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磁继电器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9549301阅读:1076来源:国知局
电磁继电器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 本发明涉及电磁继电器。
【背景技术】
[0002]已知的是,由于在可动触点和固定触点之间流动的电流的方向,使得在电磁继电器的可动触点和固定触点之间的接触部位处可能产生电磁排斥力。电磁排斥力操作成使得可动触点远离固定触点。因此,已知有用于在激发过载电流过程中产生可动触点和固定触点的接触力的电磁继电器(例如,见日本待公开专利申请N0.2013-41815,N0.2013-25906、N0.2012-256482、N0.2013-84425、N0.2012-199112、N0.2010-10056 和 N0.2012-199133 以及日本待公开实用新型申请N0.8-2906)。并且,已知具有分开的可移动弹簧和电枢的电磁继电器(例如,见日本待公开专利申请N0.2002-100275)。

【发明内容】

[0003]上述电磁继电器在激发过载电流过程中产生可动触点和固定触点之间的接触力。然而,电流路径形成于固定触点和可动触点周围。因此,存在电磁继电器尺寸大的问题。此夕卜,用于产生可动触点和固定触点之间的接触力的新的部件(例如铁片)被附接至固定终端或可移动弹簧。因此,部件的数量增加。并且存在制造成本增加的问题。
[0004]因此,本发明的一个方面的目的为提供能够降低制造成本并且能够减小尺寸的电磁继电器。
[0005]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有电磁继电器,包括:一对固定触点终端,所述一对固定触点终端的每一个固定触点终端均具有固定触点;可动触点弹簧,所述可动触点弹簧具有一对可移动件以及联接所述一对可移动件的联接器,所述一对可移动件中的每一个可移动件均具有接触固定触点并与固定触点分开的可动触点;电枢,所述电枢具有被吸收至铁芯的扁平板、以及从扁平板弯曲且向下延伸的悬吊部分,并且所述电枢通过旋转操作使得可动触点弹簧移动;以及驱动电枢的电磁装置,其中,悬吊部分具有突出部和牵引部分,所述突出部用于将可动触点弹簧固定至悬吊部分的面对电磁装置的面部上,所述牵引部分比突出部向下延伸得更多并且当电流在固定触点和可动触点之间流动时牵引可动触点弹善
ο
[0006]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提供有电磁继电器,包括:一对固定触点终端,所述一对固定触点终端中的每一个固定触点终端均具有固定触点;具有一对可动触点的连接板,所述一对可动触点中的每一个可动触点均接触固定触点并且与固定触点分开;板簧,连接板被固定至所述板簧;电枢,所述电枢具有被吸收至铁芯的扁平板、以及从扁平板弯曲且向下延伸的悬吊部分,并且所述电枢通过旋转操作使得连接板和板簧移动;以及驱动电枢的电磁装置,其中,悬吊部分具有突出部和牵引部分,所述突出部用于将板簧固定至悬吊部分的面对电磁装置的面部上,所述牵引部分比突出部向下延伸得更多并且当电流在固定触点和可动触点之间流动时牵引板簧和连接板。
[0007]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提供有电磁继电器,包括:具有固定触点的固定触点终端;具有可动触点的连接板,所述可动触点接触固定触点并且与固定触点分开;电磁体;以及电枢,所述电枢具有被吸收至设置于电磁体中的铁芯的吸收部分、以及从吸收部分向下延伸的悬吊部分,并且所述电枢通过电磁体励磁产生的旋转操作使得连接板移动,其中:连接板被固定至悬吊部分的一个面部,悬吊部分的所述一个面部与悬吊部分的面对固定触点终端的另一个面部相对;悬吊部分具有延伸部分,所述延伸部分从连接板所固定的位置朝向设置有连接板的可动触点的位置延伸;并且当可动触点与固定触点分开时,在延伸部分和连接板之间形成空隙。
【附图说明】
[0008]图1说明根据第一实施例的电磁继电器(继电器)的分解图;
[0009]图2说明继电器的立体图;
[0010]图3A说明箱体10的内部结构;
[0011 ]图3B说明电枢16的侧视图;
[0012]图4A说明可移动接触弹簧18的前视图;
[0013]图4B说明可动触点弹簧18的侧视图;
[0014]图5A说明固定触点终端22a和22b的前视图;
[0015]图5B说明固定触点终端22a和22b的侧视图;
[0016]图6A示意性说明在继电器中流动的电流的方向;
[0017]图6B说明从固定触点终端22a侧观察的灭弧;
[0018]图6C说明从固定触点终端22b侧观察的灭弧;
[0019]图7A示意性说明在继电器中流动的电流的方向;
[0020]图7B说明从固定触点终端22a侧观察的灭弧;
