底板,69、转向齿轮,70、固定块,71、转向轮,72、转向齿条,73、左缓冲弹簧,74、右缓冲弹簧,75、滑动槽,76、导轨,77、手柄,78、固定螺栓组,79、左焊接块,80、右焊接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详细的描述:

参阅图1至图9,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变压器包括有变压箱1、稳流箱2、运动板3,所述的稳流箱2设置在变压箱1的下方,所述的稳流箱2的内部设置有感应箱43,所述的运动板3通过焊接固定在稳流箱2的底部,所述的变压箱1的内部设置有输入铁芯4、切换板11,所述的输入铁芯4的中部包裹有输入线圈5,所述的输入线圈5的上端设置有输入正极片6、输入负极片7,所述的切换板11的右端通过焊接与伸拉杆10的左端固定连接,所述的伸拉杆10设置在电动缸9的动力输出端,所述的电动缸9的右端设置有电动缸底板8,所述的电动缸底板8固定在变压箱1的内部右侧壁上,所述的切换板11的表面自右至左分别设置有高压输出铁芯12、低压输出铁芯16,所述的高压输出铁芯12、低压输出铁芯16的中部分别包裹有高压输出线圈13、低压输出线圈17,所述的高压输出线圈13的下端设置有高压输出正极片14、高压输出负极片15,所述的低压输出线圈17的下端设置有低压输出正极片18、低压输出负极片19,所述的切换板11的下方设置有正极连接片20、负极连接片21,所述的正极连接片20、负极连接片21分别与正接电柱22、负接电柱23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的变压箱1的内部设置有遥控箱24、控制杆25、第一配电片27、第二配电片28、第三配电片33、第四配电片34,所述的控制杆25的左端伸入到遥控箱24的内部,所述的控制杆25的左端的上表面设置有导电片26,所述的第一配电片27、第二配电片28之间通过导线29串联有第一电源30、电动缸控制器31,所述的第一电源30的右侧为正极,所述的第三配电片33、第四配电片34之间通过导线29串联有第二电源32、电动缸控制器31,所述的第二电源32的左侧为负极。进而,使用者可以通过左右移动控制杆25来实现高低压输出的遥控切换,具体的,使用者向左移动控制杆25后,控制杆25左端上表面设置的导电片26与第一配电片27、第二配电片28接通,右侧为正极的第一电源30为电动缸控制器31供电,电动缸控制器31控制电动缸9带动伸拉杆10向左运动,使得切换板11表面设置的高压输出线圈13下端的高压输出正极片14、高压输出负极片15分别与正极连接片20、负极连接片21接触连通,装置输出高压电压,使用者向右移动控制杆25后,控制杆25左端上表面设置的导电片26与第三配电片33、第四配电片34接通,左侧为负极的第二电源32为电动缸控制器31供电,电动缸控制器31控制电动缸9带动伸拉杆10向右运动,使得切换板11表面设置的低压输出线圈17下端的低压输出正极片18、低压输出负极片19分别与正极连接片20、负极连接片21接触连通,装置输出低压电压。

参阅图1至图9,进一步地,所述的稳流箱2的内部设置有固定电阻35、保护电阻36,所述的固定电阻35的顶部通过导线29与正接电柱22的底部电性连接,所述的保护电阻36的顶部通过导线29与负接电柱23的底部电性连接,所述的固定电阻35、保护电阻36的底部分别通过导线29与左压敏电阻37、右压敏电阻38电性连接,所述的左压敏电阻37的左侧面与左限制片39的右侧面接触,所述的右压敏电阻38的右侧面与右限制片40的左侧面接触,所述的左压敏电阻37、右压敏电阻38的底部分别通过导线29与正连接片41、负连接片42电性连接,所述的左压敏电阻37的右侧面设置有左压力弹簧44,所述的左压力弹簧44的右侧面设置有左永磁体48,所述的左永磁体48的右侧为n磁极,所述的右压敏电阻38的左侧面设置有右压力弹簧45,所述的右压力弹簧45的左侧面设置有右永磁体49,所述的右永磁体49的右侧为n磁极。

