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防火功能的绝缘型电缆的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0494586发布日期:2022-06-22 03:35阅读:92来源:国知局
一种具有防火功能的绝缘型电缆的制备方法与流程

1.本发明涉及电缆技术领域,一种具有防火功能的绝缘型电缆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2.电缆是由一根或多根相互绝缘的导体和外包绝缘保护层制成,将电力或信息从一处传输到另一处的导线,由于现代社会的飞速发展,电力工程渗透到人们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各种环境中均需要电缆来传送电力,在很多环境恶劣的地方也需要铺设电力系统来保障人们正常地工作生活。
3.在世界范围内国家的城市化发展、城市建筑竖向发展的趋势下,人们对消防安全、人身安全、建筑安全和财产安全的保障需求日益上升。
4.矿物绝缘电缆一般使用铜材料作为内芯导体,使用无机物氧化镁作为防止电缆跟外界导电的绝缘体,同时在电缆外表面设置有护套。为了保护电缆安全,在电缆的外表面设置一层塑料防护装置;在一些特殊场所要求无烟无卤,在电缆外表面添加低烟无卤护套。因此矿物绝缘电缆尤其适合环境恶劣场所,在一些对安全性要求较高的条件下,能够有效保证矿物绝缘电缆不被破坏。但是因为矿物绝缘电缆的成本花费较高,再加上施工过程很难,因此在我国还没有得到广泛推广。
5.柔性防火电缆使用铜线作为中间导体,为了防止电缆漏电,还使用云母等材料作为绝缘体,填充矿物化合物后,采用玻璃布袋绕包,最后覆盖无卤低烟级护套。柔性防火电缆具有较强的耐高温性能和防火性能,同时还克服了刚性矿物绝缘电缆的缺陷,比如说容易吸潮或者是安装、施工、维护不方便等缺陷,同时也克服了产量低工艺流程复杂等问题,在电缆应用市场有广泛的发展前景及越来越多的市场需求。但由于国家新规范《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f 50016-2014 出台后,柔性防火电缆不符合国家标准规范的要求,势必慢慢退出市场。
6.考虑到更好的保障人身和财产安全及防火电缆庞大的市场需求,在刚性矿物绝缘电缆和柔性防火电缆之外,出现了一种新型“复合绝缘柔性电缆”。新型“复合绝缘柔性电缆”的结构,采用双层复合绝缘代替氧化镁矿物绝缘。
7.而双层复合绝缘的厚度选择需要慎重,当电缆导芯相对于两层绝缘层厚度来说过细的话,会由于其热物性的改变,电缆内部的温度场也会随之而发生变化。电缆的导芯细,截面积小,将导致电缆的单位长度电阻变大,从而导致其在通电状态下的导芯损耗增多,释放出更多的热量;而两层绝缘层的尺寸增大,会使电缆的保温效果增强,电缆导芯因欧姆热效应所产生的热量不释放。因此当电缆导芯相对于两层绝缘层来说过细的话会导致稳态时电缆线芯的温度升高;当电缆导芯相对于两层绝缘层来说过粗的话,会影响绝缘效果;电缆导芯相对于两层绝缘层来说过细或过粗均会在正常的载流量情况下,处于比较危险的状态。


技术实现要素:

8.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防火功能的绝缘型电缆的制备方法,避免了电缆导芯相对于两层绝缘层厚度来说过细而导致电缆的单位长度电阻变大,用电危险的问题;避免了电缆导芯相对于两层绝缘层厚度来说过粗而导致电缆的绝缘性不足,用电危险的问题。
9.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具有防火功能的绝缘型电缆的制备方法,包括:步骤a:将熔炼结束后的铜合金在充入保护气后进行下引连铸,下引杆的直径为d,采用的冷却方式为空冷;将下引连铸后的直径为d铜合金杆在退火炉中进行均匀化处理;步骤b:将经过均匀化处理的铜合金杆通过连拉连退多道拉丝机拉至预设铜合金丝直径ad;所述连拉连退多道拉丝机的退火电流为i,退火线径为bd;其中退火电流与预设铜合金丝直径ad的平方成正比;步骤c:将铜合金丝经过绞合退扭制备直径为d,电阻率为p的导芯;步骤d:将内绝缘材料与步骤c中的导芯在单螺旋挤出机中挤出形成第一电缆,内绝缘材料形成内绝缘层;步骤e:将防火剂和无卤低烟交联聚烯烃加入到高速混合器中均匀搅拌形成防火绝缘混合剂,所述防火绝缘混合剂用来制备防火层;防火层和外绝缘层通过采用挤塑机通过放线、张紧、预热、挤塑上胶、冷却、收排线工序加工成型;步骤f:将步骤d得到的一个及以上第一电缆,步骤d得到的防火层和外绝缘层通过化学交联成型,制成具有防火功能的绝缘型电缆;其中,在步骤d中,根据所述导芯的直径d确定总绝缘层厚度c;基于所述总绝缘层厚度c选定所述内绝缘层的厚度a;在步骤f中,基于所述内绝缘层的厚度a确定所述外绝缘层的厚度b。
