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用于FPC连接器的自动锁扣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117595发布日期:2021-02-27 14:05阅读:344来源:国知局
一种适用于FPC连接器的自动锁扣结构的制作方法
一种适用于fpc连接器的自动锁扣结构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fpc连接器制造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适用于fpc 连接器的自动锁扣结构。


背景技术:

[0002]
软性排线(flexible flat cable,ffc)为一种信号传输用组件,本身具有可任意绕曲、高讯号传输等优点,因此被广泛的运用在许多电子产品中。该软性排线借助于fpc连接器与电子连接器搭配使用,以将讯号由一端传递至另一端,达到讯号传递的目的。通常应用在各种数码通讯产品、便携式电子产品、电脑周边设备、测量仪器、汽车电子等领域。
[0003]
中国实用新型专利cn105846191b公开了一种fpc连接器(如图1中所示),包括塑胶主体、端子、翻盖和弹性体,端子从前侧并排插入塑胶主体中,翻盖从后侧安装于塑胶主体的上部,弹性体安装于塑胶主体后侧两端,弹性体包括弹性体基部和弹片,在翻盖前侧两端的底部设有滚压部,在翻盖前侧两端的外侧面设有转轴,转轴能够枢转,自弹性体弹片的内侧向上弯折有锁扣部。ffc排线插入后,通过锁扣部的锁扣作用,防止了ffc排线受外力作用脱离fpc连接器,需取出ffc排线时,翻转翻盖,通过滚压部滚压弹片使锁扣部下移,从而能够轻松、顺利的取出 ffc排线。然而,此实用新型所公开的实施结构复杂,制造成本较高,且不便于进行装配,影响着其的推广和应用;另外,弹性体的结构形式复杂,不利于进行制造成型,且后续不易进行装配,因而,亟待技术人员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0004]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设计简单,便于制造成型,装配效率高,且便于对ffc排线执行安装、拆卸操作,且有效地确保连接具有高可靠性的适用于fpc连接器的自动锁扣结构。
[0005]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涉及了一种适用于fpc连接器的自动锁扣结构,其由fpc连接器、pcb板以及ffc排线构成。ffc排线插设于fpc连接器内,且整体固定于pcb板上。fpc连接器包括绝缘胶座、翻转件、接线端子、第一固定件以及第二固定件,其中,在绝缘胶座内设置有ffc排线插接槽,且由前向后进行延伸,以用来插装上述ffc 排线。沿ffc排线插接槽的宽度方向均布有一系列端子插接槽,用来插入、固定上述接线端子。第一固定件由第一固定部、第一连接过渡部、第一弹片部以及第一卡接部依序连接而成。第一固定部卡设、固定于绝缘胶座的左侧,借以实现第一固定件位置的固定。第一弹片部由第一连接过渡部继续延伸,且向前返折而成。第一卡接部由第一弹片部向下延伸而成。第二固定件由第二固定部、第二连接过渡部、第二弹片部以及第二卡接部依序连接而成。第二固定部卡设、固定于绝缘胶座的右侧,借以实现第二固定件位置的固定。第二弹片部由第二连接过渡部继续延伸,且向前返折而成。第二卡接部由第二弹片部向下延伸而成。正对于第一卡接部、第二卡接部位置,由ffc排线的左、右侧壁分别向内延伸有第一卡接定位缺口、第二卡接定位缺口,以分别供上述第一卡接部、第二卡接部置入。翻转件包括有主体部、第一翻转功
