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低串扰高速插座电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259290发布日期:2021-08-13 16:20阅读:61来源:国知局
一种低串扰高速插座电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通讯传输领域,本申请涉及一种低串扰高速插座电连接器。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请参考中国实用新型专利cn211428387u号公开了一种结构稳定的高速插座电连接器组件。此类高速插座电连接器组件的任意一排端子一般包括若干对差分信号对及用于间隔各对差分信号对的若干个接地端子。现有技术中公开的该种高速插座电连接器组件,由于端子导电延伸路径较长,且接地端子数量较多,各接地端子之间有可能会产生电位差,并且影响各对差分信号端子的高频谐振,进而影响高速信号传输。

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改进的低串扰高速插座电连接器,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的电连接器组件,具有更好的接地效果。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低串扰高速插座电连接器,包括绝缘本体、结合于绝缘本体内的若干个导电端子及串接件,所述绝缘本体形成有与对接连接器对接的插接腔,所述导电端子包括若干个信号端子及若干个接地端子,所述绝缘本体设有远离插接腔一端的后端面,所述串接件结合于后端面位置,所述串接件与至少两个接地端子电性接触。

进一步,所述串接件为由导电材质制成的后固定架,所述后固定架包括向绝缘本体的后端面凸出形成的接触凸部,所述接触凸部对应与接地端子露出绝缘本体的部分电性接触。

进一步,还包括后固定架,所述串接件为金属串接件,所述金属串接件结合于后固定架,所述金属串接件包括有若干抵触片,所述抵触片与至少两个接地端子电性接触。

进一步,所述绝缘本体包括若干片绝缘基片,各片绝缘基片内固定有至少一个导电端子,若干片绝缘基片堆叠结合形成端子架。

进一步,所述绝缘本体还包括前绝缘外壳,所述前绝缘外壳结合于端子架的前端且至少覆盖端子架的部分前端面、端子架的部分上表面及端子架的部分左右侧面,所述后固定架跨设于端子架的后端面及左右侧面位置并与前绝缘外壳固定结合,所述前绝缘外壳于前端形成与对接连接器对接的插接腔,各所述导电端子形成有凸伸至插接腔内的端子接触部。

进一步,所述后固定架包括主体部及由主体部的左右两端向前延伸形成的侧部,所述主体部对应结合于绝缘本体的后端面位置,所述侧部对应结合于绝缘本体的左右侧面位置。

进一步,所述金属串接件包括主体片及由主体片延伸形成的所述抵触片,所述抵触片由主体片向前倾斜延伸形成且呈悬臂状,所述主体片结合于主体部面向绝缘本体一侧的表面上。

进一步,所述绝缘本体的后端面对应主体片位置凹陷形成有容纳槽,所述主体片容纳于容纳槽内。

进一步,所述主体片的上边缘及下边缘分别向后折弯延伸有止位片,所述止位片止位于主体部,所述主体部面向绝缘本体一侧的表面与主体片之间形成间隙。

进一步,沿上下方向上,所述抵触片与主体片的连接位置位于主体片上边缘的止位片与下边缘的止位片之间。

进一步,所述后固定架于主体部与侧部结合的位置由上向下凹陷形成有结合槽,所述主体片的左右两端由上至下组装结合于所述结合槽。

进一步,所述绝缘基片包括信号基片和接地基片,所述信号基片内结合有信号端子,所述接地基片内结合有接地端子,所述信号基片的后端缘形成有第一凸台部,所述接地基片的后端缘形成有第二凸台部,所述后固定架对应位置形成有限位迂回部,所述限位迂回部对应与第一凸台部及第二凸台部限位结合。

进一步,所述限位迂回部包括由主体部前表面向前凸出形成的若干个凸台部,及沿左右方向位于凸台部至少一侧的凹陷部,所述凸台部沿左右方向间隔排列,所述凸台部形成有水平状承载面,所述第一凸台部承载于承载面,所述第二凸台部卡设于凹陷部内。

