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池收纳装置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8307227阅读:111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池收纳装置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收纳装置,更确切地说,是一种电池收纳装置。
【背景技术】
[0002]电池(Battery)指盛有电解质溶液和金属电极以产生电流的杯、槽或其他容器或复合容器的部分空间,能将化学能转化成电能的装置。具有正极、负极之分。
[0003]废弃的电池对环境的污染是巨大的,日常生活中使用过的电池如果不进行特别保管很可能与生活垃圾混合而被丢弃,从而污染环境。

【发明内容】

[0004]本发明主要是解决现有技术所存在的技术问题,从而提供一种专门用于收纳废弃电池的收纳装置。
[0005]本发明的上述技术问题主要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的:
一种电池收纳装置,包含一装置本体,在所述的装置本体上设有一第一卡合头和一第二卡合头,在所述的装置本体的两段分别设有一第一固定端和一第二固定端,在所述的第一固定端上设有一第一弹性垫片,在所述的第二固定端上设有一第二弹性垫片。
[0006]作为本发明较佳的实施例,所述的第一卡合头和第二卡合头具有弹性可变形。
[0007]作为本发明较佳的实施例,所述的第一弹性垫片和第二弹性垫片由绝缘橡胶制成。
[0008]由于本发明的电池收纳装置在本体上设置了可以卡合电池的卡合头,并在两端设置了两个固定头和相应的垫片,可以很方便地放入废弃电池并防止电池脱落,从而让废弃电池具有专门的收纳场所不和生活垃圾混合,保护了环境不被污染。
[0009]
【附图说明】
[0010]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1]图1为本发明的电池收纳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的电池收纳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此时为另一视角。
[0012]
【具体实施方式】
[0013]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发明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
[0014]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专门用于收纳废弃电池的收纳装置。
[0015]如图1、图2所示,一种电池收纳装置I,包含一装置本体2,在所述的装置本体2上设有一第一卡合头31和一第二卡合头32,在所述的装置本体2的两段分别设有一第一固定端41和一第二固定端42,在所述的第一固定端41上设有一第一弹性垫片51,在所述的第二固定端42上设有一第二弹性垫片52。
[0016]如图1、图2所示,所述的第一卡合头31和第二卡合头32具有弹性可变形。
[0017]如图1、图2所示,所述的第一弹性垫片51和第二弹性垫片52由绝缘橡胶制成。
[0018]该发明的电池收纳装置在本体上设置了可以卡合电池的卡合头,并在两端设置了两个固定头和相应的垫片,可以很方便地放入废弃电池并防止电池脱落,从而让废弃电池具有专门的收纳场所不和生活垃圾混合,保护了环境不被污染。
[0019]以上仅仅以一个实施方式来说明本发明的设计思路,在系统允许的情况下,本发明可以扩展为同时外接更多的功能模块,从而最大限度扩展其功能。
[0020]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不经过创造性劳动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保护范围为准。
【主权项】
1.一种电池收纳装置(1),包含一装置本体(2),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装置本体(2)上设有一第一卡合头(31)和一第二卡合头(32),在所述的装置本体(2)的两段分别设有一第一固定端(41)和一第二固定端(42),在所述的第一固定端(41)上设有一第一弹性垫片(51),在所述的第二固定端(42 )上设有一第二弹性垫片(52 )。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收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卡合头(31)和第二卡合头(32)具有弹性可变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收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弹性垫片(51)和第二弹性垫片(52)由绝缘橡胶制成。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池收纳装置,包含一装置本体,在所述的装置本体上设有一第一卡合头和一第二卡合头,在所述的装置本体的两段分别设有一第一固定端和一第二固定端,在所述的第一固定端上设有一第一弹性垫片,在所述的第二固定端上设有一第二弹性垫片,所述的第一卡合头和第二卡合头具有弹性可变形,所述的第一弹性垫片和第二弹性垫片由绝缘橡胶制成。由于本发明的电池收纳装置在本体上设置了可以卡合电池的卡合头,并在两端设置了两个固定头和相应的垫片,可以很方便地放入废弃电池并防止电池脱落,从而让废弃电池具有专门的收纳场所不和生活垃圾混合,保护了环境不被污染。
【IPC分类】H01M2-10
【公开号】CN104638208
【申请号】CN201510051118
【发明人】李理
【申请人】李理
【公开日】2015年5月20日
【申请日】2015年2月2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