10.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在根据导芯的直径d确定所述总绝缘层厚度c时,预先设定预设导芯的直径矩阵d0,设定d0(d1,d2,d3,d4),其中,d1为第一预设导芯的直径,d2为第二预设导芯的直径,d3为第三预设导芯的直径,d4为第四预设导芯的直径,其中d1<d2<d3<d4;预先设定预设总绝缘层厚度矩阵c0,设定c0(c1,c2,c3,c4),其中,c1为第一预设总绝缘层厚度,c2为第二预设总绝缘层厚度,c3为第三预设总绝缘层厚度,c4为第四预设总绝缘层厚度,且c1<c2<c3<c4;根据所述导芯的直径d与各预设导芯的直径之间的关系设定总绝缘层厚度c:当d<d1时,选定所述第一预设总绝缘层厚度c1作为所述总绝缘层厚度c;当d1≤d<d2时,选定所述第二预设总绝缘层厚度c2作为所述总绝缘层厚度c;当d2≤d<d3时,选定所述第三预设总绝缘层厚度c3作为所述总绝缘层厚度c;当d3≤d<d4时,选定所述第四预设总绝缘层厚度c4作为所述总绝缘层厚度c。
11.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在基于所述总绝缘层厚度c确定所述内绝缘层的厚度a时,预先设定预设内绝缘层的厚度矩阵a0,设定a0(a1,a2,a3,a4),其中,a1为第一预设内绝缘层的厚度,a2为第二预设内绝缘层的厚度,a3为第三预设内绝缘层的厚度,a4为第四预设内绝缘层的厚度,其中a1<a2<a3<a4;基于所述内绝缘层的厚度a确定所述外绝缘层的厚度b时,预先设定外绝缘层的厚度矩阵b0,设定b0(b1,b2,b3,b4),其中,b1为第一预设外绝缘层的厚度,b2为第二预设外绝缘层的厚度,b3为第三预设外绝缘层的厚度,b4为第四预设外绝缘层的厚度,其中b1>b2>b3>b4;根据所述内绝缘层的厚度a与各预设内绝缘层的厚度之间的关系设定外绝缘层的厚度b:当a<a1时,选定第一预设外绝缘层的厚度b1作为所述外绝缘层的厚度b;当a1≤a<a2时,选定所述第二预设外绝缘层的厚度b2作为所述外绝缘层厚度b;当a2≤a<a3时,选定所述第三预设外绝缘层厚度b3作为所述外绝缘层厚度b;
当a3≤a<a4时,选定所述第四预设外绝缘层厚度b4作为所述外绝缘层厚度b。
12.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在步骤e中,实时确定防火层防火等级f,并预先设有防火层防火等级矩阵f0,f0(f1,f2,f3,f4,f5),其中,f1为第一预设防火层防火等级,f2为第二预设防火层防火等级,f3为第三预设防火层防火等级,f4为第四预设防火层防火等级,f5为第五预设防火层防火等级,且f1<f2<f3<f4<f5;还设有预设防火绝缘混合剂的加入量矩阵g,g(g1,g2,g3,g4,g5),其中,g1为第一预设防火绝缘混合剂加入量,g2为第二预设防火绝缘混合剂加入量,g3为第三预设防火绝缘混合剂加入量,g4为第四预设防火绝缘混合剂加入量,g5为第五预设防火绝缘混合剂加入量,且g1>g2>g3>g4>g5;在确定防火绝缘混合剂加入量时,根据实时确定的防火层防火等级f与所述预设防火层防火等级之间的关系设定所述实际防火绝缘混合剂的加入量;当f<f1时,选定所述第一预设防火绝缘混合剂加入量作为实际防火绝缘混合剂加入量;当f1≤f<f2时,选定所述第二预设防火绝缘混合剂加入量作为实际防火绝缘混合剂加入量;当f2≤f<f3时,选定所述第三预设防火绝缘混合剂加入量作为实际防火绝缘混合剂加入量;当f3≤f<f4时,选定所述第四预设防火绝缘混合剂加入量作为实际防火绝缘混合剂加入量;当f4≤f<f5时,选定所述第五预设防火绝缘混合剂加入量作为实际防火绝缘混合剂加入量。
