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接触器减少摩擦缓冲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640355阅读:206来源:国知局
一种接触器减少摩擦缓冲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接触器技术领域,尤其是指一种接触器减少摩擦缓冲结构。
【背景技术】
[0002]现有技术中,接触器通常包括躯壳、静触头、触头支持及动触头;静触头安装在躯壳上,而动触头安装在触头支持上,触头支持活动安装在躯壳中,在电磁铁的作用下运动,使得动触头与静触头接触或分开;为安装衔铁,通常在触头支持上设销孔,在衔铁对应地设有销孔,然后,通过固定销依次插入两销孔中,将衔铁安装在触头支持上,其缺陷在于:
[0003]一,衔铁释放时,触头支持在反力弹簧的作用下复位,使得触头支持与躯壳发生碰撞,而由于触头支持较为脆弱,使得触头支持容易损坏。
[0004]二,触头支持在电磁铁作用下运动时,触头支持侧面与躯壳发生摩擦,且该摩擦为面面摩擦,使得触头支持及躯壳的磨损较大。
[0005]三,为防止固定销脱落,往往需要设计较为复杂的固定结构,将固定销限位,结构复杂而增加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0006]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接触器减少摩擦缓冲结构,以缓冲触头支持与躯壳之间的碰撞,减少触头支持与躯壳之间的摩擦。
[0007]为达成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解决方案为:
[0008]一种接触器减少摩擦缓冲结构,包括触头支持,在触头支持与躯壳接触的碰撞面上安装缓冲件,所述缓冲件上形成弹性缓冲面。
[0009]进一步,所述触头支持通过固定销安装衔铁;所述缓冲件由缓冲主体及缓冲主体径向延伸形成的封盖组成;缓冲主体安装在触头支持与躯壳接触的碰撞面上,弹性缓冲面形成在缓冲主体上,而封盖抵靠在固定销端部。
[0010]进一步,所述封盖上形成容置腔,固定销端部置于容置腔中而与封盖抵靠。
[0011]进一步,所述封盖与躯壳的接触为点接触、线接触及面接触形式的局部接触。
[0012]进一步,所述缓冲主体上设置第一卡钩,而触头支持上设置第一卡槽,缓冲件借助第一卡钩与第一卡槽的配合安装触头支持上。
[0013]进一步,所述触头支持上设置缓冲主体安装槽,安装槽至少一端形成挡块,缓冲主体至少一端形成与挡块匹配的缺口,缓冲主体安装在安装槽中,挡块卡在缺口中限制缓冲件水平方向脱离。
[0014]进一步,所述触头支持上设置第二卡槽,封盖上设置第二卡钩,缓冲件安装在触头支持上,第二卡钩卡入第二卡槽中限制缓冲件竖直方向脱离。
[0015]进一步,所述弹性缓冲面为凹凸设置的弹性缓冲面。
[0016]采用上述方案后,本实用新型在触头支持与躯壳接触的碰撞面上安装缓冲件,所述缓冲件上形成弹性缓冲面,触头支持与躯壳发生碰撞时,由于弹性缓冲面的弹性缓冲作用,使得触头支持受力较小,不容易被损坏,节约使用成本。
[0017]缓冲主体径向延伸形成的封盖,该封盖抵靠在固定销端部,从而限制固定销脱出,其结构较为简单,节约使用成本。
[0018]封盖与躯壳接触一端设置为球面,与躯壳为点接触,使得触头支持及躯壳摩擦较小,进而使得触头支持及躯壳磨损较小。
【附图说明】
[0019]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0]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图;
[0021]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
[0022]图4为本实用新型缓冲件的第一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0023]图4a为本实用新型缓冲件的第一实施例俯视图;
[0024]图5为本实用新型缓冲件的第二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0025]图5a为本实用新型缓冲件的第二实施例俯视图;
[0026]图6为本实用新型缓冲件的第三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0027]图6a为本实用新型缓冲件的第三实施例俯视图;
[0028]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分解图。
[0029]标号说明
[0030]触头支持I销孔11
[0031]第一卡槽12安装槽13
[0032]挡块131第二卡槽14
[0033]缓冲件2弹性缓冲面20
[0034]缓冲主体21第一^^钩211
[0035]缺口212封盖 22
[0036]第二卡钩221固定销3
[0037]衔铁4销孔41。
【具体实施方式】
[0038]以下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详细描述。
[0039]参阅图1至图7所示,本实用新型揭示的一种接触器减少摩擦缓冲结构,包括触头支持1,在触头支持I与躯壳(图中未示出)接触的碰撞面上安装缓冲件2,所述缓冲件2上形成弹性缓冲面20,触头支持I与躯壳发生碰撞时,由于弹性缓冲面20的弹性缓冲作用,使得触头支持I受力较小,不容易被损坏,节约使用成本。
