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开关结构及电动工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019729发布日期:2022-02-23 22:37阅读:94来源:国知局
一种开关结构及电动工具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动工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开关结构及电动工具。


背景技术:

2.在一些如角磨机等的电动工具中,其启动开关通常采用大电流开关或者开关结构,但是大电流开关一般是体积较大的机械开关,操作起来需要较大的力气,因此越来越多的电动工具采用开关结构作为启动开关。
3.现有技术中的开关结构,包括活动设置在壳体上的触发组件、弹性按压件以及触点,当操作人员推动触发组件到达预设位置后,触发组件挤压弹性按压件变形从而按压触点,当触点被按压后对应的控制电路导通;当操作人员再次操作触发组件时,例如按压组件尾端时,弹性按压件可在自身弹性力的作用下与触点分离,并推动触发组件复位,使对应的控制电路断开。但是,在将电动工具的触发组件推动至预设位置进行工作的过程中,可能有灰尘或其他杂质进入到触发组件与壳体之间的缝隙,导致弹性按压件难以在自身的弹性力作用下推动触发组件复位并与触点分离,进而导致电动工具无法断电,安全性无法保证。因此,如何保证触点开关启闭过程的有效性,进而保证电动工具的安全性是本领域亟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第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开关结构,其启闭过程可靠性高,不会出现无法断电的问题。
5.本实用新型的第二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开关结构,通过设置上述的开关结构,启闭过程安全性好。
6.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7.一种开关结构,能安装在壳体上,包括:
8.触点开关,与所述壳体连接,所述触点开关用于触发控制电路的通断;
9.按压组件,用于按压所述触点开关;
10.触发组件,所述触发组件与所述壳体活动连接并具有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当所述触发组件位于第一位置时,所述触发组件挤压所述按压组件变形,以使所述按压组件按压所述触点开关,所述控制电路导通,当所述触发组件位于第二位置时,所述按压组件与所述触点开关断开连接;
11.弹性复位件,两端分别与所述壳体和所述触发组件抵接,并使所述触发组件始终具有位于所述第二位置的趋势。
12.作为一种可实施的方案,所述开关结构包括两个触点开关,每个所述触点开关用于对应触发一个所述控制电路的通断,当所述触发组件位于第一位置时,所述按压组件按压两个所述触点开关。
13.作为一种可实施的方案,当所述触发组件由第二位置切换至第一位置的过程中,
所述按压组件以预设顺序按压两个所述触点开关。
14.作为一种可实施的方案,所述触发组件用于挤压所述按压组件的一端为挤压端,所述触点开关包括安装座和设置在所述安装座上的触点,所述按压组件包括两个弹片,每个所述弹片的一端对应与一个所述安装座连接,另一端延伸至对应的所述触点上方,相对于所述挤压端,两个所述触点错开设置,以使两个所述触点分别与所述挤压端的距离不相等。
15.作为一种可实施的方案,所述触点开关包括安装座和设置在所述安装座上的触点,两个所述触点平齐设置,所述按压组件包括两个弹片,每个所述弹片的一端对应与一个所述安装座连接,另一端延伸至对应的所述触点上方;
16.所述触发组件用于挤压所述按压组件的一端设置有分别用于抵压两个所述弹片的两个抵压部,沿靠近所述触点的方向,一个所述抵压部凸出于另一个所述抵压部设置,以使两个所述触点分别与对应的所述抵压部的距离不相等。
17.作为一种可实施的方案,所述按压组件包括按压件和第一弹性件,所述第一弹性件弹性抵压于所述触点开关与所述按压件之间,沿靠近所述按压件的方向,一个所述触点开关凸出于另一个所述触点开关设置。
18.作为一种可实施的方案,所述按压组件包括:
19.本体部,与所述壳体活动连接,所述触发组件能挤压所述本体部的第一端,相对于所述本体部,两个所述触点开关平齐设置;
20.第一弹性件,弹性抵压于所述触点开关与所述本体部之间;
21.两个按压端,设置在所述本体部的另一端,两个所述按压端用于分别按压两个所述触点开关,沿靠近所述触点开关的方向,一个所述按压端凸出于另一个所述按压端设置。