能部以及第二翻转功能部。第一翻转功能部由主体部的左侧壁向外继续延伸而成,且其截面呈长腰形。假定第一翻转功能部的高度尺寸为h1,长度尺寸为l1,则 l1>h1。第二翻转功能部由主体部的右侧壁向外继续延伸而成,且其截面亦呈长腰形。且假定第二翻转功能部的高度尺寸为h2,长度尺寸为l2,则l2>h2。正对应于第一弹片部、第二弹片部,由绝缘胶座的上平面向下延伸出有第一置放槽、第二置放槽。第一弹片部弹性地压靠于绝缘胶座的上平面上,且与上述第一置放槽共同围拢而成第一铰接腔。第二弹片部亦弹性地压靠于绝缘胶座的上平面上,且与上述第二置放槽共同围拢而成第二铰接腔。第一翻转功能部、第二翻转功能部分别铰接于上述第一铰接腔、第二铰接腔内。
[0006]
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由主体部的左、右侧壁向外继续延伸、且向下折弯以形成有第一下延限位部、第二下延限位部。由绝缘胶座的上平面向下延伸出有与上述第一下延限位部、第二下延限位部相适配的第一避让凹槽、第二避让凹槽。由第一下延限位部、第二下延限位部向外或/和向内延伸出有第一定位凸起部、第二定位凸起部,相对应地,在第一避让凹槽、第二避让凹槽的侧壁上设置有分别与上述第一定位凸起部、第二定位凸起部相适配的第一限位挡边、第二限位挡边。
[0007]
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更进一步改进,对第一定位凸起部的上、下侧壁进行斜切处理,以分别形成第一导向斜面、第二导向斜面。对第一限位挡边的上、下侧壁亦进行斜切处理,以分别形成第三导向斜面、第四导向斜面。对第二定位凸起部的上、下侧壁进行斜切处理,以分别形成第五导向斜面、第六导向斜面。对第二限位挡边的上、下侧壁亦进行斜切处理,以分别形成第七导向斜面、第八导向斜面。
[0008]
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对第一卡接部、第二卡接部的前侧壁进行斜切处理,以分别形成第九导向斜面、第十导向斜面。
[0009]
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接线端子由插接臂和弹性压靠臂构成。其中,插接臂即内置于端子插接槽内,且弹性压靠臂超过绝缘胶座的上平面0.1-0.3mm。正对应于接线端子,由主体部的下侧壁向上延伸出有一系列第三避让凹槽。第三避让凹槽沿着前后方向进行贯穿。翻转件还包括有承力臂。承力臂连接于各第三避让凹槽的前端左、右侧壁之间。弹性压靠臂内置于上述第三避让凹槽内,且其弹性地压靠于承力臂上。
[0010]
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由绝缘胶座的上平面向下延伸出有分别用来供第一固定部、第二固定部进行置入、限位的第一固定凹槽、第二固定凹槽。
[0011]
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更进一步改进,由第一固定部的下平面继续向下延伸出有至少2个、且间隔布置的第一卡接臂,相对应地,由第一固定凹槽的底壁向下延伸出有与上述第一卡接臂相适配的第一插接缺口。由第二固定部的下平面继续向下延伸出有至少2个、且间隔布置的第二卡接臂,相对应地,由第二固定凹槽的底壁向下延伸出有与上述第二卡接臂相适配的第二插接缺口。由第一固定部的外侧面继续向外延伸出有至少1个第三卡接臂,相对应地,由第一固定凹槽的侧壁向外延伸出有与上述第三卡接臂相适配的第三插接缺口。由第二固定部的外侧面继续向外延伸出有至少1个第四卡接臂,相对应地,由第二固定凹槽的侧壁向外延伸出有与上述第四卡接臂相适配的第四插接缺口。
[0012]
相较于传统的翻转式fpc连接器,在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技术方案中,其结构形式简单,便于零部件的制造成型。另外,第一固定件、第二固定件可直接绝缘胶座相贴合、固定,无须预留活动空间,因而,有效地减小了fpc连接器的整体厚度尺寸,利于后期对其装配
