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磁钢定位的磁保持继电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028346发布日期:2021-05-11 16:56阅读:86来源:国知局
一种便于磁钢定位的磁保持继电器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继电器技术领域,尤其公开了一种便于磁钢定位的磁保持继电器。



背景技术:

继电器是各种电路中常用的自动开关,继电器的种类繁多,电磁继电器就是常用的继电器种类之一,现有技术中电磁继电器经由得电产生磁性力,借助磁性力使得电磁继电器的触头处于导通或断开的状态,此时需要保证电磁继电器持续保持供电状态,造成电能的浪费,不符合节能环保的发展趋势。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和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于磁钢定位的磁保持继电器,当电磁铁得电产生磁性力吸引衔铁使得衔铁抵触铁芯之后,对电磁铁断电,磁钢在磁性力作用下将衔铁保持在所需的位置,达到节约电能环保的目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一种便于磁钢定位的磁保持继电器,包括绝缘体、设置于绝缘体的电磁铁及端子单元,端子单元包括动端子及静端子,电磁铁借助磁性力驱动动端子导通或断开静端子;还包括磁钢及衔铁,电磁铁包括设置于绝缘体的铁芯及轭铁、环绕套设铁芯的线圈,轭铁的一端设置于铁芯的一端,轭铁的另一端与铁芯的另一端间隔设置;衔铁设置于动端子,铁芯的另一端用于吸引衔铁使得衔铁带动动端子移动;轭铁的另一端设有卡持盲槽,磁钢装入在卡持盲槽内,磁钢用于吸引衔铁以使得衔铁抵触铁芯的另一端。

其中,轭铁包括第一板体、自第一板体弯折而成的第二板体,第一板体设置于铁芯的一端,第二板体与铁芯平行设置;卡持盲槽自第二板体靠近铁芯的一侧凹设而成。

其中,衔铁的两端分别用于抵触轭铁的另一端及铁芯的另一端,磁钢位于衔铁的下方,磁钢未突伸出轭铁的另一端及铁芯的另一端,磁钢与衔铁之间具有让位间隙。

其中,还包括导磁块,磁钢夹持在导磁块与轭铁之间,导磁块具有两个凸柱,磁钢位于两个凸柱之间;卡持盲槽沿轭铁的宽度方向贯穿轭铁,卡持盲槽的两个内槽侧面挡止抵触磁钢的上下两侧防止磁钢上下移动;两个凸柱挡止抵触磁钢的前后两侧防止磁钢前后移动。

其中,轭铁具有三个定位孔,三个定位孔的连线呈三角形,导磁块具有分别插入三个定位孔内的定位柱。

其中,导磁块夹持在磁钢与绝缘体之间,导磁块夹持在轭铁与绝缘体之间。

其中,动端子具有固定部及设置于固定部的两个弹性耳扣,弹性耳扣具有扣孔;导磁块彼此远离的两侧均设有卡凸,固定部贴设于轭铁的另一端,轭铁位于固定部与导磁块之间;两个弹性耳扣分别扣住导磁块两侧的卡凸,卡凸容设在扣孔内。

其中,动端子具有自固定部弯折而成的弹簧部,衔铁设置于弹簧部,衔铁的一端压持抵触在轭铁的另一端的端面上,铁芯的另一端用于吸引衔铁的另一端。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磁钢的安装过程中,借助卡持盲槽对磁钢的限位,使得磁钢快速准确地安装在轭铁上,提升磁钢与轭铁的安装效率;当电磁铁得电产生磁性力吸引衔铁使得衔铁抵触铁芯之后,对电磁铁断电,磁钢在磁性力作用下将衔铁保持在所需的位置,达到节约电能环保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轭铁、磁钢及导磁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轭铁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包括:

1—绝缘体2—电磁铁3—动端子

4—静端子5—磁钢6—衔铁

7—铁芯8—线圈9—轭铁

11—卡持盲槽12—第一板体13—第二板体

14—导磁块15—凸柱16—定位孔

17—弹性耳扣18—卡凸19—弹簧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实施方式提及的内容并非对本发明的限定。

请参阅图1至图4所示,本发明的一种便于磁钢定位的磁保持继电器,包括绝缘体1、安装设置在绝缘体1上的电磁铁2及端子单元,端子单元包括动端子3及静端子4,电磁铁2借助磁性力驱动动端子3导通或断开静端子4。

还包括磁钢5及衔铁6,磁钢5即为永磁铁,在此不再赘述。电磁铁2包括安装设置在绝缘体1上的铁芯7及轭铁9、环绕套设铁芯7的线圈8,轭铁9的一端安装设置在铁芯7的一端上,轭铁9的另一端与铁芯7的另一端间隔设置,即轭铁9的另一端与铁芯7的另一端不接触。

