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连接器组装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253773发布日期:2022-06-02 01:59阅读:88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连接器组装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电连接器生产制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连接器组装装置。


背景技术:

2.线簧孔电连接器如图1所示,通常由内管、外管以及穿过内管并卡设在内管与外管之间的线缆组成。由于线簧孔电连接器组装时需要将穿过内管的一段向外翻折,然后再将外管套设于内内管外,将线缆固定,操作过程较为复杂,因此多数只能采用人工进行组装,人工组装效率较低且组装质量无法统一。


技术实现要素:

3.为解决现有技术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连接器组装装置,可自动进行线簧孔电连接器组装,具有较高的组装效率,并能保证组装质量的稳定性及一致性。
4.为了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拟采用以下方案:
5.一种电连接器组装装置,电连接器包括内管、外管以及多根线缆,包括:夹持机构、存料机构以及转移机构。
6.夹持机构用于夹持内管,当内管处于被夹持机构夹持的状态时,线缆从内管的内孔穿出,线缆沿圆周阵列分布与内管内。
7.存料机构包括外管送料槽以及内管送料槽,外管送料槽用于暂存外管,内管送料槽用于暂存内管,外管送料槽与内管送料槽设于夹持机构两侧,且外管送料槽及内管送料槽与夹持机构之间的间距相同。
8.转移机构包括芯轴及环形套,芯轴的外壁以及环形套的内壁均呈圆形结构,且均设有橡胶圈,芯轴通过外壁的橡胶圈连接内管的内孔,环形套通过内壁的橡胶圈连接外管的外壁,芯轴的前端为圆锥结构,芯轴与环形套各自设于伸缩装置的活动端,且芯轴及环形套之间的间距等于夹持机构与外管送料槽及内管送料槽之间的间距,转移机构沿管送料槽与内管送料槽连线方向移动设置。
9.进一步的,夹持机构包括安装板,安装板底部滑动设有一对夹持块,夹持块相对的侧壁均开设有v型槽,安装板沿垂直于底面方向移动设有导向板,导向板的移动方向与夹持块的滑动方向垂直,导向板底部具有等腰结构的梯形槽,夹持块顶部的外边沿为斜面,且该斜面与梯形槽的腰部浮动配合,导向板向下移动时,两块夹持块同时向中间移动;夹持块之间设有弹簧。
10.进一步的,外管送料槽与内管送料槽均呈竖直设置。
11.进一步的,还包括穿线板,穿线板开设有呈环形布置的线孔。
12.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利用存料机构缓存电连接器的内管及外管,并通过转移装置进行自动取料、转移及组装。实现了自动组装线簧孔电连接器,具有较高的组装效率及质量稳定性。
附图说明
13.本文描述的附图只是为了说明所选实施例,而不是所有可能的实施方案,更不是意图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14.图1示出了本技术的所组装的电连接器结构剖视图。
15.图2示出了本技术的整体结构图。
16.图3示出了夹持机构的顶部视图。
17.图4示出了夹持机构的底部视图。
18.图5示出了夹持机构固定内管时的状态示意图。
19.图6示出了图5中a处的放大图。
20.图7示出了芯轴将线缆向四周压弯时的状态示意图。
21.图8示出了图7中b处的放大图。
22.图9示出了将外管套入内管时的状态示意图。
23.图10示出了图9中c处的放大图。
24.图11示出了图9中d处的放大图。
25.图中标记:内管-1、外管-2、线缆-3、夹持机构-10、安装板-11、夹持块-12、v型槽-121、导向板-13、弹簧-14、存料机构-20、外管送料槽-21、内管送料槽-22、转移机构-30、芯轴-31、环形套-32。
具体实施方式
26.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27.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28.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术语“平行”、“垂直”等并不表示要求部件绝对平行或垂直,而是可以稍微倾斜。