22.作为一种可实施的方案,所述触发组件包括相连接的操作件和连接件,所述操作件设置在所述壳体外部,所述连接件设置在所述壳体内部。
23.作为一种可实施的方案,所述连接件设置有导向部,所述导向部沿所述第一位置和所述第二位置的连线方向延伸,所述弹性复位件套设于所述导向部。
24.一种电动工具,包括:
25.壳体;
26.电源接口,用于接入电源;
27.电机,设置在所述壳体内,并用于为所述电动工具提供动力;
28.控制器,至少与所述电机连接,以控制所述电机的工作状态;
29.控制电路,包括所述的开关结构以及与所述开关结构电连接的开关元件;
30.所述控制器被配置为在所述触点开关被触发后使所述电机转动。
31.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为:
32.本实用新型的开关结构,当需要触发组件位于第二位置时,弹性复位件能辅助按压组件一起将触发组件推动至第二位置,以使按压组件顺利与触点开关分离,不再按压触点开关,即保证开关结构能顺利断开,避免出现因按压组件自身弹性不足而无法与触点开关分离、开关结构无法断开的情况发生。
33.本实用新型的电动工具,通过设置上述开关结构,启闭过程安全性好。
附图说明
34.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电动工具的电路框图;
35.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电动工具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36.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第一种方案的电动工具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37.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第一种方案的电动工具的局部结构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38.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第二种方案电动工具的局部结构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39.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提供的电动工具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40.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提供的第一种方案的弹性导电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41.图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提供的第二种方案的弹性导电组件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42.图中:
43.10-电源接口;20-电机;30-控制器;40-多路控制电路;401-第一控制电路;402-第二控制电路;50-充电电路;60-壳体;70-开关结构;
44.11-第一触点开关;111-第一安装座;112-第一触点;12-第二触点开关;121-第二安装座;122-第二触点;
45.2-按压组件;211-第一弹片;212-第二弹片;22-按压件;221-本体部;2221-第一按压端;2222-第二按压端;223-第二弹性件;23-第一弹性件;
46.3-触发组件;31-操作件;32-连接件;321-挤压端;3221-第一抵压部;3222-第二抵压部;323-导向部;
47.4-弹性复位件。
具体实施方式
48.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地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实用新型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结构。
49.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固定”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50.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51.在本实施例的描述中,术语“上”、“下”、“右”、等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
