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内引脚接合机传送带用盖板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492246发布日期:2021-01-01 13:37阅读:67来源:国知局
一种内引脚接合机传送带用盖板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内引脚接合机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内引脚接合机传送带用盖板结构。



背景技术:

引脚,又叫管脚,就是从集成电路内部电路引出与外围电路的接线,所有的引脚就构成了这块芯片的接口,引线末端的一段,通过软钎焊使这一段与印制板上的焊盘共同形成焊点,引脚可划分为脚跟、脚趾、脚侧等部分。

现有技术中,引脚生产加工中需要使用到内引脚接合机,而内引脚接合机上轨道搬爪处一般会设置有保护盖板,可以在传送带送料时,避免受到外界环境因素影响,然而现有的保护盖板表面开孔太大,无法对周围机构产生的异物,以及环境中飘散的异物进行有效的拦截,且在盖板与轨道之间存在较大的漏空间隙,造成许多异物掉落至轨道产品上,可能会增加了产品品质异常的风险。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内引脚接合机传送带用盖板结构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内引脚接合机传送带用盖板结构,解决了现有的保护盖板表面开孔太大,无法对周围机构产生的异物,以及环境中飘散的异物进行有效的拦截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内引脚接合机传送带用盖板结构,括:

传送带本体;

放置板,两个所述放置板均固定连接于所述传送带本体的顶部;

盖板结构,所述盖板结构设置于所述放置板的顶部,所述盖板结构包括主体板和两个侧板,所述主体板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安装轴;

筛选板,所述筛选板固定连接于所述主体板的一侧,所述筛选板的顶部开设有矩形槽,所述主体板的顶部开设有吹扫孔。

优选的,两个所述侧板分别卡接于所述主体板的前后两侧,所述侧板设置为l形状。

优选的,所述侧板的一侧开设有安装孔,所述安装轴的数量共设置有四个。

优选的,所述连接板底部的中间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内表面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固定杆。

优选的,所述固定杆的外表面套接有卡接块,所述固定杆的外表面且位于所述卡接块的一侧套接有弹性件,所述卡接块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活动件。

优选的,所述连接板顶部的中间开设有定位孔,所述侧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定位轴,所述定位轴外表面的一侧开设有卡接槽。

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内引脚接合机传送带用盖板结构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内引脚接合机传送带用盖板结构,通过设置该盖板结构,对传统盖板进行改进,其中通过主体板、侧板和筛选板配合设置,构成可以拆卸的盖板,相较于一体式设计,在使用的时候更加灵活多变,可以根据实际的使用需求调整盖板的状态,通过设置椭圆形的吹扫孔,对之前正面较大的开孔设计进行改善,既可保证离子风枪吹的风可正常传至轨道上的产品表面上,也可尽可能减少轨道产品裸露在外的面积,减少异物掉落产品的风险,通过在筛选板上设置矩形槽,可以用于放置强磁贴,吸附产品表面的金属异物,对产品起到除杂作用,从而提升产品的品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内引脚接合机传送带用盖板结构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的盖板结构外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所示的主体板外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内引脚接合机传送带用盖板结构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3所示的a部放大示意图。

图中标号:1、传送带本体,2、放置板,3、盖板结构,31、主体板,32、侧板,33、连接板,34、安装轴,35、筛选板,36、矩形槽,37、吹扫孔,4、安装孔,5、凹槽,6、固定杆,7、卡接块,8、弹性件,9、活动件,10、定位孔,11、定位轴,12、卡接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第一实施例

请结合参阅图1、图2和图3,其中,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内引脚接合机传送带用盖板结构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的盖板结构外部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所示的主体板外部的结构示意图。内引脚接合机传送带用盖板结构,包括:

传送带本体1;

放置板2,两个所述放置板2均固定连接于所述传送带本体1的顶部;

盖板结构3,所述盖板结构3设置于所述放置板2的顶部,所述盖板结构3包括主体板31和两个侧板32,所述主体板31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板33,所述连接板33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安装轴34;

筛选板35,所述筛选板35固定连接于所述主体板31的一侧,所述筛选板35的顶部开设有矩形槽36,所述主体板31的顶部开设有吹扫孔37。

放置板2用于放置盖板结构3,两个个放置板2与传送带本体1的前后两侧固定连接,不会影响传送带正常运行;

盖板结构3主要对在传送带输送产品时,可以避免外界异物掉落产品中,主体板31为一块透明的矩形板,作为盖板结构3的主体结构,两个侧板32的长度与主体板31的长度相同,可以与主体板31的前后两侧安装,构成一个完整的盖板结构,连接板33通过与侧板32连接,使得侧板32可以安装在主体板31上,筛选板35与主体板31的左侧固定连接,与主体板31保持平行,矩形槽36可以用于放置强磁贴,在产品经过筛选板35时吸附产品表面的金属异物,起到一定的过滤除杂效果,吹扫孔37整体为椭圆形设置,改善之前正面漏孔的设计,既可保证离子风枪吹的风可正常传至轨道上的产品表面上,也可尽可能减少轨道产品裸露在外的面积,减少异物掉落产品的风险;

