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变压器散热器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10336673阅读:163来源:国知局
一种变压器散热器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散热器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变压器散热器。
【背景技术】
[0002]目前,油浸式变压器是利用其散热器来达到降低变压器内浸油的温升,该片式散热器是由多个散热片组成,每个散热片是由薄钢板压成有槽形油道后,两片组焊成一片散热片,然后再组焊成片式散热器。现有散热器片的有效散热面积小,而且散热器的机械强度低,不能满足目前超高压、大容量变压器的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0003]针对上述问题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变压器散热器,不仅增加了散热面积,提高了散热量,而且还有助于变压器油从下而上自然循环,非常利于变压器满负荷运行,可以再提高散热能力。
[0004]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变压器散热器,其中,包括散热器本体,散热器本体包括依次连接并内部连通的进油管、散热片和回油管,所述回油管位于所述进油管下方,所述散热片依次排列在所述进油管和所述回油管之间,所述散热片呈中空结构,所述散热片分别与所述进油管和所述回油管连接并导通,所述散热器本体还包括冷凝器、冷却管、风机和连接杆,所述冷凝器设置在所述散热器本体的上端,所述冷却管与所述冷凝器连接,所述风机通过所述连接杆与所述散热器本体连接,所述散热片表面排布有凸起,所述凸起之间间隔距离为30mm-200mm,所述凸起包括左侧凸起和右侧凸起,所述左侧凸起与所述右侧凸起之间为一凹陷区。
[0005]优选的,所述冷却管的外径小于中空的所述散热片两个内表面之间的距离,所述进水管的轴线与所述进油管的轴线在同一水平面上,所述出水管轴线与所述回油管轴线在同一水平面上,所述冷却管自上而下穿过所述散热片。
[0006]优选的,所述散热器本体还包括进水管和出水管,所述出水管位于所述进水管下方,所述散热片内设置有冷却管,所述冷却管两端分别与所述进水管和所述出水管连接并导通,所述进水管与所述冷凝器连接。
[0007]优选的,所述冷凝器内包括冷却介质,所述冷却介质为六氟化硫,所述冷却管呈S状。
[0008]优选的,所述散热片结构形状均相同,每个散热片均由两片相同的波纹片焊接而成。
[0009]优选的,所述若干散热片之间连接有若干固定筋,所述散热片内壁包括一层磷化膜,所述磷化膜为对所述散热片内壁酸洗磷化形成。
[0010]优选的,所述进油管的开口处、所述回油管的开口处、所述进水管的开口处及所述出水管的开口处均设置有法兰。
[0011]优选的,所述进油管及所述进水管上均设置有吊装钩。
[00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0013]本实用新型中,冷却管放置在散热片内部时不会阻碍油的流动,散热片上部的温度较下部的温度更高,冷却管自上至下穿过散热片内部,冷的冷却液首先接触散热片上部的热油,可以较快将散热片上部热油进行降温。
【附图说明】
[0014]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0015]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内部结构示意图。
[0016]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0017]1-散热器本体2_进油管3_散热片
[0018]4-回油管5-进水管6-出水管
[0019]7-固定筋8-法兰9-吊装钩
[0020]10-冷凝器11-风机12-连接杆
[0021]13-冷却管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附图与实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但所举实例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0023]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包括散热器本体I,散热器本体I包括依次连接并内部连通的进油管2、散热片3和回油管4,回油管4位于进油管2下方,散热片3依次排列在进油管2和回油管4之间,散热片3呈中空结构,散热片32分别与进油管和回油管4连接并导通,散热器本体I还包括冷凝器10、冷却管13、风机11和连接杆12,冷凝器10设置在散热器本体I的上端,冷却管13与冷凝器10连接,风机11通过连接杆12与散热器本体连接,散热片3表面排布有凸起,凸起之间间隔距离为30mm-200mm,凸起包括左侧凸起和右侧凸起,左侧凸起与右侧凸起之间为一凹陷区。冷却管13的外径小于中空的散热片3两个内表面之间的距离,进水管5的轴线与进油管2的轴线在同一水平面上,出水管6轴线与回油管4轴线在同一水平面上,冷却管13自上而下穿过散热片3。散热器本体I还包括进水管5和出水管6,出水管6位于进水管5下方,散热片3内设置有冷却管13,冷却管13两端分别与进水管5和出水管6连接并导通,进水管5与冷凝器13连接。冷凝器10内包括冷却介质,冷却介质为六氟化硫,冷却管13呈S状。