[0021]图7C说明从固定触点终端22b侧观察的灭弧;
[0022]图8A说明从第一可移动件18a侧观察的继电器1的侧视图;
[0023]图8B说明固定触点终端22a、可动触点弹簧18和电枢16的放大视图;
[0024]图8C和图8D说明可动触点弹簧18和电枢16的部分放大视图;
[0025]图9说明根据第二实施例的继电器110的立体图;
[0026]图10A说明板簧180和连接板181的结构框图;
[0027]图10B说明电枢160的结构框图;
[0028]图10C说明板簧180和连接板181被附接至电枢160的状况。
[0029]图10D说明板簧180和连接板181和电枢160的侧视图;
[0030]图11A说明电枢16的变型实施例;
[0031]图11B说明电枢160的变型实施例;
[0032]图12A说明沿图11A的线A_A的剖视图;
[0033]图12B说明没有侧壁的情况下电枢16和可动触点弹簧18的剖视图;
[0034]图12C说明沿图11B的线A-A的剖视图;以及
[0035]图12D说明没有底壁的情况下电枢160、连接板181和板簧180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6]当前将参考附图给出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描述。
[0037]图1说明根据第一实施例的电磁继电器(下文称作继电器)的分解图。图2说明继电器的立体图。
[0038]根据第一实施例的继电器1为操控直流电高电压的继电器。例如,继电器1被用作电动汽车电池预充电(用于防止进入主要继电器触点的涌入电流)的继电器。直流电高电压并非指的是由IEC(国际电工委员会)制定的高电压,而指的是在一般电动汽车中使用的高于12VDC或24VDC的电压。
[0039]对于继电器1来说必须确保在切断直流电高电压负载时灭掉在固定触点和可动触点之间产生的电弧。对于操控直流电高电压的一般继电器来说,极性特征被指定至负载侧的连接部。然而,在作为用于电池预充电的继电器的继电器1中,在电池充电和放电过程中电流方向相反。因此,有必要不指定负载侧的连接部的极性特征。因此,对于继电器1来说无论在可动触点和固定触点之间流动的电流方向如何必须灭掉电弧。继电器1的用途应用不受限于电动汽车。但是,继电器1能够被用于多种装置或多种设施。
[0040]如图1中所说明的,继电器1具有箱体10、用于灭掉磁性的永久磁体12、铰链弹簧14、电枢16、可动触点弹簧18、绝缘盖20、固定触点终端22 (22a和22b)、铁芯24、线轴26、基部28、线圈30、线圈终端对32 (32a和32b)以及磁轭34。线圈终端对32 (32a和32b)供给用于激励由铁芯24、线轴26和线圈30构成的电磁体的电流。
[0041]如图3A中所说明的,在箱体10中形成磁体支架101。永久磁体12被支承于磁体支架101中。被支承于磁体支架101中的永久磁体12定位于固定触点终端22a和22b之间,正如在图2中所说明的。箱体10在图2中被省略。例如,作为北极的永久磁体12的面部被指向固定触点终端22b侧。作为南极的永久磁体12的另一个面部被指向固定触点终端22a侧。作为北极的面部和作为南极的面部可以互换。永久磁体12可以为钐钴磁体,所述钐钴磁体在残余磁通密度、保持力和抗热性方面是优异的。具体地,电弧的热量被传导至永久磁体12。因此使用具有比钕磁体更佳的抗热性的钐钴磁体。
[0042]再次参考图1,铰链弹簧14以从侧部观察的话呈颠倒的L形形成。铰链弹簧14具有向下偏置电枢16的悬吊部分16b的水平部分14a以及被固定至磁轭34的竖直部分34b的悬吊部分14b。
[0043]正如在图3B中所说明的,电枢16为从侧部观察的话呈V形的磁性物质。电枢16具有被吸收至铁芯24的扁平板16a、以及经由弯曲部分16c从扁平板16a向下延伸的板形悬吊部分16b。在悬吊部分16b上,用于通过填塞将可动触点弹簧18固定至悬吊部分16b的突出部16f设置于悬吊部分16b的面对绝缘盖20或电磁装置31 (稍后描述)的第一面部上。悬吊部分16b具有从弯曲部分16c延伸至突出部16f的上部分16bl、以及从突出部16f向下延伸的下部分16b2。正如稍后描述的,下部分16b2作为牵引可动触点弹簧18的牵引部分。此外,如图1和图2中所说明的,通孔16d形成于弯曲部分16c的中心,以使得铰链弹簧14的水平部分14a突出。在扁平板16a中,形成接合有磁轭34的突出部34c的切口部分16e。
[0044]在被接合至磁轭34的突出部34c中的切口部分16e作为支承点的情况下,电枢16旋转。当电流在线圈30中流动时,铁芯24吸收扁平板16a。在这种情况下,铰链弹簧14的水平部分14a与悬吊部分16b接触,并且被从悬吊部分16b向上按压。当线圈3
当前第1页1 2 3 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