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和简化操作,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仅用于在描述上加以区分,并没有特殊的含义。
52.实施例一
53.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开关结构和一种电动工具,电动工具包括开关结构70,电动工具包括但不限于:电钻、电圆锯、往复锯砂光机、扫雪机、吹风机等各种交流或直流工具,其他类型的电动工具只要能够采用以下披露的技术方案的实质内容即可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54.如图1-图5所示,电动工具至少包括电源接口10、电机20、控制器30、控制电路、充电电路50、开关结构70和壳体60,电机20、控制器30、控制电路、充电电路50均设置在壳体60内,本实施例中控制电路为多路控制电路40,多路控制电路40至少包括第一控制电路401和第二控制电路402。
55.电源接口10用于接入电源。在一个实施例中,电源接口10接入的电源可以是交流市电。在一个实施例中,电源接口10接入的电源可以是电池包,电池包可由一组电池单元组成,例如,可将电池单元串联成单一电源支路,形成1p电池包。电源接口10接入的电源电压能够使控制器30上电,从而控制器30可以输出控制信号以控制电机20的转动状态,例如,控制电机20启动、转动或者停止转动等。可选地,若电源电压较高,需要通过电源转换电路转换后为控制器30上电。电源转换电路可以将电源电压转换为适合控制器30上电的电压,例如电源电压为20v,经电源转换电路后转换为3v或者5v的电压供控制器30上电。
56.控制器30能够输出pwm控制信号至电机20,进而控制电机20在不同状态间切换,例如可以控制电机20启动、转速改变、转向变换、调整转动频率以及停止等。可以理解的是,在控制器30和电机20之间还连接有驱动电路(未示出)。驱动电路具有若干半导体开关元件以切换电机20的通电状态。在一个实施例中,驱动电路与电机20的各相定子绕组电性连接,用以将电源电流传递至定子绕组以驱动电机20旋转。作为实施例的一种,驱动电路可包括多个开关元件,例如包括六个开关元件。每个开关元件的每个栅极端与控制器30电性连接,用于接收来自控制器30的控制信号。开关元件的每个漏极或源极与电机20的定子绕组连接。六个开关元件接收来自控制器30的控制信号改变各自的导通状态,从而改变电源加载在电机20的定子绕组上的电流。
57.多路控制电路40至少包括供用户触发的开关结构70以及与开关结构70电连接的且具有一定功率的开关元件。如图2至图3所示,开关结构70包括触点开关、按压组件2及触发组件3,触点开关用于触发多路控制电路40的通断,在一种实现方式中,如图1所示,触点开关包括触点a、b、c,其中触点a为悬空的,在按压触点开关时,触点a、c接通触点开关为闭合状态,当不按压触点开关时,触点a、b接通则触点开关为断开状态。按压组件2能弹性变形,并用于按压触点开关,触发组件3与壳体60活动连接并具有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当触发组件3位于第一位置时,触发组件3挤压按压组件2变形,以使按压组件2按压触点开关,进而使控制电路导通,当触发组件3位于第二位置时,按压组件2与触点开关断开连接,进而使多路控制电路40断开。开关元件可以是可控半导体功率器件,例如fet,bjt,igbt等,或者是任何其他类型的固态开关,例如igbt,bjt等。在本技术中,通过多路控制电路40可以控制控制器30的上电或者失电,从而控制电机20的开关机。
58.优选地,如图3所示,电动工具还包括弹性复位件4,弹性复位件4的两端分别与壳体60和触发组件3抵接,并使触发组件3始终具有位于第二位置的趋势。当需要触发组件3回到第二位置时,弹性复位件4能辅助按压组件2一起对触发组件3施加推动力,保证触发组件3顺利回到第二位置,进而保证触发组件3不再对按压组件2进行挤压,使按压组件2顺利与触点开关分离,即为触点开关顺利断开提供保证。
59.进一步地,如图3所示,触发组件3上设置有导向部323,导向部323沿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的连线方向延伸,弹性复位件4套设于导向部323。导向部323能够对弹性复位件4的变形方向进行导向,进而使弹性复位件4对触发组件3的作用力方向沿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的连线方向,避免触发组件3在位置切换过程中发生位置偏斜。此实施例中,导向部323为设置在触发组件3上的导柱,弹性复位件4为弹簧,弹簧套设在导柱上,且弹簧的一端与壳体60抵接,另一端与触发组件3上抵接。
