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向耦合器的制造方法_4

文档序号:9566174阅读:来源:国知局
援引了图2。
[0074]定向耦合器10d的中间线路部M2在上下方向上设置于与主线路部Ml、M3不同的位置,定向耦合器10d与定向耦合器10d的不同点在于中间线路部S2在上下方向上设置于与主线路部S1、S3不同的位置。更具体而言,主线路部Ml、M3设置于电介质层16d的表面上,中间线路部M2设置于电介质层16e的表面上。另外,副线路部S1、S3设置于电介质层16g的表面上,中间线路部S2设置于电介质层16f的表面上。
[0075]过孔导体v5在上下方向上贯通电介质层16d,将主线路部Ml的下游端与中间线路部M2的前侧端部相连接。过孔导体v6在上下方向上贯通电介质层16d,将主线路部M3的上游端与中间线路部M2的后侧端部相连接。
[0076]过孔导体v7在上下方向上贯通电介质层16f,将主线路部S1的下游端与中间线路部S2的前侧端部相连接。过孔导体v8在上下方向上贯通电介质层16f,将主线路部S3的上游端与中间线路部S2的后侧端部相连接。
[0077]环状导体Rl、R2设置于电介质层16e的表面上。
[0078]根据如上述那样构成的高频信号传输线路10d,与定向耦合器10a起到相同的作用效果。
[0079](实施方式5)
下面,参照附图,对实施方式5所涉及的定向耦合器10e进行说明。图9是实施方式5所涉及的定向耦合器10e的层叠体12的分解立体图。此外,在定向耦合器10e的电路结构与定向耦合器10a的电路结构相同,因此省略说明。另外,对于定向耦合器10e的外观立体图援引了图2。
[0080]定向耦合器10e与定向耦合器10a的不同点在于主线路部Ml及副线路部S1的卷绕方向。更具体而言,在定向耦合器10a中,主线路部Ml及副线路部S1呈现为沿逆时针旋转并同时从中心远离的漩涡状,与此相对,在定向耦合器10e中,主线路部Ml及副线路部S1呈现为沿顺时针旋转并同时从中心远离的漩涡状。
[0081]根据如上述那样构成的高频信号传输线路10e,与定向耦合器10a起到相同的作用效果。
[0082](其它的实施方式)
本发明所涉及的定向耦合器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定向耦合器10a?10e,可以在该发明思想的范围内进行改变。
[0083]此外,也可以将定向耦合器10a?10e的结构相组合。
[0084]此外,在定向耦合器10d中,中间线路部M2及中间线路部S2也可以设置于在上下方向上相同的位置。也就是说,中间线路部M2及中间线路部S2可以设置于相同的电介质层上。该情况下,如定向耦合器10d那样,从上侧俯视时,中间线路部M2及中间线路部S2无需相重叠,而需相错开。
[0085]此外,在定向耦合器10a?10e中,在上下方向上,环状导体Rl、R2也可以设置成使得副线路部S1、S3及中间线路部S2位于主线路部M1、M3与环状导体R1、R2之间。也就是说,环状导体R1、R2设置于主线路Ml、M3及中间线路部M2的上侧。
[0086]此外,在定向耦合器10d中,也可以通过改变中间线路部M2或中间线路部S2在绝缘体层最中的前后方向及/或左右方向的位置,来调整中间线路部M2与中间线路部S2之间的间隔,从而对中间线路部Μ与中间线路部S之间的耦合度进行微调。
[0087]另外,定向耦合器10a?10e中,中间线路部M2的线宽与中间线路部S2的线宽也可以不同。同样,主线路Ml的线宽与副线路部S1的线宽也可以不同,主线路M3的线宽与副线路部S3的线宽也可以不同。由此,通过对主线路部Ml、M3、中间线路部M2、副线路部S1、S3及中间线路部S2的线宽进行调整,从而能对主线路Μ的特性阻抗及副线路S的特性阻抗进行调整。
[0088]此外,在定向親合器10a、10b、10d、10e中,夕卜部电极14a?14d在下表面折返的部分(以下称为折返部15a?15d(参照图3))分别比从上侧俯视时的电容器导体26a?26d要小,且优选收敛于电容器导体26a?26d(即、不突出)。由此,在折返部15a?15d与接地导体24之间形成不需要的电容的情况得到抑制。
[0089]此外,也可以在定向耦合器10a?10e中不设置主线路部Ml或主线路部M3。该情况下,中间线路部M2连接至引出导体18a或引出导体18b。同样,也可以不设置副线路部S1或副线路部S3。该情况下,中间线路部S2连接至引出导体20a或引出导体20b。
[0090]此外,主线路部Ml与主线路部M3也可以设置于不同的电介质层。
[0091]另外,副线路部S1与副线路部S3也可以设置于不同的电介质层。
[0092]另外,主线路部Ml的形状与副线路部S1的形状也可以不同,中间线路部M2的形状与中间线路部S2的形状也可以不同,主线路部M3的形状与副线路部S3的形状也可以不同。
工业上的实用性
[0093]如上所述,本发明适用于方向耦合器,尤其在如下方面效果优异:能降低厚度并同时减小主线路与副线路之间的耦合度。
标号说明
[0094]10a?10e:定向親合器 12:层叠体
14a?14 j:外部电极 16a?16j:电介质层 Μ:主线路 Μ1、Μ3:主线路部 M2、S2:中间线路部 R1、R2:环状导体 S:副线路S1、S3:副线路部
【主权项】
