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转式弧形移相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345183发布日期:2020-12-18 16:45阅读:128来源:国知局
旋转式弧形移相器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移动通信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旋转式弧形移相器。



背景技术:

在移动通信网络技术领域,基站天线是覆盖网络的关键设备,天线主要包括辐射单元、移相器、传动机构及控制系统等核心部件。在基站天线系统中,移相器改变了基站天线中辐射单元的馈电的相位,实现了辐射波束的赋型和扫描;移相器性能的优劣直接决定了基站天线的性能质量,进而影响到整个网络覆盖的质量。移相器的主要指标为:带宽,驻波,端口线性度,移相范围。其中,弧形移相器应用范围较广。

弧形移相器由多段不同半径的指针形导体带和一个可以绕圆心转动的弧刷组成。弧刷把输入信号耦合至各段指针形导体带;弧刷转过一定角度,则主馈到各个输出端口传输路径的长度发生了变化,相位呈等差关系变化。

然而,实践发现,通过弧刷上的微带线与基板上的导体带相贴合而实现耦合的弧形移相器,微带线与基板紧密贴合紧密度将直接影响该弧形移相器性能。可见,如何使得微带线与基板紧密贴合的紧密贴合是亟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发明提供一种有利于保持微带线与基板紧密贴合的旋转式弧形移相器。

本发明实施例的旋转式弧形移相器,包括支架、第一基板和臂部,其中:

所述第一基板位于所述旋转式弧形移相器的一侧,并且固定在所述支架上,所述第一基板具有第一弧形部,所述第一弧形部呈外凸的弧形;

所述臂部的一端铰接在所述支架上,所述臂部的另一端可沿所述第一弧形部的边缘滑动,所述臂部设置有第一移相介质板和第一贴合部,所述第一移相介质板位于所述第一基板的外侧,所述第一移相介质板的内侧设置有弯曲的微带线,所述第一贴合部位于所述第一基板的内侧,所述第一贴合部上设置有第一弹性贴合件,使得所述第一基板与所述第一移相介质板贴合。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本发明实施例的旋转式弧形移相器,还包括第二基板,其中:

所述第二基板位于所述旋转式弧形移相器的另一侧,并且固定在所述支架上,所述第二基板具有第二弧形部,所述第二弧形部呈外凸的弧形;

所述臂部的另一端可沿所述第二弧形部边缘滑动;

所述臂部还设置有第二移相介质板和第二贴合部,所述第二移相介质板位于所述第二基板的外侧,所述第二移相介质板的内侧设置有弯曲的微带线,所述第二贴合部位于所述第二基板的内侧,所述第二贴合部上设置有第二弹性贴合件,使得所述第二基板与所述第二移相介质板贴合。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臂部的另一端设置有锁紧件,其中:

所述锁紧件上设置有卡槽,所述第一移相介质板、所述第一贴合部、所述第二移相介质板和所述第二贴合部卡合在所述卡槽内。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本发明实施例中,锁紧件上还设置有拨动手杆。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弹性贴合件和/或所述第二弹性贴合件为弹片。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基板的外侧面上设置有n个带状导体段,其中:

所述带状导体段从所述第一基板的外侧面的第一边缘延伸至所述第一基板的外侧面的第二边缘,所述带状导体段的中部具有圆弧段。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有n个带状导体段的两端为所述旋转式弧形移相器的输出端,使得所述旋转式弧形移相器具有2n个所述输出端。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基板通过塑料铆钉固定在所述支架上。

本发明实施例的旋转式弧形移相器,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臂部的第一移相介质板的内侧设置有弯曲的微带线,有利于扩展该旋转式弧形移相器的工作带宽,从而有利于该旋转式弧形移相器对于更广的工作带宽范围具有适用性以及稳定性;第一贴合部位于第一基板的内侧,并且该第一贴合部上设置有第一弹性贴合件,有利于在臂部的另一端沿第一弧形部的边缘滑动之后,依然保持第一移相介质与第一基板紧密贴合,从而有利于保持微带线之间良好耦合,进而有利于提高该旋转式弧形移相器运行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例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的旋转式弧形移相器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的本发明实施例的旋转式弧形移相器的爆炸图;

图3是图1所示的本发明实施例的旋转式弧形移相器的后视图;

图4是图1所示的本发明实施例的旋转式弧形移相器的输入端驻波响应图;

图5是图1所示的本发明实施例的旋转式弧形移相器的输出端幅度响应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本发明的第一方面实施例,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旋转式弧形移相器,包括支架100、第一基板200和臂部300,其中:

第一基板200位于旋转式弧形移相器的一侧,并且固定在支架100上,第一基板200具有第一弧形部210,第一弧形部210呈外凸的弧形;

臂部300的一端铰接在支架100上,臂部300的另一端可沿第一弧形部210的边缘滑动,臂部300设置有第一移相介质板310和第一贴合部320,第一移相介质板310位于第一基板200的外侧,第一移相介质板310的内侧设置有弯曲的微带线311,第一贴合部320位于第一基板200的内侧,第一贴合部320上设置有第一弹性贴合件321,使得第一基板200与第一移相介质板310贴合。