空间进行布局、设计。另外,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进行设置,极大地缩短了fpc 连接器的组装时间,进而降低了生产制造成本。在实际操作过程中,通过对翻转件进行扳动、翻转即可使得第一固定件、第二固定件发生弹性变形,进而迫使第一卡接部、第二卡接部相对于ffc排线进行插入/脱合运动,进而实现对ffc排线的夹紧固定/脱开,从而大大地提高了ffc排线的安装、拆卸速度,与此同时,还实现了接线端子对ffc排线的同步通/断。
附图说明
[0013]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4]
图1是现有技术中翻转式fpc连接器的立体示意图。
[0015]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适用于fpc连接器的自动锁扣结构的爆炸示意图。
[0016]
图3是本实用新型适用于fpc连接器的自动锁扣结构中fpc连接器的爆炸示意图。
[0017]
图4是本实用新型适用于fpc连接器的自动锁扣结构中绝缘胶座的立体示意图。
[0018]
图5是图4的俯视图。
[0019]
图6是图5的a-a剖视图。
[0020]
图7是图6的i局部放大图、
[0021]
图8是图6的ii局部放大图。
[0022]
图9是本实用新型适用于fpc连接器的自动锁扣结构中翻转件的立体示意图。
[0023]
图10是图9的正视图。
[0024]
图11是图10的iii局部放大图。
[0025]
图12是图10的iv局部放大图。
[0026]
图13是图9的俯视图。
[0027]
图14是图13的b-b剖视图。
[0028]
图15是本实用新型适用于fpc连接器的自动锁扣结构中接线端子的立体示意图。
[0029]
图16是本实用新型适用于fpc连接器的自动锁扣结构中第一固定件一种视角的立体示意图。
[0030]
图17是本实用新型适用于fpc连接器的自动锁扣结构中第一固定件另一种视角的立体示意图。
[0031]
图18是本实用新型适用于fpc连接器的自动锁扣结构中第二固定件一种视角的立体示意图。
[0032]
图19是本实用新型适用于fpc连接器的自动锁扣结构中第二固定件另一种视角的立体示意图。
[0033]
图20是本实用新型适用于fpc连接器的自动锁扣结构中fpc连接器的立体装配示意图。
[0034]
图21是图20的俯视图。
[0035]
图22是图21的c-c剖视图。
[0036]
图23是图21的d-d剖视图。
[0037]
图24是图21的e-e剖视图。
[0038]
图25是本实用新型适用于fpc连接器的自动锁扣结构中ffc排线的立体示意图。
[0039]
图26是本实用新型中适用于fpc连接器的自动锁扣结构的立体装配示意图。
[0040]
图27是图26的俯视图。
[0041]
图28是图27的f-f剖视图。
[0042]
图29是图27的g-g剖视图。
[0043]
1-fpc连接器;11-绝缘胶座;111-ffc排线插接槽;112-端子插接槽;113-第一置放槽;114-第二置放槽;115-第一避让凹槽;1151-第一限位挡边;11511-第三导向斜面;11512-第四导向斜面;116-第二避让凹槽;1161-第二限位挡边;11611-第七导向斜面;11612-第八导向斜面; 117-第一固定凹槽;1171-第一插接缺口;1172-第三插接缺口;118-第二固定凹槽;1181-第二插接缺口;1182-第四插接缺口;12-翻转件;121
-ꢀ
主体部;1211-第一下延限位部;12111-第一定位凸起部;121111-第一导向斜面;121112-第二导向斜面;1212-第二下延限位部;12121-第二定位凸起部;121211-第五导向斜面;121212-第六导向斜面;1213-第三避让凹槽;122-第一翻转功能部;123-第二翻转功能部;124-承力臂; 13-接线端子;131-插接臂;132-弹性压靠臂;14-第一固定件;141-第一固定部;1411-第一卡接臂;1412-第三卡接臂;142-第一连接过渡部; 143-第一弹片部;144-第一卡接部;1441-第九导向斜面;15-第二固定件;151-第二固定部;1511-第二卡接臂;1512-第四卡接臂;152-第二连接过渡部;153-第二弹片部;154-第二卡接部;1541-第十导向斜面; 16-第一铰接腔;17-第二铰接腔;2-ffc排线;21-第一卡接定位缺口; 22-第二卡接定位缺口。