13.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在根据所述导芯的直径d确定所述内绝缘层的厚度a和所述外绝缘层的厚度b的总绝缘层厚度c之前,确定所述导芯的直径d;在步骤a中,预先设定预设下引杆的直径矩阵d0,设定d0(d1,d2,d3,d4),其中,d1为第一预设下引杆的直径,d2为第二预设下引杆的直径,d3为第三预设下引杆的直径,d4为第四预设下引杆的直径,其中d1<d2<d3<d4;根据所述内绝缘层的厚度a与各预设下引杆的直径之间的关系设定导芯的直径d:当d<d1时,选定所述第一预设导芯的直径d1作为所述导芯的直径d;当d1≤d<d2,选定所述第二预设导芯的直径d2作为所述导芯的直径d;当d2≤d<d3,选定所述第三预设导芯的直径d3作为所述导芯的直径d;当d3≤d<d4,选定所述第四预设导芯的直径d4作为所述导芯的直径d。
14.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在步骤b中,预先设定预设铜合金丝直径矩阵d0,设定ad0(ad1,ad2,ad3,ad4),其中,ad1为第一预设铜合金丝直径,ad2为第二预设铜合金丝直径,ad3为第三预设铜合金丝直径,ad4为第四预设铜合金丝直径,其中ad1<ad2<ad3<ad4;预先设定退火线径矩阵d0,设定bd0(bd1,bd2,bd3,bd4),其中,bd1为第一预设退火线径,bd2为第二预设退火线径,bd3为第三预设退火线径,bd4为第四预设退火线径,其中bd1<bd2<bd3<bd4;根据所述铜合金丝直径ad与各预设铜合金丝直径之间的关系设定退火线径bd:当ad≤ad1时,选定所述第一预设退火线径bd1作为所述退火线径bd;当ad1<ad≤ad2时,选定所述第二预设退火线径bd2作为所述退火线径bd;当ad2<ad≤ad3时,选定所述第三预设退火线径bd3作为所述退火线径bd;当ad3<ad≤ad4时,选定所述第四预设退火线径bd4作为所述退火线径bd。
15.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在步骤b中,根据所述退火线径bd选择与所述预设退火线径对应的退火电流i,并根据所述退火线径矩阵bd0预先设定对应的退火电流矩阵i0,设定i0(i1,i2,i3,i4),其中,i1为第一预设退火电流,为第一预设退火线径bd1对应的退火电流,i2为第二预设退火电流,为第二预设退火线径bd2对应的退火电流,i3为第三预设退火电流,为第三预设退火线径bd3对应的退火电流,i4为第四预设退火电流,为第四预设退火
线径bd4对应的退火电流,其中i1<i2<i3<i4;实时监测退火电流i,根据所述退火电流i与各预设退火电流之间的关系调整退火电流i:当所述退火线径bd为所述第一预设退火线径bd1时,i<i1时,提高所述退火电流i至所述第一预设退火电流i1,当i=i1时,不对所述退火电流i进行调整;当i>i1时,降低所述退火电流i至所述第一预设退火电流i1;当所述退火线径bd为所述第二预设退火线径bd2时,i<i2时,提高所述退火电流i至所述第一预设退火电流i2,当i=i2时,不对所述退火电流i进行调整;当i>i2时,降低所述退火电流i至所述第一预设退火电流i2;当所述退火线径bd为所述第三预设退火线径bd3时,i<i3时,提高所述退火电流i至所述第一预设退火电流i3,当i=i3时,不对所述退火电流i进行调整;当i>i3时,降低所述退火电流i至所述第一预设退火电流i3;当所述退火线径bd为所述第四预设退火线径bd4时,i<i4时,提高所述退火电流i至所述第一预设退火电流i4,当i=i4时,不对所述退火电流i进行调整;当i>i4时,降低所述退火电流i至所述第一预设退火电流i4。
16.本技术的一种具有防火功能的绝缘型电缆,该电缆采用所述具有防火功能的绝缘型电缆的制备方法加工制成,其中,所述导芯外挤包有所述内绝缘层形成所述第一电缆,一个及以上所述第一电缆外由内到外依次挤包有防火层、外绝缘层。
17.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电缆导体之间平行且相互间隔的放置有填充物。
18.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具有防火功能的绝缘型电缆外由内到外依次包覆有玻璃纤维、轧纹铜管护套。