进一步地,所述的感应箱43的内部设置有感应铁芯46,所述的感应铁芯46的中部包裹有感应线圈47,所述的感应线圈47的上端设置有左导电片50、右导电片51,所述的左导电片50、右导电片51分别与左连通条52、右连通条53,所述的左连通条52的顶端通过导线29与固定电阻35的下端电性连接,所述的右连通条53的顶端通过导线29与固定电阻35的顶端电性连接。进而,所述的发明装置能够起到对供电电流的稳流作用,当电路中的电流突然增大后,固定电阻35两端获得的电压随之增大,进而与固定电阻35并联的感应线圈47两端电压增大,使得因电生磁效应产生的磁场力增大,进而磁场力加大对左永磁体48、右永磁体49的排斥作用,左压力弹簧44、右压力弹簧45的压缩量增加,左压敏电阻37、右压敏电阻38感应到的压力增加、内部电阻增加,进而对增大的电流起到衰减的作用,有效的抑制电流中的电流波动。

参阅图1至图9,进一步地,所述的运动板3的底部设置有左支撑片58、右支撑片59,所述的左支撑片58、右支撑片59分别与左动力轴56、右动力轴57的中部接触配合,所述的左动力轴56的左端设置有左动力轮54,所述的左动力轴56的右端设置有左摩擦筒60,所述的右动力轴57的右端设置有右动力轮55,所述的右动力轴57的左端设置有右摩擦筒61,所述的左摩擦筒60、右摩擦筒61的外周与摩擦带62的前部的内周接触配合,所述的摩擦带62的后部的内周与主动摩擦筒63的外周接触配合,所述的主动摩擦筒63的左端通过焊接与旋转轴64的右端固定连接,所述的旋转轴64的左端通过焊接与联轴器65的右端固定连接,所述的联轴器65的左端通过焊接与输出轴66的右端固定连接,所述的输出轴66设置在电动机67的右侧动力输出端,所述的电动机67的左侧设置有电动机底板68。

进一步地,所述的运动板3的底部设置有转向齿轮69,所述的转向齿轮69的底部通过固定块70连接有转向轮71,所述的转向齿轮69的前侧外周与转向齿条72接触啮合,所述的转向齿条72的左侧通过左缓冲弹簧73与滑动槽75的左侧内壁连接,所述的转向齿条72的右侧通过右缓冲弹簧74与滑动槽75的右侧内壁连接,所述的滑动槽75的顶部通过固定螺栓组78固定有手柄77,所述的滑动槽75的底部与导轨76接触配合,所述的导轨76的左右侧分别设置有左焊接块79、右焊接块80。进而,所述的发明装置能够实现便捷的移动功能,电动机67工作时将动力通过输出轴66、旋转轴64传递到主动摩擦筒63,主动摩擦筒63通过与摩擦带62的接触配合关系将动力分别传递到左摩擦筒60、右摩擦筒61,左摩擦筒60通过左动力轴56将动力传递到左动力轮54,右摩擦筒61通过右动力轴57将动力传递到右摩擦筒61,使用者可以通过左右移动手柄77来控制运动方向,手柄77的左右运动将通过滑动槽75传递到转向齿条72,转向齿条72与转向齿轮69接触啮合进而带动转向齿轮69转动,转向齿轮69的底部通过固定块70连接有转向轮71,进而实现了对运动方向的控制。

所述的导电片26、保护电阻36、感应线圈47、摩擦带62等均为现有设备的组装,因此,具体型号和规格没有进行赘述。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变压器包括有变压箱1、稳流箱2、运动板3,所述的稳流箱2设置在变压箱1的下方,所述的稳流箱2的内部设置有感应箱43,所述的运动板3通过焊接固定在稳流箱2的底部,所述的变压箱1的内部设置有输入铁芯4、切换板11,所述的输入铁芯4的中部包裹有输入线圈5,所述的输入线圈5的上端设置有输入正极片6、输入负极片7,所述的切换板11的右端通过焊接与伸拉杆10的左端固定连接,所述的伸拉杆10设置在电动缸9的动力输出端,所述的电动缸9的右端设置有电动缸底板8,所述的电动缸底板8固定在变压箱1的内部右侧壁上,所述的切换板11的表面自右至左分别设置有高压输出铁芯12、低压输出铁芯16,所述的高压输出铁芯12、低压输出铁芯16的中部分别包裹有高压输出线圈13、低压输出线圈17,所述的高压输出线圈13的下端设置有高压输出正极片14、高压输出负极片15,所述的低压输出线圈17的下端设置有低压输出正极片18、低压输出负极片19,所述的切换板11的下方设置有正极连接片20、负极连接片21,所述的正极连接片20、负极连接片21分别与正接电柱22、负接电柱23连接,使用者可以通过左右移动控制杆25来实现高低压输出的遥控切换,具体的,使用者向左移动控制杆25后,控制杆25左端上表面设置的导电片26与第一配电片27、第二配电片28接通,右侧为正极的第一电源30为电动缸控制器31供电,电动缸控制器31控制电动缸9带动伸拉杆10向左运动,使得切换板11表面设置的高压输出线圈13下端的高压输出正极片14、高压输出负极片15分别与正极连接片20、负极连接片21接触连通,装置输出高压电压,使用者向右移动控制杆25后,控制杆25左端上表面设置的导电片26与第三配电片33、第四配电片34接通,左侧为负极的第二电源32为电动缸控制器31供电,电动缸控制器31控制电动缸9带动伸拉杆10向右运动,使得切换板11表面设置的低压输出线圈17下端的低压输出正极片18、低压输出负极片19分别与正极连接片20、负极连接片21接触连通,装置输出低压电压。

