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注油泄压结构及变压器监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516284发布日期:2022-06-25 03:25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应用于变压器监测装置的注油泄压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上盖、底壳、集成电路模块以及压力释放阀;所述上盖安装于所述底壳上,所述上盖上设有注油孔,所述压力释放阀可拆卸安装于所述注油孔上,所述集成电路模块设于所述底壳内且所述集成电路模块上设有过油孔;所述集成电路模块包括至少一块电路板,多块所述电路板依次层叠设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注油泄压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导油件,所述导油件设于所述底壳内并位于所述注油孔和过油孔之间;所述导油件的中部设有分流部及导油孔,多个所述导油孔周向均匀分布于所述分流部的外围。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注油泄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油件为对称圆柱结构,所述分流部为圆柱状结构,所述导油孔为扇面状通孔。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注油泄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油件为对称圆柱结构,所述分流部为圆台状结构,所述导油孔为扇面状通孔;所述分流部的侧壁朝远离所述导油件的方向倾斜。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注油泄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流部与所述导油件的半径之比为1/4~1/2。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注油泄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成电路模块还包括防护板,所述防护板设于所述电路板的上方,所述防护板的形状与所述电路板的形状一致。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注油泄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壳的上开口内设有环形缺口,所述导油件的直径小于所述环形缺口的直径且大于所述底壳的内径,所述上盖的下开口的内径大于所述导油件的直径,所述导油件安装于所述环形缺口内并卡设于所述上盖与所述底壳之间。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注油泄压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密封圈,所述底壳的上端或所述上盖的底端设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密封圈设于所述第一凹槽内。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注油泄压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航空插头,所述底壳的外侧面设有走线孔,所述航空插头安装于所述走线孔上,还包括第二密封圈,所述航空插头上设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密封圈设于所述第二凹槽内并位于所述航空插头与所述走线孔之间。10.一种变压器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和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注油泄压结构,所述注油泄压结构包括第三密封圈;所述底壳通过螺纹连接于所述外壳上,所述底壳的下部设有第三凹槽,所述第三密封圈设于所述第三凹槽内并位于所述底壳与所述外壳之间。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应用于变压器监测装置的注油泄压结构,包括上盖、底壳、集成电路模块以及压力释放阀;所述上盖安装于所述底壳上,所述上盖上设有注油孔,所述压力释放阀可拆卸安装于所述注油孔上,所述集成电路模块设于所述底壳内且所述集成电路模块上设有过油孔;所述集成电路模块包括至少一块电路板,多块所述电路板依次层叠设置。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一种变压器监测装置,包括外壳和所述注油泄压结构。采用本实用新型,电路模组横向占用空间小,具备泄压和注油的功能,注油十分便捷,注油时能够避免电路模块上的电子塑料溶解、电子元器件损坏。元器件损坏。元器件损坏。


技术研发人员:方晓立 曾世藩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广东中鹏电气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12.31
技术公布日:2022/6/24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