19.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防火功能的绝缘型电缆的制备方法,相较现有技术,具有以下技术效果:提高了导芯直径的制备的准确性,通过准确确定内外绝缘层的厚度,避免电缆使用安全问题;通过增设防火层的等级,提高电缆的防火效果。
附图说明
20.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21.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具有防火功能的绝缘型电缆的制备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22.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但不是用来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23.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24.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
两个以上。
25.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26.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具有防火功能的绝缘型电缆的制备方法,包括:步骤a:将熔炼结束后的铜合金在充入保护气后进行下引连铸,下引速率为v,停顿时间为t,下引杆的直径为d,采用的冷却方式为空冷;将下引连铸后的直径为d铜合金杆在退火炉中进行均匀化处理;步骤b:将经过均匀化处理的铜合金杆通过连拉连退多道拉丝机拉至预设铜合金丝直径ad;连拉连退多道拉丝机的退火电流为i,退火线径为bd;其中退火电流与预设铜合金丝直径ad的平方成正比;步骤c:将铜合金丝经过绞合退扭制备直径为d,电阻率为p的导芯;步骤d:将内绝缘材料与步骤c中的导芯在单螺旋挤出机中挤出形成第一电缆,内绝缘材料形成内绝缘层;步骤e:将防火剂和无卤低烟交联聚烯烃加入到高速混合器中均匀搅拌形成防火绝缘混合剂,防火绝缘混合剂用来制备防火层;防火层和外绝缘层通过采用挤塑机通过放线、张紧、预热、挤塑上胶、冷却、收排线工序加工成型;步骤f:将步骤d得到的一个及以上第一电缆,步骤d得到的防火层和外绝缘层通过化学交联成型,制成具有防火功能的绝缘型电缆;其中,在步骤d中,根据导芯的直径d确定电缆的总绝缘层厚度c;基于总绝缘层厚度c选定内绝缘层的厚度a;在步骤f中,基于内绝缘层的厚度a确定外绝缘层的厚度b。
27.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根据对不同直径d的导芯选择对应的总绝缘层厚度c,然后根据总绝缘层厚度c选择对应的内绝缘层的厚度a,进而确定外绝缘层的厚度b。其中,根据导芯的直径d确定电缆的总绝缘层厚度c,是为了避免电缆导芯相对于两层绝缘层厚度来说过细而导致电缆的单位长度电阻变大,用电危险的问题;避免电缆导芯相对于两层绝缘层厚度来说过粗而导致电缆的绝缘性不足,用电危险的问题。另外,具有防火功能的绝缘型电缆,内绝缘层中使用的材料为云母带,外绝缘层使用的是4-交联聚乙烯绝缘层,交联聚乙烯在200℃以下不会分解及碳化,长期工作温度可达90℃,耐热性能优于聚氯乙烯和聚乙烯,可以有效提升绝缘效果。
28.需要说明的是,以上优选实施例的方案仅为本技术所提出的一种具体实现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其他绝缘材料和防火试剂,这并不影响本技术的保护范围。
29.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在根据导芯的直径d确定总绝缘层厚度c时,预先设定预设导芯的直径矩阵d0,设定d0(d1,d2,d3,d4),其中,d1为第一预设导芯的直径,d2为第二预设导芯的直径,d3为第三预设导芯的直径,d4为第四预设导芯的直径,其中d1<d2<d3<d4;预先设定预设总绝缘层厚度矩阵c0,设定c0(c1,c2,c3,c4),其中,c1为第一预设总绝缘层厚度,c2为第二预设总绝缘层厚度,c3为第三预设总绝缘层厚度,c4为第四预设总绝缘层厚度,且c1<c2<c3<c4;根据导芯的直径d与各预设导芯的直径之间的关系设定总绝缘层厚度c:当d<d1时,选定第一预设总绝缘层厚度c1作为总绝缘层厚度c;当d1≤d<d2时,选定第二预设总绝缘层厚度c2作为总绝缘层厚度c;当d2≤d<d3时,选定第三预设总绝缘
