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装置的制造方法_2

文档序号:8397335阅读:来源:国知局
倒L字形。短路部15可以大致为一 N字形、一蜿蜒形,或一倒L字形。辐射部13还可包括一第一电感元件17。第一电感元件17可位于辐射部13上的一特定位置135,并与辐射部的其他部份作串联耦接。特定位置135与辐射部13的第一端131之间的距离可大于特定长度t的0.2倍,而短路点134可介于连接点133与特定位置135之间。天线元件12在馈入部14及短路部15之间可形成一环形共振路径19。环形共振路径19可激发产生一额外共振模态,以增加天线元件12的操作频宽。必须注意的是,通信装置100还可包括其他兀件,例如:一触控面板、一处理器、一扬声器、一电池,以及一外壳(未显示)O
[0051]图2是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所述的通信装置100的天线元件12的返回损失(Return Loss)图。在一些实施例中,通信装置100之的元件尺寸和元件参数可如下列所述。接地元件11的长度约为200_,宽度约为150_。接地元件11的尺寸大致等同一般9.7吋平板电脑的接地面尺寸。天线元件12的长度约为40mm,宽度约为10mm。辐射部13的长度约为78mm。馈入部14的长度约为20mm。第一区间141的长度约为16mm。短路部15的长度约为30mm。第二区间151的长度约为22mm。电容元件16为一芯片电容器,其电容值约为lpF。第一电感元件17为一芯片电感器,其电感值约为ΙΟηΗ。特定长度t约为40mm。环形共振路径19的长度约为65_。如图2所示,天线元件12可以用于至少一第一频带21及一第二频带22,其中第一频带21的频率低于第二频带22的频率。具体地说,第一频带21由一第一共振模态201及一第四共振模态204所合成,而第二频带22由一第二共振模态202及一第三共振模态203所合成。第一共振模态201及第二共振模态202可由辐射部13所激发产生。上述的辐射部13的特定位置135可以位于或邻近于第二共振模态202的一零表面电流(Surface Current Null)处。第三共振模态203可由环形共振路径19所激发产生,并可用于增加第二频带22的频宽。第四共振模态204可由电容元件16所激发产生,并可用于增加第一频带21的频宽。举例来说,第一频带21可以涵盖LTE700/GSM850/900(约介于700MHz至960MHz之间)的频带范围,而第二频带22可以涵盖GSM1800/1900/UMTS/LTE2300/2500(约介于1710MHz至2690MHz之间)的频带范围。
[0052]图3是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所述的通信装置100的天线元件12的天线效率(Antenna Efficiency)图。上述的天线效率为已包含返回损失的福射效率。根据图3可知,天线元件12在第一频带21内(约介于700MHz至960MHz之间)的天线效率约介于50%至68%之间,而天线元件12在第二频带22内(约介于1710MHz至2690MHz之间)的天线效率约介于55%至65%之间。上述的天线效率已可符合移动通信装置的实际应用需求。
[0053]图4是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例所述的通信装置400的示意图。图4与图1相似。在第二实施例的一天线元件42中,馈入部14的第三端143经由电容元件16耦接至一辐射部43上的一连接点433,而连接点433恰位于辐射部43的一第一端431。由于辐射部43具有多次弯折,辐射部43的第一端431和一第二端432彼此互相邻近。辐射部43大致围绕一矩形区域而延伸,而辐射部43的第二端432大致垂直于接地元件11的边缘111而延伸。第二实施例的其余特征皆与第一实施例相似,故该两个实施例均可达成相似的操作效果O
[0054]图5是根据本发明第三实施例所述的通信装置500的示意图。图5与图1相似。在第三实施例的一天线元件52中,一馈入部54的一第四端544还经由一第二电感元件542耦接至信号源18。第二电感元件542可以是一芯片电感器。第二电感元件542可用于微调一环形共振路径59所激发的一额外共振模态的阻抗匹配。第三实施例的其余特征皆与第一实施例相似,故该两个实施例均可达成相似的操作效果。
[0055]值得注意的是,以上所述的元件尺寸、元件形状,以及频率范围皆非为本发明的限制条件。天线设计者可以根据不同需要调整这些设定值。本发明的通信装置及天线结构并不仅限于图1-图5所图不的状态。本发明可以仅包括图1-图5的任何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的任何一项或多项特征。换言之,并非所有图示的特征均须同时实施于本发明的通信装置及天线结构当中。