60.如图1所示,电动工具还包括第一电容c1,在多路控制电路40中的触点开关处于断开状态时,若电源接口10接入电源,则电源、多路控制电路40和第一电容构成的充电电路50导通,为第一电容c1充电。需要说明的,第一电容c1的容量较小,可以很快达到满电状态。进一步地,在多路控制电路40中的触点开关被触发导通时,第一电容c1将通过多路控制电路40放电,使多路控制电路40中的开关元件导通,从而为控制器30上电,控制器30能够输出控制信号控制电机20启动。特别的,为了维持控制器30持续能够输出控制信号,控制器30还可以输出电信号power为第一电容c1充电。可选地,也可以采用外部电源产生为第一电容c1充电的电信号。进一步地,在控制器30输出控制信号控制电机20工作的过程中,控制器30可以实时检测到触点开关的电压信号以判断开关是否断开。若开关断开,则控制器30输出控制信号控制电机20停机。可以理解的,即使控制器30失效检测不到开关断开的信号,多路控制电路40也会由于开关的断开而不再为控制器30供电,控制器30将由于失电而不能输出控制信号,也能实现电机20停机。也就是说,通过本技术中设置的包含触点开关的多路控制电路40能在控制器30失效的情况下,保证工具关机操作的安全性。
61.可以理解的,在电动工具使用的过程中,可能会存在由于电源接口10松动导致电动工具断电或者用户直接拔掉电源使工具断电,但并未断开触点开关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用户下次接通电源时,由于触点开关处于闭合状态,工具会直接启动,从而带来安全隐患。因此,为了避免上述情况的发生,本技术通过设置第一电容c1,如图1所示,第一电容c1至少与第一触点开关11构成充电电路50。在电源接口10接入电源且第一触点开关11处于断开状态时,充电电路50导通,电源能够为第一电容c1充电;在第一触点开关11处于闭合状态且电源接口10接入电源时,充电电路50未导通,第一电容c1不充电。也就是说,在触点开关处于闭合状态的情况下工具接通电源,由于第一电容c1未充电,也就不会为放电,从而多路控制电路40中的开关元件不会导通,控制器30无法上电。进而电机20无法启动,避免了在触点开关闭合时接通电源带来的安全问题。
62.在本实施例中,为了进一步增强工具关机控制的安全性。如图3和图4所示多路控制电路40包括两路控制电路,例如第一控制电路401和第二控制电路402,第一控制电路401和第二控制电路402为串联连接,通过设置两路控制电路,在其中一路控制电路中的部分或全部元器件失效时,另一路控制电路也能维持控制器30的正常断电,从而保证工具的开关机操作能正常进行,避免了由于部分元器件失效导致关机操作不被响应而带来的安全问
题。
63.本实施例中,如图1-图5所示,开关结构70包括两个触点开关,即第一触点开关11和第二触点开关12,第一控制电路401至少可以包括第一触点开关11和第一开关元件q1、q3,第一触点开关11能够控制第一控制电路401的通断;第二控制电路402可以包括第二触点开关12和第二开关元件q2、q4,第二触点开关12能控制第二控制电路402的通断。具体地,第一触点开关11和第二触点开关12均为包含三个触点的触点开关,在按压组件2按压时,触点a、c连接触点开关导通,在按压组件2不按压时,触点a、b连接触点开关断开。本实施例中,如图3和图5所示,按压组件2能分别按压第二触点开关12与第一触点开关11,从而实现第一触点开关11和第二触点开关12的机械联动。
64.可以理解的,图1中的电路中还包括多个分压电阻和整流二极管,此处不做详述。
65.下面将参考图1对本技术中电机20的控制过程进行详述:
66.关于插入电源后闭合触点开关的过程:在第一触点开关11和第二触点开关12和处于断开状态即触点a、b连接时,若电源接口10接入电源,则电源、电阻r、第一触点开关11和第一电容c1构成的充电电路50导通,为电容c1充电。进一步地,第一触点开关11和第二触点开关12按照预设导通顺序闭合,则第一电容c1放电使得q3导通从而q1导通,进一步地q4和q2也相继导通,至此多路控制电路40全面导通。进而多路控制电路40输出电信号使控制器30上电,控制器30得电并输出控制信号控制电机20转动。同时,控制器30输出电信号power至第一电容c1为c1持续充电,以维持q3、q1、q4、q2的导通,维持控制器30正常工作。
