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耗损深度限流器用接线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643453发布日期:2021-01-15 11:50阅读:239来源:国知局
一种无耗损深度限流器用接线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限流器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无耗损深度限流器用接线装置。



背景技术:

限流器属于电器元件领域,是一种特别用于限制电流的装置;

而限流器用接线装置是一种用于限流器上进行连接导线的接线装置,然而现有的接线装置大多是直接位于限流器上,这样在一些特殊的场景下,接线操作不方便,导致接线难度大,且安全性较差,难以满足人们的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无耗损深度限流器用接线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无耗损深度限流器用接线装置,包括嵌设于限流器内部的母板体以及通过螺栓固定在所述母板体上方的子板体,所述子板体上表面设置有压合导柱,所述子板体下表面嵌设有上极板,所述上极板和所述压合导柱的底部连接;

所述母板体上表面嵌设有下极板,所述母板体下表面嵌设有于限流器内部元件导通的引出导柱,所述引出导柱与所述下极板的底部连接,所述上极板和所述下极板相互压合。

优选的,所述上极板下表面等距设置有多个对位压合导棱,所述下极板上表面等距开设有多个对位压合棱槽,多个所述对位压合导棱一一对应卡合在多个所述对位压合棱槽内。

优选的,所述母板体上表面和所述子板体下表面同一竖直线位置还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内部设置有顶紧弹簧。

优选的,所述子板体上表面位于所述压合导柱外围安装有绝缘插套,所述绝缘插套的一侧设置开口,所述绝缘插套的顶部插接有绝缘螺旋杆,所述绝缘螺旋杆底部可旋转安装有压紧卡件。

优选的,所述子板体上表面绝缘插套开口一侧处设置有防拉件,所述防拉件采用倒u型结构,所述防拉件的两个竖直端与所述子板体之间通过螺栓固定。

优选的,所述子板体上表面位于所述压合导柱外围以及母板体下表面位于所述引出导柱外围均嵌设有绝缘夹垫。

本实用新型一种无耗损深度限流器用接线装置,该装置共分为两个部分,分别为母板体和子板体,其中,母板体是嵌设在限流器内部,而子板体通过螺栓与母板体连接,这样的结构设置使得该装置在接线时,可以先将子板体拆卸,然后将导线连接在子板体上后,再将子板体与母板体组合连接,即可实现对限流器的接线,方便快捷;

本实用新型中,上极板下表面等距设置有多个对位压合导棱,下极板上表面等距开设有多个对位压合棱槽,这样在子板体与母板体组合安装时,对位压合导棱和对位压合棱槽会相互对位卡合,保证了上极板和下极板对位以及接触效果;

本实用新型中,子板体上表面绝缘插套开口一侧处设置有防拉件,防拉件采用倒u型结构,防拉件的两个竖直端与子板体之间通过螺栓固定,这样在向子板体上连接导线时,导线会穿过防拉件下方,使防拉件压制固定导线,可以防止导线被拉脱,提升装置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无耗损深度限流器用接线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无耗损深度限流器用接线装置的俯视图。

附图标记:1、子板体;2、绝缘夹垫;3、绝缘插套;4、压合导柱;5、绝缘螺旋杆;6、压紧卡件;7、顶紧弹簧;8、对位压合棱槽;9、引出导柱;10、对位压合导棱;11、下极板;12、上极板;13、母板体;14、防拉件。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1-2,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一种无耗损深度限流器用接线装置的具体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一种无耗损深度限流器用接线装置不限于以下实施例的描述。

实施例1:

本实施例给出一种无耗损深度限流器用接线装置的具体结构,如图1-2所示,包括嵌设于限流器内部的母板体13以及通过螺栓固定在母板体13上方的子板体1,子板体1上表面设置有压合导柱4,子板体1下表面嵌设有上极板12,上极板12和压合导柱4的底部连接;

母板体13上表面嵌设有下极板11,母板体13下表面嵌设有于限流器内部元件导通的引出导柱9,引出导柱9与下极板11的底部连接,上极板12和下极板11相互压合。

子板体1上表面位于压合导柱4外围安装有绝缘插套3,绝缘插套3的一侧设置开口,绝缘插套3的顶部插接有绝缘螺旋杆5,绝缘螺旋杆5底部可旋转安装有压紧卡件6。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

该装置共分为两个部分,分别为母板体13和子板体1,其中,母板体13是嵌设在限流器内部,而子板体1通过螺栓与母板体13连接,这样的结构设置使得该装置在接线时,可以先将子板体1拆卸,然后将导线连接在子板体1上后,再将子板体1与母板体13组合连接,即可实现对限流器的接线,方便快捷。

实施例2:

