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缆保护夹及具有其的绝缘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599656阅读:440来源:国知局
线缆保护夹及具有其的绝缘子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线缆安装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线缆保护夹及具有其的绝缘子。
【背景技术】
[0002]目前,在对10kV绝缘导线架设时,通常会应用到绝缘子(例如箝位绝缘子)。现有的绝缘子包括绝缘子本体以及设置在绝缘子本体顶端的金属接线部,该金属接线部上具有凹槽。当对绝缘导线进行架设时,将绝缘导线横向穿设在金属接线部的凹槽内,并通过楔块将绝缘导线压紧固定在该凹槽内。为了使绝缘导线与金属接线部的凹槽接触的部分便于电传导,需要将导线外层的绝缘层剥开,只留下线芯与凹槽和楔块接触。
[0003]在通过上述结构对绝缘导线和绝缘子进行安装时,楔块与绝缘导线的线芯的接触面积小,并且绝缘导线的受力点只有与楔块接触的压接处1个点,因此,在楔块与线芯的接触边缘处容易存在应力集中的现象。
[0004]在天气恶劣的环境下,经过长时间的环境温度变化、风吹、日晒、雨淋、积雪覆盖等,绝缘导线极易发生疲劳破坏,出现线芯断裂的情况,并且在低温气候下导线弧垂减小会导致拉力增加,最终也会发生线芯断裂。此外,绝缘导线在正常工作时,受到通过大电流等因素影响,也会产生震动,而绝缘导线的线芯与楔块压接处易发生金属疲劳,这也会导致导线断线。一旦绝缘导线断线就会发生事故,严重影响供电的可靠性,甚至产生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0005]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线缆保护夹及具有其的绝缘子,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导线线芯与绝缘子楔块接触面积小、易产生疲劳破坏、线芯断裂的问题。
[000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线缆保护夹,包括:第一线缆夹持部;第二线缆夹持部;防松结构,设置在第一线缆夹持部和/或第二线缆夹持部上,防松结构与线缆相配合以固定线缆;连接部,设置在第一线缆夹持部和第二线缆夹持部之间并连接第一线缆夹持部和第二线缆夹持部。
[0007]进一步地,防松结构包括设置在第一线缆夹持部上的第一防松结构以及设置在第二线缆夹持部上的第二防松结构。
[0008]进一步地,第一线缆夹持部包括第一线缆夹持片以及与第一线缆夹持片可枢转连接的第二线缆夹持片,第一线缆夹持片与第二线缆夹持片之间形成第一线缆夹持空间;第二线缆夹持部包括第三线缆夹持片以及与第三线缆夹持片可枢转连接的第四线缆夹持片,第三线缆夹持片与第四线缆夹持片之间形成第二线缆夹持空间。
[0009]进一步地,第一防松结构设置在第一线缆夹持片朝向第二线缆夹持片的内表面上和/或第一防松结构设置在第二线缆夹持片朝向第一线缆夹持片的内表面上。
[0010]进一步地,第二防松结构设置在第三线缆夹持片朝向第四线缆夹持片的内表面上和/或第二防松结构设置在第四线缆夹持片朝向第三线缆夹持片的内表面上。[0011 ] 进一步地,第一防松结构和第二防松结构均为凸点。
[0012]进一步地,第一线缆夹持片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侧边和第二侧边,第二线缆夹持片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三侧边和第四侧边,第一侧边与第三侧边可枢转地连接,第二侧边与第四侧边可拆卸地连接。
[0013]进一步地,第三线缆夹持片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五侧边和第六侧边,第四线缆夹持片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七侧边和第八侧边,第五侧边与第七侧边可枢转地连接,第六侧边与第八侧边可拆卸地连接。
[0014]进一步地,连接部为连接板,连接板的中部向背离第一线缆夹持部和第二线缆夹持部的方向弯折以形成避让凹槽,避让凹槽的底部槽壁上具有通孔,线缆保护夹还包括支撑件,支撑件可拆卸地连接在通孔内并且支撑件的部分位于避让凹槽内。
[0015]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绝缘子,包括:绝缘子本体;金属接线部,设置在绝缘子本体的顶端,金属接线部具有用于夹持线缆的接线凹槽;压紧件,设置在接线凹槽内并与线缆压紧配合,绝缘子还包括线缆保护夹,线缆保护夹为上述的线缆保护夹,线缆保护夹的第一线缆夹持部和第二线缆夹持部分别位于金属接线部的两侧且分别夹在位于金属接线部两侧的线缆上,线缆保护夹还包括支撑件,支撑件与压紧件抵顶配合。