67.关于断开触点开关的过程:在控制器30正常工作的过程中,可以实时或者一定频率的检测第一触点开关11和第二触点开关12的电压信号以判断第一触点开关11和第二触点开关12是否被触发由闭合状态切换为断开状态。若控制器30检测到第一触点开关11和/或第二触点开关12断开时,可以输出控制信号控制电机20停止转动。在一种可能的情况下,若控制器30不能有效检测到第一触点开关11和/或第二触点开关12的断开信号,也就不会输出控制信号控制电机20停止转动。但由于第一触点开关11和第二触点开关12实际上是断开的,则开关元件q3、q1、q4、q2是不导通的,多路控制电路40不再输出电信号,控制器30将失电,也就不能输出控制信号控制电机20继续转动,从而也可以实现电机20停机控制。在一种可能的情况下,若第一触点开关11或第二触点开关12失效,即有一个触点开关损坏不能响应用户的关机操作,而另一个触点开关正常,也能保证整个电动工具实现关机。例如第一触点开关11失效处于长闭合状态,即触点a一直与触点c连接,则控制器30可以通过检测到的第二触点开关12的断开信号,控制电机20停止转动。另外,即使第一触点开关11失效一直处于导通状态,在第二触点开关12断开后,第二开关元件q2和q4也将断开,从而第二控制电路402不再输出电信号,控制器30也会失电,电机20停止转动。
68.在一种可能的情况下,若第一开关元件或者第二开关元件中有一个失效,即一个开关元件损坏处于一直导通或者一直断开的状态,另一个开关元件能够正常工作。例如q1和/或q3失效一直处于导通状态,但q2和/或q4能正常工作即q2和/或q4在第二触点开关12断开时断开,则在工具正常工作的过程中,控制器30检测到第一触点开关11和/或第二触点开关12断开时,可以正常输出控制信号控制电机20停止转动。另外,在第二触点开关12断开后,q2和q4也会断开,从而第二控制电路402不再输出电信号,控制器30也会失电,电机20停止转动。
69.在本实施例中,控制器30输出控制信号控制电机20停止转动时,也会停止输出pwoer电信号,不再为第一电容c1充电。
70.需要说明的,在第一控制电路401中还设有第二电容c2,第二电容c2与第一开关元件q3并联,例如,第二电容c2的一端与q3的发射极连接,第二电容c2的另一端通过一分压电阻与q3的基极连接。第二电容c2在第一触点开关11闭合的过程中充满电,在第一触点开关11断开后,可以在一段时间内放电维持第一开关元件q3导通,进而维持q1导通。在第二控制电路402中还设有第三电容c3,第三电容c3与第二开关元件q4并联,例如,第三电容c3的一端与第二开关元件q4的发射极连接,第三电容c3的另一端通过一分压电阻与q4的基极连接。第三电容c3在第二触点开关12闭合的过程中充满电,在第二触点开关12断开后,可以在一段时间内放电维持第二功率元件q4导通,进而维持q2导通。也就是说,通过设置c2和c3在第一触点开关11和第二触点开关12断开后,可以在一段时间内维持控制器30有电,控制器30在该时间段内输出控制信号控制电机20停止转动。保证了控制器30在检测到关机信号即检测到第一触点开关11和第二触点开关12断开后,具有执行关机动作的时间。
71.关于闭合触点开关后插入电源的过程:在第一触点开关11和第二触点开关12处于闭合状态即触点a、c连接时,若电源接口10接入电源,充电电路50是不导通的,从而不能为第一电容c1充电。由于第一电容c1未得到充电,也就无法放电。则多路控制电路40不能输出电信号,控制器30无法得电,电机20不能启动。
72.在实际使用过程中,若第二触点开关12先触发,第一触点开关11再触发,则不管二者之间触发的时间差有多长,控制器30均能够上电,即均不影响工具的正常启动;但若第一触点开关11先于第二触点开关12触发,且当二者被触发的时间差大于一定值时,即第二触点开关12长时间内都未导通,则电容c1中的电放完了,q4和q2也未能导通,则控制器30无法上电,电机20不工作。
73.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本实施例中,当触发组件3由第二位置切换至第一位置的过程中,按压组件2使第一触点开关11和第二触点开关12按照预设导通顺序由断开状态切换至闭合状态,进而使第一开关元件q1、q3和第二开关元件q2、q4按照预设导通顺序导通,从而保证控制器30上电,并能控制电机20转动,使得采用具有双通道开关的电动工具具有稳定的开关性能,避免出现开机失效等影响使用体验的情况发生。
74.具体地,预设导通顺序包括第一触点开关11和第二触点开关12同时导通;或者第二触点开关12先于第一触点开关11导通;或者第一触点开关11导通后的预设时间内第二触点开关12导通。以上导通顺序均能满足,充电电路50依次使第一开关元件q1、q3和第二开关元件q2、q4导通,进而能够为控制器30上电。需要说明的是,第一触点开关11导通后的预设时间内是指,第一电容c1的电量放完之前的时间内。