29.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或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30.一种电连接器组装装置,如图1所示,电连接器包括内管1、外管2以及多根线缆3。
31.如图2、图5以及图9所示,电连接器组装装置,包括夹持机构10、存料机构20以及转移机构30。
32.具体的,夹持机构10用于夹持内管1,当内管1处于被夹持机构10夹持的状态时,线缆3从内管1的内孔穿出,线缆3沿圆周阵列分布与内管1内。
33.更具体的,如图11所示,还包括穿线板40,穿线板40开设有呈环形布置的线孔,用于穿设线缆3,以使得线缆3在内管1内呈圆周阵列布置。
34.具体的,存料机构20包括外管送料槽21以及内管送料槽22,外管送料槽21用于暂存外管2,内管送料槽22用于暂存内管1,外管送料槽21与内管送料槽22设于夹持机构10两侧,且外管送料槽21及内管送料槽22与夹持机构10之间的间距相同。
35.具体的,转移机构30包括芯轴31及环形套32,芯轴31的外壁以及环形套32的内壁均呈圆形结构,且均设有橡胶圈,芯轴31通过外壁的橡胶圈连接内管1的内孔,环形套32通过内壁的橡胶圈连接外管2的外壁,芯轴31的前端为圆锥结构,锥顶的半径小于线缆3外壁与内管1轴线之间的最小间距,使芯轴31前端的圆锥可顺利插入多根线缆3之间的空间,芯轴31与环形套32各自设于伸缩装置的活动端,且芯轴31及环形套32之间的间距等于夹持机构10与外管送料槽21及内管送料槽22之间的间距,转移机构30沿管送料槽21与内管送料槽22连线方向移动设置。
36.组装时,首先利用芯轴31插入存放在内管送料槽22里的内管1的孔内,通过芯轴31外壁的橡胶圈增加与内管1之间的摩擦力,从从而使芯轴31将内管1抽出;移动转移机构30,使芯轴31对齐夹持块12中部夹持的位置,此时环形套32与外管送料槽21的出料口对齐,可在芯轴31放置内管1时,环形套32同时取出外管2,以提高组装效率;然后芯轴31与环形套32通过各自连接的伸缩装置向前移动。芯轴31将内管1插向夹持机构10,夹持机构10利用夹持块12将内管1夹持固定;环形套2套住外管2的外壁,利用橡胶圈增大摩擦,从而方便拔出外管2。如图5、图6所示,内管1被夹持固定之后,芯轴31收回,线缆3从内管1的内孔中穿出,前段预定长度超出内管1的管口;如图7、图8所示,芯轴31再次向内管1移动,利用芯轴31前端的圆锥结构使线缆3的前段向周侧折弯散开,线缆3散开后前端形成的圆形轮廓的直径大于外管2的外径;如图9、图10所示,移动转移机构30,使带有外管2的环形套32与内管1同轴对齐,此时芯轴31正好与内管送料槽22的出料口对齐,以提高组装效率。然后利用伸缩装置移动环形套32,使外管2套向内管1,并利用外管2将线缆3进一步折弯,直至线缆3 的前段完全卡在内管1与外管2之间,以完成电连接器的组装工作。电连接器组装完成之后可利用冲刀将线缆3切断,并使夹持块12松开组装完成的电连接器,以便于组装下一个。
37.更具体的,如图3、图4所示,夹持机构10包括安装板11,安装板11底部滑动设有一对夹持块12,夹持块12相对的侧壁均开设有v型槽121,用于夹持内管1的外壁,安装板11沿垂直于底面方向移动设有导向板13,导向板13采用气缸驱动,导向板13的移动方向与夹持块12的滑动方向垂直,导向板13底部具有等腰结构的梯形槽,夹持块12顶部的外边沿为斜面,且该斜面与梯形槽的腰部浮动配合,导向板13向下移动时,两块夹持块12同时向中间移动,对内管1进行夹持;夹持块12之间设有弹簧14,当导向板13向上移动时,在弹簧14的弹力作用下,两块夹持块12同时向两侧移动,将内管1松开。
38.优选的,外管送料槽21与内管送料槽22均呈竖直设置,可利用重力使外管2与内管1自由落下。
39.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不表示是唯一的或是限制本实用新型。本领域技术人员应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情况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的各种改变或同等替换,均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