具体实施方式
[0044]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左”、“右”、“上”、“下”、“前”、“后”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0045]
图2、图26分别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中适用于fpc连接器的自动锁扣结构的爆炸示意图及其立体装配示意图,可知,其由fpc连接器1、pcb 板(图中未示出)以及ffc排线2构成。ffc排线2插设于fpc连接器1 内,且整体固定于pcb板上,进而实现对信号的传输。
[0046]
图3、图20分别示出了本实用新型适用于fpc连接器的自动锁扣结构中fpc连接器的爆炸示意图及其立体装配示意图,可知,其主要由绝缘胶座11、翻转件12、接线端子13、第一固定件14以及第二固定件15 等几部分构成,其中,在绝缘胶座11内设置有ffc排线插接槽111,且沿着由前向后方向进行延伸,以用来插装上述ffc排线2。沿ffc排线插接槽111的宽度方向(即图示左右方向)均布有一系列端子插接槽112,用来插入、固定上述接线端子13。
[0047]
图16、图17分别示出了本实用新型适用于fpc连接器的自动锁扣结构中第一固定件两种不同视角的立体示意图,可知,第一固定件14由第一固定部141、第一连接过渡部142、第一弹片部143以及第一卡接部 144依序连接而成。第一固定部141卡设、固定于绝缘胶座11的左侧,借以实现第一固定件14位置的固定。第一弹片部143由第一连接过渡部 142继续延伸,且向前返折而成。第一卡接部144由第一弹片部143向下延伸而成。
[0048]
图18、图19分别示出了本实用新型适用于fpc连接器的自动锁扣结构中第二固定件两种不同视角的立体示意图,可知,第二固定件15由第二固定部151、第二连接过渡部152、第二弹片部153以及第二卡接部 154依序连接而成。第二固定部151卡设、固定于绝缘胶座11的右侧,借以实现第二固定件15位置的固定。第二弹片部153由第二连接过渡部 152继续延伸,且向前返折而成。第二卡接部154由第二弹片部153向下延伸而成。
[0049]
图25示出了本实用新型适用于fpc连接器的自动锁扣结构中ffc排线的立体示意图,可知,由ffc排线2的左、右侧壁分别向内延伸有第一卡接定位缺口21、第二卡接定位缺口22。如图26、27、28中所示,当第一固定件14、第二固定件15完成与绝缘胶座11的固定,且ffc排线2完全插入到ffc排线插接槽111后,第一卡接定位缺口21、第二卡接定位缺口22与第一卡接部144、第二卡接部154的位置相对应,以便于第一卡接部144、第二卡接部154置入(如图26、27、28中所示)。
[0050]
图9示出了本实用新型适用于fpc连接器的自动锁扣结构中翻转件的立体示意图,可知,其主要由主体部121、第一翻转功能部122以及第二翻转功能部123等几部分构成。其中,第一翻转功能部122由主体部121的左侧壁向外继续延伸而成,且其截面呈长腰形。假定第一翻转功能部122的高度尺寸为h1,长度尺寸为l1,则l1>h1。而第二翻转功能部123由主体部121的右侧壁向外继续延伸而成,且其截面亦呈长腰形。且假定第二翻转功能部123的高度尺寸为h2,长度尺寸为l2,则l2>h2。
[0051]
如图4中所示,正对应于上述第一弹片部143、第二弹片部153,由绝缘胶座11的上平面向下延伸出有第一置放槽113、第二置放槽114。第一弹片部143弹性地压靠于绝缘胶座11的上平面上,且与上述第一置放槽113共同围拢而成第一铰接腔16。第二弹片部153亦弹性地压靠于绝缘胶座11的上平面上,且与上述第二置放槽114共同围拢而成第二铰接腔17。第一翻转功能部122、第二翻转功能部123分别铰接于上述第一铰接腔16、第二铰接腔17内(如图20-24中所示)。
