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固态继电器输入输出高绝缘电压引线框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252426发布日期:2020-12-11 15:20阅读:86来源:国知局
一种固态继电器输入输出高绝缘电压引线框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引线框架,尤其涉及一种固态继电器输入输出高绝缘电压引线框架。



背景技术:

为了实现产品信号分配,使半导体芯片和外部应用互连,需要对芯片进行封装,同时封装后可以对芯片进行有效保护,避免芯片暴露在空气中被氧化、腐蚀、物理破坏以及信号干扰;

引线框架作为半导体元器件和集成电路封装中极为关键的部件之一,它起着支撑芯片、信号分配以及外部电路的连接作用。现有技术中,光敏元件装片区和耦合芯片装片区均采用方形设计,因此在点导光胶后,在装片区直角位置处胶很难成型,而且的厚度得不到保障,在直角位置处容易引起电荷集聚而导致高压击穿;另外,为了增加输入和输出的绝缘电压,只能增大光敏元件装片区和耦合芯片装片区之间的距离,从而导致键合时键合引线比较长,塑封成型时容易冲丝导致良率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技术:
人针对以上缺点,进行了研究改进,提供一种固态继电器输入输出高绝缘电压引线框架。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固态继电器输入输出高绝缘电压引线框架,包括边筋,所述边筋内通过连筋连接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第五、第六、第七引脚,第一引脚连接大面积的第一载片岛,所述第四引脚连接第二载片岛,所述第七引脚连接第三载片岛,所述第二载片岛和第三载片岛相邻布置,且第二载片岛和第三载片岛相邻一侧加工成圆弧形,所述第一载片岛上设置第一键合区和第二键合区,所述第二引脚上端设置第三键合区,所述第六引脚上端设置第四键合区。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

所述连筋为齿状。

所述第一载片岛上开设方孔和圆孔,且第一载片岛通过连接键与边筋连接。

所述第二载片岛与第四引脚的连接处为t形,且第四引脚上设置v形槽。

所述第三载片岛与第七引脚的连接处为l形。

所述第二引脚为t形,且t形第二引脚的上水平段镀银形成第三键合区。

所述第六引脚为倒l形,所述倒l形的第六引脚的上折弯段镀银形成第四键合区,且所述倒l形的第六引脚的上折弯处加工成圆弧形。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用于安装光敏芯片和耦合芯片的第二载片台和第三载片台相邻布置,且第二载片台和第三载片台相邻加工成圆弧形,避免直角和锐角,避免电荷在直角和锐角处集聚,且可以使导光胶对光敏芯片装片区和耦合芯片装片区很好的覆盖,并保证胶的厚度,形状容易成型,保证点胶良率,另外,可以增加输入和输出之间的绝缘电压,达到4500v以上

2)可以增加塑封体和引线框架的结合强度,保证塑封效果和产品质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固态继电器输入输出高绝缘电压引线框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边筋;2、连筋;3、第一引脚;4、第二引脚;401、第三键合区;5、第三引脚;6、第四引脚;7、第五引脚;8、第六引脚;801、第四键合区;9、第七引脚;10、第一载片岛;1001、第一键合区;1002、第二键合区;1003、方孔;1004、圆孔;1005、连接键;11、第二载片岛;12、第三载片岛。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说明本实施例的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小功率单控单通道固态继电器引线框架,包括齿状的边筋1,边筋1内通过连筋2连接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第五、第六、第七引脚3、4、5、6、7、8、9,第一引脚3连接大面积的第一载片岛10,第四引脚6连接第二载片岛11,第七引脚9连接第三载片岛12,第二载片岛11和第三载片岛12相邻布置,且第二载片岛11和第三载片岛12相邻一侧加工成圆弧形,第一载片岛10上镀银形成第一键合区1001和第二键合区1002,第二引脚4为t形,且t形第二引脚4的上水平段镀银形成第三键合区401,第六引脚8为倒l形,倒l形的第六引脚8的上折弯段镀银形成第四键合区801,且倒l形的第六引脚8的上折弯处加工成圆弧形,第二引脚4和第六引脚8加工成t形和l形,可提高第二引脚4和第六引脚8与塑封体的结合强度。

第一载片岛10上开设方孔1003和圆孔1004,可提高第一载片岛10与塑封体的结合强度,且第一载片岛10通过连接键1005与边筋1连接,提高第一载片岛10与边筋1的连接强度。

第二载片岛11与第四引脚6的连接处为t形,且第四引脚6上设置v形槽,第三载片岛12与第七引脚9的连接处为l形,可提高第二载片岛11、第三载片岛12、第四引脚6和第七引脚9与塑封体的结合强度。

以上描述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不是对实用新型的限定,本实用新型所限定的范围参见权利要求,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的基本结构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可以作任何形式的修改。



技术特征:

1.一种固态继电器输入输出高绝缘电压引线框架,其特征在于:包括边筋(1),所述边筋(1)内通过连筋(2)连接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第五、第六、第七引脚(3、4、5、6、7、8、9),第一引脚(3)连接大面积的第一载片岛(10),所述第四引脚(6)连接第二载片岛(11),所述第七引脚(9)连接第三载片岛(12),所述第二载片岛(11)和第三载片岛(12)相邻布置,且第二载片岛(11)和第三载片岛(12)相邻一侧加工成圆弧形,所述第一载片岛(10)上设置第一键合区(1001)和第二键合区(1002),所述第二引脚(4)上端设置第三键合区(401),所述第六引脚(8)上端设置第四键合区(80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态继电器输入输出高绝缘电压引线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筋(2)为齿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态继电器输入输出高绝缘电压引线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载片岛(10)上开设方孔(1003)和圆孔(1004),且第一载片岛(10)通过连接键(1005)与边筋(1)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态继电器输入输出高绝缘电压引线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载片岛(11)与第四引脚(6)的连接处为t形,且第四引脚(6)上设置v形槽。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态继电器输入输出高绝缘电压引线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载片岛(12)与第七引脚(9)的连接处为l形。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态继电器输入输出高绝缘电压引线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引脚(4)为t形,且t形第二引脚(4)的上水平段镀银形成第三键合区(401)。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态继电器输入输出高绝缘电压引线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六引脚(8)为倒l形,所述倒l形的第六引脚(8)的上折弯段镀银形成第四键合区(801),且所述倒l形的第六引脚(8)的上折弯处加工成圆弧形。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固态继电器输入输出高绝缘电压引线框架,包括边筋,所述边筋内通过连筋连接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第五、第六、第七引脚,第一引脚连接大面积的第一载片岛,所述第四引脚连接第二载片岛,所述第七引脚连接第三载片岛,所述第二载片岛和第三载片岛相邻布置,且第二载片岛和第三载片岛相邻一侧加工成圆弧形,所述第一载片岛上设置第一键合区和第二键合区,所述第二引脚上端设置第三键合区,所述第六引脚上端设置第四键合区,所述固态继电器输入输出高绝缘电压引线框架,避免直角和锐角,避免电荷在直角和锐角处集聚,导向胶易成型,保证点胶良率,且可以增加输入和输出之间的绝缘电压。

技术研发人员:袁宏承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无锡市宏湖微电子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7.16
技术公布日:2020.12.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