1.一种定向親合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主线路,该主线路包含第1主线路部; 副线路,该副线路包含与所述第1主线路部进行电磁耦合的第1副线路部;以及第1无源元件,该第1无源元件接受在所述第1主线路部中有电流流过时该第1主线路部所产生的第1磁通,并通过电磁感应产生通过所述第1副线路部的第2磁通。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定向耦合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1无源元件在从规定方向观察时呈现为环状,并配置成使得所述第1磁通通过被该第1无源元件包围的区域。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定向耦合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1主线路部从所述规定方向观察时呈漩涡状, 所述第1副线路部从所述规定方向观察时呈漩涡状, 所述第1主线路部及所述第1副线路部的中心在从规定方向观察时位于被所述第1无源元件包围的区域内。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定向耦合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1无源元件在所述规定方向上,设置于所述第1主线路部与所述第1副线路部之间。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定向親合器,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规定方向上,所述第1主线路部、所述第1副线路部及该第1无源元件按该顺序排列并配置。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定向親合器,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规定方向上,所述第1副线路部、所述第1主线路部及所述第1无源元件按该顺序排列并配置。7.如权利要求3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定向耦合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主线路与所述第1主线路部电气性串联连接,且在从所述规定方向观察时,还包含呈漩涡状的第2主线路部, 所述副线路与所述第1副线路部电气性串联连接,且在从所述规定方向观察时,还包含呈漩涡状的第2副线路部, 所述第2主线路部与所述第2副线路部进行电磁耦合, 所述定向耦合器还具备: 第2无源元件,该第2无源元件在从所述规定方向观察时呈环状,并且接受在所述第2主线路部中有电流流过时该第2主线路部所产生的第3磁通,并通过电磁感应产生通过所述第2副线路部的第4磁通, 所述第2主线路部及所述第2副线路部的中心在从规定方向观察时位于被所述第2无源元件包围的区域内。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定向耦合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2无源元件在所述规定方向上,设置于所述第2主线路部与所述第2副线路部之间。9.如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定向耦合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主线路还包含第1中间线路部,所述第1中间线路部连接于所述第1主线路部与所述第2主线路部之间, 所述第1中间线路部在所述规定方向上,设置于与所述第1主线路部及所述第2主线路部不同的位置上。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定向耦合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副线路还包含第2中间线路部,所述第2中间线路部连接于所述第1副线路部与所述第2副线路部之间,所述第2中间线路部在所述规定方向上,设置于与所述第1副线路部及所述第2副线路部不同的位置上, 所述第1中间线路部与所述第2中间线路部在所述规定方向上,设置于相同的位置上。
【专利摘要】本发明提供一种能降低厚度并同时减小主线路与副线路之间的耦合度的定向耦合器。本发明所涉及的定向耦合器的特征在于,包括:包含第1主线路部的主线路;副线路,该副线路包含与所述第1主线路部进行电磁耦合的第1副线路部;以及第1无源元件,该第1无源元件接受在所述第1主线路部中有电流流过时该第1主线路部所产生的第1磁通,并通过电磁感应产生通过所述第1副线路部的第2磁通。
【IPC分类】H01P5/18
【公开号】CN105322268
【申请号】CN201510432033
【发明人】片渊启介, 谷口哲夫, 柚木泰志
【申请人】株式会社村田制作所
【公开日】2016年2月10日
【申请日】2015年7月22日
【公告号】US20160028145
当前第4页1 2 3 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