[0052]
上述适用于fpc连接器的自动锁扣结构的工作原理大体如下:当对 ffc排线2执行锁定操作时,推动ffc排线2沿着ffc排线插接槽111 进行平移运动,在此进程中,第一弹片部143、第二弹片部153在ffc 排线2推顶力的作用下被迫发生弹性变形,随后第一卡接部144、第二卡接部154弹性地顶靠于ffc排线2的上平面上且进行相对滑移运动,直至其分别卡入到开设于ffc排线2上的第一卡接定位缺口21、第二卡接定位缺口22内,与此同时,接线端子13与ffc排线2相导通以进行信号传输;当对ffc排线2执行解锁操作时,操作人员扳动翻转件12的主体部121,与此同时,设置于其上的第一翻转功能部122、第二翻转功能部123跟随地进行同步旋转运动,由于两者的截面均设计为长腰形,因此使得第一固定件14、第二固定件15均发生适应性弹性张开变形,进而带动第一卡接部144、第二卡接部154向上进行位移运动,直至其分别由第一卡接定位缺口21、第二卡接定位缺口22中脱出,即完成了对ffc排线2的解锁操作。
[0053]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进行设置,可以取得以下几方面的有益效果:1)相较于传统的翻转式fpc连接器,在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技术方案中,其结构形式简单,便于零部件的制造成型,具有相对较低的制造成本;2)第一固定件14、第二固定件15可直接绝缘胶座11相贴合、固定,无须预留活动空间,因而,有效地减小了fpc连接器1的整体厚度尺寸,利于后期对其装配空间进行布局、设计;3)极大地缩短了fpc连接器1的组装时间,进而降低了生产
制造成本。在实际操作过程中,通过对翻转件12进行扳动、翻转即可使得第一固定件14、第二固定件15 发生弹性变形,进而迫使第一卡接部144、第二卡接部154相对于ffc 排线2进行插入/脱合运动,进而实现对ffc排线2的夹紧固定/脱开,从而大大地提高了ffc排线2的安装、拆卸速度。
[0054]
作为上述适用于fpc连接器的自动锁扣结构的进一步优化,还可以由主体部121的左、右侧壁向外继续延伸、且向下折弯以形成有第一下延限位部1211、第二下延限位部1212(如图10中所示)。由绝缘胶座 11的上平面向下延伸出有与上述第一下延限位部1211、第二下延限位部 1212相适配的第一避让凹槽115、第二避让凹槽116(如图4中所示)。如此一来,当执行第一固定件14、第二固定件15与绝缘胶座11的装配操作时,其一部分可以巧妙地沉放于绝缘胶座11内,从而进一步降低了 fpc连接器1的整体高度尺寸。利用主体部121的自重来实现第一卡接部144、第二卡接部154对第一卡接定位缺口21、第二卡接定位缺口22 的锁定。另外,第一下延限位部1211、第二下延限位部1212的存在可以有效地防止翻转12件发生“偏扭”现象,确保第一翻转功能部122、第二翻转功能部123相对位置的准确性,避免其因受力不均衡分别由第一铰接腔16、第二铰接腔17中脱出。
[0055]
已知,fpc连接器1在实际工作过程中必不可免地会受到“震动”的影响,仅利于翻转件12主体部121的自重来实现对ffc排线2的位置锁定是极其不稳定的,极易发生松脱现象,鉴于此,还可以由第一下延限位部1211、第二下延限位部1212向外延伸出有第一定位凸起部12111、第二定位凸起部12121,相对应地,在第一避让凹槽115、第二避让凹槽 116的侧壁上设置有分别与上述第一定位凸起部12111、第二定位凸起部 12121相适配的第一限位挡边1151、第二限位挡边1161(如图6、10中所示)。通过采用上述方案进行设置,可以利用第一限位挡边1151、第二限位挡边1161来分别实现对第一定位凸起部12111、第二定位凸起部 12121的挡靠,进而实现了第一固定件14、第二固定件15相对于塑胶胶座11卡扣的稳固性,杜绝ffc排线2因“震动”而发生松脱现象。