[0040]所述触头支持I通过固定销3安装衔铁4,具体为在触头支持I上设置销孔11,如图5所示,在衔铁4对应地设有销孔41,然后,通过固定销3依次插入两销孔(11、41)中,将衔铁4安装在触头支持I上。
[0041]所述缓冲件2由缓冲主体21及缓冲主体21径向延伸形成的封盖22组成。缓冲主体21安装在触头支持I与躯壳接触的碰撞面上,弹性缓冲面20形成在缓冲主体21上,而封盖22抵靠在固定销3端部,从而限制固定销3脱出,其结构较为简单,节约使用成本。本实施例中,所述封盖22上形成容置腔,固定销3端部置于容置腔中而与封盖22抵靠。
[0042]所述封盖22与躯壳的接触为点接触、线接触及面接触形式的局部接触。所述封盖22与躯壳接触一端可以设置为球面,与躯壳为点接触,如图4及图4a所示,也可以设置为柱面,与躯壳为线接触,如图5及图5a所示,也可以为局部面接触,如图6及图6a所示,使得触头支持I及躯壳摩擦较小,进而使得触头支持I及躯壳磨损较小,节约使用成本。
[0043]本实施例中,安装缓冲件2时,在缓冲主体21上设置第一^^钩211,而触头支持I上设置第一卡槽12,缓冲件2借助第一卡钩211与第一卡槽12的配合安装触头支持I上。
[0044]所述触头支持I上设置缓冲主体21安装槽13,安装槽13至少一端形成挡块131,缓冲主体21至少一端形成与挡块131匹配的缺口 212,缓冲主体21安装在安装槽13中,挡块131卡在缺口 212中限制缓冲件2水平方向脱离。
[0045]所述触头支持I上设置第二卡槽14,封盖22上设置第二卡钩221,缓冲件2安装在触头支持I上,第二卡钩221卡入第二卡槽14中限制缓冲件2竖直方向脱离。
[0046]为进一步增强缓冲件2的弹性缓冲作用,所述弹性缓冲面20为凹凸设置的弹性缓冲面,且缓冲主体21两端设置为厚度较薄,即远离封盖22部位设置为较薄,而靠近封盖22部位设置为较厚,使得其弹性较好,且强度足够。
[0047]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对本案设计的限制,凡依本案的设计关键所做的等同变化,均落入本案的保护范围。
【主权项】
1.一种接触器减少摩擦缓冲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触头支持,在触头支持与躯壳接触的碰撞面上安装缓冲件,所述缓冲件上形成弹性缓冲面。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接触器减少摩擦缓冲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触头支持通过固定销安装衔铁;所述缓冲件由缓冲主体及缓冲主体径向延伸形成的封盖组成;缓冲主体安装在触头支持与躯壳接触的碰撞面上,弹性缓冲面形成在缓冲主体上,而封盖抵靠在固定销端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接触器减少摩擦缓冲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封盖上形成容置腔,固定销端部置于容置腔中而与封盖抵靠。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接触器减少摩擦缓冲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封盖与躯壳的接触为点接触、线接触或面接触形式的局部接触。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接触器减少摩擦缓冲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主体上设置卡钩,而触头支持上设置卡槽,缓冲件借助卡钩与卡槽的配合安装触头支持上。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接触器减少摩擦缓冲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触头支持上设置缓冲主体安装槽,安装槽至少一端形成挡块,缓冲主体至少一端形成与挡块匹配的缺口,缓冲主体安装在安装槽中,挡块卡在缺口中限制缓冲件水平方向脱离。
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接触器减少摩擦缓冲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触头支持上设置第二卡槽,封盖上设置第二卡钩,缓冲件安装在触头支持上,第二卡钩卡入第二卡槽中限制缓冲件竖直方向脱离。
8.如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一种接触器减少摩擦缓冲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缓冲面为凹凸设置的弹性缓冲面。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接触器减少摩擦缓冲结构,包括触头支持,在触头支持与躯壳接触的碰撞面上安装缓冲件,所述缓冲件上形成弹性缓冲面。本实用新型可以缓冲触头支持与躯壳之间的碰撞,减少触头支持与躯壳之间的摩擦。
【IPC分类】H01H50-30
【公开号】CN204348632
【申请号】CN201520017829
【发明人】夏昌慧, 田新疆
【申请人】厦门宏发开关设备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5月20日
【申请日】2015年1月12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