纽扣型电池用终端的制作方法_2

文档序号:9925474阅读:来源:国知局
冲击载荷。另外,构成按压吸收弹簧部13的弯曲臂部14通过形成为根据纽扣型电池2的前后方向(X轴方向)以及左右方向(Y轴方向)的推压而弹性变形的弹簧形状,从而沿着X轴方向以及Y轴方向挠曲变形来吸收来自纽扣型电池2的X轴方向以及Y轴方向的冲击载荷。
[0025]另外,构成按压吸收弹簧部13的阶梯面部15以及弯曲片部16以夹设在基板接合部12与弯曲臂部14之间的形式设置。因此,由弹簧接点端子部11以及弯曲臂部14不能完全吸收的来自纽扣型电池2的冲击载荷通过阶梯面部15以及弯曲片部16被分散,来自纽扣型电池2的冲击载荷难以施加到基板接合部12。而且,即便在电气设备下落而对电路基板I施加振动的情况下,从纽扣型电池2沿基板接合部12的方向对正极侧电池用终端10施加的冲击载荷也难以直接到达基板接合部12。因此,能够提高正极侧电池用终端10中的耐下落冲击性能。
[0026]如以上那样,根据本实施方式的构成,将纽扣型电池2与电路基板I电连接的正极侧电池用终端10具备弹簧接点端子部11、与电路基板I接合的基板接合部12、以及按压吸收弹簧部13。弹簧接点端子部11推压纽扣型电池2的正极的外周面而与之接触,并且弹簧接点端子部11形成为根据纽扣型电池2的前后方向以及上下方向的推压而弹性变形的弹簧形状。按压吸收弹簧部13被设置成可在基板接合部12与弹簧接点端子部11之间弹性变形,并通过其弹性变形而不管规定纽扣型电池2的位置的电池保持件的有无都吸收由弹簧接点端子部11承受的纽扣型电池2的按压力。按压吸收弹簧部13包括弯曲臂部14,该弯曲臂部14在前端部分与弹簧接点端子部11连结,并且形成为根据纽扣型电池2的前后方向以及左右方向的推压而弹性变形的弹簧形状来吸收该纽扣型电池2的按压力。
[0027]这样,正极侧电池用终端10具备根据纽扣型电池2的前后方向以及上下方向的推压而弹性变形的弹簧形状的弹簧接点端子部11、和通过与纽扣型电池2的前后方向以及左右方向的推压对应的弹性变形来吸收该纽扣型电池2的按压力的弯曲臂部14。由此,在未设置电池保持件的构成中,即便在因下落、振动等而在纽扣型电池2与正极侧电池用终端10之间产生位移、对正极侧电池用终端10施加较高的应力那样的情况下,也能够不进行牢固的焊接便吸收该应力。因此,能够不需要用于进行牢固的焊接的巨大通孔、焊盘,结果能够提高布线图的自由度。另外,在将正极侧电池用终端10安装于电路基板I的构成中,由于利用弹簧接点端子部11与弯曲臂部14的弹簧反作用力能够与纽扣型电池2之间确保较高的接触压力,所以能够防止安装于电路基板I的正极侧电池用终端10的瞬时中断、导通不良的发生。并且,通过成为不设置电池保持件的构成,能够缩减部件件数并且能够实现电气设备的小型化。
[0028]另外,基板接合部12在未与电路基板I接合的状态下,被形成为将正极侧电池用终端10支承为自立状态的支承面形状。由此,由于能够将正极侧电池用终端10单独地形成为自立状态,所以作为将正极侧电池用终端10安装于电路基板I的作业,能够自动安装(回流焊接)。
[0029]另外,按压吸收弹簧部13包括:阶梯面部15,其相对于基板接合部12被设置成阶梯状;和弯曲片部16,其从该阶梯面部15的后端向大致垂直上方弯曲并且弯曲臂部14的末端部分与该弯曲片部16的侧端部分连结。由此,能够以将阶梯面部15和弯曲片部16夹设在基板接合部12与弯曲臂部14之间的形式来设置。因此,能够将由弹簧接点端子部11和弯曲臂部14未完全吸收的来自纽扣型电池2的冲击载荷通过阶梯面部15以及弯曲片部16进行分散,可使来自纽扣型电池2的冲击载荷难以施加到基板接合部12。
[0030]另外,弹簧接点端子部11在各自不同的部分接触纽扣型电池2的正极4的外周面4a地左右设置一对,与该左右一对弹簧接点端子部11各自对应地设置左右一对弯曲臂部14。由此,在利用与左右的弯曲臂部14的前端部分各自连结的左右的弹簧接点端子部11挟持纽扣型电池2的正极4的外周面4a那样的状态下,能够将正极侧电池用终端10与纽扣型电池2的正极4连接。
[0031]另外,弹簧接点端子部11、基板接合部12、以及按压吸收弹簧部13由板状的导电部件一体成形。由此,能够使各构成部(弹簧接点端子部U、基板接合部12、以及按压吸收弹簧部13)间的电连接可靠,并且实现部件件数的缩减。
[0032]此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作为纽扣型电池用终端(正极侧电池用终端)的构成,虽然例示了在按压吸收弹簧部13中包括阶梯面部15的构成,但并不限定于该构成。以下,参照图4对变形例的正极侧电池用终端的构成进行说明。其中,在以下的说明中,对于与前述实施方式的正极侧电池用终端10同样的构成部标记相同的符号并且省略其详细的说明。