[0056]
出于保证第一定位凸起部12111、第二定位凸起部12121进入或脱出第一限位挡边1151、第二限位挡边1161进程的顺利执行,进而确保 ffc排线2的拆装效率方面考虑,还可以对第一定位凸起部12111的上、下侧壁进行斜切处理,以分别形成第一导向斜面121111、第二导向斜面121112(如图11中所示)。对第一限位挡边1151的上、下侧壁亦进行斜切处理,以分别形成第三导向斜面11511、第四导向斜面11512(如图7 中所示)。对第二定位凸起部12121的上、下侧壁进行斜切处理,以分别形成第五导向斜面121211、第六导向斜面121212(如图12中所示)。对第二限位挡边1161的上、下侧壁亦进行斜切处理,以分别形成第七导向斜面11611、第八导向斜面11612(如图8中所示)。
[0057]
另外,作为上述技术方案更进一步的优化,还可以对第一卡接部144、第二卡接部154的前侧壁进行斜切处理,以分别形成第九导向斜面1441、第十导向斜面1541(如图17、19中所示)。如此一来,在推动ffc排线 2沿着ffc排线插接槽111进行平移运动的进程中,第一卡接部144、第二卡接部154在顶靠力的作用下可自动地抬升,以便于后续自动地滑入至第一卡接定位缺口21、第二卡接定位缺口22内。
[0058]
如图15中所示,接线端子13由插接臂131和弹性压靠臂132构成。其中,插接臂131即内置于上述的端子插接槽112内,且弹性压靠臂132 超过绝缘胶座11的上平面0.1-0.3mm(如图20中所示)。出于避让接线端子13,尽可能地降低翻转件12的总体成型厚度方面考虑,
正对应于接线端子13,还可以由翻转件12主体部121的下侧壁向上延伸出有一系列第三避让凹槽1213。第三避让凹槽1213沿着前后方向进行贯穿(如图13中所示)。出于确保其结构强度方面考虑,翻转件12还包括有承力臂124。承力臂124连接于上述各第三避让凹槽1213的前端左、右侧壁之间(如图14中所示)。弹性压靠臂132内置于上述第三避让凹槽1213 内,且其弹性地压靠于承力臂124上(如图26、27、29中所示)。
[0059]
已知,第一固定件14、第二固定件15可以采用多种方式来实现与绝缘胶座11的固定,不过,在此推荐一种优选方式,具体如下:由绝缘胶座11的上平面向下延伸出有分别用来供第一固定部141、第二固定部 151进行置入、限位的第一固定凹槽117、第二固定凹槽118。由第一固定部141的下平面继续向下延伸出有至少2个、且间隔布置的第一卡接臂1411,相对应地,由第一固定凹槽117的底壁向下延伸出有与上述第一卡接臂1411相适配的第一插接缺口1171。由第二固定部151的下平面继续向下延伸出有至少2个、且间隔布置的第二卡接臂1511,相对应地,由第二固定凹槽118的底壁向下延伸出有与上述第二卡接臂1511相适配的第二插接缺口1181。由第一固定部141的外侧面继续向外延伸出有至少1个第三卡接臂1412,相对应地,由第一固定凹槽117的侧壁向外延伸出有与上述第三卡接臂1412相适配的第三插接缺口1172。由第二固定部151的外侧面继续向外延伸出有至少1个第四卡接臂1512,相对应地,由第二固定凹槽118的侧壁向外延伸出有与上述第四卡接臂 1512相适配的第四插接缺口1182(如图4-6、16-19中所示)。如此一来,第一固定部141、第二固定部151均采用卡扣的方式实现与绝缘胶座11 的固定,限定了其沿高度方向的位移运动。而第三卡接臂1412、第四卡接臂1512的存在限定了第一固定件14、第二固定件15沿前后方向的位移运动。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进行设置,不但确保了第一固定件14、第二固定件15与绝缘胶座11的固定可靠性,且有效地降低了安装第一固定件14、第二固定件15所需消耗的时长。
[0060]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