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缆承重连接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315969发布日期:2022-06-07 20:48阅读:120来源:国知局
线缆承重连接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线缆连接技术领域,具体是指一种线缆承重连接装置。


背景技术:

2.线缆广泛应用于海洋科学研究、海洋资源勘探、海洋地貌侦查、军事侦察等领域,海底资源综合探测及其他水下作业设备和系统中,属于动态线缆范畴,具有电力传输、光纤通信、视频影像传输、探测设备收放承载等综合功能,具有较高的拉伸强度、灵活的弯曲特性、优良的耐腐蚀、耐磨损和耐反复收放等特点,随着重型潜水器及大型拖曳设备的研制,水下设备的布放及回收技术逐渐重要,中国专利cn212726451u公开了一种铠装电缆承力转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接结构包括用以固定铠装电缆的锁紧承力机构和用以固定水下设备的固定机构,所述固定机构设置在所述锁紧承力机构的一端,所述铠装电缆由铠装缆保护层、金属丝和内层缆由外向内依次包裹组成,所述锁紧承力机构包括承力头、转接头,所述承力头与所述转接头通过承力螺纹连接,所述承力头内设有锥形孔,所述转接头内设穿缆孔,所述铠装电缆由所述锥形孔和所述穿缆孔中穿过,在所述锥形孔内,所述铠装电缆切除预定长度最外侧的所述铠装缆保护层,将所述金属丝折弯成圆弧伞状,折弯角度与所述锥形孔的角度相符,在所述承力头外端,所述铠装缆保护层通过灌注层与所述承力头的锥度部连成一体,所述承力头外部设有灌注槽,所述灌注槽延所述锥形孔锥度方向依次设置,所述转接头端部通过浇注线缆固定块固定所述铠装电缆,所述承力头外侧设有多个安装固定孔,所述承力头端部的所述安装固定孔内设有止推槽,当所述承力头与所述转接头安装到位后,止推键通过所述止推槽开口方向进入所述止推槽中,锁紧所述承力螺纹,所述承力头与所述转接头安装到位后,导流橡胶垫套装在所述安装固定孔上,填充安装缝隙,所述锥形孔内灌注承力胶,固定所述金属丝、所述内层缆和所述承力头,上述专利的不足:一是上述专利中承力头与所述转接头通过承力螺纹连接,水下海水侵蚀,使得电缆转动,造成螺纹松动,使得承重头与转接头分开,连接中断,存在安全隐患;二是金属丝处理工艺麻烦、安装不便;三是上述专利灌胶时,需保证不得有承力胶流入承力螺纹中,以防影响螺纹连接,而承力胶与承力螺纹均在承力头内,胶是流动的,这就增加了灌胶的难度,很容易因为承力胶流入承力螺纹导致需要重新安装整个承力转接结构,使用成本高;四是上述专利中部件较多、结构复杂、安装不便、费时费力。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安装方便、连接紧密、不易断开、安全性高、使用成本低的线缆承重连接装置。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5.一种线缆承重连接装置,包括线缆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线缆本体上设有承重连接机构,所述承重连接机构包括承重座、固定套、锁紧座、连接绳和连接胶,所述承重座内设有线缆穿槽,承重座一端设有固定套,另一端设有铰接孔,所述承重座上设有线缆出口,所
述线缆出口与线缆穿槽相连通,所述线缆穿槽内设有锁紧座,所述锁紧座轴向设有锁紧线缆穿孔,所述锁紧座外壁周向间隔设有连接孔组,连接孔组包括沿轴向间隔设置的连接孔,连接孔组上设有连接绳,所述连接孔与锁紧线缆穿孔相连通,一根连接绳一端置于固定套内,另一端依次穿过锁紧座上一排连接孔组的每个连接孔后置于线缆穿槽内,所述线缆本体一端依次穿过锁紧线缆穿孔、线缆穿槽、线缆出口置于承重座外侧形成连接端,另一端经连接绳与固定套固定连接,所述线缆穿槽内设有连接胶,位于线缆穿槽内的线缆本体经连接胶分别与承重座、连接绳、锁紧座固定连接,所述锁紧座与承重座固定连接,以利于将线缆本体固定在承重座上,使得拖曳线缆本体的作用力转移到承重座上,减少了拖曳时对线缆本体的作用力,线缆本体与承重座安装方便,连接紧密。
6.本实用新型所述锁紧座上径向均布有凸块,所述凸块向锁紧座内侧径向延伸形成内凸块,凸块向锁紧座外侧径向延伸形成外凸块,以利于凸块挤压线缆本体实现与线缆本体的固定连接。