通过设置该盖板结构3,对传统盖板进行改进,其中通过主体板31、侧板32和筛选板35配合设置,构成可以拆卸的盖板,相较于一体式设计,在使用的时候更加灵活多变,可以根据实际的使用需求调整盖板的状态,通过设置椭圆形的吹扫孔37,对之前正面较大的开孔设计进行改善,既可保证离子风枪吹的风可正常传至轨道上的产品表面上,也可尽可能减少轨道产品裸露在外的面积,减少异物掉落产品的风险,通过在筛选板35上设置矩形槽36,可以用于放置强磁贴,吸附产品表面的金属异物,对产品起到除杂作用,从而提升产品的品质;

使用时,需要先将盖板结构3组装起来,将两个侧板32分别安装在主体板31两侧的连接板33上,使得侧板32底部的安装孔4与连接板33顶部的安装轴34卡接,通过两者的卡接作用,使得侧板32可以与主体板31保持固定,与主体板31构成完整的盖板,然后再将组装好的盖板结构3安装在放置板2上,此时整个盖板结构3处在传送带本体1上的传送带上方,在产品经过时,离子风枪吹的风可正常通过吹扫孔37传至轨道上的产品表面上,对产品表面进行吹扫处理,将其表面清理干净,之后产品移动至筛选板35处,在强磁贴的吸力作用下,吸附产品表面的金属异物,对产品起到除杂作用,从而提升产品的品质。

两个所述侧板32分别卡接于所述主体板31的前后两侧,所述侧板32设置为l形状。

l形状的侧板可以将传送带完全覆盖住,增加对传送带的防护面积,在不使用时,可以将盖板结构3拆卸下来,并将两个侧板32从主体板31拆卸下来,收起来保护。

所述侧板32的一侧开设有安装孔4,所述安装轴34的数量共设置有四个。

安装孔4与安装轴34相适配,两者位置是一一对应的,通过两者卡接,使得侧板32可以安装在连接板33上。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内引脚接合机传送带用盖板结构的工作原理如下:

使用时,需要先将盖板结构3组装起来,将两个侧板32分别安装在主体板31两侧的连接板33上,使得侧板32底部的安装孔4与连接板33顶部的安装轴34卡接,通过两者的卡接作用,使得侧板32可以与主体板31保持固定,与主体板31构成完整的盖板,然后再将组装好的盖板结构3安装在放置板2上,此时整个盖板结构3处在传送带本体1上的传送带上方,在产品经过时,离子风枪吹的风可正常通过吹扫孔37传至轨道上的产品表面上,对产品表面进行吹扫处理,将其表面清理干净,之后产品移动至筛选板35处,在强磁贴的吸力作用下,吸附产品表面的金属异物,对产品起到除杂作用,从而提升产品的品质。

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内引脚接合机传送带用盖板结构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通过设置该盖板结构3,对传统盖板进行改进,其中通过主体板31、侧板32和筛选板35配合设置,构成可以拆卸的盖板,相较于一体式设计,在使用的时候更加灵活多变,可以根据实际的使用需求调整盖板的状态,通过设置椭圆形的吹扫孔37,对之前正面较大的开孔设计进行改善,既可保证离子风枪吹的风可正常传至轨道上的产品表面上,也可尽可能减少轨道产品裸露在外的面积,减少异物掉落产品的风险,通过在筛选板35上设置矩形槽36,可以用于放置强磁贴,吸附产品表面的金属异物,对产品起到除杂作用,从而提升产品的品质。

第二实施例

请结合参阅图4-5,基于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提供的内引脚接合机传送带用盖板结构,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例提供另一种内引脚接合机传送带用盖板结构,其中,第二实施例并不会妨碍第一实施例的技术方案的独立实施。

具体的,本实用新型的提供另一种内引脚接合机传送带用盖板结构不同之处在于:

所述连接板33底部的中间开设有凹槽5,所述凹槽5内表面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固定杆6。

固定杆6与凹槽5内表面的右侧固定连接。

所述固定杆6的外表面套接有卡接块7,所述固定杆6的外表面且位于所述卡接块7的一侧套接有弹性件8,所述卡接块7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活动件9。

卡接块7内部设置有与固定杆6适配的孔,使得卡接块7可以在固定杆6的表面水平活动,弹性件8为卡接块7提供弹力支持,在卡接块7向凹槽5内部收缩时,可以压缩该弹性件8,通过弹性件8的弹力使得卡接块7可以复位。

所述连接板33顶部的中间开设有定位孔10,所述侧板32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定位轴11,所述定位轴11外表面的一侧开设有卡接槽12。

定位轴11与定位孔10相适配,通过两者卡接,进一步增加侧板32与连接板33之间的稳定性,同时定位轴11的底部为弧形设置,而卡接块7的一侧同样为弧形设置,在将定位轴11安装在定位孔10内部时,使得弧形设置的定位轴11可以挤压卡接块7的一侧,使其收缩,最终通过弹性件8的弹力使得卡接块7与卡接槽12卡接,进而对定位轴11起到固定作用,通过卡接块7、固定杆6、弹性件8、定位轴11等结构配合设置,构成卡接结构,对侧板32进一步固定,使得侧板32能够与连接板33之间保持稳定安装,在使用的时候用保持稳定状态。

在需要拆卸侧板32时,通过拉动活动件9,可以同时带动卡接块7活动,使得卡接块7逐渐向凹槽5内部收缩,而卡接块7的一侧逐渐与定位轴11上的卡接槽12分离,直至活动件9很难继续活动,此时卡接块7正好完全与卡接槽12分离,此时定位轴11不再受到卡接作用,然后向上将侧板32取出即可。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它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