75.本实施例中,触发组件3使得第二触点开关12先于第一触点开关11被闭合,以保证控制器30能顺利上电。
76.作为一种可实施的方案,如图3和图4所示,触点开关包括安装座和设置在安装座上的触点,其中安装座包括第一安装座111和第二安装座121,触点包括第一触点112和第二触点122,第一触点112设置在第一安装座111上,第二触点122设置在第二安装座121上,第一安装座111和第一触点112构成第一触点开关11,第二安装座121和第二触点122构成第二触点开关12,按压组件2包括第一弹片211和第二弹片212,第一弹片211的一端与第一安装
座111连接,另一端延伸至第一触点112上方,第二弹片212的一端与第二安装座121连接,另一端延伸至第二触点122上方,触发组件3用于挤压按压组件2的一端为挤压端321,相对于挤压端321,第一触点112和第二触点122错开设置,以使第一触点112与挤压端321的距离大于第二触点122分别与挤压端321的距离。
77.当用户操作触发组件3,使触发组件3由第二位置切换到第一位置的过程中,挤压端321挤压第一弹片211和第二弹片212变形,由于第二触点122距离挤压端321的距离较小,从而使第二弹片212优先于第一弹片211与对应的触点接触,即使第二触点开关12先于第一触点开关11闭合,保证第一控制电路401和第二控制电路402均能导通,控制器30得以上电。当需要断开第一触点开关11和第二触点开关12时,用户不再操作触发组件3,第一弹片211和第二弹片212失去触发组件3主动施加的挤压力,在自身弹性力作用下恢复形状,从而与第一触点112和第二触点122断开连接,并推动触发组件3的挤压端321,使触发组件3从第一位置回到第二位置。
78.此方案中,如图3和图4所示,触发组件3包括相连接的操作件31和连接件32,操作件31设置在壳体60外部,从而便于用户操作,连接件32设置在壳体60内部,连接件32远离操作件31的一端为挤压端321,用户能推动操作件31相对于壳体60滑动,从而使触发组件3从第二位置运动至第一位置,当用户取消对操作件31的推动力后,弹性复位件4、第一弹片211、第二弹片212共同将触发组件3推动至第二位置。
79.第一安装座111和第二安装座121均固定在电动工具的壳体60内,可选地,如图4所示,第一安装座111距离挤压端321的距离大于第二安装座121距离挤压端321的距离,从而使得第一触点112距离挤压端321的距离大于第二触点122距离挤压端321的距离。当然,在一些实施例中,也可以是第一安装座111和第二安装座121距离挤压端321的距离相同,仅第一触点112距离挤压端321的距离大于第二触点122距离挤压端321的距离。
80.作为另一种可实施的方案,如图5所示,触点开关包括安装座和设置在安装座上的触点,其中安装座包括第一安装座111和第二安装座121,触点包括第一触点112和第二触点122,第一触点112设置在第一安装座111上,第二触点122设置在第二安装座121上,第一安装座111和第一触点112构成第一触点开关12,第二安装座121和第二触点122构成第二触点122开关,第一触点112和第二触点122平齐设置,按压组件2包括第一弹片211和第二弹片212,第一弹片211的一端与第一安装座111连接,另一端延伸至第一触点112上方,第二弹片212的一端与第二安装座121连接,另一端延伸至第二触点122上方,触发组件3用于挤压按压组件2的一端设置有两个抵压部,具体地,两个抵压部分别为第一抵压部3221和第二抵压部3222,第一抵压部3221和第二抵压部3222分别用于抵压第一弹片211和第二弹片212,沿靠近对应的触点的方向,第二抵压部3222凸出于第一抵压部3221设置,以使第二触点122与第二抵压部3222的距离小于第一触点112与第一抵压部3221的距离。
81.当用户操作触发组件3,使触发组件3由第二位置运动到第一位置的过程中,由于第二抵压部3222距离对应的弹片距离更近,从而使第二抵压部3222优先于第一抵压部3221抵压对应的弹片,进而使得第二弹片212触优先于第一弹片211与对应的触点接触,即第二触点开关12优先于第一触点开关11被闭合。当需要断开第一触点开关11和第二触点开关12时,用户不再操作触发组件3,第一弹片211和第二弹片212失去触发组件3主动施加的挤压力,并在自身弹性力作用下恢复形状,从而与第一触点112和第二触点122断开连接,并推动
触发组件3的挤压端321,使触发组件3从第一位置回到第二位置。
82.此方案中,如图5所示,触发组件3包括相连接的操作件31和连接件32,操作件31设置在壳体60外部,从而便于用户操作,连接件32设置在壳体60内部,第一抵压部3221和第二抵压部3222设置在连接件32远离操作件31的一端,用户能推动操作件31相对于壳体60滑动,从而使触发组件3从第二位置运动至第一位置,当用户取消对操作件31的推动力后,弹性复位件4、第一弹片211、第二弹片212共同将触发组件3推动至第二位置。进一步地,第一安装座111和第二安装座121均固定在电动工具的壳体60内且平齐设置,进而使第一触点112和第二触点122平齐设置。