[0033]如图4所示,变形例的正极侧电池用终端1a与前述的正极侧电池用终端10同样具备:左右一对弹簧接点端子部11、在前端部分分别连结该左右的弹簧接点端子部11的左右一对弯曲臂部14、以及分别与该左右的弯曲臂部14的末端部分连结的弯曲片部16。而且,与正极侧电池用终端10不同,正极侧电池用终端1a不具备阶梯面部15,从弯曲片部16的下端朝向前方弯曲的板形状部分形成为与电路基板I接合的基板接合部12a。
[0034]由此,变形例的正极侧电池用终端1a与正极侧电池用终端10同样地利用根据纽扣型电池2的前后方向以及上下方向的推压而弹性变形的弹簧形状的弹簧接点端子部11、和根据纽扣型电池2的前后方向以及左右方向的推压而弹性变形的弹簧形状的弯曲臂部14,来吸收该纽扣型电池2的按压力(例如,电气设备在下落时的冲击载荷)。此外,由于正极侧电池用终端1a不具有阶梯面部15,所以不会像正极侧电池用终端10那样通过阶梯面部15使冲击载荷分散。因此,尽管微小,但与正极侧电池用终端10相比,来自纽扣型电池2的冲击载荷比较易于施加到基板接合部12a。
[0035]以上,说明了本公开的实施方式,但这些始终只不过是举例说明,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此,能够进行各种变更。例如,在实施方式的构成中,虽然用板状的金属形成了作为纽扣型电池用终端的正极侧电池用终端10,但并不限定于此,只要是具有导电性的部件(导电部件)即可,可以是任意的构成。
【主权项】
1.一种纽扣型电池用终端(10),是将纽扣型电池(2)与电路基板(I)电连接的纽扣型电池用终端,当将沿着所述纽扣型电池的平面方向的一个方向设为X轴方向,将沿着所述平面方向并且与所述X轴方向垂直的方向设为Y轴方向,而且,将与所述X轴方向以及所述Y轴方向垂直并且沿着所述纽扣型电池的厚度方向的方向设为Z轴方向时,所述纽扣型电池用终端具备: 弹簧接点端子部(11),推压所述纽扣型电池的正极(4)的外周面(4a)而与该外周面(4a)接触,并且形成为根据所述纽扣型电池的所述X轴方向以及所述Z轴方向的推压而弹性变形的弹簧形状; 基板接合部(12),与所述电路基板接合;以及 按压吸收弹簧部(13),可弹性变形地设置在所述基板接合部与所述弹簧接点端子部之间,并且利用其弹性变形无论规定所述纽扣型电池的位置的电池保持件的有无都对由所述弹簧接点端子部承受的所述纽扣型电池的按压力进行吸收, 所述按压吸收弹簧部包括弯曲臂部(14),该弯曲臂部在前端部分连结所述弹簧接点端子部,并且形成为根据所述纽扣型电池的所述X轴方向以及所述Y轴方向的推压而弹性变形的弹簧形状来吸收所述纽扣型电池的按压力。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纽扣型电池用终端,其中, 所述基板接合部形成为在未与所述电路基板接合的状态下将所述纽扣型电池用终端支承为自立状态的支承面形状。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纽扣型电池用终端,其中, 所述按压吸收弹簧部包括:阶梯面部(15),相对于所述基板接合部被设置成阶梯状;和弯曲片部(16),从所述阶梯面部的后端朝所述Z轴方向垂直地弯曲,并且在其侧端部分连结所述弯曲臂部的末端部分。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纽扣型电池用终端,其中, 所述弹簧接点端子部在所述Y轴方向设置为一对,所述一对弹簧接点端子部在相互不同的部分与所述纽扣型电池的所述正极的所述外周面接触,所述弯曲臂部以与所述一对弹簧接点端子部对应的方式在所述Y轴方向设置为一对。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纽扣型电池用终端,其中, 所述弹簧接点端子部、所述基板接合部、以及所述按压吸收弹簧部通过板状的导电部件一体成形。
【专利摘要】将纽扣型电池(2)与电路基板(1)电连接的纽扣型电池用终端(10)具备弹簧接点端子部(11)、基板接合部(12)、以及按压吸收弹簧部(13)。上述弹簧接点端子部形成为根据上述纽扣型电池的X轴方向以及Z轴方向的推压而弹性变形的弹簧形状。上述基板接合部与上述电路基板接合。上述按压吸收弹簧部具备弯曲臂部(14),该弯曲臂部利用与上述纽扣型电池的上述X轴方向以及Y轴方向的推压对应的弹性变形来吸收该纽扣型电池的按压力。
【IPC分类】H01M2/20, H01M2/10
【公开号】CN105706268
【申请号】CN201480061116
【发明人】今村光
【申请人】株式会社电装
【公开日】2016年6月22日
【申请日】2014年10月16日
【公告号】WO2015068336A1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