[0024]散热片3结构形状均相同,每个散热片3均由两片相同的波纹片焊接而成。若干散热片3之间连接有若干固定筋7,散热片3内壁包括一层磷化膜,磷化膜为对散热片3内壁酸洗磷化形成。
[0025]进油管2的开口处、回油管4的开口处、进水管5的开口处及出水管6的开口处均设置有法兰8。进油管2及进水管5上均设置有吊装钩9。
[0026]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主权项】
1.一种变压器散热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散热器本体,散热器本体包括依次连接并内部连通的进油管、散热片和回油管,所述回油管位于所述进油管下方,所述散热片依次排列在所述进油管和所述回油管之间,所述散热片呈中空结构,所述散热片分别与所述进油管和所述回油管连接并导通,所述散热器本体还包括冷凝器、冷却管、风机和连接杆,所述冷凝器设置在所述散热器本体的上端,所述冷却管与所述冷凝器连接,所述风机通过所述连接杆与所述散热器本体连接,所述散热片表面排布有凸起,所述凸起之间间隔距离为30mm-200mm,所述凸起包括左侧凸起和右侧凸起,所述左侧凸起与所述右侧凸起之间为一凹陷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压器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器本体还包括进水管和出水管,所述冷却管的外径小于中空的所述散热片两个内表面之间的距离,所述进水管的轴线与所述进油管的轴线在同一水平面上,所述出水管轴线与所述回油管轴线在同一水平面上,所述冷却管自上而下穿过所述散热片。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变压器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水管位于所述进水管下方,所述散热片内设置有冷却管,所述冷却管两端分别与所述进水管和所述出水管连接并导通,所述进水管与所述冷凝器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变压器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凝器内包括冷却介质,所述冷却介质为六氟化硫,所述冷却管呈S状。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变压器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片结构形状均相同,每个散热片均由两片相同的波纹片焊接而成。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变压器散热器,其特征是:所述若干散热片之间连接有若干固定筋,所述散热片内壁包括一层磷化膜,所述磷化膜为对所述散热片内壁酸洗磷化形成。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变压器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油管的开口处、所述回油管的开口处、所述进水管的开口处及所述出水管的开口处均设置有法兰。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变压器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油管及所述进水管上均设置有吊装钩。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变压器散热器,涉及一种散热器技术领域。该实用新型包括散热器本体,散热器本体包括依次连接并内部连通的进油管、散热片和回油管,回油管位于进油管下方,散热片依次排列在进油管和回油管之间,散热片呈中空结构,散热片分别与进油管和回油管连接并导通,散热器本体还包括冷凝器、冷却管、风机和连接杆,冷凝器设置在散热器本体的上端,冷却管与冷凝器连接,风机通过连接杆与散热器本体连接,散热片表面排布有凸起,凸起包括左侧凸起和右侧凸起,左侧凸起与右侧凸起之间为一凹陷区。本实用新型不仅增加了散热面积,提高了散热量,而且还有助于变压器油从下而上自然循环,非常利于变压器满负荷运行,可以再提高散热能力。
【IPC分类】H01F27/08, H01F27/16, H01F27/12
【公开号】CN205248062
【申请号】CN201521003560
【发明人】李明
【申请人】沈阳三江电器设备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6年5月18日
【申请日】2015年12月7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