进一步,所述金属串接件位于限位迂回部的上方。

进一步,相邻两个所述接地基片之间夹持有两个信号基片,若干所述第一凸台部沿左右方向呈一直线排列,若干所述第二凸台部沿左右方向呈一直线排列,第一凸台部与相邻的第二凸台部之间沿上下方向错位设置,所述接地端子形成有凸出至接地基片后方的凸出部,所述凸出部沿左右方向位于对应的第一凸台部的至少一侧,所述抵触片对应弹性抵触于所述凸出部,所述低串扰高速插座电连接器还包括金属屏蔽笼,所述金属屏蔽笼罩设于绝缘本体外围。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具有如下有益效果:具有更好的接地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低串扰高速插座电连接器的立体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低串扰高速插座电连接器的部分立体示意图,其中主要移除了金属屏蔽笼模块;

图3是图2的部分立体分解图,其主要展示了结合有金属串接件的后固定架与端子架分离后的立体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低串扰高速插座电连接器的金属串接件及后固定架的立体示意图;

图5是图3自另一角度看的立体示意图;

图6是图5中虚线方框内结构的放大图;

图7是图5中将金属串接件与端子架配合时的立体示意图,主要展示金属串接件与端子架的位置配合关系;

图8是图7中虚线方框内结构的放大图;

图9是自图2中a-a线的剖视图,主要剖切于接地端子位置;

图10是图9中虚线方框内结构的放大图;

图11是图10所示结构的又一实施例。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此外,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在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本文中使用的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此外,为了本申请的描述准确性,本申请涉及方向的请一律以图2为参照,其中x轴延伸方向为导电端子2的排列方向(也称为左右方向,其中x轴正向为右);y轴延伸方向为对接连接器(未图示)插拔方向(也称前后方向,其中y轴正向为后);z轴延伸方向为上下方向(其中z轴正向为上)。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申请。

请参考图1至图10所示,为本申请公开的一种低串扰高速插座电连接器,包括绝缘本体1及结合于绝缘本体1内的若干个导电端子2。所述绝缘本体1包括若干片绝缘基片11及后固定架12,各片绝缘基片11内固定有至少一个导电端子2。所述导电端子2包括若干信号端子21及若干接地端子22,若干片绝缘基片11沿左右方向堆叠结合形成端子架110。所述后固定架12跨设结合于端子架110的后端面(未标号)及左右侧面(未标号)。本申请中,所述低串扰高速插座电连接器还包括金属串接件3,所述金属串接件3结合于后固定架12,所述金属串接件3包括若干个抵触片31,所述抵触片31与结合于绝缘基片11内的所述接地端子22电性接触。

本申请中,通过将金属串接件3设计成位于后固定架12与端子架110之间,能够确保金属串接件3的组装稳定性,确保金属串接件3与对应接地端子22的接触稳定性。此外,将金属串接件3先与后固定架12结合,然后再通过将后固定架12由后向前组装固定至端子架110,组装工艺简洁且容易操作。

请参考图2、图3及图9所示,所述绝缘本体1还包括前绝缘外壳13(附图中仅展示了前绝缘外壳13与端子架110组合以后的图示,并未单独展示前绝缘外壳13的结构,但是参考图9并结合图2及图3能够清楚的理解及得到前绝缘外壳13的及基本形状)。所述前绝缘外壳13结合于端子架110的前端且至少覆盖端子架110的部分前端面、端子架110的部分上表面及端子架110的部分左右侧面。所述后固定架12于端子架110的左右侧面位置与前绝缘外壳13固定结合。所述前绝缘外壳13于前端形成与对接连接器(未图示)对接的插接腔10,各所述导电端子2形成有凸伸至插接腔10内的端子接触部221。所述插接腔10的上下内壁面上均排列有一排所述端子接触部221,所述端子接触部221呈悬臂状结构。

请参考图2至图10所示,所述后固定架12包括主体部121及由主体部121的左右两端向前延伸形成的两个侧部122。所述主体部121对应结合于端子架110的后端面,所述侧部122对应结合于端子架110的左右侧面。所述金属串接件3包括主体片32及由主体片32延伸形成的所述抵触片31,所述抵触片31由主体片32向前倾斜延伸形成且呈悬臂状,所述主体片32结合于主体部121面向端子架110一侧的表面上。

进一步的,所述端子架110的后端面对应主体片32位置凹陷形成有容纳槽1101,所述主体片32容纳于所述容纳槽1011内。如此能够保证金属串接件3与端子架110的组装准确性,进而保证抵触片31与对应接地端子22的接触精准和准确。