7.本实用新型所述连接绳的材质为凯夫拉,耐酸碱、耐腐蚀性好、结构强度高、具有高耐磨性和抗撕裂性。
8.本实用新型所述承重座朝向固定套的一端设有环形凹槽,所述固定套包括上固定套和下固定套,所述上固定套和下固定套分别包括固定套前段和固定套后段,所述固定套前段套在承重座上与承重座相配合,固定套前段前端径向向内设有挡台,固定套前段后端与固定套后段固定连接,固定套后段与线缆本体固定连接,上固定套与下固定套扣合固定连接,挡台嵌入环形凹槽内将上固定套、下固定套与承重座固定连接,连接方便、安装可靠。
9.本实用新型所述固定套远离承重座的一端设有固定卡扣,所述固定卡扣一端与固定套固定连接,另一端经连接绳与线缆本体固定连接,以利于通过卡扣进一步提高线缆本体与固定套、承重座的连接稳定性。
10.本实用新型所述固定套上设有卡扣限位槽,所述固定卡扣包括上卡扣和下卡扣,所述上卡扣和下卡扣分别包括卡扣前段和卡扣后段,所述卡扣前段套在固定套上与固定套相配合,卡扣前段前端径向向内设有限位块,卡扣前段后端与卡扣后段固定连接,所述卡扣后段与线缆本体固定连接,上卡扣与下卡扣扣合固定连接,限位块置于卡扣限位槽内将上卡扣、下卡扣与固定套固定连接,连接方便,安装可靠。
11.本实用新型所述上卡扣和下卡扣内分别间隔设有半圆形的挤压环,以利于通过挤压环挤压线缆本体,进而提高线缆本体的固定强度。
12.本实用新型所述锁紧座上的连接绳形成承重层,承重层和固定套、固定卡扣之间设有防护层,所述防护层套在承重层上,所述固定套经承重层、防护层与线缆本体固定连接,所述固定卡扣经承重层、防护层与线缆本体固定连接,以利于通过防护层保护线缆本体。
13.本实用新型所述承重座另一端设有承重耳座,所述承重座与承重耳座铰接,所述承重耳座上设有安装孔,以利于通过安装孔将承重耳座安装在水下设备上,拆装方便,连接可靠。
14.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上述结构,具有结构简单、安装方便、连接紧密、不易断开、安全性高、使用成本低等优点。
附图说明
15.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16.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承重连接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17.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承重层的放大示意图。
18.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上卡扣或下卡扣的放大示意图。
19.附图标记:线缆本体30,承重连接机构31,承重座32,固定套33,锁紧座34,承重层35,凸块36,线缆穿槽37,线缆出口38,连接绳39,连接孔40,上固定套41,下固定套42,固定套前段43,固定套后段44,挡台45,固定卡扣46,上卡扣47,下卡扣48,限位块49,防护层51,承重耳座52,挤压环53。
具体实施方式
20.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21.一种线缆承重连接装置,包括线缆本体30,其特征在于:所述线缆本体30上设有承重连接机构31,所述承重连接机构31包括承重座32、固定套33、锁紧座34、连接绳39和连接胶,所述承重座32内设有线缆穿槽37,承重座32一端设有固定套33,另一端设有铰接孔,所述承重座32上设有线缆出口38,所述线缆出口38与线缆穿槽37相连通,所述线缆穿槽37内设有锁紧座34,所述锁紧座34轴向设有锁紧线缆穿孔,所述锁紧座34外壁周向间隔设有连接孔组,连接孔组包括沿轴向间隔设置的连接孔40,连接孔组上设有连接绳39,所述连接孔40与锁紧线缆穿孔相连通,一根连接绳39一端置于固定套33内,另一端依次穿过锁紧座34上一排连接孔组的每个连接孔40后置于线缆穿槽37内,所述线缆本体30一端依次穿过锁紧线缆穿孔、线缆穿槽37、线缆出口38置于承重座32外侧形成连接端,另一端经连接绳39与固定套33固定连接,所述线缆穿槽37内设有连接胶,位于线缆穿槽37内的线缆本体30经连接胶分别与承重座32、连接绳39、锁紧座34固定连接,所述锁紧座34与承重座32固定连接,以利于将线缆本体固定在承重座上,使得拖曳线缆本体的作用力转移到承重座上,减少了拖曳时对线缆本体的作用力,线缆本体与承重座安装方便,连接紧密。