[0056]在本说明书以及申请专利范围中的序数,例如“第一”、“第二”、“第三”等等,彼此之间并没有顺序上的先后关系,其仅用于标示区分两个具有相同名字的不同元件。
[0057]本发明虽公开了上述较佳实施例,然而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的范围,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可做些许的更动与改进,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当以所附的权利要求所界定的范围为准。
【主权项】
1.一种通信装置,包括: 一接地元件;以及 一天线元件,邻近于所述接地元件的一边缘,其中所述天线元件在所述边缘上具有一投影,所述投影具有一特定长度,其中所述天线元件包括: 一辐射部,具有一第一端及一第二端,其中所述第二端为一开口端,而所述辐射部具有多次弯折,使得所述第二端邻近于所述第一端; 一馈入部,具有一第三端及一第四端,其中所述第三端经由一电容元件耦接至所述辐射部上的一连接点,所述连接点位于或邻近于所述第一端,所述第四端耦接至一信号源,所述馈入部包括一第一区段,所述第一区段大致平行于所述边缘,而所述第一区段的长度至少为所述特定长度的0.2倍;以及 一短路部,具有一第五端及一第六端,其中所述第五端耦接至所述辐射部上的一短路点,所述短路点邻近于所述连接点,所述第六端耦接至所述接地元件,所述短路部包括一第二区段,所述第二区段大致平行于所述边缘,而所述第二区段的长度至少为所述特定长度的0.2倍。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装置,其中所述辐射部还包括一第一电感元件,所述第一电感元件位于所述辐射部上的一特定位置,所述特定位置与所述第一端之间的距离大于所述特定长度的0.2倍,而所述短路点介于所述连接点与所述特定位置之间。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装置,其中所述辐射部大致为一倒U字形,或是大致围绕一矩形区域而延伸。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通信装置,其中所述第二区段介于所述第一区段及所述辐射部之间。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装置,其中所述馈入部还经由一第二电感元件耦接至所述信号源。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通信装置,其中所述天线元件用于至少一第一频带及一第二频带,而所述第一频带的频率系低于所述第二频带的频率。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通信装置,其中所述辐射部激发产生位于所述第一频带内的一第一共振模态,以及位于所述第二频带内的至少一第二共振模态。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通信装置,其中所述特定位置位于或邻近于所述第二共振模态的一零表面电流处。
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通信装置,其中所述天线元件于所述馈入部及所述短路部之间形成一环形共振路径,所述环形共振路径激发产生位于所述第二频带内的一第三共振模态,而所述第三共振模态能增加所述第二频带的频宽。
10.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通信装置,其中所述电容元件使得所述天线元件激发产生位于所述第一频带内的一第四共振模态,而所述第四共振模态能增加所述第一频带的频宽。
【专利摘要】一种通信装置,包括一接地元件以及一天线元件。天线元件邻近于接地元件的一边缘,并在边缘上具有一投影,投影具有一特定长度。天线元件包括一辐射部、一馈入部,以及一短路部。辐射部具有一第一端及一第二端,第二端为一开口端。辐射部具有多次弯折,使得第二端邻近第一端。馈入部的一端经由一电容元件耦接至辐射部上的一连接点,连接点位于或邻近于第一端。馈入部的另一端耦接至一信号源。馈入部包括大致平行于边缘的一第一区段。第一区段的长度至少为特定长度的0.2倍。短路部的一端耦接至辐射部上的一短路点,短路点邻近于连接点。本申请技术方案可在小尺寸的平面结构下产生至少两个宽频频带,以涵盖LTE/WWAN的多频操作。
【IPC分类】H01Q1-50, H01Q1-22
【公开号】CN104716427
【申请号】CN201310728931
【发明人】翁金辂, 江桓君
【申请人】宏碁股份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6月17日
【申请日】2013年12月17日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