层厚度c3作为总绝缘层厚度c;当d3≤d<d4时,选定第四预设总绝缘层厚度c4作为总绝缘层厚度c。
30.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通过根据导芯的直径d与各预设导芯的直径之间的关系设定总绝缘层厚度c,可以提高总绝缘层厚度c选择的准确性。
31.需要说明的是,以上优选实施例的方案仅为本技术所提出的一种具体实现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设定预设导芯的直径矩阵d0、预设总绝缘层厚度矩阵c0,这并不影响本技术的保护范围。
32.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在基于总绝缘层厚度c确定内绝缘层的厚度a时,预先设定预设内绝缘层的厚度矩阵a0,设定a0(a1,a2,a3,a4),其中,a1为第一预设内绝缘层的厚度,a2为第二预设内绝缘层的厚度,a3为第三预设内绝缘层的厚度,a4为第四预设内绝缘层的厚度,其中a1<a2<a3<a4;基于内绝缘层的厚度a确定外绝缘层的厚度b时,预先设定外绝缘层的厚度矩阵b0,设定b0(b1,b2,b3,b4),其中,b1为第一预设外绝缘层的厚度,b2为第二预设外绝缘层的厚度,b3为第三预设外绝缘层的厚度,b4为第四预设外绝缘层的厚度,其中b1>b2>b3>b4;根据内绝缘层的厚度a与各预设内绝缘层的厚度之间的关系设定外绝缘层的厚度b:当a<a1时,选定第一预设外绝缘层的厚度b1作为外绝缘层的厚度b;当a1≤a<a2时,选定第二预设外绝缘层的厚度b2作为外绝缘层厚度b;当a2≤a<a3时,选定第三预设外绝缘层厚度b3作为外绝缘层厚度b;当a3≤a<a4时,选定第四预设外绝缘层厚度b4作为外绝缘层厚度b。
33.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通过预先设定预设内绝缘层的厚度矩阵a0可以更好地确定内绝缘层的厚度a,其中,内绝缘层的厚度占总绝缘层厚度25%-50%可以更好地提高第一电缆的绝缘性,预设内绝缘层的厚度矩阵a0的取值在0.25c≤a≤0.50c范围内;通过根据内绝缘层的厚度a与各预设内绝缘层的厚度之间的关系设定外绝缘层的厚度b,可以提高外绝缘层的厚度b选择的准确性,避免外绝缘层的厚度b过低或提高影响电缆的绝缘性。
34.需要说明的是,以上优选实施例的方案仅为本技术所提出的一种具体实现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设定预先设定预设内绝缘层的厚度矩阵a0、外绝缘层的厚度矩阵b0,这并不影响本技术的保护范围。
35.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在步骤e中,实时确定防火层防火等级f,并预先设有防火层防火等级矩阵f0,f0(f1,f2,f3,f4,f5),其中,f1为第一预设防火层防火等级,f2为第二预设防火层防火等级,f3为第三预设防火层防火等级,f4为第四预设防火层防火等级,f5为第五预设防火层防火等级,且f1<f2<f3<f4<f5;还设有预设防火绝缘混合剂的加入量矩阵g,g(g1,g2,g3,g4,g5),其中,g1为第一预设防火绝缘混合剂加入量,g2为第二预设防火绝缘混合剂加入量,g3为第三预设防火绝缘混合剂加入量,g4为第四预设防火绝缘混合剂加入量,g5为第五预设防火绝缘混合剂加入量,且g1>g2>g3>g4>g5;在确定防火绝缘混合剂加入量时,根据实时确定的防火层防火等级f与预设防火层防火等级之间的关系设定实际防火绝缘混合剂的加入量;当f<f1时,选定第一预设防火绝缘混合剂加入量作为实际防火绝缘混合剂加入量;当f1≤f<f2时,选定第二预设防火绝缘混合剂加入量作为实际防火绝缘混合剂加入量;当f2≤f<f3时,选定第三预设防火绝缘混合剂加入量作为实际防火绝缘混合剂加入量;当f3≤f<f4时,选定第四预设防火绝缘混合剂加入量作为实际防火绝缘混合剂加入量;当f4≤f<f5时,选定第五预设防火绝缘混合剂加入量作为实际防火绝
缘混合剂加入量。