上述实施例中,第一基板200的第一弧形部210,第一弧形部210呈外凸的弧形,臂部300的一端铰接在支架100上,臂部300的另一端可沿第一弧形部210的边缘滑动,第一移相介质板310位于第一基板200的外侧,第一移相介质板310的内侧设置有弯曲的微带线311。需要说明的是,第一移相介质板310的微带线311的弯曲长度和线宽由性能需求决定,可选的,采用弯曲形式的微带线311,可以实现超宽的工作带宽。

可见,该臂部300的另一端沿第一弧形部210的边缘滑动,实现臂部300绕其与支架100铰接处旋转,从而实现该旋转式移相器的信号移相角度可调的功能,除此之外,由于第一移相介质板310内侧的微带线311是弯曲的,相比起径直的微带线311,有利于扩展该旋转式弧形移相器的工作带宽,从而有利于该旋转式弧形移相器对于更广的工作带宽范围具有适用性以及稳定性。

上述实施例中,第一贴合部320位于第一基板200的内侧,第一贴合部320上设置有第一弹性贴合件321,可以理解的是,该第一弹性贴合件321对第一基板200施加弹力,使得第一基板200与第一移相介质板310贴合。

可见,该第一弹性贴合件321有利于在臂部300的另一端沿第一弧形部210的边缘滑动之后,依然保持第一移相介质板310与第一基板紧密贴合,从而有利于保持微带线311之间良好耦合,进而有利于提高该旋转式弧形移相器运行的稳定性。

本发明的一些具体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该旋转式弧形移相器还包括第二基板400,其中:

第二基板400位于旋转式弧形移相器的另一侧,并且固定在支架100上,第二基板400具有第二弧形部410,第二弧形部410呈外凸的弧形;

臂部300的另一端可沿第二弧形部410边缘滑动;

臂部300还设置有第二移相介质板330和第二贴合部340,第二移相介质板330位于第二基板400的外侧,第二移相介质板330的内侧设置有弯曲的微带线311,第二贴合部340位于第二基板400的内侧,第二贴合部340上设置有第二弹性贴合件341,使得第二基板400与第二移相介质板330贴合。

该具体实施例中,第二基板400、第二移相介质板330和第二贴合部340的设置的详细描述可以参照第一方面实施例中的第一基板200、第一移相介质板310和第一贴合部320的相关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该具体实施例中,可选的,第一弹性贴合件321和/或第二弹性贴合件341可以为弹片。

该具体实施例中,可选的,如图2和图3所示,第一基板200可以通过塑料铆钉230固定在支架100上。可以理解的是,第二基板400可以也可以通过塑料铆钉230固定在支架100上。

该具体实施例中,第二基板400、第二移相介质板330和第二贴合部340的设置,可以对应该旋转式弧形移相器的其中一个极化,而第一方面实施例中的第一基板200、第一移相介质板310和第一贴合部320的设置,可以对应该旋转式弧形移相器的另一个极化。可见,该具体实施例有利于使得该旋转式弧形移相器应用于双极化的基站天线中。

该具体实施例中,可选的,臂部300的另一端设置有锁紧件350,锁紧件350上设置有卡槽351,第一移相介质板310、第一贴合部320、第二移相介质板330和第二贴合部340卡合在卡槽351内。可见,该具体的实施例中的第一移相介质板310、第一贴合部320、第二移相介质板330和第二贴合部340卡合在锁紧件350的卡槽351内,有利于使得第一移相介质板310、第一贴合部320、第二移相介质板330和第二贴合部340组合成为一个整体,从而有利于臂部300的各个部件作为一个整体沿第一弧形部210(或第二弧形部410)滑动。

该具体实施例中,进一步可选的,锁紧件350上还设置有拨动手杆352。这有利于在使用过程中,通过推动该拨动手杆352,使得臂部300的另一端沿第一弧形部210(或第二弧形部410)滑动。

本发明的另一些具体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第一基板200的外侧面上设置有n个带状导体段220,其中:

带状导体段220从第一基板200的外侧面的第一边缘201延伸至第一基板200的外侧面的第二边缘202,带状导体段220的中部具有圆弧段221。

该具体实施例中,以n=3为例,第一基板200的外侧面上设置有3个带状导体段220。可以理解的是,带状导体段220的数目可以根据实际应用场景的需要而增加。

该具体实施例中,带状导体段220的中部具有圆弧段221,相比与呈直线形的带状导体段220,这有利于当臂部300的另一端沿第一弧形部210的边缘滑动时,增大第一移相介质板310与带状导体段220的圆弧段221的贴合处的实际贴合面积,从而有利于该旋转式移相器稳定运行。

该具体实施例中,带状导体段220的结构,也可以应用在第二基板400的外侧,以实现相应的功能。对于第二基板400的外侧面上设置有n个带状导体段220的详细描述,可参照上文的第一基板200的外侧面上设置有n个带状导体段220的相关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该具体实施例中,可选的,有n个带状导体段220的两端为旋转式弧形移相器的输出端,使得旋转式弧形移相器具有2n个输出端。具体地,以n=3为例,该旋转式弧形移相器具有6个输出端。

该具体实施例中,图4所示的输入端驻波响应以及图5所示的输出端幅度响应图,可以更加直观地展示该旋转式弧形移相器的性能。具体地,如图4所示,输入端口的驻波在620mhz至960mhz之间都保持在1.2以下;如图5所示,输出端的幅度波动非常小,该旋转式弧形移相器具有良好的稳定性。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