83.实施例二
84.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动工具,其与实施例一的工作原理相同,区别在于按压组件2的具体结构。
85.如图6所示,触发组件3包括相连接的操作件31和连接件32,操作件31设置在壳体60外部,从而便于用户操作,连接件32设置在壳体60内部,连接件32远离操作件31的一端设置有凹槽部,按压组件2的一端能与凹槽部配合,当用户推动触发组件3时,触发组件3的凹槽部能推动并挤压按压组件2朝第一触点开关11和第二触点开关12运动。
86.本实施例中,为了保证控制器30能顺利上电,触发组件3使得第二触点开关12先于第一触点开关11被闭合,以保证控制器30能顺利上电。
87.作为一个可实施的方案,如图7所示,按压组件2包括按压件22和两个第一弹性件23,一个第一弹性件23弹性抵压于第一触点开关11与按压件22之间,另一个第一弹性件23弹性抵压于第二触点开关12与按压件22之间,沿靠近按压件22的方向,第二触点开关12凸出于第一触点开关11设置,从而使按压件22与第二触点开关12的距离小于按压件22与第一触点开关11之间的距离。
88.当用户操作触发组件3,使触发组件3由第二位置运动到第一位置的过程中,触发组件3推动按压件22朝向触点开关的方向运动,由于第二触点开关12的距离按压件22的距离更近,第二触点开关12优先于第一触点开关11被按压并闭合。当需要断开第一触点开关11和第二触点开关12时,用户不再操作触发组件3,从而使按压组件2不再主动挤压第一触点开关11和第二触点开关12,第一弹性件23在自身弹性力作用下恢复形状,并推动按压件22与第一触点开关11和第二触点开关12断开连接,进而使按压件22推动触发组件3,触发组件3在按压件22和弹性复位件4共同作用下从第一位置回到第二位置。
89.作为另一个可实施的方案,如图8所示,按压组件2包括本体部221、第一弹性件23及两个按压端,本体部221与壳体60活动连接,触发组件3能挤压本体部221的第一端,相对于本体部221,第一触点开关11和第二触点开关12平齐设置,第一弹性件23弹性抵压于触点开关与本体部221之间,两个按压端分别为第一按压端2221和第二按压端2222,第一按压端2221和第二按压端2222均设置在本体部221的另一端,第一按压端2221和第二按压端2222分别用于按压第一触点开关11和第二触点开关12,沿靠近对应的触点的方向,第二按压端2222凸出于第一按压端2221设置,从而使第二按压端2222与第二触点开关12之间的距离小于第一按压端2221与第一触点开关11之间的距离。本实施例中,开关结构70包括两个第一弹性件23,其中一个第一弹性件23弹性抵压于第一触点开关11与本体部221之间,另一个第一弹性件23弹性抵压于第二触点开关12与本体部221之间。
90.当用户操作触发组件3,使触发组件3由第二位置运动到第一位置的过程中,触发组件3推动本体部221朝向触点开关的方向运动,由于第二按压端2222距离第二触点开关12的距离比第一按压端2221距离第一触点开关11的距离更近,从而使第二触点开关12优先于第一触点开关11被闭合,保证控制器30顺利上电。当需要断开第一触点开关11和第二触点开关12时,用户不再操作触发组件3,从而使按压组件2不再主动挤压第一触点开关11和第二触点开关12,第一弹性件23在自身弹性力作用下恢复形状,并推动本体部221与第一触点开关11和第二触点开关12断开连接,从而使本体部221推动触发组件3,触发组件3在按压件22和弹性复位件4共同作用下从第一位置回到第二位置。
91.本方案中,如图8所示,本体部221内设置有容纳腔,第一按压端2221和第二按压端2222相连接且设置在容纳腔内。优选地,按压组件2还包括两个第二弹性件223,第二弹性件223设置在容纳腔内,且一个第二弹性件223弹性抵接在容纳腔的腔底和第一按压端2221之间,另一个第二弹性件223弹性抵接在容纳腔的腔底和第二按压端2222之间,通过设置第二弹性件223,使第一按压端2221和第二按压端2222分别对第一触点开关11和第二触点开关12的按压力更为柔和,降低第一触点开关11和第二触点开关12损坏的风险。本实施例中,第二弹性件223可以为弹簧。
92.显然,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了清楚说明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