36.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通过预设防火层防火等级矩阵f0、预设防火绝缘混合剂的加入量矩阵g、在确定防火绝缘混合剂加入量时根据实时确定的防火层防火等级f与预设防火层防火等级之间的关系设定实际防火绝缘混合剂的加入量;可以准确的控制防火绝缘混合剂的加入量,避免防火绝缘混合剂加入量过低影响电缆的防火性能,避免防火绝缘混合剂加入量过高浪费防火绝缘混合剂。
37.需要说明的是,以上优选实施例的方案仅为本技术所提出的一种具体实现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设定预先预设防火层防火等级矩阵f0,预设防火绝缘混合剂的加入量矩阵g,这并不影响本技术的保护范围。
38.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在根据导芯的直径d确定内绝缘层的厚度a和外绝缘层的厚度b的总绝缘层厚度c之前,确定导芯的直径d;在步骤a中,预先设定预设下引杆的直径矩阵d0,设定d0(d1,d2,d3,d4),其中,d1为第一预设下引杆的直径,d2为第二预设下引杆的直径,d3为第三预设下引杆的直径,d4为第四预设下引杆的直径,其中d1<d2<d3<d4;根据内绝缘层的厚度a与各预设下引杆的直径之间的关系设定导芯的直径d:当d<d1时,选定第一预设导芯的直径d1作为导芯的直径d;当d1≤d<d2时,选定第二预设导芯的直径d2作为导芯的直径d;当d2≤d<d3时,选定第三预设导芯的直径d3作为导芯的直径d;当d3≤d<d4时,选定第四预设导芯的直径d4作为导芯的直径d。
39.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为了提高导芯直径d制备时的准确性,根据内绝缘层的厚度a与各预设下引杆的直径之间的关系设定导芯的直径d,从而能够有效的提高导芯直径d制备时的准确性。
40.需要说明的是,以上优选实施例的方案仅为本技术所提出的一种具体实现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设定预先预设下引杆的直径矩阵d0,这并不影响本技术的保护范围。
41.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在步骤b中,预先设定预设铜合金丝直径矩阵d0,设定ad0(ad1,ad2,ad3,ad4),其中,ad1为第一预设铜合金丝直径,ad2为第二预设铜合金丝直径,ad3为第三预设铜合金丝直径,ad4为第四预设铜合金丝直径,其中ad1<ad2<ad3<ad4;预先设定退火线径矩阵d0,设定bd0(bd1,bd2,bd3,bd4),其中,bd1为第一预设退火线径,bd2为第二预设退火线径,bd3为第三预设退火线径,bd4为第四预设退火线径,其中bd1<bd2<bd3<bd4;根据铜合金丝直径ad与各预设铜合金丝直径之间的关系设定退火线径bd:当ad≤ad1时,选定第一预设退火线径bd1作为退火线径bd;当ad1<ad≤ad2,选定第二预设退火线径bd2作为退火线径bd;当ad2<ad≤ad3,选定第三预设退火线径bd3作为退火线径bd;当ad3<ad≤ad4,选定第四预设退火线径bd4作为退火线径bd。
42.可以理解的是,为了进一步提高导芯的直径d的准确性,上述实施例通过对进行连拉连退工序的铜合金丝直径ad进行预设,并通过调整退火电流提高铜合金丝直径ad的准确性。
43.需要说明的是,以上优选实施例的方案仅为本技术所提出的一种具体实现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设定预先预设铜合金丝直径矩阵ad0、退火线径矩阵bd0,这并不影响本技术的保护范围。
44.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为了提高调整退火电流的准确性,在步骤b中,根据退火
