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池供电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446076阅读:17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电池供电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池供电装置,尤其是移动电子产品的电池供电装置。
为了尽量减低因电池电力不足所引起的重要数据丢失和突然逼迫中断操作的损失,现有部分电子产品上也设置有两个电池,一个主电池和副电池,主电池不可更换,当副电池电力不足时,系统会提醒用户电池电力不足并同时切换到主电池供电,这样可以让其工作延续一段时间,可最终还得将其关闭后才能更换副电池,当副电池更换上去后再对已经消耗一部分电力的主电池进行充电,这种设计并不可以在主电池启动后使产品延续使用的工程中将电力不足的副电池取下来更换,这种优先级的设置从根本上解决不了上述存在的技术问题。
为了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电池供电装置,包括电路控制部分、电池电极接口,电池电极接口一端连接相对应的电池,另一端与电路控制部分上的相应输入电极电连接,其特征是,所述的电池电极接口有多个,各电池通过相对应的电池电极接口单独供电,当任一电池电极接口上相连接的供电电池电力不足时,电路控制部分将自动切换到另外带有充足电力电池的电池电极接口相连接的供电电路供电,并同步截止此电力不足的电池电极接口相连接的供电电路。
在所有电池电极接口上都没有连接供电电池时,一旦任一电池电极接口上连接有充足电力的供电电池,电路控制部分会自动接通此电池电极接口相连接的供电电路供电并截止其它所有电池电极接口相连接的供电电路,此时其它电池电极接口上再连接有充足电力的供电电池也是处于备用状态。
所述的电池供电装置是移动电子产品的电池供电电源。
所述的电池供电装置可以直接设置在移动电子产品上,也可以设置单独的电池供电装置配合移动电子产品使用。
所述的电池电极接口为左、右两个。
所述的移动电子产品是指依靠电池供电能单独正常使用的移动电子产品,包括手提电脑、掌上电脑、移动PC、手机、无绳电话机、PDA系列、对讲机、摄相机、便携式微型电视机或影碟播放机、收音机、随身听、录放机、便携式投影仪或幻灯机或影印机或打印设备、无线发送或接收设备。
所述的电路控制部分也可用手动电路不间断转换开关替代。
所述的手动电路不间断转换开关包括将左、右电池电极接口同一电极分别电连接的左、右导电片和可在左、右导电片上滑动的中间导电片,所述的中间导电片的长度略长于左、右导电片间的间距。
在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后,由于本电池供电装置设置有多个电池电极接口,即可以同时装多个电池,这样当任一正在供电的电池出现电池电力不足的情况时,系统会自动切换到另一电池供电电路供电,因为系统切换后会将电力不足的电池供电电路自动切断,这样就可以在另一电池工作的任何时候(即另一电池电力还没有完全释放前)将电力不足的电池进行更换;最后当另一电池用完时,系统又自动切换回已经更换上的电池供电。这样整个过程中如果用户觉得有需要就可以通过不断更换电力不足电池的方法来让该移动电子产品一直连续工作而不受以前电池电力不足时所带来的不便,从而解决了现有移动电子产品常因电池电力不足而必须在移动电子产品关机的状态下才能更换电池所引起的操作被迫中断的技术问题,并同时解决有时因此而导致的重要数据丢失的技术问题。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供电电路切换控制框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一的自动控制方式的一种电路原理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一的自动控制方式的另一种电路原理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一的自动控制方式的第三种电路原理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二的手动电路不间断转换开关截面图。
这样,在左电池(8)用完时,电路控制部分(1)自动切换到右电池(9)供电,这时可在右电池(9)工作的任何时候(即右电池电力还没有完全释放前)将左电池(8)进行更换;最后当右电池(9)用完时,系统又自动切换回左电池(8)供电,左右电池可单独独立使用。这样整个过程中如果用户觉得有需要就可以通过不断更换电池的方法来让该移动电子产品一直连续工作而不受以前电池电力不足时所带来的不便。
所述的电路控制部分(1)可通过自动切换和手动切换两种方式来实现