另外,所述主体片32的上下边缘向后折弯延伸有止位片321,所述止位片321止位于主体部121,使得主体部121面向端子架110一侧的表面与主体片32之间形成间隙30。本申请中,沿上下方向上,所述抵触片31与主体片32的连接位置位于主体片32上边缘的止位片321与下边缘的止位片321之间,如此使得结合有金属串接件3的后固定架12组装至端子架110上时,能够提供抵触片31弹性形变的空间,特别是抵触片31与主体部121连接的位置,能够发生一定程度的形变。所述间隙30也具有类似功效。使得金属串接件3能够吸收一定的制造工差及组装工差。

请参考图3及图4所示。所述后固定架12于主体部121与侧部122结合的位置由上向下凹陷形成有结合槽120,所述主体片32的左右两端由上至下组装结合于所述结合槽120。以实现金属串接件3与后固定架12之间的结合。

请参考图2至图10所示,所述绝缘基片11包括信号基片111和接地基片112(具体参图5标号)。所述信号基片111内结合有信号端子21,所述接地基片112内结合有接地端子22。所述信号基片111的后端缘形成有第一凸台部1110,所述接地基片112的后端缘形成有第二凸台部1120。所述后固定架12对应第一凸台部1110及第二凸台部1120位置形成有限位迂回部1100,所述限位迂回部1100对应与第一凸台部1110及第二凸台部1120限位结合。

具体的,所述限位迂回部1100包括由主体部121前表面向前凸出形成的若干个凸台部1001,及沿左右方向位于凸台部1001一侧的凹陷部1002,所述凸台部1001沿左右方向间隔排列,所述凸台部1001形成有水平状承载面10011,所述第一凸台部1110承载于承载面10011,所述第二凸台部1120卡设于凹陷部1002内。

进一步的,本申请设计中,相邻两个所述接地基片112之间夹持有两个信号基片111,若干所述第一凸台部1110沿左右方向呈一直线排列,若干所述第二凸台部1120沿左右方向呈一直线排列,第一凸台部1110与相邻的第二凸台部1120之间沿上下方向错位设置,所述接地端子22形成有凸出至接地基片112后方的凸出部222,所述凸出部222沿左右方向位于对应的第一凸台部1110的一侧,所述抵触片31对应弹性抵触于所述凸出部222,所述低串扰高速插座电连接器还包括金属屏蔽笼,所述金属屏蔽笼罩设于绝缘本体1外围。

本申请中的所述限位迂回部1100的设计配合与第一凸台部1110和第二凸台部1120的结合结构,能够确保绝缘基片11之间的堆叠结合紧密性,同时对绝缘基片11之间的组装精度也有非常好的把控效果。此外本申请中的所述限位迂回部1100结合(主要是沿上下放下开口迂回设计)及配合后固定架12其他位置的结构设计,主要为了能够在后固定架12成型时实现上下拔模,降低一体成型时的制程工艺。本申请中,所述金属串接件3位于限位迂回部1100的上方。

请参考图11所示,为本申请的第二实施例,第二实施例并没有展示完整的低串扰高速插座电连接器结构,因为与图1至图10中所示的第一实施例的区别点仅在于后固定架12及金属串接件3的结构,具体而言,第二实施例中移除了金属串接件3结构,而仅设有后固定架12。第二实施例中的所述后固定架12由金属材质制成,或者由塑胶材质结合金属导电材质共同制成(例如由绝缘塑胶材质制成后固定架12后在其表面形成导电层、亦或者通过在由绝缘塑胶材质制成的后固定架12内局部埋设金属导电件(未图示)等等)。

第二实施例中的所述后固定架12框架结构与第一实施例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后固定架12面向绝缘本体1的后端面位置凸设形成有若干接触凸部1211,所述后固定架12通过接触凸部1211对应与接地端子22的凸出部222实现电性搭接。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中,第一实施例中的后固定架12由绝缘材料制成。单本申请中,将所述第一实施例中的金属串接件3和第二实施例中的后固定架12统称为串接件。当然还有第三种实施例,第三种实施例可以在第一种实施例子的基础上,将第一实施例中的后固定架12通过导电材料制成(例如导电塑胶、金属粉末烧结、或者金属块经过车铣加工而成等等)。因此,可以将第三实施例中的金属串接件3和后固定架12统称为串接件。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申请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部分实施方式,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通过阅读本申请说明书而对本申请技术方案采取的任何等效的变化,均为本申请的权利要求所涵盖。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