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断耐高温传输信号电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833122发布日期:2021-02-03 18:43阅读:64来源:国知局
一种防断耐高温传输信号电缆的制作方法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防断耐高温传输信号电缆。


背景技术:

[0002]
随着航空、航天和电子工业及国防工程及冶金行业的飞速发展,对信号传输用的电缆提出更高的耐高温要求。目前所使用的电缆在耐高温方面,存在着不足之处,当电缆在超负荷或短路时容易发生火灾,常常给人民生命财产造成巨大损失;
[0003]
目前,控制信号电缆会应用在冶金、石油、化工及其发电厂等工况企业,其生产环境多在高温条件下,但是现有的信号电缆耐高温性差,高温下容易造成电缆损坏。


技术实现要素:

[0004]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耐高温性差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防断耐高温传输信号电缆。
[0005]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6]
设计一种防断耐高温传输信号电缆,包括外保护套,所述外保护套的内侧固定安装有耐火填充层,所述耐火填充层的内侧安装有若干缆芯保护套,所述缆芯保护套包括绕包层,所述绕包层的内侧固定安装有耐高温层,所述耐高温层的内侧固定安装有屏蔽层,所述屏蔽层的内侧填充有绝缘层,所述绝缘层的内侧安装有相应的缆芯。
[0007]
优选的,所述耐火填充层内侧开设有若干与缆芯保护套相对应的卡槽,所述缆芯保护套均安装在相应的卡槽内。
[0008]
优选的,所述绕包层为聚四氟乙烯薄膜层,且所述绕包层的厚度为0.1-0.2毫米。
[0009]
优选的,所述屏蔽层为铜带屏蔽层,且所述屏蔽层的厚度为0.3-0.5毫米。
[0010]
优选的,所述绝缘层为聚四氟乙烯层,且所述绝缘层的厚度为0.4-0.5毫米。
[0011]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防断耐高温传输信号电缆,有益效果在于:绝缘层采用了耐高温防腐蚀的聚四氟乙烯材料,绕包层采用聚四氟乙烯薄膜,聚四氟乙烯和云耐高温层的可大大提高电缆的耐高温性,从而使得电缆在恶劣的环境中具有极好的耐高温防腐蚀的优点。
附图说明
[0012]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防断耐高温传输信号电缆的结构示意图;
[0013]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防断耐高温传输信号电缆的耐火填充层的结构示意图;
[0014]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防断耐高温传输信号电缆的缆芯保护套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15]
图中:外保护套1、耐火填充层2、卡槽21、缆芯保护套3、绝缘层31、屏蔽层32、耐高温层33、绕包层34、缆芯4。
具体实施方式
[0016]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0017]
参照图1-3,一种防断耐高温传输信号电缆,包括外保护套1,外保护套1的内侧固定安装有耐火填充层2,耐火填充层2的内侧安装有若干缆芯保护套3,耐火填充层2内侧开设有若干与缆芯保护套3相对应的卡槽21,缆芯保护套3均安装在相应的卡槽21内;耐火填充层2可以提高电缆的外层耐火性,避免电缆的安全性。
[0018]
缆芯保护套3包括绕包层34,绕包层34的内侧固定安装有耐高温层33,耐高温层33的内侧固定安装有屏蔽层32,屏蔽层32的内侧填充有绝缘层31,绝缘层31的内侧安装有相应的缆芯4;绕包层34为聚四氟乙烯薄膜层,且绕包层34的厚度为0.1-0.2毫米,屏蔽层32为铜带屏蔽层,且屏蔽层32的厚度为0.3-0.5毫米,绝缘层31为聚四氟乙烯层,且绝缘层31的厚度为0.4-0.5毫米。绝缘层31采用了耐高温防腐蚀的聚四氟乙烯材料,绕包层34采用聚四氟乙烯薄膜,聚四氟乙烯和云耐高温层的可大大提高电缆的耐高温性,从而使得电缆在恶劣的环境中具有极好的耐高温防腐蚀的优点。
[0019]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