图中Q201、Q202为电源切换开关,也可以说Q201为右切换开关,Q202为左切换开关,它们的①、②、③脚为S端,⑤、⑥、⑦、⑧脚为D端,④脚为控制端,当④脚为高电平时,电源切换开关截止,即S端与D端截止;当④脚为低电平时,电源切换开关接通,即S端与D端接通。Q203、Q204、Q205、Q206为控制管,它与其外围元件组成控制电路(7)和(6),分别控制着右电源切换开关(5)和左电源切换开关(4)的通断,从而确定供电方式。CR221、CR222为隔离二极管。CR261、CR262为齐钠二极管。
当左电池电极接口(2)上连接有左电池(8)而没有连接上右电池(9)时,Q202的④脚为低电平,Q202自动接通,通过①、②、③脚输出电压,该电压分两路输出一路通过CR221直接向电压输出接口(10)供电,另一路通过电平控制电路(7)向Q201的④脚提供高电平,此时Q201自动断开,右电池电极接口(3)的供电电路中断,此时在右电池电极接口(3)上连接右电池(9),因Q201的④脚仍然由Q202通过电平控制电路(7)输出的高电平控制,所以Q201切换开关继续为截止状态,右电池电极接口(3)上的右电池(9)处于备用状态。当左电池电极接口(2)上连接的左电池(8)电量用完时,Q202通过电平控制电路(7)提供给Q201切换开关④脚的高电平消失,由此转换为低电平,Q201切换开关自动接通,此时由右电池电极接口(3)上的右电池(9)向Q201的①、②、③脚输出电压,该电压分两路输出一路通过CR222直接向电压输出接口(10)供电,另一路通过电平控制电路(6)向Q202的④脚提供高电平,此时Q202自动截止,左电池电极接口(2)的供电电路中断,从而避免左电池(8)和右电池(9)之间进行电流对充。
因为输往控制端④脚的电压都是由Q201或Q202接通后所输出的电压经过处理而输出的,所以当更换任一电池时并不影响另一个电池的工作状态,故此时在右电池(9)供电的状态下,可以将左电池(8)取下来更换上电力充足的电池。
再当右电池(9)电力不足时,Q201通过电平控制电路(6)提供给Q202切换开关④脚的高电平消失,由此转换为低电平,Q202切换开关自动接通,此时由左电池电极接口(2)上的左电池(8)向Q202的①、②、③脚输出电压,该电压也同样分两路输出一路通过CR221直接向电压输出接口(10)供电,另一路通过电平控制电路(7)再次向Q201的④脚提供高电平,此时Q201再次自动截止而中断右电池(9)的供电电路。
同理,依此类推,电压输出接口(10)始终有经过切换过的电压输出,这样整个过程中如果用户觉得有需要就可以通过不断更换电池的方法来让该移动电子产品一直连续工作而不受以前电池电力不足时所带来的不便。
有些移动电子产品由于功能需要多块电池,这样可以有更多的时间给操作者,避免操作者更多次的更换电池,图3中就是三块电池轮流供电的电路原理图。
如图3所示该电路主要由Q301、Q302、Q303、Q304、Q305、Q306、Q307、Q308、Q309、Q310、Q311、Q312及其外围元件组成。其主要作用是完成三块电池间的供电切换,以便于在移动电子产品在使用过程中,由左电池(8)供电切换到右电池(9)供电,或者从右电池(9)切换回左电池(8)供电,也或者从左电池(8)切换到第三块电池(21),或者从第三块电池(21)切换到左电池(8)……也就是说一旦出现某个电池电力不足,由电力不足的供电电池输出切换到另一电力充足的供电电池供电输出,切换过程中不会导致移动电子产品正使用的电源中断。
图中Q301、Q302、Q303、Q304为电源切换开关,它们的①、②、③脚为S端,⑤、⑥、⑦、⑧脚为D端,④脚为控制端,当④脚为高电平时,电源切换开关截止,即S端与D端截止;当④脚为低电平时,电源切换开关接通,即S端与D端接通。Q305、Q306、Q307、Q308、Q309、Q310、Q311、Q312为控制管,它与其外围元件组成控制电路分别控制着电源切换开关的通断,从而确定供电方式。CR321、CR322为隔离二极管。CR323、CR324为齐钠二极管。
左电池(2)和右电池(3)之间的切换原理和上面图2中的一样,这里不再描述,这里是将左电池(2)和右电池(3)通过电路控制部分(1)控制输出后的电压再和第三块电池(21)之间进行切换,也就是说当左电池(2)和右电池(3)都没有电时,电路控制部分(1)才会将输出电路切换给第三块电池(21),当第三块电池(21)电量用完后再切换回左电池(2)或右电池(3)供电。这里的Q303成了左电池(2)和右电池(3)通过电路控制部分(1)控制输出后的电压的电源切换开关,Q304是第三块电池(21)的电源切换开关,切换原理同图2中的控制过程一样。
当第三电池电极接口(20)上连接有第三块电池(21)而左电池(8)和右电池(9)都没有电或没有连接时,Q304的④脚为低电平,Q304自动接通,通过①、②、③脚输出电压,该电压分两路输出一路通过CR321直接向电压输出接口(10)供电,另一路通过电平控制电路向Q303的④脚提供高电平,此时Q303自动断开,通过Q303的供电电路中断,此时左电池(8)和右电池(9)都连接上,因Q303的④脚仍然由Q304通过电平控制电路输出的高电平控制,所以Q303切换开关继续为截止状态,左电池(8)和右电池(9)都处于备用状态。当第三电池电极接口(20)上连接的第三块电池(21)电量用完时,Q304通过电平控制电路提供给Q303切换开关④脚的高电平消失,由此转换为低电平,Q303切换开关自动接通,此时由左电池(8)或右电池(9)向Q303的①、②、③脚输出电压,该电压分两路输出一路通过CR322直接向电压输出接口(10)供电,另一路通过电平控制电路向Q304的④脚提供高电平,此时Q304自动截止,第三电池电极接口(20)的供电电路中断,从而避免第三块电池(21)和生电池(8)或右电池(9)之间进行电流对充。
