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可靠高性能同步伺服电动机转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291907阅读:11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高可靠高性能同步伺服电动机转子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永磁电动机的转子结构,特别是一种永磁同步伺 服电动机的高可靠、高性能的转子结构。
技术背景目前,工业应用中的预植流电动机、交流永磁同步伺服电动机同属 一种类型的电动机,辦子绝大部分采用永磁体夕虔式,瓦形永磁体定向充磁后粘贴在圆柱式铁芯外表面,为了防ih7lc磁体脱落,要用绑扎材料包 扎或用非磁性金属套筒紧固。前者绑扎材料易老化,3跛不够,高速起、停或正、反转时,永磁体易脱落甩出,造成事故;后都lj紅艺錢,当 电枢磁势中存在高次谐波时,套筒中的损耗较大,影响电动机性能,甚至 发热过度,^7乂磁体退磁出现故障,无法正常运行。也有提出7lC磁转子采 用内置式结构,但对磁场波形分布、参数的优化匹配,在应用中缺乏分析 和实践,不能满足高可靠和高性能的要求。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结构简单、?M高的高可靠高性能同步伺服电动机转子。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高可靠高性 能同步伺服电动机转子,组成包括转轴、铁芯和等分圆周固定在铁芯的励 磁槽中的永磁体,其特征是戶脱的铁芯周腿与励磁槽对应的外凸弧形, 相邻外凸弧形之间具有连接支臂,夕卜凸弧形中设有参繊。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转子结构简单,机械强度高,审lj3tX艺 简化,成本降低,特定的铁芯形状使电动机定、转子之间气隙磁场的空间 分布更加合理,可呈正弦函数分布,M参数槽的不同设计,使电动机内 部的电磁参数(交轴参数、直轴参数)得到合理的匹配,减小电枢反舰永磁体的去磁作用,运行可靠、稳定,从而提高电动机响i^ijt和跟踪性能。


图1为本实用新型高可靠高性能同步伺服电动机转子实施例1结构示 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高可靠高性能同步伺服电动机转子实施例2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高可靠高性能同步伺服电动机转子整体结构半剖示意图。图中标号示意为l-转轴,2-铁芯,21-励磁槽,22-外凸弧形,3-永磁 体,4-参数槽,5-结构槽,6-连接支臂,7-端压板,8-端压板。 具体实 式下面参照附图并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但是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戶;f^合出的例子。如图i所示,本实用新型高可靠高性能同步伺服电动机转子,组成包括转轴l、铁芯2和等分圆周固定在铁芯的励磁槽21中的永磁体3,所述 的铁芯2周鹏与励磁槽21对应的外凸弧形22,相邻外凸弧形之间具有 连接支臂6,夕卜凸弧形22中设有参数槽4。实施例1中,铁芯由冲片叠压 而成,每个外凸弧形22中具有3个圆形的参数槽4。参数槽4也可以为其 它形状,数 大小根据实际需要而定。为了使磁场分布的波形更加理想,同时也为了减轻电动机的重量,使 转子的转动惯量变小,动、静,性进一步得到改善,并lit一步加强转 子的机械结构,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特征是,如图1、图2和图3所示,(1)、 铁芯上的连接支臂6呈"Y"形,(2)、铁芯2上具有位于励磁槽21内侧 的结构槽5,结构槽5可以为某种几何形状,在图1戶万示的实施例1中, 该结构槽5为等腰三角形去掉两底角尖的形状,在图2戶标的实施例2中, 该结构槽5为圆形;(3)、铁芯2的轴向两端具有端压板7、 8。
权利要求1、 高可靠高性能同步伺服电动机转子,组成包括转轴、铁芯和等分圆周固定在铁芯的励磁槽中的永磁体,其特征是所述的铁芯周iiM与励磁槽对应的外凸弧形,相邻外凸弧形之间具有连接支臂,外凸弧形中设有参数槽。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可靠高性能同步伺服电动机转子,其特 征是所述的铁芯上的连接支臂呈"Y"形。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可靠高性能同步伺服电动机转子,其特 征是所述的铁芯外凸弧形中具有3个圆形的参数槽。
4、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高可靠高性能同步伺服电动机转 子,其特征是所述的铁芯上具有位于励磁槽内侧的结构槽。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高可靠高性能同步伺服电动机转子,其特 征是所述的结构槽为等腰三角形去掉两底角尖的,。
6、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高可靠高性能同步伺服电动机转子,其特 征是所述的结构槽为圆形。
7、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高可靠高性能同步伺服电动机转 子,其特征是戶,铁芯的轴向两端具有端压板。
专利摘要高可靠高性能同步伺服电动机转子,组成包括转轴、铁芯和等分圆周固定在铁芯的励磁槽中的永磁体,其特征是所述的铁芯周边呈与励磁槽对应的外凸弧形,相邻外凸弧形之间具有连接支臂,外凸弧形中设有参数槽。转子结构简单,机械强度高,制造工艺简化,成本降低,特定的铁芯形状使电动机定、转子之间气隙磁场的空间分布更加合理,可呈正弦函数分布,通过参数槽的不同设计,使电动机内部的电磁参数得到合理的匹配,减小电枢反应对永磁体的去磁作用,运行可靠、稳定,从而提高电动机响应速度和跟踪性能。
文档编号H02K1/27GK201038845SQ20062012555
公开日2008年3月19日 申请日期2006年11月29日 优先权日2006年11月29日
发明者朱向明 申请人:朱向明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