本实施例给出一种无耗损深度限流器用接线装置的具体结构,如图1-2所示,上极板12下表面等距设置有多个对位压合导棱10,下极板11上表面等距开设有多个对位压合棱槽8,多个对位压合导棱10一一对应卡合在多个对位压合棱槽8内。

母板体13上表面和子板体1下表面同一竖直线位置还开设有凹槽,凹槽内部设置有顶紧弹簧7。

子板体1上表面绝缘插套3开口一侧处设置有防拉件14,防拉件14采用倒u型结构,防拉件14的两个竖直端与子板体1之间通过螺栓固定。

子板体1上表面位于压合导柱4外围以及母板体13下表面位于引出导柱9外围均嵌设有绝缘夹垫2。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

该装置中上极板12下表面等距设置有多个对位压合导棱10,下极板11上表面等距开设有多个对位压合棱槽8,这样在子板体1与母板体13组合安装时,对位压合导棱10和对位压合棱槽8会相互对位卡合,保证了上极板12和下极板11对位以及接触效果;

子板体1上表面绝缘插套3开口一侧处设置有防拉件14,防拉件14采用倒u型结构,防拉件14的两个竖直端与子板体1之间通过螺栓固定,这样在向子板体1上连接导线时,导线会穿过防拉件14下方,使防拉件14压制固定导线,可以防止导线被拉脱,提升装置的安全性;

子板体1上表面位于压合导柱4外围以及母板体13下表面位于引出导柱9外围均嵌设有绝缘夹垫2,通过绝缘夹垫2可以提升该装置的绝缘效果,从而增加装置的安全性。

工作原理:参照图1-2,该装置在安装时,首先将待连接的导线由子板体1上表面绝缘插套3开口处插入内部,并使导线的端头位于压合导柱4和压紧卡件6之间,然后旋转绝缘螺旋杆5,使压紧卡件6将导线端头压制在压合导柱4的上方,再通过防拉件14对导线进行压制防拉,最后将子板体1叠合在母板体13上方,并通过螺栓固定即可,完成接线过程。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无耗损深度限流器用接线装置,包括嵌设于限流器内部的母板体(13)以及通过螺栓固定在所述母板体(13)上方的子板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子板体(1)上表面设置有压合导柱(4),所述子板体(1)下表面嵌设有上极板(12),所述上极板(12)和所述压合导柱(4)的底部连接;

所述母板体(13)上表面嵌设有下极板(11),所述母板体(13)下表面嵌设有于限流器内部元件导通的引出导柱(9),所述引出导柱(9)与所述下极板(11)的底部连接,所述上极板(12)和所述下极板(11)相互压合。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耗损深度限流器用接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极板(12)下表面等距设置有多个对位压合导棱(10),所述下极板(11)上表面等距开设有多个对位压合棱槽(8),多个所述对位压合导棱(10)一一对应卡合在多个所述对位压合棱槽(8)内。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耗损深度限流器用接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母板体(13)上表面和所述子板体(1)下表面同一竖直线位置还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内部设置有顶紧弹簧(7)。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耗损深度限流器用接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子板体(1)上表面位于所述压合导柱(4)外围安装有绝缘插套(3),所述绝缘插套(3)的一侧设置开口,所述绝缘插套(3)的顶部插接有绝缘螺旋杆(5),所述绝缘螺旋杆(5)底部可旋转安装有压紧卡件(6)。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无耗损深度限流器用接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子板体(1)上表面绝缘插套(3)开口一侧处设置有防拉件(14),所述防拉件(14)采用倒u型结构,所述防拉件(14)的两个竖直端与所述子板体(1)之间通过螺栓固定。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耗损深度限流器用接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子板体(1)上表面位于所述压合导柱(4)外围以及母板体(13)下表面位于所述引出导柱(9)外围均嵌设有绝缘夹垫(2)。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无耗损深度限流器用接线装置,包括嵌设于限流器内部的母板体以及通过螺栓固定在母板体上方的子板体,子板体上表面设置有压合导柱,子板体下表面嵌设有上极板,上极板和压合导柱的底部连接;母板体上表面嵌设有下极板,母板体下表面嵌设有于限流器内部元件导通的引出导柱,引出导柱与下极板的底部连接,上极板和下极板相互压合,本实用新型适用于限流器,该装置共分为两个部分,分别为母板体和子板体,母板体是嵌设在限流器内部,而子板体通过螺栓与母板体连接,使得该装置在接线时,可以先将子板体拆卸,然后将导线连接在子板体上后,再将子板体与母板体组合连接,即可实现对限流器的接线,方便快捷。

技术研发人员:杜振海;张宝勇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安徽沃华电力设备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7.03
技术公布日:2021.0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