因为输往控制端④脚的电压都是由Q303或Q304接通后所输出的电压经过处理而输出的,所以当更换任一电池时并不影响另外的电池的工作状态,故此时在任一电池供电的状态下,可以将其他的电池取下来更换上电力充足的电池。
同理,再当左电池(8)和右电池(9)电力都不足时,Q303通过电平控制电路提供给Q304切换开关④脚的高电平消失,由此转换为低电平,Q304切换开关自动接通,此时由第三电池电极接口(20)上的第三块电池(21)向Q304的①、②、③脚输出电压,该电压也同样分两路输出一路通过CR321直接向电压输出接口(10)供电,另一路通过电平控制电路再次向Q303的④脚提供高电平,此时Q303再次自动截止。
同理,依此类推,电压输出接口(10)始终有经过切换过的电压输出,这样整个过程中如果用户觉得有需要就可以通过不断更换电池的方法来让该移动电子产品一直连续工作而不受以前电池电力不足时所带来的不便。
上述是基本控制原理,在不同的场合可以根据情况选择元器件,如在手机或手提电脑中带有微处理器芯片的,可以通过程序让微处理器芯片直接输出指令来完成,也可以直接选择带有两路或两路以上切换的电子切换开关。
在一些工作电流比较大的产品上,可以选择继电器来达到目的(图4)。
如图4所示在左电池电极接口(2)和右电池电极接口(3)之间安装继电器(16),继电器(16)的脚与左电池电极接口(2)电连接、⑧脚与右电池电极接口(3)电连接、③④脚与电压输出接口(10)电连接,左电池电极接口(2)和左电池(8)连接,右电池电极接口(3)和右电池(9)连接。它的工作原理是继电器(16)的①脚和脚之间设置有左电磁线圈(18)、⑥脚和⑦脚设置有右电磁线圈(19),其中⑦脚和脚接地;②脚和③脚、④脚和⑤脚、⑧脚和⑨脚、⑩脚和脚间设置有切换开关(17),这些切换开关(17)的闭合分别通过继电器(16)上的①脚和⑥脚上的电压来决定。在左电池(8)和右电池(9)都不存在的状态时,它的②脚和③脚、④脚和⑤脚间的切换开关(17)是截止的,⑧脚和⑨脚、⑩脚和脚间的切换开关(17)是接通的。当继电器(16)的①脚上有电压时,左电磁线圈(18)工作,继电器(16)将②脚和③脚间的切换开关(17)接通并同步截止⑩脚和脚间的切换开关;当继电器(16)的①脚上的电压不够时,左电磁线圈(18)停止工作,继电器(16)又会将②脚和③脚间的切换开关(17)截止并同步接通⑩脚和脚间的切换开关(17)恢复到原状态。同理,当继电器(16)的⑥脚上有电压时,右电磁线圈(19)工作,继电器(16)将④脚和⑤脚间的切换开关(17)接通并同步截止⑧脚和⑨脚间的切换开关(17);当继电器(16)的⑥脚上的电压不够时,右电磁线圈(19)又停止工作,继电器(16)又会将④脚和⑤脚间的切换开关(17)截止并同步接通⑧脚和⑨脚间的切换开关(17)恢复到原状态。这样,供电电池通过左电池电极接口(2)和右电池电极接口(3)输入继电器(16)后,由继电器(16)控制后通过电压输出接口(10)输出电力供应给移动电子产品使用,左电池(8)和右电池(9)始终是一个电池在供电,另一个电池处于备用状态。当任一电池电力不足时,继电器(16)将该电力不足的电池供电电路切换到另一电池供电电路供电并同步切断电力不足的电池供电电路。
这样,根据继电器(16)的工作原理,当左电池(8)通过左电池电极接口(2)供电时,左电池(8)通过继电器的⑧、⑨脚分两路供电,一路通过R461向继电器①脚供电,此时①脚的左电磁线圈(18)通电,将⑩、脚之间的切换开关(17)断开,同时自动接通②、③脚的切换开关(17),另一路直接向继电器②脚供电,由于此时左电磁线圈(18)已经工作导致②、③脚之间的切换开关(17)自动接通了,故左电池(8)通过③脚向电压输出接口(10)供电。同时由于⑩、脚之间的切换开关(17)已经断开,右电池(9)供电线路被切断。当左电池(8)电量不足时,通过R461到继电器①脚的电压消失,此时①脚的左电磁线圈(18)停止工作,这样又恢复到原状态⑩、脚之间的切换开关(17)恢复到接通状态,②、③脚之间的切换开关(17)又自动断开,左电池(8)供电电路被切断。如果此时右电池(9)存在,右电池(9)通过右电池电极接口(3)后经过⑩、脚分两路供电,一路通过R462向继电器脚⑥供电,此时⑥脚的右电磁线圈(19)通电,将⑧、⑨脚之间的切换开关(17)断开,同时自动接通④、⑤脚之间的切换开关(17),另一路直接向继电器⑤脚供电,由于此时右电磁线圈(19)已经工作导致④、⑤脚之间的切换开关(17)自动接通了,故右电池(9)通过④脚向电压输出接口(10)供电。同时⑧、⑨脚之间的切换开关(17)已断开,左电池(8)供电线路被切断,从而保证右电池(9)和左电池(8)之间不进行对充。同理当右电池(9)又出现电力不足时,一样可以切换回左电池(8)供电。