所述的稳流箱2的内部设置有固定电阻35、保护电阻36,所述的固定电阻35的顶部通过导线29与正接电柱22的底部电性连接,所述的保护电阻36的顶部通过导线29与负接电柱23的底部电性连接,所述的固定电阻35、保护电阻36的底部分别通过导线29与左压敏电阻37、右压敏电阻38电性连接,所述的左压敏电阻37的左侧面与左限制片39的右侧面接触,所述的右压敏电阻38的右侧面与右限制片40的左侧面接触,所述的左压敏电阻37、右压敏电阻38的底部分别通过导线29与正连接片41、负连接片42电性连接,所述的左压敏电阻37的右侧面设置有左压力弹簧44,所述的左压力弹簧44的右侧面设置有左永磁体48,所述的左永磁体48的右侧为n磁极,所述的右压敏电阻38的左侧面设置有右压力弹簧45,所述的右压力弹簧45的左侧面设置有右永磁体49,所述的右永磁体49的右侧为n磁极,所述的感应箱43的内部设置有感应铁芯46,所述的感应铁芯46的中部包裹有感应线圈47,所述的发明装置能够起到对供电电流的稳流作用,当电路中的电流突然增大后,固定电阻35两端获得的电压随之增大,进而与固定电阻35并联的感应线圈47两端电压增大,使得因电生磁效应产生的磁场力增大,进而磁场力加大对左永磁体48、右永磁体49的排斥作用,左压力弹簧44、右压力弹簧45的压缩量增加,左压敏电阻37、右压敏电阻38感应到的压力增加、内部电阻增加,进而对增大的电流起到衰减的作用,有效的抑制电流中的电流波动。

所述的运动板3的底部设置有左支撑片58、右支撑片59,所述的左支撑片58、右支撑片59分别与左动力轴56、右动力轴57的中部接触配合,所述的左动力轴56的左端设置有左动力轮54,所述的左动力轴56的右端设置有左摩擦筒60,所述的右动力轴57的右端设置有右动力轮55,所述的右动力轴57的左端设置有右摩擦筒61,所述的左摩擦筒60、右摩擦筒61的外周与摩擦带62的前部的内周接触配合,所述的摩擦带62的后部的内周与主动摩擦筒63的外周接触配合,所述的主动摩擦筒63的左端通过焊接与旋转轴64的右端固定连接,所述的旋转轴64的左端通过焊接与联轴器65的右端固定连接,联轴器65的左端通过焊接与输出轴66的右端固定连接,所述的输出轴66设置在电动机67的右侧动力输出端,所述的电动机67的左侧设置有电动机底板68,所述的运动板3的底部设置有转向齿轮69,所述的转向齿轮69的底部通过固定块70连接有转向轮71,所述的转向齿轮69的前侧外周与转向齿条72接触啮合,电动机67工作时将动力通过输出轴66、旋转轴64传递到主动摩擦筒63,主动摩擦筒63通过与摩擦带62的接触配合关系将动力分别传递到左摩擦筒60、右摩擦筒61,左摩擦筒60通过左动力轴56将动力传递到左动力轮54,右摩擦筒61通过右动力轴57将动力传递到右摩擦筒61,使用者可以通过左右移动手柄77来控制运动方向,手柄77的左右运动将通过滑动槽75传递到转向齿条72,转向齿条72与转向齿轮69接触啮合进而带动转向齿轮69转动,转向齿轮69的底部通过固定块70连接有转向轮71,进而实现了对运动方向的控制。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