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煤矿用卷筒橡套电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570234发布日期:2021-01-08 11:15阅读:80来源:国知局
一种煤矿用卷筒橡套电缆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线电缆技术领域,具体的涉及一种煤矿用卷筒橡套电缆。



背景技术:

煤炭是世界上储量最多、分布最广的常规能源,也是最廉价的能源。全球煤炭行业和我国在前十几年里也都呈上升的趋势,但煤炭的开采,安全,供需,管理,运输在我国仍存在一些问题亟待解决。我国煤炭的主要特征也充分显露出我国煤炭行业的技术水平低,资源分配差的现状。在煤矿中开采煤炭时,目前已普遍使用采煤机。由于采煤机在工作过程中是在轨道上来回移动而不是静止不动的,采煤机和电源控制柜很远,需要用很长的电缆来连接。在采煤机前进时电缆会被采煤机从滚筒上拉出,而采煤机后退时电缆会被滚简卷绕,电缆在弯曲时内圈受到很大的压力而电缆的外圈受到很大的拉力,在采煤机行走时对电缆又形成很大的纵向拉力,因此采煤机电缆线芯很容易断裂,这样就要求采煤机应具备对电缆弯曲的保护功能,而采煤机在工作条件下,这显然是很难做到的,因此就必须考虑使电缆本身具有一定的抗弯曲能力,即在一定温度下电缆弯曲某特定半径,连续几千次甚至上万次,电缆仍然能够保持正常运行,导体不发生断线,绝缘和护套材料也不发生开裂。但现有技术中还未有抗弯曲能力和抗压能力较好的煤矿用额定电压1.9/3kv及以下卷筒橡套软电缆。



技术实现要素:

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煤矿用卷筒橡套电缆,其具有较好的抗弯曲和抗压能力,适合于煤矿滚筒用。

2.技术方案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采取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煤矿用卷筒橡套电缆,包括缆芯及套设于缆芯外的呈扁平状的外防护层,所述缆芯包括并排设置的至少三根线芯;每根所述线芯的外侧均套设有沿电缆长度方向延伸的主抗压套,所述主抗压套包括沿电缆长度方向一一排布的抗压管体,所述抗压管体的截面呈椭圆状,且每相邻两根线芯外侧的相应抗压管体的相向端相互抵触,每个所述抗压管体的长度均由上向下渐短,每相邻两个抗压管体的上端均相互贴附,且每个抗压管体的侧视图呈等腰梯形,每相邻两个抗压管体之间间隙的下部设有用于连接相应两个抗压管体的弹性连接体;所述外防护层包括由内之外依次设置的包带层、内护套层、纤维编织层及外护套层,所述包带层包围在所有的主抗压套外侧。

作为对上述方案的优化,所述抗压管体的上端侧固定有截面呈弧形且向上凸出的辅助抗压体,所述抗压管体上位于辅助抗压体两侧连接处之间的部分开设有沿其长度方向延伸的缺口。这样设置使得线芯的上部不与抗压管体接触,且辅助抗压体与相应的线芯之间存在间隙,当电缆受压时,辅助抗压体能先承受来自电缆上部所受的压力,并能将该压力传递至抗压管体上缺口的两侧,能够防止线芯的上部受到压力;同时,线芯能在其底部受压的情况下发生一定量的向上的移动,从而可防止线芯的下部受压。

作为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线芯的左右两侧均设有两端侧均抵触时连接在抗压管体上的加强支撑体,所述加强支撑体的截面呈弧形,且加强支撑体由相应抗压管体的相应侧小弧端向相应线芯所在侧凸出。在抗压管体受压时,其两个小弧端有相背移动的趋势,且该小弧端的两侧之间的间距有缩小的趋势,加强支撑体能够抵触在该小弧端的两侧之间,可阻碍抗压管体受压变形,从而起到抵抗压力的作用,即能提高电缆的抗压能力。

进一步地,所述缆芯、主抗压套的外侧与包带层的内侧之间形成的空腔内填充有弹性绳。弹性绳能够增强电缆的韧性,提高电缆的抗拉伸和抗弯曲能力。

3.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的外形为扁平状,且线芯平行排列设置,在电缆被弯曲时,电缆的线芯收到的压力和拉力比圆形电缆要大大降低;且电缆内设有套装在每根线芯外侧的主抗压套,主抗压套包括沿电缆长度方向一一排布的抗压管体,每个抗压管体的长度均由上向下渐短,每相邻两个抗压管体的上端均相互贴附,且每个抗压管体的侧视图呈等腰梯形,每相邻两个抗压管体之间间隙的下部设有用于连接相应两个抗压管体的弹性连接体,在电缆弯曲时,因为每相邻连个抗压管体的下部之间存在间隙,且设于该间隙处的弹性连接体能被压缩,而每相邻两个抗压管体的上端均不固定连接,使得抗压管体的下部能够相互靠近,而抗压管体的上部能够相互远离,满足电缆弯曲的要求,使得电缆的抗弯曲能力较好,弯曲半径小,有利于电缆的在滚筒上的卷绕。

(2)本实用新型的抗压管体的截面呈椭圆状,且每相邻两根线芯外侧的相应抗压管体的相向端相互抵触,当电缆受压时,抗压管体的上下端受压,使得抗压管体的两个小弧端有背向移动的趋势,而因为相邻两个抗压管体的相向端相互抵触,使得两个抗压管体相向侧的移动驱动压力相互抵消,可阻止抗压管体发生变形,从而能够达到抗压的效果,有利于防护线芯。