22.本实用新型所述锁紧座34上径向均布有凸块36,所述凸块36向锁紧座34内侧径向延伸形成内凸块,凸块36向锁紧座34外侧径向延伸形成外凸块,以利于凸块挤压线缆本体实现与线缆本体的固定连接。
23.本实用新型所述连接绳39的材质为凯夫拉,耐酸碱、耐腐蚀性好、结构强度高、具有高耐磨性和抗撕裂性。
24.本实用新型所述承重座32朝向固定套33的一端设有环形凹槽,所述固定套33包括上固定套41和下固定套42,所述上固定套41和下固定套42分别包括固定套前段43和固定套后段44,所述固定套前段43套在承重座32上与承重座32相配合,固定套前段43前端径向向内设有挡台45,固定套前段43后端与固定套后段44固定连接,固定套后段44与线缆本体30固定连接,上固定套41与下固定套42扣合固定连接,挡台45嵌入环形凹槽内将上固定套41、下固定套42与承重座32固定连接,连接方便、安装可靠。
25.本实用新型所述固定套33远离承重座32的一端设有固定卡扣46,所述固定卡扣46一端与固定套33固定连接,另一端经连接绳39与线缆本体30固定连接,以利于通过卡扣进一步提高线缆本体与固定套、承重座的连接稳定性。
26.本实用新型所述固定套33上设有卡扣限位槽,所述固定卡扣46包括上卡扣47和下卡扣48,所述上卡扣47和下卡扣48分别包括卡扣前段和卡扣后段,所述卡扣前段套在固定套33上与固定套33相配合,卡扣前段前端径向向内设有限位块49,卡扣前段后端与卡扣后段固定连接,所述卡扣后段与线缆本体30固定连接,上卡扣47与下卡扣48扣合固定连接,限位块49置于卡扣限位槽内将上卡扣47、下卡扣48与固定套33固定连接,连接方便,安装可靠。
27.本实用新型所述上卡扣47和下卡扣48内分别间隔设有半圆形的挤压环53,以利于通过挤压环挤压线缆本体,进而提高线缆本体的固定强度。
28.本实用新型所述锁紧座34上的连接绳39形成承重层35,承重层35和固定套33、固定卡扣46之间设有防护层51,所述防护层51套在承重层35上,所述固定套33经承重层35、防护层51与线缆本体30固定连接,所述固定卡扣46经承重层35、防护层51与线缆本体30固定连接,以利于通过防护层保护线缆本体。
29.本实用新型所述承重座32另一端设有承重耳座52,所述承重座32与承重耳座52铰接,所述承重耳座52上设有安装孔,以利于通过安装孔将承重耳座安装在水下设备上,拆装方便,连接可靠。
30.如附图1-附图4,为方便描述,本实用新型中线缆本体可分为三段,线缆本体表面没有承重层和防护层的,称为第一段线缆,线缆本体表面设有承重层的,称为第二段线缆,线缆本体表面设有承重层和防护层的,称为第三段线缆,第一段线缆可由第三段线缆去掉承重层和防护层后得到,第二段线缆可由第一段线缆去掉防护层后得到, 承重层由多个连接绳组成,连接绳呈圆周分布包覆在线缆本体上,第二段线缆上的承重层的每一个连接绳依次穿过一个连接孔组上的每个连接孔后置于线缆穿槽内经连接胶固定,第三段线缆上的承重层外设有防护层,防护层罩在承重层上,通过上卡扣和下卡扣上的挤压环挤压防护层、承重层与线缆本体实现固定连接,安装时,将第一段线缆和第二段线缆插入承重座的线缆穿槽内,第一段线缆穿出线缆穿槽、线缆出口置于承重座外侧可用于安装插头,第二段线缆上锁紧座经螺钉与承重座固定连接,将上固定套和下固定套扣合固定在承重座和第三段线缆上并固定,上固定套左端和下固定套左端可与锁紧座右端相抵靠,再将上卡扣和下卡扣扣合固定在固定套和第三段线缆上并固定,最后从线缆出口向线缆穿槽内注入连接胶,使得置于线缆穿槽内的第一段线缆与承重座固定,同时连接胶会流入连接孔内,使得第二段线缆与锁紧座、承重座固定连接,如附图2,承重座经销轴与承重耳座铰接,销轴两端经螺母限位固定,
31.使用时,将承重耳座固定安装在水下设备上,第一段线缆左端可安装插头,第三段线缆可用于连接水上控制设备或供电设备,第一段线缆的插头与水下设备的电气仓连接,此时若需要拖曳水下设备,拖曳第三段线缆,因为第一段线缆与承重座固定连接,可将作用力传递给承重座,使得线缆在拖曳过程中不受损失,使用完毕或者需要更换线缆时,将销轴上螺母转下来,拔下销轴,再将第一线缆的插头与水下设备分开,即可将承重座和线缆取下,拆装方便,省时省力。
32.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上述结构,具有结构简单、安装方便、连接紧密、不易断开、安全性高、使用成本低等优点。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