[0016]应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设置第一线缆夹持部和第二线缆夹持部,并在第一线缆夹持部和/或第二线缆夹持部上设置防松结构。在使用线缆保护夹时,线缆分别穿过第一线缆夹持部和第二线缆夹持部,且第一线缆夹持部和第二线缆夹持部均夹持在线缆具有绝缘层的外侧部分、而线缆被剥开的线芯部分位于该线缆的中间部分,连接部用于承受和平衡第一线缆夹持部与第二线缆夹持部之间的作用力。上述结构改变了线缆被剥开的线芯的受力状况,由现有的压接点单独受力变为压接点与线缆保护夹共同受力,减少了线芯受到的剪切力,改变了线缆具有绝缘层的外侧部分对线芯的牵拉力的分布,从而防止线缆的线芯断裂,进而保证了线缆使用可靠性。同时,上述防松结构与线缆相配合,从而可以对线缆起到额外固定的作用,防止线缆发生松动,进一步保证了线缆的使用可靠性。
【附图说明】
[0017]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0018]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线缆保护夹的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19]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
[0020]10、第一线缆夹持部;11、第一线缆夹持片;12、第二线缆夹持片;20、第二线缆夹持部;21、第三线缆夹持片;22、第四线缆夹持片;31、第一防松结构;32、第二防松结构;40、连接部;41、避让凹槽;42、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21 ]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
[0022]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线缆保护夹用于固定与绝缘子本体的金属接线部连接的线缆。上述线缆保护夹包括第一线缆夹持部10、第二线缆夹持部20、防松结构以及连接部40。其中,防松结构设置在第一线缆夹持部10和第二线缆夹持部20上。防松结构与线缆相配合以固定线缆。连接部40设置在第一线缆夹持部10和第二线缆夹持部20之间并连接第一线缆夹持部10和第二线缆夹持部20。
[0023]应用本实施例的线缆保护夹,设置第一线缆夹持部10和第二线缆夹持部20,并在第一线缆夹持部10和第二线缆夹持部20上设置防松结构。在使用线缆保护夹时,线缆分别穿过第一线缆夹持部10和第二线缆夹持部20,且第一线缆夹持部10和第二线缆夹持部20均夹持在线缆具有绝缘层的外侧部分、而线缆被剥开的线芯部分位于该线缆的中间部分,连接部40用于承受和平衡第一线缆夹持部10与第二线缆夹持部20之间的作用力。上述结构改变了线缆被剥开的线芯的受力状况,由现有的压接点单独受力变为压接点与线缆保护夹共同受力,减少了线芯受到的剪切力,改变了线缆具有绝缘层的外侧部分对线芯的牵拉力的分布,从而防止线缆的线芯断裂,进而保证了线缆使用可靠性。同时,上述防松结构与线缆相配合,从而可以对线缆起到额外固定的作用,防止线缆发生松动,进一步保证了线缆的使用可靠性。
[0024]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防松结构包括设置在第一线缆夹持部10上的第一防松结构31以及设置在第二线缆夹持部20上的第二防松结构32。当然,防松结构的设置方式不限于此,在图中未示出的其他实施方式中,防松结构可以只设置在第一线缆夹持部上或者只设置在第二线缆夹持部上。
[0025]如图1所示,在本实施例的线缆保护夹中,第一线缆夹持部10包括第一线缆夹持片11以及与第一线缆夹持片11可枢转连接的第二线缆夹持片12。第一线缆夹持片11与连接部40固定连接。第一线缆夹持片11与第二线缆夹持片12之间形成第一线缆夹持空间。第一线缆夹持片11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侧边和第二侧边。第二线缆夹持片12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三侧边和第四侧边。第一侧边与第三侧边可枢转地连接,第二侧边与第四侧边可拆卸地连接。
[0026]在本实施例中,由于第一线缆夹持片11与第二线缆夹持片12可枢转地连接,因而第一线缆夹持部10具有第一打开位置和第一关闭位置。当第一线缆夹持部10位于第一打开位置时,线缆进入第一线缆夹持空间内,而后通过使第一线缆夹持部10处于第一关闭位置,使线缆固定在第一线缆夹持空间内。当第一线缆夹持部10位于第一关闭位置时,第一线缆夹持片11通过螺丝与第二线缆夹持片12固定,即使线缆保护夹处于恶劣的环境中,也不会发生松脱的现象,从而提高了线缆保护夹的使用可靠性。
[0027]如图1所示,在本实施例的线缆保护夹中,第一防松结构31设置在第一线缆夹持片11朝向第二线缆夹持片12的内表面上和第二线缆夹持片12朝向第一线缆夹持片11的内表面上。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防松结构31为形成在第一线缆夹持片11和第二线缆夹持片12相对的两个内表面上的圆形凸点,在对线缆进行夹持时,该圆形凸点可以对线缆进行进一步固定,防止线缆在第一线缆夹持空间内松动。当然,第一防松结构31的形式及设置位置不限于此,在图中未示出的其他实施方式中,第一防松结构可以为其他结构的防松件,例如设置在第一线缆夹持片和第二线缆夹持片相对的内表面上的垫片,此外,第一防松结构也可以只设置在第一线缆夹持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