线径bd选择与预设退火线径对应的退火电流i,并根据退火线径矩阵bd0预先设定对应的退火电流矩阵i0,设定i0(i1,i2,i3,i4),其中,i1为第一预设退火电流,为第一预设退火线径bd1对应的退火电流,i2为第二预设退火电流,为第二预设退火线径bd2对应的退火电流,i3为第三预设退火电流,为第三预设退火线径bd3对应的退火电流,i4为第四预设退火电流,为第四预设退火线径bd4对应的退火电流,其中i1<i2<i3<i4;实时监测退火电流i,根据退火电流i与各预设退火电流之间的关系调整退火电流i:当退火线径bd为第一预设退火线径bd1时,i<i1时,提高退火电流i至第一预设退火电流i1,当i=i1时,不对退火电流i进行调整;当i>i1时,降低退火电流i至第一预设退火电流i1;当退火线径bd为第二预设退火线径bd2时,i<i2时,提高退火电流i至第一预设退火电流i2,当i=i2时,不对退火电流i进行调整;当i>i2时,降低退火电流i至第一预设退火电流i2;当退火线径bd为第三预设退火线径bd3时,i<i3时,提高退火电流i至第一预设退火电流i3,当i=i3时,不对退火电流i进行调整;当i>i3时,降低退火电流i至第一预设退火电流i3;当退火线径bd为第四预设退火线径bd4时,i<i4时,提高退火电流i至第一预设退火电流i4,当i=i4时,不对退火电流i进行调整;当i>i4时,降低退火电流i至第一预设退火电流i4。
45.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根据退火线径bd选择与预设退火线径对应的预设退火电流i,并根据退火电流i与各预设退火电流之间的关系调整退火电流i,提高退火电流调整的准确性。
46.需要说明的是,以上优选实施例的方案仅为本技术所提出的一种具体实现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设定预先预设退火电流矩阵i0,这并不影响本技术的保护范围。
47.本技术的一种具有防火功能的绝缘型电缆,该电缆采用具有防火功能的绝缘型电缆的制备方法加工制成,其中,导芯外挤包有内绝缘层形成第一电缆,一个及以上第一电缆外由内到外依次挤包有防火层、外绝缘层。
48.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通过在导芯外挤包内绝缘层进行绝缘,提高第一电缆的绝缘性;而具有防火功能的绝缘型电缆包括一个及以上第一电缆,通过在一个及以上第一电缆外由内到外依次挤包防火层、外绝缘层,可以进一步的提高电缆的绝缘性,并提高电缆的防火性能。
49.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电缆导体之间平行且相互间隔的放置有填充物。
50.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具有防火功能的绝缘型电缆外由内到外依次包覆有玻璃纤维、轧纹铜管护套。
51.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处于火灾情景的时候,玻璃纤维具有阻燃效果,轧纹铜管护套,构成物理上第一道防线,保护内部结构不受外力破坏。此外,在铜护套容易受到腐蚀的项目环境中,可增加低烟无卤高阻燃聚烯烃外护套。
52.需要说明的是,以上优选实施例的方案仅为本技术所提出的一种具体实现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其他外护套,这并不影响本技术的保护范围。
53.综上,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防火功能的绝缘型电缆的制备方法,相较现有技术,具有以下技术效果:提高了导芯的直径制备的准确性,通过准确确定内外绝缘层的厚度,避免电缆使用安全问题;通过增设防火层的等级,提高电缆的防火效果。
54.应该理解的是,虽然本发明各实施例的流程图中的各个步骤按照箭头的指示依次
显示,但是这些步骤并不是必然按照箭头指示的顺序依次执行。除非本文中有明确的说明,这些步骤的执行并没有严格的顺序限制,这些步骤可以以其它的顺序执行。而且,各实施例中的至少一部分步骤可以包括多个子步骤或者多个阶段,这些子步骤或者阶段并不必然是在同一时刻执行完成,而是可以在不同的时刻执行,这些子步骤或者阶段的执行顺序也不必是依次进行,而是可以与其它步骤或者其它步骤的子步骤或者阶段的至少一部分轮流或者交替地执行。
55.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以上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