(3)本实用新型的外防护层包括由内之外依次设置的包带层、内护套层、纤维编织层及外护套层,包带层可便于内护套层的挤包成型,内护套层和外护套层可实现对缆芯的多层防护,纤维编织层可提高电缆的韧性和抗弯曲能力。

综上,本实用新型具有较好的抗弯曲和抗压能力,适合于煤矿滚筒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在实施例1中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主抗压套3在实施例1中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在实施例2中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主抗压套3在实施例2中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在实施例3中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线芯;2、弹性绳;3、主抗压套;31、抗压管体;32、弹性连接体;4、包带层;5、内护套层;6、纤维编织层;7、外护套层;8、辅助抗压体;9、加强支撑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的一种煤矿用卷筒橡套电缆,包括缆芯及套设于缆芯外的呈扁平状的外防护层,所述缆芯包括并排设置的三根线芯1;每根所述线芯1的外侧均套设有沿电缆长度方向延伸的主抗压套3,如图2所示,所述主抗压套3包括沿电缆长度方向一一排布的抗压管体31,所述抗压管体31的截面呈椭圆状,且每相邻两根线芯1外侧的相应抗压管体31的相向端相互抵触,每个所述抗压管体31的长度均由上向下渐短,每相邻两个抗压管体31的上端均相互贴附,且每个抗压管体31的侧视图呈等腰梯形,每相邻两个抗压管体31之间间隙的下部设有用于连接相应两个抗压管体31的弹性连接体32;所述外防护层包括由内之外依次设置的包带层4、内护套层5、纤维编织层6及外护套层7,所述包带层4包围在所有的主抗压套3外侧;所述缆芯、主抗压套的外侧与包带层4的内侧之间形成的空腔内填充有弹性绳2。弹性绳2能够增强电缆的韧性,提高电缆的抗拉伸和抗弯曲能力。

抗压管体31采用钢带等金属材质制成,能够有效发挥抗压作用;弹性连接体32采用耐高温聚氨酯弹性体制成,其能满足弹性连接体32的弹性需求,并能适应高温环境,使其免受线芯发热影响;包带层4采用ptfe带,其具有相对密度低、介质损耗小且受温度和信号频率变化的影响小,介电常数稳定、耐温性能优异、耐候性能好等优点;纤维编织层6采用高韧性纤维丝编织而成,满足韧性性能要求,可提高电缆的抗弯曲能力;内护套层5和外护套层7均采用热塑性低烟无卤阻燃聚烯烃材料制成,可对缆芯进行阻燃、耐磨、耐腐蚀等性能防护。

上述煤矿用额定电压1.9/3kv及以下卷筒橡套电缆的具体作用原理为:

在电缆弯曲时,线芯1和外防护层均能较易实现能弯曲的能力,而主抗压套3上每相邻连个抗压管体31的下部之间存在间隙,且设于该间隙处的弹性连接体32能被压缩,每相邻两个抗压管体31的上端均不固定连接,使得抗压管体31的下部能够相互靠近,而抗压管体31的上部能够相互远离,满足电缆弯曲的要求,使得电缆的抗弯曲能力较好,弯曲半径小,有利于电缆的在滚筒上的卷绕;

当电缆受压时,抗压管体31的上下端受压,使得抗压管体31的两个小弧端有背向移动的趋势,而因为相邻两个抗压管体31的相向端相互抵触,使得两个抗压管体31相向侧的移动驱动压力相互抵消,可阻止抗压管体31发生变形,从而能够达到抗压的效果,有利于防护线芯;

包带层可便于内护套层的挤包成型,内护套层和外护套层可实现对缆芯的多层防护,纤维编织层可提高电缆的韧性和抗弯曲能力。

实施例2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3及图4所示,所述抗压管体31的上端侧固定有截面呈弧形且向上凸出的辅助抗压体8,所述抗压管体31上位于辅助抗压体8两侧连接处之间的部分开设有沿其长度方向延伸的缺口。这样设置使得线芯1的上部不与抗压管体31接触,且辅助抗压体8与相应的线芯1之间存在间隙,当电缆受压时,辅助抗压体8能先承受来自电缆上部所受的压力,并能将该压力传递至抗压管体31上缺口的两侧,能够防止线芯1的上部受到压力;同时,线芯1能在其底部受压的情况下发生一定量的向上的移动,从而可防止线芯1的下部受压。

其它同实施例1。

实施例3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2的不同之处在于: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所述线芯1的左右两侧均设有两端侧均抵触时连接在抗压管体31上的加强支撑体9,所述加强支撑体9的截面呈弧形,且加强支撑体9由相应抗压管体31的相应侧小弧端向相应线芯1所在侧凸出。在抗压管体31受压时,其两个小弧端有相背移动的趋势,且该小弧端的两侧之间的间距有缩小的趋势,加强支撑体9能够抵触在该小弧端的两侧之间,可阻碍抗压管体31受压变形,从而起到抵抗压力的作用,即能提高电缆的抗压能力。

其它同实施例2。

由上述内容可知,本实用新型具有较好的抗弯曲和抗压能力,适合于煤矿滚筒用。

本技术领域中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认识到,以上的实施例仅是用来说明本实用新型,而并非用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实质精神范围内,对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变化、变型都将落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