另外,该电池供电装置可以直接设置在移动电子产品上,也可以设置独立的电池供电装置配合移动电子产品使用。
具体控制过程是在左电池电极接口(2)和右电池电极接口(3)之间设置一个手动电路不间断转换开关(12),左电池电极接口(2)和左导电片(13)电连接,右电池电极接口(3)和右导电片(14)电连接,电压输出接口(10)和中间电位片(15)电连接。当中间电位片(15)从右接触片(14)位移到左接触片(13)时,先是和左接触片(13)相接触一段距离后才和右接触片(14)断开,即先并联再断开。
这个方式简单,但如果在收到电池电力不足的信息后没来得及及时更换备用电池,那么很可能会中断设备的供电,适合一些简单的电子产品使用。
权利要求
1.一种电池供电装置,包括电路控制部分、电池电极接口,电池电极接口一端连接相对应的电池,另一端与电路控制部分上的相应输入电极电连接,其特征是,所述的电池电极接口有多个,各电池通过相对应的电池电极接口单独供电,当任一电池电极接口上相连接的供电电池电力不足时,电路控制部分将自动切换到另外带有充足电力电池的电池电极接口相连接的供电电路供电,并同步截止此电力不足的电池电极接口相连接的供电电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供电装置,其特征是在所有电池电极接口上都没有连接供电电池时,一旦任一电池电极接口上连接有充足电力的供电电池,电路控制部分会自动接通此电池电极接口相连接的供电电路供电并截止其它所有电池电极接口相连接的供电电路,此时其它电池电极接口上再连接有充足电力的供电电池也是处于备用状态。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池供电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电池供电装置是移动电子产品的电池供电电源。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电池供电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电池供电装置可以直接设置在移动电子产品上,也可以设置单独的电池供电装置配合移动电子产品使用。
5.如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电池供电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电池电极接口为左、右两个。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电池供电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移动电子产品是指依靠电池供电能单独正常使用的移动电子产品,包括手提电脑、掌上电脑、移动PC、手机、无绳电话机、PDA系列、对讲机、摄相机、便携式微型电视机或影碟播放机、收音机、随身听、录放机、便携式投影仪或幻灯机或影印机或打印设备、无线发送或接收设备。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池供电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电路控制部分也可用手动电路不间断转换开关替代。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池供电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手动电路不间断转换开关包括将左、右电池电极接口同一电极分别电连接的左、右导电片和可在左、右导电片上滑动的中间导电片,所述的中间导电片的长度略长于左、右导电片间的间距。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池供电装置。包括电路控制部分、多个电池电极接口、一个电压输出接口,各电池通过相对应的电池电极接口单独向电路控制部分提供电力,最后经电路控制部分切换后输出一路由电压输出接口供电,当任一电池电极接口上相连接的供电电池电力不足时,电路控制部分将自动切换到另一带有充足电力的电池电极接口相连接的供电电路向电压输出接口供电,并同步截止此电力不足的电池电极接口相连接的供电电路。由于本电池供电装置连接的多个电池有这一特性当任一供电电池电力不足时,系统会自动切换到另外的电池供电,并同步截止此电力不足电池的供电电路,从而解决了现有电子产品常因电池电力不足而导致操作被迫中断的技术问题。
文档编号H02J7/00GK1476141SQ0313298
公开日2004年2月18日 申请日期2003年7月23日 优先权日2003年7月23日
发明者黄府能 申请人:黄府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