衔铁6安装设置在动端子3上,铁芯7的另一端用于吸引衔铁6使得衔铁6带动动端子3移动,移动的动端子3即可接触导通静端子4或者与静端子4分离断开。

轭铁9的另一端上设有卡持盲槽11,卡持盲槽11自轭铁9的外表面凹设而成,磁钢5装入在卡持盲槽11内,磁钢5突伸出轭铁5的外表面,磁钢5用于吸引衔铁6以使得衔铁6抵触铁芯7的另一端。当然,根据实际需要,可以在卡持盲槽11内涂设胶水,使得磁钢5借助胶水粘贴在轭铁9上。

在磁钢5的安装过程中,借助卡持盲槽11对磁钢5的限位,使得磁钢5快速准确地安装在轭铁9上,提升磁钢5与轭铁9的安装效率;当电磁铁2得电产生磁性力吸引衔铁6使得衔铁6抵触铁芯7之后,对电磁铁2断电,磁钢5在磁性力作用下将衔铁6保持在所需的位置,达到节约电能环保的目的。

轭铁9包括第一板体12、自第一板体12弯折而成的第二板体13,轭铁9为一体式构造,轭铁9大致为l型,第一板体12、第二板体13垂直设置,第一板体12固定设置在铁芯7的一端上,第二板体13与铁芯7平行设置;卡持盲槽11自第二板体13靠近铁芯7的一侧凹设而成,磁钢5位于绝缘体1与轭铁9的另一端之间,当磁钢5装入卡持盲槽11内之后,借助绝缘体1及轭铁9的另一端遮盖防护磁钢5,降低磁钢5受到外界碰触而掉落的几率。

衔铁6的两端分别用于抵触在轭铁9的另一端上及铁芯7的另一端上,磁钢5位于衔铁6的下方,磁钢5未突伸出轭铁9的另一端及铁芯7的另一端,磁钢5与衔铁6之间具有让位间隙。

经由让位间隙的设置,在保证磁钢5吸引衔铁6的同时,避免衔铁6抵触碰撞磁钢5,一方面避免衔铁6、磁钢5彼此碰触而损伤,另一方面避免磁钢5抵触衔铁6而导致衔铁6不能充分接触抵触铁芯7及轭铁9。

还包括导磁块14,导磁块14采用导磁材料制成,例如,导磁块14采用含有铁、钴或镍的金属材料制成,磁钢5夹持在导磁块14与轭铁9之间,导磁块14具有两个凸柱15,磁钢5位于两个凸柱15之间;卡持盲槽11沿轭铁9的宽度方向贯穿轭铁9,卡持盲槽11的两个内槽侧面挡止抵触磁钢5的上下两侧防止磁钢5上下移动;两个凸柱15挡止抵触磁钢5的前后两侧防止磁钢5前后移动。经由导磁块14与轭铁9的配合,实现对磁钢5的准确限位,避免磁钢5发生位置移动而使用不良。

轭铁9具有三个定位孔16,三个定位孔16的连线呈三角形,导磁块14具有分别插入三个定位孔16内的定位柱。在导磁块14的安装过程中,三个定位柱分别插入三个定位孔16内,确保导磁块14快速准确地安装在轭铁9上,避免导磁块14安装位置错误,提升继电器的组装良率。

导磁块14夹持在磁钢5与绝缘体1之间,导磁块14夹持在轭铁9与绝缘体1之间,借助绝缘体1对导磁块14的挡止抵触,实现对导磁块14的准确限位,避免导磁块14发生位置移动而使用不良。

动端子3具有固定部及设置在固定部上的两个弹性耳扣17,弹性耳扣17具有扣孔,优选地,扣孔沿弹性耳扣17的厚度方向贯穿弹性耳扣17;导磁块14彼此远离的两侧均设有卡凸18,固定部贴设在轭铁9的另一端远离导磁块14的一侧上,轭铁9位于固定部与导磁块14之间;两个弹性耳扣17分别扣住导磁块14两侧的卡凸18,卡凸18容设在扣孔内。

借助卡凸18与弹性耳扣17的配合,一方面使得动端子3快速地安装或快速地拆卸,另一方面借助动端子3将轭铁9、磁钢5、导磁块14快速限位在一起,无需三者之间借助其它的固定安装构造,简化构造设计,降低制造成本。

动端子3具有自固定部弯折而成的弹簧部19,动端子3为一体式构造,动端子3大致呈l型,衔铁6安装设置在弹簧部19上,衔铁6的一端压持抵触在轭铁9的另一端的端面上,铁芯7的另一端用于吸引衔铁6的另一端。

当需要衔铁6与铁芯7的另一端分离时,电磁铁2施加反向电流,电磁铁2的磁性力与磁钢5磁性力相斥,使得衔铁6与铁芯7分开,弹簧部19复位,然后电磁铁2断电,借助弹簧部19的弹性力克服磁钢5对衔铁6的磁性吸力,避免衔铁6接触铁芯7的另一端。

以上内容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依据本发明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