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埋式变电站箱壳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291910阅读:14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全埋式变电站箱壳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输配电设备领域,特别涉及 一 种用于箱式变电站的全埋式变 电站箱壳。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的箱式变电站的箱体由水泥制作,因为重量大而不给运输和起吊 带来了诸多不便,而且体积庞大的箱式变电站的箱体置于地面上,占用很大的地 面空间。
三、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便于运输、可以埋入地下的箱式变电站的全埋式变电站箱壳。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解决方案为
一种全埋式变电站箱壳,包括箱体、底座、顶盖,箱体设在底座上,顶盖设 在箱体上,并在箱体和顶盖之间设有密封条,在箱体上设有进气口、出气口、第 一电缆孔和第二电缆孔,且进气口上设有通风管,出气口上设有通风管,在顶盖 上设有天窗井口,在天窗井口上设有人孔盖。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
1、 本实用新型便于运输。由复合板材制作的箱壳,在强度达到要求的情况 下,与原来的水泥箱壳相比较,减轻了近10吨的重量,从而便于运输和起吊。
2、 本实用新型可以埋入地下。由于箱壳由外表面设有沥青漆的复合板材制 作而成,所以整个箱壳具有防潮、防腐性能;由于该产品空间较大故散热面积也
相应增大,另外在箱体上设有进风管和出风管,所以本实用新型的通风散热效果 好,埋入地下完全可以满足箱式变电站的工作需要,从而节省了地面空间。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3见图。
图2为图1的左视图。
图3是图1中I处的剖^U文大图。
图4是图1中II处的剖视放大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中通风管的主视图。
图6是图5的左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
一种全埋式变电站箱壳,包括箱体1、底座2、顶盖3,箱体1设在底座2 上,顶盖3设在箱体1上,并在箱体1和顶盖3之间设有密封装置,在箱体1上 设有进气口 6、出气口 7、第一电缆孔15和第二电缆孔16,且进气口 6上设有通 风管,出气口 7上设有通风管,在顶盖3上设有天窗井口 4,在天窗井口 4上设 有人孔盖5,箱体1和顶盖3的材料为复合板材,且该复合板材由沥青漆11、第 一玻璃纤维布12和第二玻璃纤维布14、钢板叠和而成,密封装置由第一圆钢 17、第二圆钢18和密封条19组成,密封条19设在第一圓钢17和第二圆钢18 之间。
在本实施例中,复合板材的制作过程如下即在冲有孔的钢板13的表面上 涂覆环氧树脂作为粘结剂,将第一玻璃纤维布12和第二玻璃纤维布14设在钢板 13的表面,然后在第一玻璃纤维布12的表面刷沥青漆11。
权利要求1.一种全埋式变电站箱壳,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1)、底座(2)、顶盖(3),箱体(1)设在底座(2)上,顶盖(3)设在箱体(1)上,并在箱体(1)和顶盖(3)之间设有密封装置,在箱体(1)上设有进气口(6)、出气口(7)、第一电缆孔(15)和第二电缆孔(16),且进气口(6)上设有通风管,出气口(7)上设有通风管,在顶盖(3)上设有天窗井口(4),在天窗井口(4)上设有人孔盖(5)。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埋式变电站箱壳,其特征在于,箱体(1)和顶 盖(3)的材料为复合板材,且该复合板材由沥青漆、玻璃纤维布、环氧树脂和 钢板叠和而成。
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全埋式变电站箱壳,其特征在于,密封装置 由第一圆钢(n)、第二圆钢(18)和密封条(19)组成,密封条(19)设在第 一圆钢(17 )和第二圆钢(18 )之间。
专利摘要一种全埋式变电站箱壳,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1)、底座(2)、顶盖(3),箱体(1)设在底座(2)上,顶盖(3)设在箱体(1)上,并在箱体(1)和顶盖(3)之间设有密封装置,在箱体(1)上设有进气口(6)、出气口(7)、第一电缆孔(15)和第二电缆孔(16),且进气口(6)上设有通风管,出气口(7)上设有通风管,在顶盖(3)上设有天窗井口(4),在天窗井口(4)上设有人孔盖(5),本实用新型便于运输,由复合板材制作的箱壳,在强度达到要求的情况下,与原来的水泥箱壳相比较,减轻了近10吨的重量,从而便于运输和起吊。
文档编号H02B1/46GK201011698SQ20062012566
公开日2008年1月23日 申请日期2006年12月5日 优先权日2006年12月5日
发明者杨永清 申请人:中电电气集团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